這是一個特別講究上下尊卑的時代.
魏延乃是蜀漢帝國征西大將軍南鄭侯爺,無論軍銜兒,還是爵位,都是妥妥的軍中第一人,不做第二人想。
這樣的地位,任何人在他麵前,都難免會有些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才是,但這年輕人卻渾然有一種灑脫氣質,讓人捉摸不透。
至於龍爺自己在魏延麵前的淡定從容,那是因為他及幫派對於蜀漢的犧牲實在過於殘酷了些,才獲得了這份獨屬於他本人的殊榮。
放之於整個蜀漢帝國,也僅僅獨此一份。
更奇怪的是,魏延對那年輕人,也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怎麽說呢,甚至可以說有點“舐犢情深”。
但也不完全是這樣的感覺……反正……非常賞識,欣慰,喜歡……
說不清楚。
這就太有點那個……那個……
這也太特喵地惡搞了吧。
三人俱是一陣尷尬。
沈騰哪裏知道,這個身體羸弱一直咳嗽不止,恨不得把心肝子都吐出來的什麽龍爺,心裏卻有那麽多的小九九。
接下來,三人的話題又轉到龍爺的“船幫”身上了。
魏延顯然很關心這“龍爺”的船幫似的。
幾碗茶的功夫,沈騰也對這“龍爺”和他的“船幫”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然後……然後,他對這龍爺的態度就立即轉變為“肅然起敬”了。
關於龍爺的故事,真要說起來,事情還要迴溯到二十多年前。
大約20年前,在長江巴郡江州(今重慶)一帶,出現了一批水賊,囂張跋扈,橫行無忌。
為首的是一個叫甘寧甘興霸的家夥。
甘寧經常帶了一批人,駕快船,著錦衣,懸響鈴,悍不畏死,號為“錦江賊”,一條長江黃金水道被他們禍害得七七八八,靠吃這條水路的人們,莫不恨之入骨,恨其不死,但卻是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就連益州土地爺劉璋也拿他沒有辦法。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長江吃長江,一條長江水,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家!跑船的,搬運的,拉纖的,開飯館子的,開旅店的,修腳的,做皮條生意的……
但錦江賊甘寧卻讓這許多人都失去了飯碗。如此一來,就引起了公憤。
可大家又能如何?
那甘寧一手神箭,百發百中,無人可擋。
更因為這批水賊心黑手辣,哪裏是散沙一般的船老大們可以匹敵的。
更何況,這些跑船的,哪一個不是拖家帶口?給你一把刀,你真敢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但錦江賊敢!
俗話說,世間自有公道在。
大道不平有人鏟。
後來,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公開向錦江賊的老大甘寧下了戰書,說要為靠長江水道活命的苦命人們討一個說法。
二人約定,單挑。
也不知道那甘寧是中了哪門子的邪,竟然就真的答應了。
就是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一決勝負,贏家通吃,輸家走人,從此江湖路遠,再莫相見。
那一日,江州長江兩岸,人山人海,錦江賊的幾艘大船也在朝天門碼頭停駐。
長江水道上的大小數百條船蜂擁而至,紛紛扯旗呐喊,為那挑戰者呐喊助威。
二人也不要什麽契約文書,更不要什麽中人保人,隻是一個口頭約定。
那挑戰者卻也和甘寧甘興霸一樣,都是年輕彪悍之人,甚至,那人的年紀,比甘寧還要年輕幾歲的樣子。
二人站在朝天門的老龍頭上,渾身上下赤條條,隻一塊布遮蔽下身,手無寸鐵。
相互打望一眼,也沒什麽話說,皆一起躍起,隻見兩道白光閃過,兩道身影沒入江中。長江上泛起兩團小小的浪花,就再也不見身影。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江心水麵,祈禱著自己支持的那人,千萬莫要先露出水麵。
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一個人頭終於冒出水麵,看過去卻不是甘寧甘興霸是誰!
甘寧雙手抓著一條好大魚,舉過頭頂,雙腳踩水,水隻打起他腰間,穩穩當當猶如在江水中閑庭信步一般,向著江中間的龍首石遊去。
那魚在他頭頂拚命折騰,但甘寧的身體卻似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
錦江賊們發出震天一般的叫好聲,還有許多人鐳響船上的戰鼓,“咚咚咚咚”的響聲,震得兩岸及江船上的人們心驚肉跳。
甘寧將那條魚丟在地上,怕不有30多斤!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那挑戰者還不見蹤影,眾人不禁心中打鼓:“該不會是淹死在江心了吧。”
“也許,水遁了?”
看剛才那水賊頭子甘寧在水裏閉氣的能力,就已經無人能敵了,而且,人家還不是呆在水底不動,而是在水底捉魚!
捉了一條30多斤的大青魚!
該著人家在這長江之上稱老大!
隻怕從今之後,咱們見了人家錦江賊,也隻能叫一聲“甘爺爺饒命罷”。
眾人議論紛紛中,甘寧也是越來越納悶了。
“挑戰自己的這人年紀不大,更不像是極其兇蠻霸道之人,如果就這樣淹死在江裏,著實可惜了些,該收他入夥做個小弟才是,可惜了,可惜了……”
正在嘀咕間,隻聽得兩岸轟然作響——叫好聲,喝彩聲,鑼鼓聲,震天介地響起來。
隻見江心一個小黑點越來越大,一顆頭腦冒了出來,不是那人是誰?!
那人雙手各提著一條大魚,也如甘寧一般,雙腳踩水,江水齊腰,就這樣施施然向甘寧所在的江心龍首石走來。
在外人看來,他手裏的魚,單個講,明顯沒有甘寧的大,兩岸的人們都是有些心虛,不知道這該怎麽個算法,兩條合起來與一條比重量的麽?
二人閉氣功夫,那人自然是長久些的,但人家甘寧捉得一條更大的魚,這又怎麽說?
甘寧拉那人上到龍首石上,對他的水底閉氣功夫也是暗暗佩服,但對那人手裏的兩條魚的個頭,卻是瞧不上眼。
這場賭局,終究是自己贏了。
那人上到江心龍首石上,道聲“謝謝”,並把手裏的兩條魚隨手丟在石頭上。
兩條魚丟在地上,明顯比甘寧的小許多,一條怕隻有20來斤。
甘寧的眼光隨意掃過那兩條魚,卻是嚇得不輕——兩條幾乎一模一樣大小顏色!
而且都是長江刀魚!
刀魚,無論放在哪個時代,本就是天仙寶貝兒一般的存在,別說這麽重的,即便能捉到一條10斤重的,也能賣出一個天價了,屬於千金難求的寶貝兒。
更何況是兩條幾乎都20斤重的長江刀魚!
甘寧終於明白了,人家為什麽會在水底待那麽久,感情人家還挑挑揀揀了的,就是為了找到兩條一模一樣的刀魚!
甘寧長歎一聲,把自己的那條魚抱起來,雙手奉送到那人的手裏,說了聲:“江州再無錦江賊!”
說完,一個猛子就紮下江去,遊到錦江賊船上,順著繩梯攀爬上去,一把扯掉錦旗,隨手拋入江水中,唿哨一聲,順江而下,直接就到了荊州。
甘寧先在劉表部下黃祖那裏效力,後投孫權,此後再也沒有踏入江州長江一步。
那個挑戰者,赫然就是現在坐在魏延麵前不斷咳嗽的漢子龍五。
沈騰不由得對這病懨懨的漢子肅然起敬。
後來,長江水上的大小船家,自動推舉龍五為幫主,成立了長江船幫,這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益州第一大幫派組織的由來。
還有人說,先帝爺發起的夷陵之戰中,殺死甘寧的,就是龍五。
因為龍五和甘寧二人有約,甘寧此生不得入江州長江,而夷陵之戰中,他還是進來了。
據說,當時的甘寧甘興霸在江東孫吳那裏已經是排名第一的猛將,也曾經在逍遙津一戰,帶著100名敢死之士撞入曹營,殺了個三進三出,卻未死一人!
以至於孫權都不得不讚歎道:“曹操有張文遠,孤有甘興霸!何懼哉!”
甘寧本不願意參與夷陵之戰,但他自然沒法將自己與江州船幫舵主龍五之間的生死約定說出來,否則,就顯得自己心怯,像是怕了對方似的。
更因為那畢竟隻是私人之間的契約,無論如何,在國事麵前,私人之間的那點事情,還上不了台麵不是?
實在沒有辦法,甘寧跟隨大都督陸遜,帶兵入猇亭。
其實夷陵之戰那段時間,甘寧正得了痢疾,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
但皇命不可違,隻好帶兵出征,來到夷陵江上。
從地理位置上講,江州船幫活動的區域,上至江州(重慶)上遊的宜賓,下至宜都猇亭(今宜昌)。
先主劉備發動夷陵大戰時,征用了部分“船幫”的船隻和人力。
當時已經是船幫舵主的龍五也是義氣深重之人,出船出錢出人出力,幫裏很多兄弟自動加入蜀漢水軍,隨劉備征戰夷陵。
後來,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先主敗走,陸上徹底失敗,先後戰死的將領有張南、馮習、馬良、沙摩柯、傅彤、程畿等。
最慘烈的就是程畿。
當時甘寧率領的孫吳水軍將蜀漢水軍當做重點打擊對象。
蜀漢的水軍力量被消滅殆盡時,程畿帶著僅有的三條船義無反顧地衝向東吳水軍。身邊的人都勸他趕緊撤離戰場,以待後事。
他大叫著:“蜀漢隻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逃避的將軍,你們迴去吧,我獨自前往!”
身邊人也個個吼叫著,呐喊著,揮舞著手中武器,義無反顧地隨同程畿將軍衝向敵船,最後,全部戰死。
這些跟隨在程畿將軍身邊的人,都是船幫的兄弟。
自此一戰,蜀漢帝國奄奄一息,而江州船幫卻也傷亡殆盡,隻剩下老弱婦孺若幹,多少年,緩不過來這口氣,從此,一蹶不振。
而在聽說甘寧進入江州水道,本來沒有上前線的幫主龍五再也坐不住了,他親自駕一葉小舟,趕赴宜都。
當他趕到時,江上早已經是硝煙彌漫,僅餘的三兩隻蜀漢戰船猶自苦鬥不休,做著毫無希望卻絕不偷生的戰鬥。
決絕,而慘烈。
甘寧的水軍將這三隻蜀漢戰船緊緊圍住,也不進攻,隻是圍住了,看他們做困獸鬥,偶爾放箭射殺一兩人,然後,就是一陣轟然大笑。
這是獨屬於勝利者的高光時刻,孫吳水軍無不沉浸其中。
岸上。
南岸那裏,蜀漢皇帝劉備親自帶領的蜀漢主力已經失敗,劉備帶領殘部逃往夷陵西馬鞍山,孫吳大都督陸遜帶領幾萬大軍兀自追擊不休,誓要將蜀漢皇帝殲滅於此。
北岸,鎮北將軍黃權帶領5000人被孫吳堵截在夷陵道上,進退不得。眼看著南岸火燒連營幾十裏,眼看著江水被蜀漢水軍們的鮮血染紅,肝膽俱裂。
但黃權所部,卻無所寸進。
又一隻蜀漢戰船上的最後一個軍卒被射殺,掉入江中,不見蹤影。
江上,就隻剩下兩隻蜀漢戰船,船上也隻有三二十人,各自帶傷,猶自死戰不退。
船上的蜀漢戰士們已經沒有了力氣,齊齊站立船頭,將刀劍橫在自己的脖子上,準備集體自殺殉國,也不願意被孫吳水軍如此戲弄。
就在這時,一葉扁舟疾如奔馬,自上遊飛也似地闖入孫吳水軍的包圍圈中。船上隻有一條漢子,腰間裹著一塊鮮豔的錦緞紅綢,煞是惹眼。
這小舟直接向孫吳水軍旗艦衝去,船首的鐵刺狠狠紮進甘寧所在的孫吳水軍旗艦的船幫之上,小船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那漢子一個猛子紮入江心,旗艦船隻也燃起熊熊大火,難以撲滅。
眾人一陣忙亂,蜀漢那最後的水軍士卒們早已經看清楚來人,都大叫著“是幫主!是幫主!龍爺他老人家來救我們了!”
鬥誌瞬間就充滿了胸膛。
而孫吳水軍則被搞得手忙腳亂,更多的船隻向這邊衝了過來。
那小船上該是裝了許多黑火油(石油),漂浮到哪裏,哪裏就燃起大火,江水也是如此。
等眾人一陣忙亂過後,卻發現旗艦船上,首領甘寧已經被來人拿在手中,一把手刀,死死抵在甘寧的脖子上。
那人什麽時候上的船,什麽時候完成了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知道!
孫吳水軍俱都麵麵相覷,不敢動彈,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點動作,讓大頭領甘寧送了性命。
那人製住了甘寧,江水之上那僅餘的兩艘蜀漢水軍戰船便快速脫離戰場,算是為蜀漢水軍保持了最後的一點顏麵,和僅餘的一點血脈,終是沒有全軍覆沒。
龍五附在甘寧的耳邊,輕輕說了一句:“你我約定,忘了麽?”
甘寧自是無話可說。
當初在江州朝天門江心龍首石上,甘寧打賭輸了,親口說過一句:“江州再無錦江賊!”
言猶在耳,但卻身不由己,卻也怪不得別人。
更何況,甘寧的痢疾已經拖了好幾天了,一直沒有好,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沒有,有心算無心之下,哪裏有力氣反抗。
堂堂的孫吳第一猛將兄甘興霸,就這樣,做了人家的俘虜。
龍五看蜀漢兩艘戰船已經逃走,便拖著甘寧來到船舷處,手上一使勁,二人一起墜落江中,不見蹤影。
孫吳水軍更是慌張,大喊大叫,也有許多水卒水鬼緊接著跳入江心,企圖將將主搶迴來。
龍五製造的這片忙亂之下,陸地上的戰鬥也自是受了影響,孫吳許多將領聽說江上出了大變故,便連忙帶兵趕來。
更多人開始在江邊各處布防,誓要將甘寧將軍救迴。
也就是趁著這個當口,劉備帶著最後的隊伍從馬鞍山俯衝下來,拚死殺開一條血路,逃出生天,直奔夔州白帝城。
留下斷後的乃將軍傅彤。
所有人還在江麵上到處尋找將主甘寧,卻不料那龍五早已經拖著甘寧從江心水底走到了南岸一個隱蔽處。
甘寧滿身甲胄,行動自是不方便,被拖拽到江心,更是一點力氣也無,渾身的功夫也就難以施展。
等甘寧被龍五在水中給灌了個鼓鼓囊囊後,昏頭昏腦地被拖上岸,放倒在一棵大樹之下。
此時的甘寧隻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了。
龍五卻沒有殺甘寧,道一句:“甘興霸你好自為之,某去也!”便搶了一匹馬,奔向南岸最後的廝殺處。
甘寧就坐在樹下休息,想等一會兒恢複些體力,再去尋找軍卒,歸隊。
也是該著甘寧倒黴,龍五剛離開,這時卻有一隊蠻兵敗退撤離,剛好路過此處,卻是馬良在武陵區域找來的蠻王沙摩柯。
那沙摩柯帶著5000武陵蠻兵興致高昂地來此參戰,誰知道一仗沒打著,吳兵長什麽樣都沒有看清楚,就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結結實實,損失慘重,就隻剩下幾百蠻兵,丟盔棄甲,不知東西,胡亂地橫衝直撞間,正好看見樹下坐著的孫吳將領甘寧甘興霸。
甘寧也已經瞧見蜀漢蠻兵,連忙爬起來想要躲避,那蠻人也不搭話,張手就是一箭,正中甘寧心窩。
可憐孫吳第一猛將甘寧就此死在此樹下。
戰後清理戰場時,甘寧的屍首才被孫吳軍卒發現。
這是夷陵之戰中孫吳戰死的最高級將領。
孫權聞訊,痛斷肝腸……
魏延乃是蜀漢帝國征西大將軍南鄭侯爺,無論軍銜兒,還是爵位,都是妥妥的軍中第一人,不做第二人想。
這樣的地位,任何人在他麵前,都難免會有些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才是,但這年輕人卻渾然有一種灑脫氣質,讓人捉摸不透。
至於龍爺自己在魏延麵前的淡定從容,那是因為他及幫派對於蜀漢的犧牲實在過於殘酷了些,才獲得了這份獨屬於他本人的殊榮。
放之於整個蜀漢帝國,也僅僅獨此一份。
更奇怪的是,魏延對那年輕人,也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怎麽說呢,甚至可以說有點“舐犢情深”。
但也不完全是這樣的感覺……反正……非常賞識,欣慰,喜歡……
說不清楚。
這就太有點那個……那個……
這也太特喵地惡搞了吧。
三人俱是一陣尷尬。
沈騰哪裏知道,這個身體羸弱一直咳嗽不止,恨不得把心肝子都吐出來的什麽龍爺,心裏卻有那麽多的小九九。
接下來,三人的話題又轉到龍爺的“船幫”身上了。
魏延顯然很關心這“龍爺”的船幫似的。
幾碗茶的功夫,沈騰也對這“龍爺”和他的“船幫”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然後……然後,他對這龍爺的態度就立即轉變為“肅然起敬”了。
關於龍爺的故事,真要說起來,事情還要迴溯到二十多年前。
大約20年前,在長江巴郡江州(今重慶)一帶,出現了一批水賊,囂張跋扈,橫行無忌。
為首的是一個叫甘寧甘興霸的家夥。
甘寧經常帶了一批人,駕快船,著錦衣,懸響鈴,悍不畏死,號為“錦江賊”,一條長江黃金水道被他們禍害得七七八八,靠吃這條水路的人們,莫不恨之入骨,恨其不死,但卻是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就連益州土地爺劉璋也拿他沒有辦法。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長江吃長江,一條長江水,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家!跑船的,搬運的,拉纖的,開飯館子的,開旅店的,修腳的,做皮條生意的……
但錦江賊甘寧卻讓這許多人都失去了飯碗。如此一來,就引起了公憤。
可大家又能如何?
那甘寧一手神箭,百發百中,無人可擋。
更因為這批水賊心黑手辣,哪裏是散沙一般的船老大們可以匹敵的。
更何況,這些跑船的,哪一個不是拖家帶口?給你一把刀,你真敢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但錦江賊敢!
俗話說,世間自有公道在。
大道不平有人鏟。
後來,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公開向錦江賊的老大甘寧下了戰書,說要為靠長江水道活命的苦命人們討一個說法。
二人約定,單挑。
也不知道那甘寧是中了哪門子的邪,竟然就真的答應了。
就是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一決勝負,贏家通吃,輸家走人,從此江湖路遠,再莫相見。
那一日,江州長江兩岸,人山人海,錦江賊的幾艘大船也在朝天門碼頭停駐。
長江水道上的大小數百條船蜂擁而至,紛紛扯旗呐喊,為那挑戰者呐喊助威。
二人也不要什麽契約文書,更不要什麽中人保人,隻是一個口頭約定。
那挑戰者卻也和甘寧甘興霸一樣,都是年輕彪悍之人,甚至,那人的年紀,比甘寧還要年輕幾歲的樣子。
二人站在朝天門的老龍頭上,渾身上下赤條條,隻一塊布遮蔽下身,手無寸鐵。
相互打望一眼,也沒什麽話說,皆一起躍起,隻見兩道白光閃過,兩道身影沒入江中。長江上泛起兩團小小的浪花,就再也不見身影。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江心水麵,祈禱著自己支持的那人,千萬莫要先露出水麵。
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一個人頭終於冒出水麵,看過去卻不是甘寧甘興霸是誰!
甘寧雙手抓著一條好大魚,舉過頭頂,雙腳踩水,水隻打起他腰間,穩穩當當猶如在江水中閑庭信步一般,向著江中間的龍首石遊去。
那魚在他頭頂拚命折騰,但甘寧的身體卻似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
錦江賊們發出震天一般的叫好聲,還有許多人鐳響船上的戰鼓,“咚咚咚咚”的響聲,震得兩岸及江船上的人們心驚肉跳。
甘寧將那條魚丟在地上,怕不有30多斤!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那挑戰者還不見蹤影,眾人不禁心中打鼓:“該不會是淹死在江心了吧。”
“也許,水遁了?”
看剛才那水賊頭子甘寧在水裏閉氣的能力,就已經無人能敵了,而且,人家還不是呆在水底不動,而是在水底捉魚!
捉了一條30多斤的大青魚!
該著人家在這長江之上稱老大!
隻怕從今之後,咱們見了人家錦江賊,也隻能叫一聲“甘爺爺饒命罷”。
眾人議論紛紛中,甘寧也是越來越納悶了。
“挑戰自己的這人年紀不大,更不像是極其兇蠻霸道之人,如果就這樣淹死在江裏,著實可惜了些,該收他入夥做個小弟才是,可惜了,可惜了……”
正在嘀咕間,隻聽得兩岸轟然作響——叫好聲,喝彩聲,鑼鼓聲,震天介地響起來。
隻見江心一個小黑點越來越大,一顆頭腦冒了出來,不是那人是誰?!
那人雙手各提著一條大魚,也如甘寧一般,雙腳踩水,江水齊腰,就這樣施施然向甘寧所在的江心龍首石走來。
在外人看來,他手裏的魚,單個講,明顯沒有甘寧的大,兩岸的人們都是有些心虛,不知道這該怎麽個算法,兩條合起來與一條比重量的麽?
二人閉氣功夫,那人自然是長久些的,但人家甘寧捉得一條更大的魚,這又怎麽說?
甘寧拉那人上到龍首石上,對他的水底閉氣功夫也是暗暗佩服,但對那人手裏的兩條魚的個頭,卻是瞧不上眼。
這場賭局,終究是自己贏了。
那人上到江心龍首石上,道聲“謝謝”,並把手裏的兩條魚隨手丟在石頭上。
兩條魚丟在地上,明顯比甘寧的小許多,一條怕隻有20來斤。
甘寧的眼光隨意掃過那兩條魚,卻是嚇得不輕——兩條幾乎一模一樣大小顏色!
而且都是長江刀魚!
刀魚,無論放在哪個時代,本就是天仙寶貝兒一般的存在,別說這麽重的,即便能捉到一條10斤重的,也能賣出一個天價了,屬於千金難求的寶貝兒。
更何況是兩條幾乎都20斤重的長江刀魚!
甘寧終於明白了,人家為什麽會在水底待那麽久,感情人家還挑挑揀揀了的,就是為了找到兩條一模一樣的刀魚!
甘寧長歎一聲,把自己的那條魚抱起來,雙手奉送到那人的手裏,說了聲:“江州再無錦江賊!”
說完,一個猛子就紮下江去,遊到錦江賊船上,順著繩梯攀爬上去,一把扯掉錦旗,隨手拋入江水中,唿哨一聲,順江而下,直接就到了荊州。
甘寧先在劉表部下黃祖那裏效力,後投孫權,此後再也沒有踏入江州長江一步。
那個挑戰者,赫然就是現在坐在魏延麵前不斷咳嗽的漢子龍五。
沈騰不由得對這病懨懨的漢子肅然起敬。
後來,長江水上的大小船家,自動推舉龍五為幫主,成立了長江船幫,這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益州第一大幫派組織的由來。
還有人說,先帝爺發起的夷陵之戰中,殺死甘寧的,就是龍五。
因為龍五和甘寧二人有約,甘寧此生不得入江州長江,而夷陵之戰中,他還是進來了。
據說,當時的甘寧甘興霸在江東孫吳那裏已經是排名第一的猛將,也曾經在逍遙津一戰,帶著100名敢死之士撞入曹營,殺了個三進三出,卻未死一人!
以至於孫權都不得不讚歎道:“曹操有張文遠,孤有甘興霸!何懼哉!”
甘寧本不願意參與夷陵之戰,但他自然沒法將自己與江州船幫舵主龍五之間的生死約定說出來,否則,就顯得自己心怯,像是怕了對方似的。
更因為那畢竟隻是私人之間的契約,無論如何,在國事麵前,私人之間的那點事情,還上不了台麵不是?
實在沒有辦法,甘寧跟隨大都督陸遜,帶兵入猇亭。
其實夷陵之戰那段時間,甘寧正得了痢疾,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
但皇命不可違,隻好帶兵出征,來到夷陵江上。
從地理位置上講,江州船幫活動的區域,上至江州(重慶)上遊的宜賓,下至宜都猇亭(今宜昌)。
先主劉備發動夷陵大戰時,征用了部分“船幫”的船隻和人力。
當時已經是船幫舵主的龍五也是義氣深重之人,出船出錢出人出力,幫裏很多兄弟自動加入蜀漢水軍,隨劉備征戰夷陵。
後來,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先主敗走,陸上徹底失敗,先後戰死的將領有張南、馮習、馬良、沙摩柯、傅彤、程畿等。
最慘烈的就是程畿。
當時甘寧率領的孫吳水軍將蜀漢水軍當做重點打擊對象。
蜀漢的水軍力量被消滅殆盡時,程畿帶著僅有的三條船義無反顧地衝向東吳水軍。身邊的人都勸他趕緊撤離戰場,以待後事。
他大叫著:“蜀漢隻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逃避的將軍,你們迴去吧,我獨自前往!”
身邊人也個個吼叫著,呐喊著,揮舞著手中武器,義無反顧地隨同程畿將軍衝向敵船,最後,全部戰死。
這些跟隨在程畿將軍身邊的人,都是船幫的兄弟。
自此一戰,蜀漢帝國奄奄一息,而江州船幫卻也傷亡殆盡,隻剩下老弱婦孺若幹,多少年,緩不過來這口氣,從此,一蹶不振。
而在聽說甘寧進入江州水道,本來沒有上前線的幫主龍五再也坐不住了,他親自駕一葉小舟,趕赴宜都。
當他趕到時,江上早已經是硝煙彌漫,僅餘的三兩隻蜀漢戰船猶自苦鬥不休,做著毫無希望卻絕不偷生的戰鬥。
決絕,而慘烈。
甘寧的水軍將這三隻蜀漢戰船緊緊圍住,也不進攻,隻是圍住了,看他們做困獸鬥,偶爾放箭射殺一兩人,然後,就是一陣轟然大笑。
這是獨屬於勝利者的高光時刻,孫吳水軍無不沉浸其中。
岸上。
南岸那裏,蜀漢皇帝劉備親自帶領的蜀漢主力已經失敗,劉備帶領殘部逃往夷陵西馬鞍山,孫吳大都督陸遜帶領幾萬大軍兀自追擊不休,誓要將蜀漢皇帝殲滅於此。
北岸,鎮北將軍黃權帶領5000人被孫吳堵截在夷陵道上,進退不得。眼看著南岸火燒連營幾十裏,眼看著江水被蜀漢水軍們的鮮血染紅,肝膽俱裂。
但黃權所部,卻無所寸進。
又一隻蜀漢戰船上的最後一個軍卒被射殺,掉入江中,不見蹤影。
江上,就隻剩下兩隻蜀漢戰船,船上也隻有三二十人,各自帶傷,猶自死戰不退。
船上的蜀漢戰士們已經沒有了力氣,齊齊站立船頭,將刀劍橫在自己的脖子上,準備集體自殺殉國,也不願意被孫吳水軍如此戲弄。
就在這時,一葉扁舟疾如奔馬,自上遊飛也似地闖入孫吳水軍的包圍圈中。船上隻有一條漢子,腰間裹著一塊鮮豔的錦緞紅綢,煞是惹眼。
這小舟直接向孫吳水軍旗艦衝去,船首的鐵刺狠狠紮進甘寧所在的孫吳水軍旗艦的船幫之上,小船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那漢子一個猛子紮入江心,旗艦船隻也燃起熊熊大火,難以撲滅。
眾人一陣忙亂,蜀漢那最後的水軍士卒們早已經看清楚來人,都大叫著“是幫主!是幫主!龍爺他老人家來救我們了!”
鬥誌瞬間就充滿了胸膛。
而孫吳水軍則被搞得手忙腳亂,更多的船隻向這邊衝了過來。
那小船上該是裝了許多黑火油(石油),漂浮到哪裏,哪裏就燃起大火,江水也是如此。
等眾人一陣忙亂過後,卻發現旗艦船上,首領甘寧已經被來人拿在手中,一把手刀,死死抵在甘寧的脖子上。
那人什麽時候上的船,什麽時候完成了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知道!
孫吳水軍俱都麵麵相覷,不敢動彈,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點動作,讓大頭領甘寧送了性命。
那人製住了甘寧,江水之上那僅餘的兩艘蜀漢水軍戰船便快速脫離戰場,算是為蜀漢水軍保持了最後的一點顏麵,和僅餘的一點血脈,終是沒有全軍覆沒。
龍五附在甘寧的耳邊,輕輕說了一句:“你我約定,忘了麽?”
甘寧自是無話可說。
當初在江州朝天門江心龍首石上,甘寧打賭輸了,親口說過一句:“江州再無錦江賊!”
言猶在耳,但卻身不由己,卻也怪不得別人。
更何況,甘寧的痢疾已經拖了好幾天了,一直沒有好,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沒有,有心算無心之下,哪裏有力氣反抗。
堂堂的孫吳第一猛將兄甘興霸,就這樣,做了人家的俘虜。
龍五看蜀漢兩艘戰船已經逃走,便拖著甘寧來到船舷處,手上一使勁,二人一起墜落江中,不見蹤影。
孫吳水軍更是慌張,大喊大叫,也有許多水卒水鬼緊接著跳入江心,企圖將將主搶迴來。
龍五製造的這片忙亂之下,陸地上的戰鬥也自是受了影響,孫吳許多將領聽說江上出了大變故,便連忙帶兵趕來。
更多人開始在江邊各處布防,誓要將甘寧將軍救迴。
也就是趁著這個當口,劉備帶著最後的隊伍從馬鞍山俯衝下來,拚死殺開一條血路,逃出生天,直奔夔州白帝城。
留下斷後的乃將軍傅彤。
所有人還在江麵上到處尋找將主甘寧,卻不料那龍五早已經拖著甘寧從江心水底走到了南岸一個隱蔽處。
甘寧滿身甲胄,行動自是不方便,被拖拽到江心,更是一點力氣也無,渾身的功夫也就難以施展。
等甘寧被龍五在水中給灌了個鼓鼓囊囊後,昏頭昏腦地被拖上岸,放倒在一棵大樹之下。
此時的甘寧隻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了。
龍五卻沒有殺甘寧,道一句:“甘興霸你好自為之,某去也!”便搶了一匹馬,奔向南岸最後的廝殺處。
甘寧就坐在樹下休息,想等一會兒恢複些體力,再去尋找軍卒,歸隊。
也是該著甘寧倒黴,龍五剛離開,這時卻有一隊蠻兵敗退撤離,剛好路過此處,卻是馬良在武陵區域找來的蠻王沙摩柯。
那沙摩柯帶著5000武陵蠻兵興致高昂地來此參戰,誰知道一仗沒打著,吳兵長什麽樣都沒有看清楚,就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結結實實,損失慘重,就隻剩下幾百蠻兵,丟盔棄甲,不知東西,胡亂地橫衝直撞間,正好看見樹下坐著的孫吳將領甘寧甘興霸。
甘寧也已經瞧見蜀漢蠻兵,連忙爬起來想要躲避,那蠻人也不搭話,張手就是一箭,正中甘寧心窩。
可憐孫吳第一猛將甘寧就此死在此樹下。
戰後清理戰場時,甘寧的屍首才被孫吳軍卒發現。
這是夷陵之戰中孫吳戰死的最高級將領。
孫權聞訊,痛斷肝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