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他找白玉 永寧發難
擺爛女配很難哄,高冷世子心尖寵 作者:柒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青溪自認為,自己沒讓岑浮舟立馬滾下去,還心平氣和的上了馬車,已經夠給他臉麵了。
但岑浮舟不這麽覺得。
他隻看到李青溪出宮門時,臉上止不住的笑,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間,消失殆盡。
果然,她還是一如既往的討厭他。
岑浮舟垂下眼睫,先命車夫驅車往迴走便是。
見李青溪皺眉,他才慢聲道:“李芷蘭做了三皇子妃,她母家的身份定然水漲船高,要不了多久,陛下應當就會召你二叔入京就職,李大人也會升官。”
李青溪一怔,細想之下覺得他這話倒也沒說錯。
“但這升官的事,青溪你迴了府中,務必讓李大人推拒。”
“為何?”
她蹙眉,十分不解。
升官進爵,尋常人求都求不來。
她爹雖不算出類拔萃,但在官位之上,也做了不少事。
岑浮舟抬眸看她:“因為這是試探之舉,若是李大人欣然接受,就要被陛下提防了。”
“你是說,陛下會覺得我爹有意參與儲君之爭?”李青溪說出自己的看法,“可如今芷蘭要嫁給三皇子,他與二皇子一向交好,這種事根本避免不了。”
“你錯了。”
岑浮舟看的比她深遠的多:“現如今在陛下心中,三皇子隻是三皇子,並非二皇子的黨臣。”
或者說,明德帝雖然知道老二跟老三關係好,但他不認為蕭臨淵能對蕭衡安起到什麽作用。
畢竟從如今的形勢來看,蕭臨淵要什麽沒什麽。
他不過因為是德妃撫養長大,而成了二皇子的附屬品而已。
就這附屬品,那也是可有可無的。
縱觀這麽多年,這孩子從未立過什麽功勞,也不曾惹出事來。
再加上求娶李芷蘭這一事,連姻親聯合這條路都斷了,就更讓他確定了這個想法。
既然他能做二皇子的附屬品,何嚐不能做其餘皇子的?
其實說到底,是明德帝覺得這個兒子沒什麽能力,不值得他提防。
但二皇子就不一樣了。
他有野心,也有支持他的強悍母族。
“我們這位帝王,自傲又多疑。”說這話的時候,岑浮舟嘴臉浮起嘲諷的笑,“他要給你好處,卻看不得你欣然接受,需要你推無可推,三拜九叩,感恩戴德,他才放心。”
“同樣的,他不認為三皇子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掀起什麽風浪,但就是要試探一下。”
李家原本就算是清流文臣,除了李青溪的婚事外,幾乎沒同什麽黨爭扯上關係。
而鎮北侯府雖說因為兵權,是皇帝眼中釘,但很懂得明哲保身,從來保持中立。
某種意義上,這兩家還挺像的。
隻不過一個是因為沒什麽話語權被動遠離黨爭,而另一個則是自發保持距離。
但若是李致遠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升官的事,再加上李芷蘭的父親一定會被召進京,陛下心中定然不悅。
他會覺得,你如此高興侄女兒嫁進了皇子府,是不是對朕的江山有想法?
李青溪居然覺得,他說的有點道理。
明德帝確實就是這麽扭曲的性子。
“雖說如今朝堂上,二皇子占了上風,大皇子碰了壁,似乎一蹶不振,但這都隻是假象。”
岑浮舟對朝堂之事,看的十分透徹:“在陛下心中屬意的儲君,隻有大皇子,隻要他不死,就永遠有翻盤的機會。”
二皇子的得意是暫時的。
他不得帝心。
否則的話,早在當初鹽鐵案爆發的時候,就不可能輕易善了。
李青溪輕歎一聲:“陛下既然如此偏心,就該早定儲君的,也不會惹得如今兄弟相殘。”
“你以為陛下不想嗎?隻不過德妃母族勢大,而大皇子確實太過老實,所以他索性不立儲君,就如同磨刀一樣,用老二來曆練長子。”
不過現在,誰曆練誰還真就不一定了。
李青溪明白他話外之意:“好,迴去之後,我會如實告知我爹的。”
“嗯。”
這一番對話之後,馬車裏又恢複了安靜。
李青溪在想,自己的任務何時能完成。
而岑浮舟,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她。
她看起來真的很為李芷蘭高興,但似乎又摻雜了些別的情緒。
“柔然公主擇婿的時候,你很想她傾心之人是我,對吧?”
岑浮舟驟然出聲,一語道破她當時的想法,把李青溪嚇了一跳。
“又或者說,前世她傾心之人,就是我,對不對?”
他何其聰明,又怎麽會瞞得住。
事到如今,任務都快完成了,李青溪也沒了當初謹小慎微,索性直接承認了。
“我確實想讓她看中你,但很可惜,未曾如願。”
她抬眸對上他的眼神,語氣發涼:“我自認為已經同你說清楚了,岑世子,我想退婚。”
“當初我們約定好,若是各自有心悅之人,你會去麵聖退婚,並承擔所有後果,可你後來卻毀約了,所以我這點期盼委實不算過分。”
“可我心悅之人是誰,你不是很清楚嗎?”他語氣輕輕,“青溪,為何還要一再將我拒之千裏之外?”
李青溪實在是不想同他聊這些。
螻蟻尚且偷生,她不想死,也是人之常情。
即便任務完成,她也不想再跟岑浮舟糾葛到一起。
太累了。
他不會明白的。
但她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另一件事。
她記得岑浮舟也會夢到前世之事,甚至於有一些連她都不曾記得。
而她的記憶,雖然看似完整,卻怎麽也想不起來白玉到底是誰。
遍尋之下,也不曾查到這人。
可如果,讓岑浮舟去查呢……
沉默片刻後,她做了個決定:“可我並不喜歡你。”
“況且,”她頓了頓,“如今我已經有心悅之人了,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該退親了。”
若說前一句話,如同一把尖刀又一次插進心髒裏,那麽後一句話,就是有人將那把刀在胸腔裏反複攪動,痛不欲生。
岑浮舟的唿吸都輕了:“你喜歡誰?趙瑾瑜,還是薑文軒?”
她的身邊,隻有這兩個人冤魂不散。
“不是他們,不過這與你無關。”
李青溪沉聲道:“你隻需要明白,我們兩個之間除了盟友關係,不會有任何瓜葛。”
“倘若你執迷不悟,那就魚死網破,這話我已經說過無數遍,不介意再同你說的明白點,岑浮舟,我比你想的還要更了解鎮北侯府。”
“所以,你不要再逼我。”
聽著她這番冷硬如刀的話,岑浮舟反而勾起一抹笑:“青溪以為你不說,我就查不到那人是誰了麽?”
他目光清冽,但隱藏了十足的惡意。
李青溪再了解他不過,急聲道:“你要是敢對他做什麽,我一定殺了你!”
岑浮舟心中盤踞了一條毒蛇,麵對著她卻沒有表露出來,怕嚇到她甚至於放緩了語氣:“那,拭目以待。”
雖然青溪極力否認這點,但或許是受那夢中事的影響,岑浮舟總有種感覺:她未必不喜歡他,隻不過因為某種原因,在抗拒,害怕他。
他們從前曆經種種事,雖然其中諸多蹊蹺,但岑浮舟相信,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至於眼下,他定會找出來,那個敢同他搶未婚妻的死人,到底是誰。
李青溪與他對峙之際,馬車終於到了李家門口。
她哼了一聲,不再看他,下車走人。
待進了府門,她才鬆口氣,拍了拍自己胸口。
要騙岑浮舟自己有心悅之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天知道方才她有多怕被他看出端倪。
好在岑浮舟並未察覺,她不過是想利用他找人而已。
如他所料,在李芷蘭同三皇子的賜婚旨意下來之後,明德帝說年關將近,命令吏部抓緊執行對官員的考核、升降相關工作。
吏部的官員也是人才,在聽到早朝時,明德帝又讓禮部的人盡快籌備三位皇子各自的婚事時,他們就明白過來了。
所以吏部的官員第一時間,就去看了李芷蘭父親李鴻勝的卷宗。
青州並不算繁榮,沒什麽油水,地處又安穩,天災都很少禍及此處。
百姓們也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所以都安分的很。
這就導致在任上這麽多年,李鴻勝是一點功績都沒做出來。
吏部的官員找了許久,才找到幾年前他領民救災的份內事,幹脆添了幾筆,把話說的誇大了些,按例當升,選了個清閑官位,就把折子遞上去了。
明德帝對他們這番作為,還是很滿意的。
翌日早朝時,他先是嘉獎了一批官員,又罰了一批朝臣,李鴻勝就在升遷的那批人當中,所以並不算顯眼。
而明德帝也不出意外地,要嘉獎李致遠。
早朝後他單獨召見李致遠,但這迴給官位,可比之前大方多了:竟是要晉他為大理寺卿。
這可是正三品的官職,以李致遠這一年來的表現,壓根夠不著這位置。
李致遠想起女兒的提醒,當即道:“陛下厚愛,臣本不該推辭,但臣自認於君於民未曾做出什麽重大貢獻,擔不起這官位,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明德帝笑了,那笑意卻不達眼底。
他審視著下方跪著的李致遠:“愛卿此言差矣,細數這一年來,你在大理寺做出的功績不少,還差點丟了性命,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朕嘉獎你了。”
李致遠不曾抬頭,隻恭聲道:“微臣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實在不敢托大居功。”
“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在他的再三推脫之下,明德帝總算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此事。
然而吏部公布考核升遷的官員名單時,李致遠仍舊榜上有名。
但這迴他是從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主管祭祀,迎送神主。
說白了,這不是個有實權的官位。
得知消息的時候,李青溪不由感慨。
岑浮舟對帝王之心的揣測,實在是過於精準。
明德帝看不得臣子理所應當接受升遷,可若是你做小伏低,他又會賞賜於你。
雖然並沒多少實權,但父親實打實的升官了,李青溪自然也是高興的。
黃昏時分,鎮北侯府。
岑浮舟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查清楚了?”
淩風頷首:“是,屬下在李府上下疏通打聽,總算有所收獲,李姑娘院子裏一個丫鬟說,冬雲無意中曾提起,李姑娘近來總念著一個人。”
他的手一頓:“誰?”
“白玉。”
這聽起來,倒是個男女不分的名字。
也許是他想多了,這興許是個女子,不過是李青溪為了應付他,找的托辭而已?
然而淩風接下來的話,打破了他的幻想。
“據說李姑娘不久前,對白玉一見鍾情,這位公子似乎是冬日過生辰,李姑娘前兩天正在糾結,該送他什麽賀禮,雖然八字還沒一撇,但她已經想親手為他縫製鴛鴦香囊了……”
淩風的聲音,隨著自家主子越來越難看的臉色,而越來越低。
嗬。
他有什麽心存幻想的?
李青溪怎麽會送女子鴛鴦香囊?
岑浮舟也沒想到,前有薑文軒,趙瑾瑜虎視眈眈,後麵又冒出個白玉來。
更糟糕的是,這個白玉後來居上,已經在李青溪心裏占據了重要地位。
倘若是以前,岑浮舟興許還能察覺到這其中有諸多不對勁。
然而如今,他隻想著要將情敵扼殺在搖籃裏,根本思慮不了那麽多有的沒的。
良久,他才沉聲道:“繼續盯著李家,再派人去找,這個白玉到底是誰。”
“是。”
李青溪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計策似乎有成效了。
她一直注意著身邊人,想看看岑浮舟究竟會不會去查白玉。
果不其然,他行動了。
府外周遭多了幾個生麵孔,院子裏的小丫鬟,如今也偷偷摸摸的出門。
李青溪絲毫不介意透露更多消息給他們,但僅憑借名字還有冬日過生辰這兩點,饒是岑浮舟出馬,也沒法在短期內就立刻找到人選。
而李青溪的生活一切照舊。
雖說李芷蘭被賜婚,但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她與李青溪仍舊要去宮中伴讀。
期間三皇子蕭臨淵,多次來看過芷蘭。
他們如今是未婚夫妻,沒什麽好避諱的。
今日本來一切照舊,但偏偏來了個不好伺候的主兒。
永寧公主看著李芷蘭,語氣頗為傲慢:“我倒是沒想到,你有如此心機,能攀上我三哥,隻不過你別以為做了三皇子妃,就可以改變你出身卑賤的事實。”
從今日踏進門後,她便百般打量李青溪同李芷蘭二人,實在沒想出來,她們有何特殊之處。
偏偏一個許了她最想嫁的人,而另一個則是要做她嫂子了。
永寧公主對蕭臨淵的感情,其實並不怎麽深厚。
甚至於骨子裏,她有些瞧不起,這位生母卑賤的三哥。
但那到底是她哥哥,雖不是親生的,也是一塊兒被德妃養大的,所以再看李芷蘭,隻覺得她萬般不配。
李芷蘭輕聲道:“同公主比起來,臣女出身確實稱的上一句微賤,不過臣女幸蒙陛下隆恩,得以能同公主您做姑嫂,也是難得的緣分。”
“若是公主實在不願意接受臣女,大可以去陛下那裏,陳情表意,將婚事退了,公主如此受寵,陛下定然不會不顧及您的感受。”
這天底下,哪個人的出身,能貴的過皇家。
所以永寧罵她卑賤,李芷蘭還真不在意。
再者明德帝都沒對她的出身有什麽計較之處,直接賜婚了,永寧罵的越多,反倒越不得好。
永寧臉色微變,她被明德帝罰禁足人盡皆知,再鬧事到禦前更不討好。
她看向李青溪,語氣裏滿滿都是厭惡:“不愧是姐妹倆,一樣的伶牙俐齒,都是下作東西,隻知道用手段勾引男人。”
若非如此,她三哥還有岑世子,怎麽會瞎了眼看不出來呢。
李芷蘭還沒開口呢,李青溪就已經冷了臉:“殿下是說,臣女二人品行不佳,陛下受蒙蔽才賜了婚,不如您看得透徹麽?既然您與陛下的意見不一致,不如臣女去太極殿奏請陛下,與您一同再做個決斷?”
“你!”
永寧公主聞言,咬牙切齒。
這姐妹倆是不是就隻知道用她父皇來壓她?!
李芷蘭聲音輕柔,卻說出了最紮心的話:“臣女自然是不如公主華光萬千,聽說柔然王子對殿下您情有獨鍾,已經向陛下求娶,您為兩國交好做出如此貢獻,臣女對殿下當真是敬仰不已。”
但岑浮舟不這麽覺得。
他隻看到李青溪出宮門時,臉上止不住的笑,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間,消失殆盡。
果然,她還是一如既往的討厭他。
岑浮舟垂下眼睫,先命車夫驅車往迴走便是。
見李青溪皺眉,他才慢聲道:“李芷蘭做了三皇子妃,她母家的身份定然水漲船高,要不了多久,陛下應當就會召你二叔入京就職,李大人也會升官。”
李青溪一怔,細想之下覺得他這話倒也沒說錯。
“但這升官的事,青溪你迴了府中,務必讓李大人推拒。”
“為何?”
她蹙眉,十分不解。
升官進爵,尋常人求都求不來。
她爹雖不算出類拔萃,但在官位之上,也做了不少事。
岑浮舟抬眸看她:“因為這是試探之舉,若是李大人欣然接受,就要被陛下提防了。”
“你是說,陛下會覺得我爹有意參與儲君之爭?”李青溪說出自己的看法,“可如今芷蘭要嫁給三皇子,他與二皇子一向交好,這種事根本避免不了。”
“你錯了。”
岑浮舟看的比她深遠的多:“現如今在陛下心中,三皇子隻是三皇子,並非二皇子的黨臣。”
或者說,明德帝雖然知道老二跟老三關係好,但他不認為蕭臨淵能對蕭衡安起到什麽作用。
畢竟從如今的形勢來看,蕭臨淵要什麽沒什麽。
他不過因為是德妃撫養長大,而成了二皇子的附屬品而已。
就這附屬品,那也是可有可無的。
縱觀這麽多年,這孩子從未立過什麽功勞,也不曾惹出事來。
再加上求娶李芷蘭這一事,連姻親聯合這條路都斷了,就更讓他確定了這個想法。
既然他能做二皇子的附屬品,何嚐不能做其餘皇子的?
其實說到底,是明德帝覺得這個兒子沒什麽能力,不值得他提防。
但二皇子就不一樣了。
他有野心,也有支持他的強悍母族。
“我們這位帝王,自傲又多疑。”說這話的時候,岑浮舟嘴臉浮起嘲諷的笑,“他要給你好處,卻看不得你欣然接受,需要你推無可推,三拜九叩,感恩戴德,他才放心。”
“同樣的,他不認為三皇子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掀起什麽風浪,但就是要試探一下。”
李家原本就算是清流文臣,除了李青溪的婚事外,幾乎沒同什麽黨爭扯上關係。
而鎮北侯府雖說因為兵權,是皇帝眼中釘,但很懂得明哲保身,從來保持中立。
某種意義上,這兩家還挺像的。
隻不過一個是因為沒什麽話語權被動遠離黨爭,而另一個則是自發保持距離。
但若是李致遠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升官的事,再加上李芷蘭的父親一定會被召進京,陛下心中定然不悅。
他會覺得,你如此高興侄女兒嫁進了皇子府,是不是對朕的江山有想法?
李青溪居然覺得,他說的有點道理。
明德帝確實就是這麽扭曲的性子。
“雖說如今朝堂上,二皇子占了上風,大皇子碰了壁,似乎一蹶不振,但這都隻是假象。”
岑浮舟對朝堂之事,看的十分透徹:“在陛下心中屬意的儲君,隻有大皇子,隻要他不死,就永遠有翻盤的機會。”
二皇子的得意是暫時的。
他不得帝心。
否則的話,早在當初鹽鐵案爆發的時候,就不可能輕易善了。
李青溪輕歎一聲:“陛下既然如此偏心,就該早定儲君的,也不會惹得如今兄弟相殘。”
“你以為陛下不想嗎?隻不過德妃母族勢大,而大皇子確實太過老實,所以他索性不立儲君,就如同磨刀一樣,用老二來曆練長子。”
不過現在,誰曆練誰還真就不一定了。
李青溪明白他話外之意:“好,迴去之後,我會如實告知我爹的。”
“嗯。”
這一番對話之後,馬車裏又恢複了安靜。
李青溪在想,自己的任務何時能完成。
而岑浮舟,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她。
她看起來真的很為李芷蘭高興,但似乎又摻雜了些別的情緒。
“柔然公主擇婿的時候,你很想她傾心之人是我,對吧?”
岑浮舟驟然出聲,一語道破她當時的想法,把李青溪嚇了一跳。
“又或者說,前世她傾心之人,就是我,對不對?”
他何其聰明,又怎麽會瞞得住。
事到如今,任務都快完成了,李青溪也沒了當初謹小慎微,索性直接承認了。
“我確實想讓她看中你,但很可惜,未曾如願。”
她抬眸對上他的眼神,語氣發涼:“我自認為已經同你說清楚了,岑世子,我想退婚。”
“當初我們約定好,若是各自有心悅之人,你會去麵聖退婚,並承擔所有後果,可你後來卻毀約了,所以我這點期盼委實不算過分。”
“可我心悅之人是誰,你不是很清楚嗎?”他語氣輕輕,“青溪,為何還要一再將我拒之千裏之外?”
李青溪實在是不想同他聊這些。
螻蟻尚且偷生,她不想死,也是人之常情。
即便任務完成,她也不想再跟岑浮舟糾葛到一起。
太累了。
他不會明白的。
但她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另一件事。
她記得岑浮舟也會夢到前世之事,甚至於有一些連她都不曾記得。
而她的記憶,雖然看似完整,卻怎麽也想不起來白玉到底是誰。
遍尋之下,也不曾查到這人。
可如果,讓岑浮舟去查呢……
沉默片刻後,她做了個決定:“可我並不喜歡你。”
“況且,”她頓了頓,“如今我已經有心悅之人了,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該退親了。”
若說前一句話,如同一把尖刀又一次插進心髒裏,那麽後一句話,就是有人將那把刀在胸腔裏反複攪動,痛不欲生。
岑浮舟的唿吸都輕了:“你喜歡誰?趙瑾瑜,還是薑文軒?”
她的身邊,隻有這兩個人冤魂不散。
“不是他們,不過這與你無關。”
李青溪沉聲道:“你隻需要明白,我們兩個之間除了盟友關係,不會有任何瓜葛。”
“倘若你執迷不悟,那就魚死網破,這話我已經說過無數遍,不介意再同你說的明白點,岑浮舟,我比你想的還要更了解鎮北侯府。”
“所以,你不要再逼我。”
聽著她這番冷硬如刀的話,岑浮舟反而勾起一抹笑:“青溪以為你不說,我就查不到那人是誰了麽?”
他目光清冽,但隱藏了十足的惡意。
李青溪再了解他不過,急聲道:“你要是敢對他做什麽,我一定殺了你!”
岑浮舟心中盤踞了一條毒蛇,麵對著她卻沒有表露出來,怕嚇到她甚至於放緩了語氣:“那,拭目以待。”
雖然青溪極力否認這點,但或許是受那夢中事的影響,岑浮舟總有種感覺:她未必不喜歡他,隻不過因為某種原因,在抗拒,害怕他。
他們從前曆經種種事,雖然其中諸多蹊蹺,但岑浮舟相信,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至於眼下,他定會找出來,那個敢同他搶未婚妻的死人,到底是誰。
李青溪與他對峙之際,馬車終於到了李家門口。
她哼了一聲,不再看他,下車走人。
待進了府門,她才鬆口氣,拍了拍自己胸口。
要騙岑浮舟自己有心悅之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天知道方才她有多怕被他看出端倪。
好在岑浮舟並未察覺,她不過是想利用他找人而已。
如他所料,在李芷蘭同三皇子的賜婚旨意下來之後,明德帝說年關將近,命令吏部抓緊執行對官員的考核、升降相關工作。
吏部的官員也是人才,在聽到早朝時,明德帝又讓禮部的人盡快籌備三位皇子各自的婚事時,他們就明白過來了。
所以吏部的官員第一時間,就去看了李芷蘭父親李鴻勝的卷宗。
青州並不算繁榮,沒什麽油水,地處又安穩,天災都很少禍及此處。
百姓們也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所以都安分的很。
這就導致在任上這麽多年,李鴻勝是一點功績都沒做出來。
吏部的官員找了許久,才找到幾年前他領民救災的份內事,幹脆添了幾筆,把話說的誇大了些,按例當升,選了個清閑官位,就把折子遞上去了。
明德帝對他們這番作為,還是很滿意的。
翌日早朝時,他先是嘉獎了一批官員,又罰了一批朝臣,李鴻勝就在升遷的那批人當中,所以並不算顯眼。
而明德帝也不出意外地,要嘉獎李致遠。
早朝後他單獨召見李致遠,但這迴給官位,可比之前大方多了:竟是要晉他為大理寺卿。
這可是正三品的官職,以李致遠這一年來的表現,壓根夠不著這位置。
李致遠想起女兒的提醒,當即道:“陛下厚愛,臣本不該推辭,但臣自認於君於民未曾做出什麽重大貢獻,擔不起這官位,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明德帝笑了,那笑意卻不達眼底。
他審視著下方跪著的李致遠:“愛卿此言差矣,細數這一年來,你在大理寺做出的功績不少,還差點丟了性命,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朕嘉獎你了。”
李致遠不曾抬頭,隻恭聲道:“微臣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實在不敢托大居功。”
“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在他的再三推脫之下,明德帝總算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此事。
然而吏部公布考核升遷的官員名單時,李致遠仍舊榜上有名。
但這迴他是從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主管祭祀,迎送神主。
說白了,這不是個有實權的官位。
得知消息的時候,李青溪不由感慨。
岑浮舟對帝王之心的揣測,實在是過於精準。
明德帝看不得臣子理所應當接受升遷,可若是你做小伏低,他又會賞賜於你。
雖然並沒多少實權,但父親實打實的升官了,李青溪自然也是高興的。
黃昏時分,鎮北侯府。
岑浮舟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查清楚了?”
淩風頷首:“是,屬下在李府上下疏通打聽,總算有所收獲,李姑娘院子裏一個丫鬟說,冬雲無意中曾提起,李姑娘近來總念著一個人。”
他的手一頓:“誰?”
“白玉。”
這聽起來,倒是個男女不分的名字。
也許是他想多了,這興許是個女子,不過是李青溪為了應付他,找的托辭而已?
然而淩風接下來的話,打破了他的幻想。
“據說李姑娘不久前,對白玉一見鍾情,這位公子似乎是冬日過生辰,李姑娘前兩天正在糾結,該送他什麽賀禮,雖然八字還沒一撇,但她已經想親手為他縫製鴛鴦香囊了……”
淩風的聲音,隨著自家主子越來越難看的臉色,而越來越低。
嗬。
他有什麽心存幻想的?
李青溪怎麽會送女子鴛鴦香囊?
岑浮舟也沒想到,前有薑文軒,趙瑾瑜虎視眈眈,後麵又冒出個白玉來。
更糟糕的是,這個白玉後來居上,已經在李青溪心裏占據了重要地位。
倘若是以前,岑浮舟興許還能察覺到這其中有諸多不對勁。
然而如今,他隻想著要將情敵扼殺在搖籃裏,根本思慮不了那麽多有的沒的。
良久,他才沉聲道:“繼續盯著李家,再派人去找,這個白玉到底是誰。”
“是。”
李青溪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計策似乎有成效了。
她一直注意著身邊人,想看看岑浮舟究竟會不會去查白玉。
果不其然,他行動了。
府外周遭多了幾個生麵孔,院子裏的小丫鬟,如今也偷偷摸摸的出門。
李青溪絲毫不介意透露更多消息給他們,但僅憑借名字還有冬日過生辰這兩點,饒是岑浮舟出馬,也沒法在短期內就立刻找到人選。
而李青溪的生活一切照舊。
雖說李芷蘭被賜婚,但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她與李青溪仍舊要去宮中伴讀。
期間三皇子蕭臨淵,多次來看過芷蘭。
他們如今是未婚夫妻,沒什麽好避諱的。
今日本來一切照舊,但偏偏來了個不好伺候的主兒。
永寧公主看著李芷蘭,語氣頗為傲慢:“我倒是沒想到,你有如此心機,能攀上我三哥,隻不過你別以為做了三皇子妃,就可以改變你出身卑賤的事實。”
從今日踏進門後,她便百般打量李青溪同李芷蘭二人,實在沒想出來,她們有何特殊之處。
偏偏一個許了她最想嫁的人,而另一個則是要做她嫂子了。
永寧公主對蕭臨淵的感情,其實並不怎麽深厚。
甚至於骨子裏,她有些瞧不起,這位生母卑賤的三哥。
但那到底是她哥哥,雖不是親生的,也是一塊兒被德妃養大的,所以再看李芷蘭,隻覺得她萬般不配。
李芷蘭輕聲道:“同公主比起來,臣女出身確實稱的上一句微賤,不過臣女幸蒙陛下隆恩,得以能同公主您做姑嫂,也是難得的緣分。”
“若是公主實在不願意接受臣女,大可以去陛下那裏,陳情表意,將婚事退了,公主如此受寵,陛下定然不會不顧及您的感受。”
這天底下,哪個人的出身,能貴的過皇家。
所以永寧罵她卑賤,李芷蘭還真不在意。
再者明德帝都沒對她的出身有什麽計較之處,直接賜婚了,永寧罵的越多,反倒越不得好。
永寧臉色微變,她被明德帝罰禁足人盡皆知,再鬧事到禦前更不討好。
她看向李青溪,語氣裏滿滿都是厭惡:“不愧是姐妹倆,一樣的伶牙俐齒,都是下作東西,隻知道用手段勾引男人。”
若非如此,她三哥還有岑世子,怎麽會瞎了眼看不出來呢。
李芷蘭還沒開口呢,李青溪就已經冷了臉:“殿下是說,臣女二人品行不佳,陛下受蒙蔽才賜了婚,不如您看得透徹麽?既然您與陛下的意見不一致,不如臣女去太極殿奏請陛下,與您一同再做個決斷?”
“你!”
永寧公主聞言,咬牙切齒。
這姐妹倆是不是就隻知道用她父皇來壓她?!
李芷蘭聲音輕柔,卻說出了最紮心的話:“臣女自然是不如公主華光萬千,聽說柔然王子對殿下您情有獨鍾,已經向陛下求娶,您為兩國交好做出如此貢獻,臣女對殿下當真是敬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