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他要辭官 聖心取舍
擺爛女配很難哄,高冷世子心尖寵 作者:柒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係統九九察覺到她的心緒,安撫道:“宿主,會有這一天的,你放心吧。”
它話音剛落,提示音便響了起來。
先是李芷蘭對蕭臨淵的好感度,一瞬間增長了數十點。
而後,便是岑浮舟對她的好感度又上漲不少。
李青溪怔神之際,正想問問芷蘭是怎麽迴事,卻看見了長階之下,抬眸望著她的岑浮舟。
他如青竹般立在那裏,讓人難以忽略。
然則岑浮舟不過看了一會兒,便往旁側的方向去了。
他今日進宮,是有事上奏,並非專程來看她的。
況且以李青溪對他的態度,便是心中再渴望同她說話,如今也該隱忍些。
李青溪望著他的背影,想起九九方才說的,那已經很可觀的好感度,久久無言。
默然片刻後,她歎息一聲,離開了此處。
養心殿內,明德帝看著跪在下首的人,一時沒有開口。
岑浮舟今日進宮來,是要辭官。
這倒不是什麽衝動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當初大理寺呈上鹽鐵案的罪證,明德帝很清楚,這是誰查出來的。
事情涉及到他最偏寵的大皇子,雖然對孩子是怒其不爭,但明德帝對岑浮舟也有了不滿。
這便是帝王。
他寧願要世家子弟做個閑臣,蛀蟲,也不想他們真做出什麽功績來。
尤其是這功績,還牽扯到立儲。
所以岑浮舟不打算在皇帝麵前刷太多存在感,今日辭了官,他便繼續做他的閑雲野鶴。
片刻後,他才聽到明德帝的答複:“浮舟才學過人,辦事迅速,就此辭官,未免可惜了。”
“微臣謝過陛下厚愛,隻不過臣近來身體不大好,還是想在家中閑賦,還請陛下恩準。”
“既然你執意如此,朕也不好強留,便準了。”
岑浮舟叩首謝恩,剛要退出去,便見大太監曹喜匆匆進了門:“陛下。”
“何事?”
“大皇子府走水,殿下他受了傷,命人來宮中急報。”
話音剛落,明德帝臉色驟變,迅速起身往外走。
也隻有在這時候,他身上能看出一點父子情份。
對大皇子府走水一事,岑浮舟絲毫不意外。
算算時間,大皇子也該有所行動了。
事情如他所料,晌午過後,宮中就傳旨,解了大皇子的圈禁。
大皇子受的傷並不重,明德帝卻照看了他一下午,把他當做稚子幼童。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發妻。
來的路上,他曾問曹喜,可查明走水的原因,又問道:“承乾如何了?”
彼時,曹喜說道:“聽府中下人說,是先皇後的祭日將到,大皇子心中鬱鬱,一時成疾,在府中燒香火悼念母後時不慎打翻火盆,才走了水。”
“陛下放心,大皇子燙傷了胳膊,如今已經得到醫治了。”
聽了那一番話後,明德帝根本想不起來懲罰大皇子。
即便他私自開采鹽鐵,犯下這等大罪,但他是他的嫡長子。
“承乾”這個名字,更是他親自取的,可見寄托了多大的希望。
所以思來想去以後,明德帝解除了他的圈禁。
他甚至於覺得,承乾是被二皇子蕭衡安給設計了。
畢竟蕭承乾的母族,遠不及如今蕭衡安的母族顯赫。
況且這些日子,蕭衡安跟朝臣走的越來越近這事兒,明德帝一清二楚。
隻不過他剛圈禁了長子,怕鬧得不好聽,沒去敲打蕭衡安罷了。
原本,明德帝是打算讓蕭衡安成為一塊磨刀石,好好曆練蕭承乾的。
奈何承乾這孩子,太過老實,在諸多政事上,他實在是看不明白。
如今更是牽扯到鹽鐵案子裏,留下了汙點。
一個下午的時間,足夠明德帝想明白很多事。
他解除大皇子的圈禁後,又頒布了另一道聖旨:命大皇子娶了清流文臣的嫡女,而將朝中另一位將軍之女,賜給了二皇子做側妃。
姻親聯合,有時候就代表兵權交接。
這算是明德帝對二皇子的一種補償。
畢竟大皇子私自開采鹽鐵,都沒有受到嚴苛懲罰。
二皇子蕭衡安,早就習慣了自家父皇的偏心。
但如今實際好處到手,他也不會去計較那些有的沒的。
若真是逼著父皇處置大哥,說不定先倒黴的是他自己。
下朝之後,蕭衡安應付完那些上前奉承的朝臣,同三皇子蕭臨淵一道往宮門外去。
他們兄弟之間說話,從來沒什麽忌諱的。
“父皇如今給我賜了婚,想來過了年關,太子就該定下了。”蕭衡安人逢喜事精神爽,也不忘關心兄弟,“倒是你的婚事,還一直沒有著落。”
他自然是希望,蕭臨淵也娶個對他們大業有利的女子。
對方家世不必太好,但一定要掌著實權才行。
蕭臨淵沉默不語,直到蕭衡安問他,對禮部尚書的嫡女有何看法時,他才淡聲道:“臣弟暫且不想成親。”
“你可是還惦記著那個女子?”
蕭衡安對他的事了如指掌,不免皺眉:“我聽說那女子家世不顯,若你實在喜歡,可以納做妾室,但正妃之位,一定不能是她。”
“咱們謀劃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等大哥犯了錯,這個時候更不能因為一個女子,丟了機會。”
儲君之位,他勢在必得。
蕭臨淵沉默許久,才應了一句是。
隻不過他嘴上如此說,心中卻是截然不同的想法。
他的婚事,絕不會容許別人插手。
他想要的人,從頭至尾,也隻有那一個,絕不會更改。
但他如今更想知道,為何芷蘭分明早就同他定下了情誼,卻說自己之前從未來過京都?
這其中,到底有什麽隱情?
不久前,他暗中派人去了芷蘭的老家青州,想來不日之後,就能得知真相了。
到那時候,他會迎娶芷蘭做正妃。
他這一生,隻會愛她一個人。
它話音剛落,提示音便響了起來。
先是李芷蘭對蕭臨淵的好感度,一瞬間增長了數十點。
而後,便是岑浮舟對她的好感度又上漲不少。
李青溪怔神之際,正想問問芷蘭是怎麽迴事,卻看見了長階之下,抬眸望著她的岑浮舟。
他如青竹般立在那裏,讓人難以忽略。
然則岑浮舟不過看了一會兒,便往旁側的方向去了。
他今日進宮,是有事上奏,並非專程來看她的。
況且以李青溪對他的態度,便是心中再渴望同她說話,如今也該隱忍些。
李青溪望著他的背影,想起九九方才說的,那已經很可觀的好感度,久久無言。
默然片刻後,她歎息一聲,離開了此處。
養心殿內,明德帝看著跪在下首的人,一時沒有開口。
岑浮舟今日進宮來,是要辭官。
這倒不是什麽衝動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當初大理寺呈上鹽鐵案的罪證,明德帝很清楚,這是誰查出來的。
事情涉及到他最偏寵的大皇子,雖然對孩子是怒其不爭,但明德帝對岑浮舟也有了不滿。
這便是帝王。
他寧願要世家子弟做個閑臣,蛀蟲,也不想他們真做出什麽功績來。
尤其是這功績,還牽扯到立儲。
所以岑浮舟不打算在皇帝麵前刷太多存在感,今日辭了官,他便繼續做他的閑雲野鶴。
片刻後,他才聽到明德帝的答複:“浮舟才學過人,辦事迅速,就此辭官,未免可惜了。”
“微臣謝過陛下厚愛,隻不過臣近來身體不大好,還是想在家中閑賦,還請陛下恩準。”
“既然你執意如此,朕也不好強留,便準了。”
岑浮舟叩首謝恩,剛要退出去,便見大太監曹喜匆匆進了門:“陛下。”
“何事?”
“大皇子府走水,殿下他受了傷,命人來宮中急報。”
話音剛落,明德帝臉色驟變,迅速起身往外走。
也隻有在這時候,他身上能看出一點父子情份。
對大皇子府走水一事,岑浮舟絲毫不意外。
算算時間,大皇子也該有所行動了。
事情如他所料,晌午過後,宮中就傳旨,解了大皇子的圈禁。
大皇子受的傷並不重,明德帝卻照看了他一下午,把他當做稚子幼童。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發妻。
來的路上,他曾問曹喜,可查明走水的原因,又問道:“承乾如何了?”
彼時,曹喜說道:“聽府中下人說,是先皇後的祭日將到,大皇子心中鬱鬱,一時成疾,在府中燒香火悼念母後時不慎打翻火盆,才走了水。”
“陛下放心,大皇子燙傷了胳膊,如今已經得到醫治了。”
聽了那一番話後,明德帝根本想不起來懲罰大皇子。
即便他私自開采鹽鐵,犯下這等大罪,但他是他的嫡長子。
“承乾”這個名字,更是他親自取的,可見寄托了多大的希望。
所以思來想去以後,明德帝解除了他的圈禁。
他甚至於覺得,承乾是被二皇子蕭衡安給設計了。
畢竟蕭承乾的母族,遠不及如今蕭衡安的母族顯赫。
況且這些日子,蕭衡安跟朝臣走的越來越近這事兒,明德帝一清二楚。
隻不過他剛圈禁了長子,怕鬧得不好聽,沒去敲打蕭衡安罷了。
原本,明德帝是打算讓蕭衡安成為一塊磨刀石,好好曆練蕭承乾的。
奈何承乾這孩子,太過老實,在諸多政事上,他實在是看不明白。
如今更是牽扯到鹽鐵案子裏,留下了汙點。
一個下午的時間,足夠明德帝想明白很多事。
他解除大皇子的圈禁後,又頒布了另一道聖旨:命大皇子娶了清流文臣的嫡女,而將朝中另一位將軍之女,賜給了二皇子做側妃。
姻親聯合,有時候就代表兵權交接。
這算是明德帝對二皇子的一種補償。
畢竟大皇子私自開采鹽鐵,都沒有受到嚴苛懲罰。
二皇子蕭衡安,早就習慣了自家父皇的偏心。
但如今實際好處到手,他也不會去計較那些有的沒的。
若真是逼著父皇處置大哥,說不定先倒黴的是他自己。
下朝之後,蕭衡安應付完那些上前奉承的朝臣,同三皇子蕭臨淵一道往宮門外去。
他們兄弟之間說話,從來沒什麽忌諱的。
“父皇如今給我賜了婚,想來過了年關,太子就該定下了。”蕭衡安人逢喜事精神爽,也不忘關心兄弟,“倒是你的婚事,還一直沒有著落。”
他自然是希望,蕭臨淵也娶個對他們大業有利的女子。
對方家世不必太好,但一定要掌著實權才行。
蕭臨淵沉默不語,直到蕭衡安問他,對禮部尚書的嫡女有何看法時,他才淡聲道:“臣弟暫且不想成親。”
“你可是還惦記著那個女子?”
蕭衡安對他的事了如指掌,不免皺眉:“我聽說那女子家世不顯,若你實在喜歡,可以納做妾室,但正妃之位,一定不能是她。”
“咱們謀劃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等大哥犯了錯,這個時候更不能因為一個女子,丟了機會。”
儲君之位,他勢在必得。
蕭臨淵沉默許久,才應了一句是。
隻不過他嘴上如此說,心中卻是截然不同的想法。
他的婚事,絕不會容許別人插手。
他想要的人,從頭至尾,也隻有那一個,絕不會更改。
但他如今更想知道,為何芷蘭分明早就同他定下了情誼,卻說自己之前從未來過京都?
這其中,到底有什麽隱情?
不久前,他暗中派人去了芷蘭的老家青州,想來不日之後,就能得知真相了。
到那時候,他會迎娶芷蘭做正妃。
他這一生,隻會愛她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