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受先王姒發托孤的忠臣關龍逄,眼見夏桀的統治愈發走向窮途末路,心中充滿了憂慮與焦急。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先王的信任與囑托,為了夏朝的未來和百姓的幸福,多次鼓起勇氣向夏桀進行苦口婆心的勸諫。


    在莊重的朝堂之上,或者在私下裏與夏桀單獨相見之時,關龍逄總是滿臉懇切之色,眼神中透著真誠與堅定,對夏桀說道:“陛下啊,天子乃萬民之主,應當時刻保持謙恭的態度。謙恭並非是懦弱,而是一種胸懷天下的大氣。而講究信義,則是國家得以立足的根本,君無戲言,臣民才會對君主忠誠不二。再者,節儉之風不可棄,國家財富取之於民,也應合理用之於民,如此才能保障百姓的安居樂業。同時,愛護賢才乃是興邦的必備要素,賢才就像國家的良種,精心培育則能長成參天大樹,支撐起整個王朝的繁榮昌盛。唯有做到這些,天下才會安定和諧,王朝也才能穩固如山啊。”


    關龍逄頓了頓,眼神中帶著一絲痛心,繼續說道:“可是如今陛下您呢?生活奢侈無度,仿佛世間所有的財富都隻配供您一人肆意揮霍。宮殿越建越華麗,玩樂的方式越來越荒唐,全然不顧百姓們在艱苦中掙紮求存。而且陛下還嗜殺成性,對待那些稍有異議或者略有不順從您心意的人,就毫不留情地加以懲處,這使得人心惶惶,百姓們都生活在恐懼之中。長此以往,百姓們心中都已經對您徹底失望,甚至都在盼望您早日滅亡啊,陛下。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人心向背關係到王朝的生死存亡。陛下您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隻有立刻懸崖勒馬,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並且積極改正,才有可能重新贏得民心,挽救夏朝於水火之中。”


    關龍逄的話語猶如一把銳利的劍,直直地指向夏桀內心最痛恨被人觸及的地方,他滿心希望夏桀能夠像一個在險途中的行者突然警醒一樣,懸崖勒馬,迴頭是岸。然而,夏桀聽了關龍逄這一番話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起來。在他那已經被權力和欲望扭曲的心中,他認為關龍逄這是在公然挑戰自己的權威。


    在夏桀的認知裏,他是天子,是至高無上、說一不二的君主,關龍逄的進諫就像是一顆危險的種子,在他的臣民心中種下了反對自己的毒苗。而且他害怕這種反對情緒會像燎原之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在憤怒和恐懼這兩種強烈情緒的驅使下,夏桀毫不猶豫地下令將關龍逄處死。


    他妄圖通過這種血腥的手段來向其他可能有同樣想法的臣民發出嚴厲的警告,起到震懾其他可能反對者的作用。可是,他這樣的做法就像飲鴆止渴,更加深了百姓對他的仇恨,也讓夏朝這座搖搖欲墜的大廈更加迅速地向深淵滑去。


    隨著夏桀統治歲月的推移,他的暴虐和荒淫日益變本加厲,夏朝的朝政宛如一潭散發著惡臭的死水,腐敗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極點。


    夏桀在宮廷之中肆意施行暴政,他加重賦稅,百姓們辛苦勞作一年所得的大部分都要被征收,使得無數家庭陷入貧困。他大興土木,無數的民夫被強行征調,背井離鄉地在嚴寒酷暑中勞作,許多人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而夏桀對此卻毫不憐惜。而且他喜好殺戮,對於那些稍有忤逆或者他看不順眼的人,無論是忠臣還是無辜百姓,都會被殘忍地處以極刑,整個夏朝都籠罩在一片恐懼的陰霾之下。


    他這般毫無節製的放縱行為,就像一張無形的網,逐漸將民心從他身邊抽離。曾經忠誠於他的臣民們開始對他心懷不滿,對他的統治充滿抵觸情緒;而那些原本圍繞在他身邊的親信,看到夏桀如此昏庸,也逐漸意識到跟著他不會有好的下場,於是也紛紛背離他。


    夏桀的晚年,恰似一艘在狂風巨浪中失去航向的破船,徹底沉溺於無度的享樂之中無法自拔。他命人建造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水池,這個水池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宛如一個深不見底的巨獸之口,吞噬著夏朝的財富和民眾的希望。他將這個水池命名為“夜宮”。


    在這個被稱為“夜宮”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個罪惡與荒淫的巢穴。夏桀帶著一大群男女,在那彌漫著靡靡之音的宮殿裏不分晝夜地嬉戲玩樂。他們在彌漫著酒氣的環境中放縱於聲色之中,醉生夢死。白晝與黑夜的交替在他們眼中毫無意義,他們隻知道盡情享受著肉體上的歡愉和感官上的刺激。甚至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裏,夏桀都不踏入朝堂一步,完全置國家大事於不顧,那些等待他決策的政務被擱置一旁,堆積如山。


    這樣荒唐至極、不顧國家興亡的行為,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旋渦,無情地將夏朝猛地拖向了滅亡的邊緣。整個夏朝就像一盞即將燃盡燈油的燭火,在風中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熄滅,而那黑暗即將籠罩這片曾經輝煌的土地。


    在夏桀繼位後的第十七年,國家已經陷入了深重的危機之中。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向夏桀引薦了伊尹。伊尹,這位被後世尊為賢者的智者,帶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關懷,走進了夏桀的宮廷。他以古代聖君堯、舜的仁政為例,勸說夏桀要體恤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國家。伊尹的話語中,不僅充滿了智慧和誠意,更透露出對夏朝未來的憂慮和期待。他希望夏桀能夠聽從忠言,改過自新,挽救夏朝的危機。


    伊尹在與夏桀的對話中,詳細闡述了仁政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堯舜如何以民為本,如何通過仁慈和智慧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尊敬。他強調,一個國家的穩固並不是建立在武力和暴政之上,而是建立在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之上。伊尹的話語如同清泉一般,希望能夠喚醒夏桀沉睡的良知,讓他看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變治國的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民思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民思想並收藏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