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原歸雲軍賀長風調昌元軍任副都統兼軍參讚。


    周雲令李國英攻取江西,而他自己則引領大軍,向著湖廣的武昌府進發。


    大軍一路浩浩蕩蕩,曆經艱辛,終於抵達武昌。


    此時,時間已然來到了這年的五月,天氣也漸漸熱了起來。


    陽光明媚,照在大地上,讓人感到一絲燥熱。


    周雲開始在武昌城整編投降的左軍。


    他深知,要想將這幾十萬大軍整合成一支精銳之師,絕非易事。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城中密密麻麻的軍隊,心中暗自思索著整編的方案。


    他決定將左軍保留精銳,裁掉老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士兵們接受了嚴格的考核和篩選。


    三十餘萬軍,最終裁掉近十萬。


    隨後,周雲將保留的二十餘萬軍隊,按照夏軍編製,重新組成八個軍,每軍三萬人馬。


    這八個軍分別為武雲軍、黃雲軍、德雲軍、承雲軍、鄖元軍、襄雲軍、荊雲軍和巴雲軍。


    分別由馬進忠、金聲桓、張勇、惠登相、王允成、盧鼎、郝效忠和盧光祖署理都統一職。


    為了加強對各軍的管理和監督,周雲還安排都帥府的陳金鬥、侯恂兩位左右參讚,分別派駐各軍參讚。


    這些參讚將在各軍中發揮重要作用,確保軍隊的紀律和戰鬥力。


    周雲以都帥府名義,開始調兵遣將。


    他調盧鼎的襄雲軍、王允成的鄖雲軍、惠登相的承雲軍、張勇的德雲軍,共計十二萬軍隊,北上駐兵承天府的鍾祥城,防衛正在襄陽大戰的清軍和大順軍。


    同時,他調馬進忠的武雲軍、郝效忠的荊雲軍,駐兵武昌府的武昌城,負責攻取湖廣長江以北的各府縣。


    另外,周雲調金聲桓的黃雲軍、盧光祖的巴雲軍,南下駐兵巴嶽州府的巴陵城,負責攻取湖廣長江以南的各府縣。


    而周雲自己,則親率歸雲軍和楊彪麾下的汝雲軍,繼續駐兵武昌城。


    周雲正在武昌城緊鑼密鼓地整編兵馬,忙得不可開交。


    而遠在汝寧府上蔡縣,一場聲勢浩大的騷亂卻如平地驚雷般驟然爆發。


    這場騷亂像是被點燃的野火,迅速蔓延,眨眼間就把上蔡縣周邊地區都卷入了混亂的漩渦。


    究其根源,是向雲社在地方基層的治理,觸動了當地鄉紳地主長久以來把持的鄉間權力。


    這些鄉紳在地方上經營多年,根深蒂固,哪能輕易咽下這口氣?


    於是,一些心懷不滿的鄉紳暗中勾結,還煽動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公然聚眾反抗。


    他們手段殘忍,將向雲分社的成員殘忍殺害,還曝屍荒野,場麵慘不忍睹。


    整個汝寧府都被這股不安的氣息籠罩,人心惶惶,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汝寧知府李真得知此事,心急如焚,趕忙分別向歸德的都帥府和身在武昌的周雲發出急報。


    消息傳來,李岩不敢耽擱,立刻調動附近開封府衙和歸德府巡檢司的部分兵丁,馬不停蹄地支援汝寧府,試圖平息這場騷亂。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事件的發展勢頭,但表麵下仍是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周雲深知,隨著向雲社向基層深入發展,遭遇阻力是必然的。


    在歸德和開封這些地方,基層鄉紳的力量已被打亂,推行起來相對順利。


    但汝寧府以及接下來要收複的湖廣和江西等地,情況就複雜得多,推行起來必定困難重重。


    針對這個問題,周雲早就和李岩反複討論過,最終得出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分兩步走。


    首先,拉攏一部分開明鄉紳加入向雲社,讓他們繼續參與地方事務,實現平穩過渡;


    其次,對於那些堅決反對向雲社和夏軍的鄉紳豪強,絕不手軟,予以嚴厲打擊。


    這一拉一打,雙管齊下,目的就是分化瓦解對方這股強大的反抗勢力。


    主意已定,周雲當即下令,調正準備動身前往鍾祥的張勇德雲軍,以及正在武昌的楊彪麾下萬餘兵馬,火速奔赴汝寧府,協助汝寧知府李真平息各地的聚眾騷亂。


    同時,他又去信黑雲衛的李富貴,讓他迅速調集精兵趕赴汝寧,全力搜集幕後策劃的主謀和實施者,以便後續趕到的軍隊能夠精準打擊,徹底鏟除這股亂源。


    一時間,汝寧府境內人潮湧動,兵馬穿梭。


    汝雲軍都帥郭紹留在汝寧府邊境的汝雲軍並未行動。


    但隨著張勇的德雲軍和楊彪率領的餘下汝雲軍自信陽州進入河南汝寧府內。


    再加上李岩原本調集而來的巡檢司兵丁,汝寧府內可謂是兵馬雲集,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


    李真在汝陽城內忙得焦頭爛額,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


    這時,有下人匆匆進來稟報:“知府大人,有自稱黑雲衛副指揮使的李富貴求見。”


    李真一聽,立刻站起身來,急切地說道:“快請!算了,本官還是親自去迎接吧!”說著,便快步走出衙堂,向前門趕去。


    一到前門,李真就看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人,雙手攏在袖子裏,站在那裏。


    這人雖然身形不高,但眼神銳利如刀,透著一股讓人膽寒的精明勁兒。


    李富貴見李真出來,趕忙俯身行禮,說道:“黑雲衛李富貴見過李知府,奉都帥令前來與李知府接洽,還請李知府吩咐。”


    李真滿臉堆笑,熱情地說道:“本官一定全力配合李指揮的工作,還請裏麵用茶,咱們邊喝邊談。”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衙內,分賓主坐定後,李真將目前汝寧府的情況詳細匯總了一遍,李富貴也把黑雲衛收集到的情報一一講述。


    一番交流後,兩人共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此次騷亂並非單純的因不滿向雲社伸向鄉鎮政權而引發,而是在有心人的精心鼓動和錢糧支持下,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


    之所以還隻能稱之為騷亂,而不是暴亂,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還沒有攻陷縣州府衙,就被當地的巡檢司兵丁暫時壓製住了。


    就在兩人商討下一步對策之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大步走了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