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歸德府同知張瑃升任開封府知府,張瑃的能力在歸德府同知任上有目共睹,協助知府李仲卿將歸德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李岩推薦的虞城知縣王琦被任命為徐州知州。


    此人據周雲了解也是一個做實事,關愛百姓,頗有能力的官員。


    雖說徐州此時僅擁有兩縣之地,但周雲深知,官員的妥善配置乃是安撫百姓、恢複生產的關鍵所在,徐州是他未來至關重要的地方。


    現任澤州府知府李真調任汝寧府知府,而澤州知州則由原通判喬伯庸接任。


    喬伯庸此人在周雲的印象中是個剛正不阿,能力頗強的官員,對夏軍無比的忠誠,他由一個工部主事一步步做到現在的知州,也算是個技術性的官員。


    這一係列大規模的軍政調整,以及旅帥府升級為都帥府,標誌著周雲的戰略方向發生了重大轉變。


    從原來內部的整頓梳理,開始邁向全麵發展與戰略縱深的拓展。


    然而,南方汝寧府的戰事遷延日久,消耗著夏軍的精力與物資,北方又有向雲軍對清軍的牽製戰事。


    由此使得夏軍的後勤補給如同一根緊繃的弦,壓力劇增,隨時有崩斷的可能。


    現下河南之地,這片飽經戰亂與天災的土地,不僅未能成為周雲的助力,反而如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山西的三地輸血反哺歸德、開封兩府以及東邊外圍的四縣。


    盡管兩府因戰亂和天災人口凋零,但畢竟幅員遼闊,所需物資浩繁,讓澤州不堪重負,宛如一艘在狂風巨浪中艱難前行的船隻,搖搖欲墜。


    而開封府南邊緊鄰的汝寧府,受災害和戰禍的影響相對較小,經濟狀況要好很多。


    且其廣袤的土地與魚米之鄉的湖廣接壤,又無清軍強大的威懾,對於急需糧草物資的夏軍來說,汝寧府就像是一塊散發著誘人香氣的肥肉,充滿了誘惑。


    如能徹底拿下汝寧府,夏軍便有了堅實的根據地,以及戰略縱深,讓未來同清軍的爭鬥也有些許的希望。


    但據方雲海的暗影司的情報,汝寧府如今掌控在南明朝廷委任的汝蔡總兵劉洪起手中。


    此人手握四五萬兵力,猶如一隻盤踞在汝寧府的猛虎,其治所就設在汝寧府的汝陽城,也就是府治的核心之地。


    周雲仔細權衡敵我雙方的實力,心中明白,自己目前的兵力與劉洪起相比,並無絕對優勢,想要一舉攻克汝寧府,尚無確切把握。


    經過與副帥李岩、知府李仲卿的深入商討,並去書信與孫明遠等人商議後,周雲毅然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劍指汝寧府。


    他計劃趁著清軍被李自成的大順軍牽製在陝西的良機,巧妙施策,將劉洪起這個心腹大患,驅趕出汝寧府迴他的老巢南陽府。


    讓他去與大順軍在南陽府相互糾纏,而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


    周雲心中對此次戰役的規劃,歸結起來就是“驅趕”二字。


    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不願在汝寧府與劉洪起拚個你死我活,將好好一個汝寧府打得千瘡百孔。


    於是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下,決意采用“驅虎吞狼”之計,以智取勝。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一切就緒後,周雲將歸德府的事務托付給李岩。


    於十一月中旬點齊警衛團、新編第九團、騎兵營和親衛營,共計一萬三千人浩浩蕩蕩地從歸德府的柘城出發,向著開封府的陳州挺進。


    行軍途中,新任汝寧知府李真騎馬伴在周雲身旁,神色略顯凝重,眼神中卻透著幾分對未來的期待。


    “李知府,來到河南之地,可還習慣?”周雲轉頭看向李真,臉上帶著一絲關切的微笑。


    李真趕忙催馬向前兩步,拱手行禮,恭敬地迴答道:“迴都帥,下官尚可。隻是目睹此地百姓生活困苦,心中實在不忍。”


    周雲微微點頭,目光投向遠方那片荒蕪的田野,神色凝重地說道:“此地與澤州相比,確實差距甚遠。不過,待來年開春,紅薯種下,不出數月,這片土地必將煥發出新的生機,百姓的日子也會漸漸好起來。”


    說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帶著泥土氣息的空氣,仿佛已經看到了豐收的景象。


    李真微微歎息一聲,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唉……隻是不知何時,這裏才能達到澤州那般繁榮景象。”


    周雲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笑意問道:“聽聞你在澤州時,常與同道流連於酒館茶鋪,體察民情。不知可有什麽收獲?”


    李真聞言,麵色微微一變,急忙在馬背上拱手彎腰,聲音略帶急促地說道:“都帥明鑒,下官確實去過三次。第一次是受徐都統極力相邀,推脫不得;


    第二次是為徐都統慶生,身不由己;


    第三次是陪同徐都統宴請副帥,實屬無奈之舉。


    這三次皆非下官本意,還望都帥明察。”


    周雲神色平靜,淡淡地說道:“你所言,本帥信。這也是本帥將你調任汝寧的緣由之一。”


    李真心中稍安,感激地說道:“多謝都帥體諒。下官深知此前行為不妥,幸得副帥點撥,此次已舉家遷至歸德府居住,全心全意在河南謹慎任事。”


    周雲轉過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李真,語重心長地說:“懷清,你的為人本帥清楚。你生性忠實,不與人爭名逐利,做事勤勉踏實,隻是臉皮太薄,容易被人利用。不過,你有自知之明,這一點難能可貴。”


    李真尷尬地笑了笑,撓撓頭說道:“都帥對下官真是了如指掌,讓下官無地自容。”


    周雲抬頭望向遠方,目光變得深邃而冷峻,緩緩說道:“有些人卻並非如此……”


    李真聽出了周雲的弦外之音,後背不禁冒出一層冷汗,心中暗自揣測都帥是對徐同道不滿了。


    他不敢再多言,默默地夾緊馬腹,跟上隊伍,隻聽見馬蹄聲在寂靜的道路上迴響,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風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