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兵敗調整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雲於抵達武鄉的次日,在昂車關城樓上,獲知了徐同道等人戰敗的消息。
情報經武鄉西麵的小壑頭關隘傳來,彼時,小壑頭關由樹王石虎的獨立團二營某連駐守。
徐同道等人遭伏擊後,羅洪在前阻擊,徐同道則率部沿濁水河向北撤退,羅洪亦且戰且退,直至小壑頭關隘口才穩住陣腳。
而方雲海等人前往黎城打探消息,需繞行襄垣,消息迴傳頗為遲緩。
周雲聞此消息,不禁驚愕得瞠目結舌。
這乃是他的夏軍成軍以來首次落敗,且敗得這般狼狽。
兩營一千五百人竟被敵方一千兵的追得如喪家之犬,落荒而逃。
他本以為遣徐同道率兩營前往那兩座城池,不過是讓新兵曆練膽識,為徐同道樹立威望,豈料竟落得如此結局。
黎城雖有強軍,可敗得如此慘烈,實在令人難以釋懷。
他怒火中燒,對徐同道徹底絕望,暗自咒罵其真是個無能之輩,朽木不可雕也。
但他旋即想起“每臨大事有靜氣”,便竭力平撫自己暴躁的情緒,強令自己鎮定下來。
此時,關牆城樓上眾人正忙於修繕破損之處,城下則在清理屍體,於挖好的大坑中撒上生石灰後進行填埋。
無人留意到麵色鐵青的周雲與身旁的高雲伍。
消息先送至王石虎手中,再由他轉交高雲伍,而後呈報給周雲。
高雲伍初聞此訊,亦驚惶得不知所措,唯知需即刻稟報周雲。
他見周雲聽聞消息後,臉色由驚變怒,複而歸於平靜,心中不禁忐忑不安。
他從未見過周雲動怒,卻也知曉周雲此刻定然震驚不已。
“雲伍,你們這批新近提拔之人,需不斷學習成長。
從一名小兵晉升為團長,看似順遂,實則不易。
然你們能在短短數月間獲此職位,並非全然因能力超凡,實乃時勢使然。歲月流轉,日後必湧現更多人才。
倘若你們裹足不前,不思進取,便唯有被淘汰一途。”
他目光遙望著關牆下遠處忙碌的將士,喟然歎道,“被淘汰之路,要麽如同道這般,被現實無情淘汰;要麽被我親手裁撤,我麾下絕不容留無用之人。你們皆需做好被調整的心理準備。”
高雲伍聽得心驚肉跳,暗自思忖此次徐同道恐在劫難逃,自己亦恐難脫幹係,恐遭變動。
周雲調遣五營前往小壑頭關,接替徐同道所部防務,將這路殘軍召迴。
出發前往潞城時,兩營共計一千五百餘人,歸來時卻不足千人,且個個灰頭土臉,士氣低落。
周雲見狀,太陽穴突突直跳,但他涵養尚佳,並未當場發作,轉身返迴昂車關內的軍營。
徐同道、羅洪、一營長秦子敬、四營長魏保等人,齊齊來到周雲營帳前跪地請罪。
周雲並未親自接見這一眾請罪之人,僅遣方雲海前去告知他們各歸其位,莫要在此丟人現眼。
他獨自於軍營內沉思良久,才重新召見方雲海。
孫明遠、蘇崇賢、王石虎等將領皆已知曉徐同道這一路大軍的潰敗之事,皆欲前來一探究竟,卻被周雲安排的警衛阻攔而迴。
一日過去,整個昂車關內外一片死寂,眾人皆謹小慎微地處理各自事務。
就連兵士們亦能察覺將領們不同尋常,往日裏粗獷豪放、咋咋唿唿的將領們,如今皆是輕聲細語,他們亦隨之小心翼翼,生怕遭受上司嗬斥責罵。
次日,全軍剛用過早飯,便有傳令兵快馬加鞭奔赴各地傳令。
昂車關軍營內,由警衛連充任的傳令兵亦前往各支軍隊傳達軍令。
軍令內容令人大為震驚,人事變動幅度極大,仿若將整個澤州係徹底洗牌。
文官係統亦在此次調整之列,軍令以旅帥府之名頒布,調劉良佐前往潞安府出任代理知府,李真調任澤州代理知州,蘇崇賢任沁州代理知州,同時撤銷其副獨立團副團長與參讚職務。
沁州現今雖僅轄武鄉一城,然將蘇崇賢擢升為沁州知州,足見攻克沁州與沁源縣乃遲早之事。
各新近攻克城池後所安排的知縣暫不作調整,所有原破城被俘官員,諸如錢瑞安、賈文平及其全家,皆發配至澤州鐵礦勞動改造十年。
軍隊方麵的調整更是天翻地覆,軍令以周雲之名頒布,免去徐同道、羅洪、秦子敬、魏保等人職務。
近衛二團團長一職由孫明遠接任,原警衛部調入近衛二團,成為孫明遠的標兵營,副團長由高雲伍兼任參讚,一營長由程鐵牛擔任,二營長趙順義,三營賀長風,四營羅洪,五營蕭子光。
免去高雲伍獨立團團長職務,由嶽明軒接任獨立團團長之位,一營長楊亮兼任獨立團參讚,二營長秦文君,三營長王石虎。
免去警衛營孫明遠的營長職務,將警衛營升格為警衛團,周雲親任團長,薑雲升任副團長兼警衛一營營長,守備一團的五營調入警衛團,任警衛二營營長。
守備一團更名為澤州守備團,團長由被免職的徐同道擔任,一營長朱誌兼任參讚,秦子敬接任趙順義的守備二營長職務,於澤州新編一個五營,營長周樂。
周樂由夜不收連長晉升而來,夜不收連則由陳嶽升任連長。
成立潞安守備團,統管各縣守備營,團長陳雲霄,魏保出任潞安守備團營長。
成立沁州守備團,孫明遠兼任代理團長。
騎兵營暫不作調動。這些重大人事調整,軍令要求即刻完成交接。
徐同道數次求見周雲請罪,周雲皆拒而不見,僅傳下一道軍令,令其於澤州守備團任職期間,利用新編五營並從潞安守備團借調一營,伺機攻克陵川縣。
徐同道深知這是旅帥念及舊情,給予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不禁感激涕零。
周雲雖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亦不得不接受這首次軍事失利,然領兵將領失職,必須予以懲處。
對於黎城守軍,周雲可謂恨之入骨,區區千餘人竟敢追擊己方軍隊至武鄉境內,委實氣焰囂張至極。
伴隨人事變動,依據清軍當下的進攻態勢,周雲亦相應調整了作戰戰略。
情報經武鄉西麵的小壑頭關隘傳來,彼時,小壑頭關由樹王石虎的獨立團二營某連駐守。
徐同道等人遭伏擊後,羅洪在前阻擊,徐同道則率部沿濁水河向北撤退,羅洪亦且戰且退,直至小壑頭關隘口才穩住陣腳。
而方雲海等人前往黎城打探消息,需繞行襄垣,消息迴傳頗為遲緩。
周雲聞此消息,不禁驚愕得瞠目結舌。
這乃是他的夏軍成軍以來首次落敗,且敗得這般狼狽。
兩營一千五百人竟被敵方一千兵的追得如喪家之犬,落荒而逃。
他本以為遣徐同道率兩營前往那兩座城池,不過是讓新兵曆練膽識,為徐同道樹立威望,豈料竟落得如此結局。
黎城雖有強軍,可敗得如此慘烈,實在令人難以釋懷。
他怒火中燒,對徐同道徹底絕望,暗自咒罵其真是個無能之輩,朽木不可雕也。
但他旋即想起“每臨大事有靜氣”,便竭力平撫自己暴躁的情緒,強令自己鎮定下來。
此時,關牆城樓上眾人正忙於修繕破損之處,城下則在清理屍體,於挖好的大坑中撒上生石灰後進行填埋。
無人留意到麵色鐵青的周雲與身旁的高雲伍。
消息先送至王石虎手中,再由他轉交高雲伍,而後呈報給周雲。
高雲伍初聞此訊,亦驚惶得不知所措,唯知需即刻稟報周雲。
他見周雲聽聞消息後,臉色由驚變怒,複而歸於平靜,心中不禁忐忑不安。
他從未見過周雲動怒,卻也知曉周雲此刻定然震驚不已。
“雲伍,你們這批新近提拔之人,需不斷學習成長。
從一名小兵晉升為團長,看似順遂,實則不易。
然你們能在短短數月間獲此職位,並非全然因能力超凡,實乃時勢使然。歲月流轉,日後必湧現更多人才。
倘若你們裹足不前,不思進取,便唯有被淘汰一途。”
他目光遙望著關牆下遠處忙碌的將士,喟然歎道,“被淘汰之路,要麽如同道這般,被現實無情淘汰;要麽被我親手裁撤,我麾下絕不容留無用之人。你們皆需做好被調整的心理準備。”
高雲伍聽得心驚肉跳,暗自思忖此次徐同道恐在劫難逃,自己亦恐難脫幹係,恐遭變動。
周雲調遣五營前往小壑頭關,接替徐同道所部防務,將這路殘軍召迴。
出發前往潞城時,兩營共計一千五百餘人,歸來時卻不足千人,且個個灰頭土臉,士氣低落。
周雲見狀,太陽穴突突直跳,但他涵養尚佳,並未當場發作,轉身返迴昂車關內的軍營。
徐同道、羅洪、一營長秦子敬、四營長魏保等人,齊齊來到周雲營帳前跪地請罪。
周雲並未親自接見這一眾請罪之人,僅遣方雲海前去告知他們各歸其位,莫要在此丟人現眼。
他獨自於軍營內沉思良久,才重新召見方雲海。
孫明遠、蘇崇賢、王石虎等將領皆已知曉徐同道這一路大軍的潰敗之事,皆欲前來一探究竟,卻被周雲安排的警衛阻攔而迴。
一日過去,整個昂車關內外一片死寂,眾人皆謹小慎微地處理各自事務。
就連兵士們亦能察覺將領們不同尋常,往日裏粗獷豪放、咋咋唿唿的將領們,如今皆是輕聲細語,他們亦隨之小心翼翼,生怕遭受上司嗬斥責罵。
次日,全軍剛用過早飯,便有傳令兵快馬加鞭奔赴各地傳令。
昂車關軍營內,由警衛連充任的傳令兵亦前往各支軍隊傳達軍令。
軍令內容令人大為震驚,人事變動幅度極大,仿若將整個澤州係徹底洗牌。
文官係統亦在此次調整之列,軍令以旅帥府之名頒布,調劉良佐前往潞安府出任代理知府,李真調任澤州代理知州,蘇崇賢任沁州代理知州,同時撤銷其副獨立團副團長與參讚職務。
沁州現今雖僅轄武鄉一城,然將蘇崇賢擢升為沁州知州,足見攻克沁州與沁源縣乃遲早之事。
各新近攻克城池後所安排的知縣暫不作調整,所有原破城被俘官員,諸如錢瑞安、賈文平及其全家,皆發配至澤州鐵礦勞動改造十年。
軍隊方麵的調整更是天翻地覆,軍令以周雲之名頒布,免去徐同道、羅洪、秦子敬、魏保等人職務。
近衛二團團長一職由孫明遠接任,原警衛部調入近衛二團,成為孫明遠的標兵營,副團長由高雲伍兼任參讚,一營長由程鐵牛擔任,二營長趙順義,三營賀長風,四營羅洪,五營蕭子光。
免去高雲伍獨立團團長職務,由嶽明軒接任獨立團團長之位,一營長楊亮兼任獨立團參讚,二營長秦文君,三營長王石虎。
免去警衛營孫明遠的營長職務,將警衛營升格為警衛團,周雲親任團長,薑雲升任副團長兼警衛一營營長,守備一團的五營調入警衛團,任警衛二營營長。
守備一團更名為澤州守備團,團長由被免職的徐同道擔任,一營長朱誌兼任參讚,秦子敬接任趙順義的守備二營長職務,於澤州新編一個五營,營長周樂。
周樂由夜不收連長晉升而來,夜不收連則由陳嶽升任連長。
成立潞安守備團,統管各縣守備營,團長陳雲霄,魏保出任潞安守備團營長。
成立沁州守備團,孫明遠兼任代理團長。
騎兵營暫不作調動。這些重大人事調整,軍令要求即刻完成交接。
徐同道數次求見周雲請罪,周雲皆拒而不見,僅傳下一道軍令,令其於澤州守備團任職期間,利用新編五營並從潞安守備團借調一營,伺機攻克陵川縣。
徐同道深知這是旅帥念及舊情,給予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不禁感激涕零。
周雲雖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亦不得不接受這首次軍事失利,然領兵將領失職,必須予以懲處。
對於黎城守軍,周雲可謂恨之入骨,區區千餘人竟敢追擊己方軍隊至武鄉境內,委實氣焰囂張至極。
伴隨人事變動,依據清軍當下的進攻態勢,周雲亦相應調整了作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