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敗退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騎軍瞬間被從兩側虎蹲炮和火槍發射出的無數鉛子打得暈頭轉向,如被暴風雨摧殘的莊稼般,成片的騎兵紛紛倒下。
戰馬嘶鳴,士兵慘叫,剛才還氣勢洶洶追擊敵方步軍的他們,此刻卻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如同被獵人追趕的獵物般,慌不擇路地驅馬逃離這片死亡之地。
騎在馬上的王恭仁看到這戲劇性的一幕,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了狂喜之色,笑得臉都有些扭曲了。
他心中積壓多日的鬱悶在這一刻一掃而空,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讓他興奮不已,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歡唿雀躍。
而另一邊,清軍那個牛錄已經與嶽明軒、羅洪帶領的前營軍短兵相接。
戰鬥異常慘烈,前營軍的將士們雖然英勇無畏,但雙方裝備和實力的差距卻讓他們陷入了絕境。
這邊前營軍的將士奮力揮刀砍向敵人,卻隻能在對方厚重的鎧甲上留下一道淺淺的刀痕,而敵人反手一刀劈來,己方往往非死即傷。
往往嶽明軒他們這邊已經傷亡了五六人,卻僅僅讓對方一人受傷,而且那人仍有再戰之力。
嶽明軒和羅洪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絕望與無奈,心中同時閃過一個念頭:這仗還怎麽打,再這樣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羅洪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大喝一聲,親自提刀上前,試圖阻攔清軍的繼續突進。
他雙手緊握大刀,用力一橫,成功擋住了敵人兇猛的刀砍。
緊接著,他順勢使出全身力氣,一刀橫掃過去,帶起一陣淩厲的風聲。
然而,他卻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刀上傳來,敵人的刀勁沉重如山,震得他手臂發麻,差點拿捏不住手中的大刀。
好不容易穩住身形,他繼續橫掃,可當刀刃拖過去時,對方卻極其靈活地一側身,輕鬆地用手中的刀擋住了他的攻擊。
羅洪心中一緊,深知不能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他趕忙抽刀迴防,準備蓄力後兜頭砍向敵人。
可就在這時,他隻覺肋下一痛,原來是敵人竟借著擋刀的瞬間,順勢一個前刺,鋒利的刀尖直直插入了他的肋下。
羅洪頓感一陣劇痛,但他心中的怒火卻燃燒得更旺了。
他心下發狠,暗暗罵道:“媽的,今天就算是死,也要拉你墊背。”
他不顧肋下的傷痛,在正迴收的刀尖即將完全收迴之時,突然再次發力,猛地往前一送,一刀朝著對方脖子刺去。
敵人反應極快,迅速用脖盔抵擋,刀尖在脖盔上滑過,砍向了對方的側臉,將其半拉臉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血頓時噴湧而出。
對方痛苦地轉過頭,就在這一瞬間,嶽明軒恰好趕到。
他看準時機,手中長槍如靈蛇出洞,從對方脖頸上方狠狠刺了進去,直接貫穿了敵人的咽喉,將其刺死在地。
嶽明軒趕忙扶住羅洪,此時兩人已經渾身是血,周圍的敵人又圍了上來。
嶽明軒知道,再這樣下去,他們都得死在這裏。
經過這一番苦戰,他們已經拚盡了全力,雖然損失慘重,但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風。
現在是撤退的時候了。
仿佛心有靈犀一般,就在這時,徐同道的中軍鳴金聲適時響起,那清脆的聲音在嘈雜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鳴金聲,後麵偽裝成中軍的士兵們如獲大赦,紛紛轉身,如潮水般向後跑去。
他們盔歪甲斜,滿臉驚恐,不顧一切地順著大道急速狂奔,那狼狽的模樣仿佛身後有惡魔在追趕。
嶽明軒和羅洪聽到鳴金聲,先是緩緩後撤,邊撤邊抵擋敵人的攻擊,隨後兩人對視一眼,轉身朝著後方飛奔而去。
金遠見周雲軍開始全軍潰敗,不禁仰天哈哈大笑,那笑聲在戰場上迴蕩,透著一股暢快。
他扭頭看向身旁一臉喜笑顏開的王恭仁,高聲道:“怎麽樣?我就說那周雲軍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王恭仁滿臉興奮,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趕忙應道:“還是金爺您指揮有方啊!咱大清鐵軍那是何等威猛,若沒您的運籌帷幄,哪能有如此大捷?這一戰的大功,非您莫屬啊!”
“先別盡說這些好聽的。”金遠見目光如炬,盯著前方潰敗逃竄的敵軍,大聲下令,“趕緊追擊,絕不能讓他們進了澤州城。”
言罷,兩人一勒韁繩,打馬揚鞭,朝著敵軍逃竄的方向疾馳而去。
那些偽裝成中軍的流民此時早已亂了陣腳,恐懼如潮水般將他們淹沒,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一個個拚命地逃竄。
其實,早在清軍剛出動之時,就有膽小之人被嚇得肝膽俱裂,動了逃跑的念頭,隻是被徐同道安排的騎兵營三四連死死盯著,才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他們如同脫韁之馬,毫無顧忌地沿著大路狂奔,邊跑邊把身上那些累贅之物統統扔掉,一時間,武器、甲胄散落一地,在陽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
後續撤退的嶽明軒和羅洪部,腳步匆匆,從這些遺棄的物品上踏過。
望著滿地物資,士兵們雖心有惋惜,但此刻保命才是首要之事,沒人敢停下腳步去撿拾。
而在後麵追趕過來的護衛軍和清軍們,看著滿地丟棄的物品,心中大喜。
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敵人已然崩潰的標誌,於是一個個士氣更盛,追得愈發急迫了。
那受損嚴重的騎兵一二連,早已先行一步,撤往後方,他們要引導後撤的流民前往安全的聚集之地,以保存有生力量。
此時,埋伏在山林中的周雲,已經收到前方戰敗撤退、敵人正緊追不舍的探報,同時也得知敵人有差不多一個哨的火器營這一重要消息。
他神色凝重,立刻傳令埋伏人員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親自指揮手下對自己的大殺器重新調整,嚴陣以待,準備迎擊敵人的火器營。
他心中對騎兵營的表現極為不滿,對嶽明軒和羅洪的表現卻是讚賞有加。
雖說這是一場誘敵之戰,但騎兵營在遭遇敵軍火器營時,竟隻想著逃跑,全然沒有衝上去消滅對方火器營的勇氣,這無疑給後麵的作戰計劃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反觀嶽明軒和羅洪帶領的步軍,在堂堂正正的對陣中表現得可圈可點,若不是清軍的強悍反擊以及騎軍解圍不徹底,這一戰本應是穩操勝券。
戰馬嘶鳴,士兵慘叫,剛才還氣勢洶洶追擊敵方步軍的他們,此刻卻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如同被獵人追趕的獵物般,慌不擇路地驅馬逃離這片死亡之地。
騎在馬上的王恭仁看到這戲劇性的一幕,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了狂喜之色,笑得臉都有些扭曲了。
他心中積壓多日的鬱悶在這一刻一掃而空,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讓他興奮不已,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歡唿雀躍。
而另一邊,清軍那個牛錄已經與嶽明軒、羅洪帶領的前營軍短兵相接。
戰鬥異常慘烈,前營軍的將士們雖然英勇無畏,但雙方裝備和實力的差距卻讓他們陷入了絕境。
這邊前營軍的將士奮力揮刀砍向敵人,卻隻能在對方厚重的鎧甲上留下一道淺淺的刀痕,而敵人反手一刀劈來,己方往往非死即傷。
往往嶽明軒他們這邊已經傷亡了五六人,卻僅僅讓對方一人受傷,而且那人仍有再戰之力。
嶽明軒和羅洪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絕望與無奈,心中同時閃過一個念頭:這仗還怎麽打,再這樣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羅洪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大喝一聲,親自提刀上前,試圖阻攔清軍的繼續突進。
他雙手緊握大刀,用力一橫,成功擋住了敵人兇猛的刀砍。
緊接著,他順勢使出全身力氣,一刀橫掃過去,帶起一陣淩厲的風聲。
然而,他卻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刀上傳來,敵人的刀勁沉重如山,震得他手臂發麻,差點拿捏不住手中的大刀。
好不容易穩住身形,他繼續橫掃,可當刀刃拖過去時,對方卻極其靈活地一側身,輕鬆地用手中的刀擋住了他的攻擊。
羅洪心中一緊,深知不能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他趕忙抽刀迴防,準備蓄力後兜頭砍向敵人。
可就在這時,他隻覺肋下一痛,原來是敵人竟借著擋刀的瞬間,順勢一個前刺,鋒利的刀尖直直插入了他的肋下。
羅洪頓感一陣劇痛,但他心中的怒火卻燃燒得更旺了。
他心下發狠,暗暗罵道:“媽的,今天就算是死,也要拉你墊背。”
他不顧肋下的傷痛,在正迴收的刀尖即將完全收迴之時,突然再次發力,猛地往前一送,一刀朝著對方脖子刺去。
敵人反應極快,迅速用脖盔抵擋,刀尖在脖盔上滑過,砍向了對方的側臉,將其半拉臉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血頓時噴湧而出。
對方痛苦地轉過頭,就在這一瞬間,嶽明軒恰好趕到。
他看準時機,手中長槍如靈蛇出洞,從對方脖頸上方狠狠刺了進去,直接貫穿了敵人的咽喉,將其刺死在地。
嶽明軒趕忙扶住羅洪,此時兩人已經渾身是血,周圍的敵人又圍了上來。
嶽明軒知道,再這樣下去,他們都得死在這裏。
經過這一番苦戰,他們已經拚盡了全力,雖然損失慘重,但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風。
現在是撤退的時候了。
仿佛心有靈犀一般,就在這時,徐同道的中軍鳴金聲適時響起,那清脆的聲音在嘈雜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鳴金聲,後麵偽裝成中軍的士兵們如獲大赦,紛紛轉身,如潮水般向後跑去。
他們盔歪甲斜,滿臉驚恐,不顧一切地順著大道急速狂奔,那狼狽的模樣仿佛身後有惡魔在追趕。
嶽明軒和羅洪聽到鳴金聲,先是緩緩後撤,邊撤邊抵擋敵人的攻擊,隨後兩人對視一眼,轉身朝著後方飛奔而去。
金遠見周雲軍開始全軍潰敗,不禁仰天哈哈大笑,那笑聲在戰場上迴蕩,透著一股暢快。
他扭頭看向身旁一臉喜笑顏開的王恭仁,高聲道:“怎麽樣?我就說那周雲軍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王恭仁滿臉興奮,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趕忙應道:“還是金爺您指揮有方啊!咱大清鐵軍那是何等威猛,若沒您的運籌帷幄,哪能有如此大捷?這一戰的大功,非您莫屬啊!”
“先別盡說這些好聽的。”金遠見目光如炬,盯著前方潰敗逃竄的敵軍,大聲下令,“趕緊追擊,絕不能讓他們進了澤州城。”
言罷,兩人一勒韁繩,打馬揚鞭,朝著敵軍逃竄的方向疾馳而去。
那些偽裝成中軍的流民此時早已亂了陣腳,恐懼如潮水般將他們淹沒,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一個個拚命地逃竄。
其實,早在清軍剛出動之時,就有膽小之人被嚇得肝膽俱裂,動了逃跑的念頭,隻是被徐同道安排的騎兵營三四連死死盯著,才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他們如同脫韁之馬,毫無顧忌地沿著大路狂奔,邊跑邊把身上那些累贅之物統統扔掉,一時間,武器、甲胄散落一地,在陽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
後續撤退的嶽明軒和羅洪部,腳步匆匆,從這些遺棄的物品上踏過。
望著滿地物資,士兵們雖心有惋惜,但此刻保命才是首要之事,沒人敢停下腳步去撿拾。
而在後麵追趕過來的護衛軍和清軍們,看著滿地丟棄的物品,心中大喜。
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敵人已然崩潰的標誌,於是一個個士氣更盛,追得愈發急迫了。
那受損嚴重的騎兵一二連,早已先行一步,撤往後方,他們要引導後撤的流民前往安全的聚集之地,以保存有生力量。
此時,埋伏在山林中的周雲,已經收到前方戰敗撤退、敵人正緊追不舍的探報,同時也得知敵人有差不多一個哨的火器營這一重要消息。
他神色凝重,立刻傳令埋伏人員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親自指揮手下對自己的大殺器重新調整,嚴陣以待,準備迎擊敵人的火器營。
他心中對騎兵營的表現極為不滿,對嶽明軒和羅洪的表現卻是讚賞有加。
雖說這是一場誘敵之戰,但騎兵營在遭遇敵軍火器營時,竟隻想著逃跑,全然沒有衝上去消滅對方火器營的勇氣,這無疑給後麵的作戰計劃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反觀嶽明軒和羅洪帶領的步軍,在堂堂正正的對陣中表現得可圈可點,若不是清軍的強悍反擊以及騎軍解圍不徹底,這一戰本應是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