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永年來到大陽鎮的鐵礦王宅,經王小天介紹,與王恭仁相識。


    這二人皆是老謀深算之輩,仿若兩隻狡黠的狐狸,一見麵便覺氣味相投。


    不多時,二人便聊得熱火朝天。


    王恭仁一心想著攀附富可敵國的晉商八大家,而範永年則企圖借澤州王家這股地頭蛇的勢力除掉周雲。


    他們皆是山西人,又都為大清效力,各懷心思卻目標一致,當下相談甚歡,很快便談妥了條件,隻待付諸行動。


    在澤州城外的近衛二團駐所,周雲已停留了十日有餘。


    這些天裏,他除了負責軍隊訓練,還與士兵們一同吃住。


    劉良佐時常來軍營,與周雲商討州衙政務。


    周雲漸漸發覺,劉良佐著實是個難得的好幫手,對政務熟悉,做事認真負責,經他處理的事務井然有序,比起自己在政務方麵的生疏,劉良佐顯然更為老練。


    正因有他分擔政務,周雲才有時間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這天午後,警衛來報,劉良佐求見。


    周雲趕忙前往公房。


    劉良佐見到周雲,抱拳行禮後入座,半開玩笑半埋怨道:“旅帥,您這一待就是十多天,都不往州衙露麵。知道的人曉得您在軍營練兵,不明就裏的,還以為我要篡奪知州之位呢!”


    周雲坐下後,往椅背一靠,愜意地哼了一聲:“舒服!”


    接著說道:“別管那些閑話,不用篡奪,我正打算將知州之位讓給你呢。”


    劉良佐大驚失色,急忙起身,抱拳作揖,連連賠罪:“屬下該死,屬下胡言亂語,絕無此等心思……”


    他越說越緊張,竟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周雲見狀一愣,忙道:“輔仁,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我不怪罪你。”


    劉良佐心有餘悸,緩緩起身,重新坐好。


    “輔仁,我是真心的。政務後勤之事非你莫屬,我要專心掌管軍隊。”周雲一臉嚴肅。


    劉良佐這才放下心來,專注聆聽周雲的安排。


    “輔仁,你瞧這亂世,哪還有安寧之地?到處都是滿目瘡痍,各方勢力爭權奪利。我們若不強大起來,根本無法生存,遲早會被他人吞並。”周雲眼中滿是憂慮。


    劉良佐深以為然,不住點頭,澤州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形勢險峻。


    “我信得過你的為人。如今我們同舟共濟,猶如在一艘小船上,隻有齊心協力劃向岸邊,大家才安全,你說對吧?”周雲目光堅定地看著劉良佐。


    劉良佐重重點頭,應道:“旅帥所言極是,誰也無法破壞我們的團結。”


    “明日我便去州衙宣告,任命你為澤州知州。州判一職,你可自行挑選得力之人。”周雲說道。


    劉良佐起身,向周雲深施一禮,動容地說:“多謝旅帥厚愛與信任,屬下定當恪盡職守,不負所托。”


    “對了,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周雲問道。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如今流民以工代賑,城牆修複工程是在破損處加固和加高,隻是這路該修成何種模樣,還需旅帥定個標準。是簡單修整,還是鋪設石板或石子路呢?”劉良佐迴答。


    周雲略作沉思,說道:“這確實是個難題。若隻是簡單平整,一遇雨天,人車過往,路麵又會變得坑窪不堪。這樣吧,明日我去州衙後,親自出城查看一番,你讓工房派幾個人隨我同行。”


    “好,我明日安排工房主事帶幾個吏員一同前往。”劉良佐說道。


    周雲和劉良佐又交談許久,直至劉良佐告辭迴城。


    次日,周雲一早便來到州衙,召集相關主事,當眾宣布卸任知州之職,即日起由劉良佐接任。


    同時,他宣布成立旅帥府,知州需向旅帥府負責,其他事務照舊。


    州判一職則由劉知州舉薦,再由旅帥府任命。


    宣布完知州更替之事後,周雲帶著工房的幾人前往通向大陽鎮的修路現場。


    隻見數千流民正揮汗如雨地平整路麵,他們將原本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道路,從旁邊挖土填充、壓實。


    周雲瞧著這路麵,大約有後世三米寬,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寬度足以並行兩輛小型馬車,基本能滿足日常通行需求。


    隻是,這路麵是否需要硬化,成了棘手問題。


    他看向一旁的工房主事,問道:“你們工房對於這路麵處理有何想法?”


    工房主事恭敬地迴答:“迴旅帥,下官認為可從兩個方麵考量,一是修路目的,二是我們的能力。修路是為了什麽?我們現有的能力又能將路修到何種程度?想清楚這兩個問題,便可知如何修路了。”


    周雲不禁深深看了一眼這位喬姓主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那你詳細說說這兩方麵,看看我們該怎麽修。”周雲追問道。


    喬主事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這修路目的,下官覺得主要是軍事和商業兩方麵。大陽鎮對澤州至關重要,這應是旅帥重點考慮的因素。”


    說完,他有些惶恐地抱拳,“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旅帥海涵。”


    周雲麵無表情,示意他繼續。


    喬主事硬著頭皮繼續說道:“至於能力,下官認為無非是人力和財力。我們人力充足,但錢糧匱乏。不過,可利用人力來彌補,比如石子,可以安排多餘流民采石後碎石鋪路。”


    說完,他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周雲指示。


    周雲對喬主事的表現頗為讚賞,此人務實聰慧,是個幹實事的人。


    於是,他當場決定鋪設碎石路。


    然而,在這個時代,碎石並非易事,大多靠人工捶打,對於較大石塊,則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先用火燒,再用冷水澆淋,使其破裂。


    周雲無需操心這些具體操作,自有工房人員指導流民。


    一行人又查看了幾處地方後,周雲讓工房人員自行去測量路麵,尋找石塊質地不那麽堅硬、便於碎石的山體。


    而他自己,則帶著二十來個警衛朝著大陽鎮方向而去,他要去了解當地地形地貌,為後續剿滅澤州王家做好準備。


    隻是,他並未察覺到,一場危險正悄然降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