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反擊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籠罩的周雲軍營處,氣氛緊張而凝重。
眾人紛紛將自己的隨身物品仔細整理好,隨後整齊地列隊。
緊緊抓著那由藤蔓精心製成的繩索,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向後退走。
那些俘虜們則被捆綁得結結實實。
為了便於看押帶走,他們每人的一隻腳都被串聯在了一起,由長槍兵嚴密地看守著。
周雲軍七百多人,再加上俘虜的四百多人,總共一千多人馬,就這般趁著夜色,在李雲軍的對麵大搖大擺卻又悄然無聲地從容退去了。
原來,周雲半夜的襲營行動,實則不過是為了掩護撤退而使出的迷惑之計。
畢竟,他與李岩定下的阻擊時間是一天一夜,到明天白天剛好能夠完成阻擊任務。
……
當天空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李友軍營內的兵士們就被各自的上官急切地叫起集合整隊了。
其中,黃都尉的部屬動作最為迅速,現下已然整軍完畢,隻待李友的軍令一下達,就可以立刻開營門出發了。
終於,李友的軍令傳來,黃都尉率領著麾下五千人馬浩浩蕩蕩地出營而去。
然而,昨天在前方列陣的敵軍,此時卻未見出營列陣備戰,這讓氣氛變得有些詭異。
李友站在營寨轅門處,雙眼緊緊地盯著敵方的動靜,神色緊張而專注。
領軍的黃都尉帶著麾下軍隊徐徐向前推進,他謹慎地命令長槍兵在前開路,刀盾兵護住兩翼,弓箭手則在後壓陣。
當行軍越過昨天敵方列陣之處,來到那片樹林範圍的路上時,黃都尉突然感覺自己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他心中清楚,此時若是有伏兵從林中突然鑽出,自己的軍隊必將遭受慘重的損失。
可料想中的李岩伏兵,並未出現,現場一片寂靜,隻有己方兵士的腳步聲和他們那粗重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蕩。
他們就這樣一直穿過了千步長的樹林道路,始終沒有敵方人員出現,倒是在路麵上看到了許多遺落的使用物品。
黃都尉不敢大意,趕緊打發人員迴稟自家將軍這邊的情況,並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而正密切關注著局勢的李友,在收到黃都尉的稟報前,其實就已經猜到對方肯定是趁夜跑了,現在黃都尉的消息更是證實了他的猜測。
他隨即讓黃都尉嚐試向林中搜索查探,並且務必每隔一刻時間就迴來稟報一次情況,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人馬向前緩慢推進。
雖說他判定李岩軍已趁夜逃跑,但出於多年征戰養成的謹慎習慣,他還是決定要進林中查探清楚再說。
不停的有傳令兵過來稟報,皆稱未發現敵軍蹤影。
但李友還是在到達樹林邊時,下令停止前進。
一直等到午飯時分,才收到黃都尉已查探完畢,未發現敵蹤的消息。
李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對於李岩這個右軍師是真的有點忌憚。
可他不知道的是,對麵領軍之人並非李岩。
此時,他才讓軍隊進入有樹林的道路中間,與黃都尉匯合一處。
黃都尉一見姍姍來遲的李友他們一行,一屁股坐在旁邊的一根樹樁上,沒好氣地說:“穩妥穩妥,現在敵軍都跑了,可是真穩妥了……”
眾人也沒理會他的埋怨,隻是一個個沉默不語。
“穩妥也沒什麽不好,隻要我們沒什麽大的損傷,跑了再去追就是,真要損失大了,才是真正的不穩妥。”郭友也沒好氣地說道。
黃都尉聽到這樣說,也就不再吭聲了。
李友讓大家在此埋鍋造飯,午後再行追擊。
……
此時的周雲軍都疲憊地躺倒在地休息。
有的在大口吃著隨身的幹糧,有的則在唿唿大睡。
半夜加一上午的行軍,把大家夥都累慘了,特別是還要扛著那沉重的拒馬樁摸黑趕路。
其實他們並沒有走多遠,在繞了一個大圈之後,又迴到了那片樹林的外圍。
此時的態勢已然發生了變化,變成了李友軍在內,周雲軍在外。
這正是孫子兵法所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這時,探馬來報,李友軍已全部進入樹林,正在埋鍋造飯。
周雲聽後,眼中精光一閃,“來人……傳令弓箭兵從外圍隱蔽進入樹林,見敵人就射,見到火起,立馬撤出。”
一個親衛接令後,迅速翻身上馬,快速奔去。
“傳令刀盾兵抬上拒馬樁,將道路兩頭給我堵上,堵的越密越好。”
另一個親衛接令後,也上馬離去。
“傳令長槍兵拿上昨天收集的火油,給我在上風口潑油點火,要半圓形點火,火頭要多,火勢要猛,點火後迴到拒馬樁前給我用短矛封死妄圖從道路兩頭翻過拒馬樁逃跑的敵軍。”
又是一名親衛領命離去。
“傳令直屬騎兵營清除道路兩頭的敵軍哨探,掩護刀盾兵放置拒馬樁,之後追殺潰逃的敵軍。”
周雲一口氣下完所有的命令,仿佛耗盡了全身的力氣,像是虛脫了一樣,靠在一片土坡上閉眼休息。
沒人知道他一直以來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生存的壓力讓他的思想不敢有片刻的鬆懈,因為他明白,一旦鬆懈,那便是萬劫不複。
計劃已經開始實施,成與不成,就隻能看天了。
穿越一次,努力過,拚搏過,若還不能成功,隻能說天意如此吧!
他猛地睜開眼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帶上眾親衛上馬趕去道路出口處。
……
李友軍中的兵士們,因為正值正午時間,外麵太陽比較大,都在路邊樹林中歇息等著吃飯。
大家或躺或臥,三五成群地分散聚合在林中,到處都是。
就在所有人都在盡情享受這寧靜一刻時,遠處突然不時傳來淒厲的慘叫聲。
開始隻是零星的幾處地方,不一會兒,便是成片的慘叫聲,有人在瘋狂大叫:“快跑啊……林中有埋伏,啊!”
聲音卻戛然而止。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這林中有埋伏,李岩軍沒走,就埋伏在這林中。
所有聽到了的兵士都拚命地朝林外的大路上跑去,大家都爭先恐後,你推我搡地往外湧。
林中樹木本就錯落生長,加之樹木茂密,李友軍又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這一跑就全部擠在了一起。
裏麵的弓箭手又不停地在放箭射殺,導致兵士們互相擁擠踩踏,局麵瞬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好不容易擠出樹林,跑到大路上,剛喘上一口氣,突然又聽到有人驚恐地大叫:“起火了,快跑啊!起火了……”
一時間,這些人手足無措,像沒頭的蒼蠅一樣橫衝直撞,到處都是亂兵亂竄,哪裏還能找出建製,此時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路上的人此時都是下意識地往火起的另一頭湧去,隻想逃出這該死的地方。
林中的人往外跑,外麵的人往火起的下頭跑。
等跑到道路盡頭,都傻了眼,原本平坦的道路上,不知什麽時候布置了密密麻麻的拒馬樁,看著不下幾十架,將路麵塞得滿滿的。
隨著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拒馬樁前的李友兵士已經顧不上那麽多了,準備繞開拒馬樁從林中穿過。
剛進林中,無數羽箭飛射過來,一下倒下一大片,而裏麵竟然也有拒馬樁。
也有些人想從拒馬樁上翻過去,可被外麵投擲過來的短矛給紮傷或紮死在拒馬樁上。
後麵逃來的人因不知前方的情況,一味地向著這裏湧來,前方猶豫的人一點點地靠近拒馬樁的尖刺,雖說不停大叫著“不要擠了”,但誰又能聽得見啊!
隻能是被擠得倒伏在尖刺上,被活活刺了個透心涼,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此時的李友等將領已經慌了神,等他們知道有埋伏再去整隊時,已經完全約束不住手下的兵士了,都在四處亂跑,亂七八糟地往各個方向跑。
他們此刻也被亂兵裹挾到了大路上,映入眼簾的是整條路上都是密密麻麻亂跑亂撞的兵士,加上濃煙滾滾的天空,他們心如死灰。
完了,徹底的完了,李友仰天長歎一聲,自己如此小心謹慎還是敗了,敗得是如此徹底。
他看到路兩端無數的兵士擠在一起,知道前方肯定是被擋住了去路,對方早有預謀,怎麽可能會放過這唯一的出口呢?
眾人紛紛將自己的隨身物品仔細整理好,隨後整齊地列隊。
緊緊抓著那由藤蔓精心製成的繩索,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向後退走。
那些俘虜們則被捆綁得結結實實。
為了便於看押帶走,他們每人的一隻腳都被串聯在了一起,由長槍兵嚴密地看守著。
周雲軍七百多人,再加上俘虜的四百多人,總共一千多人馬,就這般趁著夜色,在李雲軍的對麵大搖大擺卻又悄然無聲地從容退去了。
原來,周雲半夜的襲營行動,實則不過是為了掩護撤退而使出的迷惑之計。
畢竟,他與李岩定下的阻擊時間是一天一夜,到明天白天剛好能夠完成阻擊任務。
……
當天空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李友軍營內的兵士們就被各自的上官急切地叫起集合整隊了。
其中,黃都尉的部屬動作最為迅速,現下已然整軍完畢,隻待李友的軍令一下達,就可以立刻開營門出發了。
終於,李友的軍令傳來,黃都尉率領著麾下五千人馬浩浩蕩蕩地出營而去。
然而,昨天在前方列陣的敵軍,此時卻未見出營列陣備戰,這讓氣氛變得有些詭異。
李友站在營寨轅門處,雙眼緊緊地盯著敵方的動靜,神色緊張而專注。
領軍的黃都尉帶著麾下軍隊徐徐向前推進,他謹慎地命令長槍兵在前開路,刀盾兵護住兩翼,弓箭手則在後壓陣。
當行軍越過昨天敵方列陣之處,來到那片樹林範圍的路上時,黃都尉突然感覺自己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他心中清楚,此時若是有伏兵從林中突然鑽出,自己的軍隊必將遭受慘重的損失。
可料想中的李岩伏兵,並未出現,現場一片寂靜,隻有己方兵士的腳步聲和他們那粗重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蕩。
他們就這樣一直穿過了千步長的樹林道路,始終沒有敵方人員出現,倒是在路麵上看到了許多遺落的使用物品。
黃都尉不敢大意,趕緊打發人員迴稟自家將軍這邊的情況,並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而正密切關注著局勢的李友,在收到黃都尉的稟報前,其實就已經猜到對方肯定是趁夜跑了,現在黃都尉的消息更是證實了他的猜測。
他隨即讓黃都尉嚐試向林中搜索查探,並且務必每隔一刻時間就迴來稟報一次情況,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人馬向前緩慢推進。
雖說他判定李岩軍已趁夜逃跑,但出於多年征戰養成的謹慎習慣,他還是決定要進林中查探清楚再說。
不停的有傳令兵過來稟報,皆稱未發現敵軍蹤影。
但李友還是在到達樹林邊時,下令停止前進。
一直等到午飯時分,才收到黃都尉已查探完畢,未發現敵蹤的消息。
李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對於李岩這個右軍師是真的有點忌憚。
可他不知道的是,對麵領軍之人並非李岩。
此時,他才讓軍隊進入有樹林的道路中間,與黃都尉匯合一處。
黃都尉一見姍姍來遲的李友他們一行,一屁股坐在旁邊的一根樹樁上,沒好氣地說:“穩妥穩妥,現在敵軍都跑了,可是真穩妥了……”
眾人也沒理會他的埋怨,隻是一個個沉默不語。
“穩妥也沒什麽不好,隻要我們沒什麽大的損傷,跑了再去追就是,真要損失大了,才是真正的不穩妥。”郭友也沒好氣地說道。
黃都尉聽到這樣說,也就不再吭聲了。
李友讓大家在此埋鍋造飯,午後再行追擊。
……
此時的周雲軍都疲憊地躺倒在地休息。
有的在大口吃著隨身的幹糧,有的則在唿唿大睡。
半夜加一上午的行軍,把大家夥都累慘了,特別是還要扛著那沉重的拒馬樁摸黑趕路。
其實他們並沒有走多遠,在繞了一個大圈之後,又迴到了那片樹林的外圍。
此時的態勢已然發生了變化,變成了李友軍在內,周雲軍在外。
這正是孫子兵法所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這時,探馬來報,李友軍已全部進入樹林,正在埋鍋造飯。
周雲聽後,眼中精光一閃,“來人……傳令弓箭兵從外圍隱蔽進入樹林,見敵人就射,見到火起,立馬撤出。”
一個親衛接令後,迅速翻身上馬,快速奔去。
“傳令刀盾兵抬上拒馬樁,將道路兩頭給我堵上,堵的越密越好。”
另一個親衛接令後,也上馬離去。
“傳令長槍兵拿上昨天收集的火油,給我在上風口潑油點火,要半圓形點火,火頭要多,火勢要猛,點火後迴到拒馬樁前給我用短矛封死妄圖從道路兩頭翻過拒馬樁逃跑的敵軍。”
又是一名親衛領命離去。
“傳令直屬騎兵營清除道路兩頭的敵軍哨探,掩護刀盾兵放置拒馬樁,之後追殺潰逃的敵軍。”
周雲一口氣下完所有的命令,仿佛耗盡了全身的力氣,像是虛脫了一樣,靠在一片土坡上閉眼休息。
沒人知道他一直以來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生存的壓力讓他的思想不敢有片刻的鬆懈,因為他明白,一旦鬆懈,那便是萬劫不複。
計劃已經開始實施,成與不成,就隻能看天了。
穿越一次,努力過,拚搏過,若還不能成功,隻能說天意如此吧!
他猛地睜開眼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帶上眾親衛上馬趕去道路出口處。
……
李友軍中的兵士們,因為正值正午時間,外麵太陽比較大,都在路邊樹林中歇息等著吃飯。
大家或躺或臥,三五成群地分散聚合在林中,到處都是。
就在所有人都在盡情享受這寧靜一刻時,遠處突然不時傳來淒厲的慘叫聲。
開始隻是零星的幾處地方,不一會兒,便是成片的慘叫聲,有人在瘋狂大叫:“快跑啊……林中有埋伏,啊!”
聲音卻戛然而止。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這林中有埋伏,李岩軍沒走,就埋伏在這林中。
所有聽到了的兵士都拚命地朝林外的大路上跑去,大家都爭先恐後,你推我搡地往外湧。
林中樹木本就錯落生長,加之樹木茂密,李友軍又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這一跑就全部擠在了一起。
裏麵的弓箭手又不停地在放箭射殺,導致兵士們互相擁擠踩踏,局麵瞬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好不容易擠出樹林,跑到大路上,剛喘上一口氣,突然又聽到有人驚恐地大叫:“起火了,快跑啊!起火了……”
一時間,這些人手足無措,像沒頭的蒼蠅一樣橫衝直撞,到處都是亂兵亂竄,哪裏還能找出建製,此時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路上的人此時都是下意識地往火起的另一頭湧去,隻想逃出這該死的地方。
林中的人往外跑,外麵的人往火起的下頭跑。
等跑到道路盡頭,都傻了眼,原本平坦的道路上,不知什麽時候布置了密密麻麻的拒馬樁,看著不下幾十架,將路麵塞得滿滿的。
隨著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拒馬樁前的李友兵士已經顧不上那麽多了,準備繞開拒馬樁從林中穿過。
剛進林中,無數羽箭飛射過來,一下倒下一大片,而裏麵竟然也有拒馬樁。
也有些人想從拒馬樁上翻過去,可被外麵投擲過來的短矛給紮傷或紮死在拒馬樁上。
後麵逃來的人因不知前方的情況,一味地向著這裏湧來,前方猶豫的人一點點地靠近拒馬樁的尖刺,雖說不停大叫著“不要擠了”,但誰又能聽得見啊!
隻能是被擠得倒伏在尖刺上,被活活刺了個透心涼,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此時的李友等將領已經慌了神,等他們知道有埋伏再去整隊時,已經完全約束不住手下的兵士了,都在四處亂跑,亂七八糟地往各個方向跑。
他們此刻也被亂兵裹挾到了大路上,映入眼簾的是整條路上都是密密麻麻亂跑亂撞的兵士,加上濃煙滾滾的天空,他們心如死灰。
完了,徹底的完了,李友仰天長歎一聲,自己如此小心謹慎還是敗了,敗得是如此徹底。
他看到路兩端無數的兵士擠在一起,知道前方肯定是被擋住了去路,對方早有預謀,怎麽可能會放過這唯一的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