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招撫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崇賢心中猛地一驚,此前他雖對局勢有過些許思考,可從未如現在這般深入地剖析這些問題。
周雲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宛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在他的心間掀起了驚濤駭浪,讓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抉擇關乎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辱,更是尊嚴的堅守與舍棄。
蘇崇賢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的旋渦。
曾經,他腦海中確實閃現過投身滿清的念頭,然而,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其中竟隱藏著如此令人屈辱的內涵。
他的內心開始動搖,猶如在狂風巨浪中漂泊的孤舟,原本對滿清尚存的那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周雲犀利話語的衝擊下,如泡沫般逐漸破碎。
與此同時,對未來的迷茫如同濃重的迷霧,將他緊緊籠罩,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明朝已然大廈傾頹,徹底滅亡。南明小朝廷占據的不過是半壁江山都不到的彈丸之地,隻是在苟延殘喘罷了。遙想當年,大明處於大一統之時,崇禎帝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傾盡全國之力,尚不能維護這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那時,整個國家齊心協力,卻無法做到對外驅逐韃虜、對內安撫百姓。試問如今的南明,沒有威望卓著的君主,沒有賢良忠誠的臣子,更沒有嫡係可用的軍隊,又怎能擔起拯救天下蒼生的重任呢?”周雲的言辭如鋒利的刀刃,句句直刺要害,話語間透露出對局勢的深刻洞察。
“這……”蘇崇賢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周雲的分析絲絲入扣,他不得不承認這些話的正確性,心中不禁為大明的衰落而痛心疾首,也對南明的無力深感失望。
“再看大順新朝,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它現在就像是出頭的椽子,首當其衝地遭受滿清朝廷的追擊剿滅。它既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又缺乏民眾的衷心支持,敗亡似乎隻是時間問題。這樣的朝廷,難道能成為拯救天下的希望所在嗎?”周雲目光如炬,繼續剖析著局勢。
“嗯!”蘇崇賢微微點頭,他對大順新朝本就沒有太多的信心。
隻是在這亂世之中,局勢錯綜複雜,如同一團亂麻,讓他難以看清方向。
“如今天下大亂,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有能力者才能在這亂世中崛起。僅靠縣尊您在這一城之地所獲得的民心,難道就能得天下嗎?難道就能保證身邊之人安然無恙地活下去嗎?曆史的車輪無情地滾滾向前,勢不可擋,縣尊您難道能在這亂世洪流中獨善其身嗎?”周雲的話語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地敲在蘇崇賢的心上,每一下都讓他的心震顫不已。
蘇崇賢的心一陣慌亂,猶如受驚的小鹿。
他知道周雲所言句句屬實,自己一直以來隻是竭盡全力在保全這一城的百姓,可在這亂世的滔天巨浪麵前,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過渺小,如同滄海一粟。
“那……不能!”蘇崇賢麵露苦澀,心中被深深的無力感所充斥。
“既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該何去何從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要成為這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碾碎那些阻擋在我們麵前的跳梁小醜。我們要親手書寫曆史,重塑華夏正統,用我們的力量護佑萬千黎民百姓,向死而生,扞衛我們的尊嚴,讓百姓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周雲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仿佛那光芒能夠穿透亂世的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
蘇崇賢靜靜地聽著周雲的話,心中那熄滅已久的希望之火仿佛被重新點燃,開始熊熊燃燒。
在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一條能夠讓百姓真正擺脫戰亂之苦、重拾尊嚴的康莊大道。
“重塑華夏正統?有尊嚴地活著?……”蘇崇賢喃喃自語,反複咀嚼著這幾個字,似有所悟。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多年來一直壓抑在心中的抱負,就像被春風拂過的種子,似乎有了重新發芽、茁壯成長的可能。
“對,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我們夏軍成立了向雲社這個組織,它寓意著守得雲開見月明,其宗旨就是向死而生,為自己、為家人子女、為萬千黎民百姓而活。”周雲語氣激昂,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以前真是鼠目寸光,隻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卻忽略了更為廣闊的未來。沒有尊嚴地活著,實則與行屍走肉無異。旅帥在上,請受我一拜,崇賢願加入向雲社,追隨旅帥一起向死而生,為尊嚴而戰,為百姓謀福。”蘇崇賢一臉決然,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他深知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如同在懸崖邊邁出關鍵的一步,但為了百姓,為了心中那一直未曾熄滅的理想之火,他願意去勇敢地嚐試。
周雲趕忙上前,緊緊握住蘇崇賢的手,將他扶起,“蘇縣令有經天緯地的輔國之才,您就是我的蕭何啊!讓我們一起並肩作戰,蕩清寰宇,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蘇崇賢立刻吩咐下人準備酒菜,二人對坐,把酒言歡,從天下局勢談到理想抱負,從百姓疾苦談到未來規劃,直至次日淩晨,才在不舍中結束了這場酣暢淋漓的長談。
周雲迴到城外軍營後,將自己與蘇崇賢相遇的情況以及蘇崇賢願意歸附的好消息,都詳細地同李岩講了一遍。
“子辰真乃神人也!你招攬蘇崇賢這一招,堪稱神來之筆,為我們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啊。”李岩滿臉讚歎,眼中流露出對周雲的欽佩之情。
“唉!什麽神人,我不過是就事論事,將天下局勢分析了一番而已。他當時也正處於茫然無措的境地,我們這也算是各取所需的有限合作吧。”周雲謙遜地迴應道。
“那你打算怎麽安排他呢?我們馬上要轉移去山東,可他現在在中書行省做官呢。”李岩皺了皺眉頭,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我想讓他繼續留在此地,這裏的百姓離不開他,而且我們的傷兵也需要在這裏休養生息。”周雲思考片刻後說道。
“那豈不是錯過了一起去往山東的機會?”李岩有些擔憂地問道。
“先這樣安排吧,等我們在山東發展起來了,再調他過去。現在他跟我們一起走也幫不上太多忙,畢竟我們還在轉移途中呢,他心裏應該也會有些不甘。”周雲解釋道。
“那就讓他隻加入向雲社就行了,不過向雲社也要留人在此發展壯大,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李岩點頭表示同意。
“大哥說的這點很重要,到時就讓高雲伍留下吧!順便讓他負責傷兵的事情,並招收一些人馬擴充部隊。”周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方法不錯,讓他們化整為零地活躍在這三省交界之地,也不失為一個良策。隻是副職派誰留下呢?”李岩摸著胡須,陷入了思考。
周雲撓了撓頭,想了想說:“讓誰留下,這一時還真沒什麽頭緒。”
李岩站起身來,整了整身上的袍子,嘴角微微上揚,“你幫大哥先倒杯茶來。”
周雲一愣,“大哥,倒茶這種小事你隨時吩咐都可以,咋這時還賣起關子來了?”邊說邊拿了茶壺過來給李岩續上茶。
李岩愜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須,輕呷了一口茶,在周雲那幽怨的眼神中慢悠悠地說道:“很簡單,你剛從哪來?跟誰談話來著?”
說完,他一轉身,邁著方步慢悠悠地走了,嘴裏還哼著河南梆子《老來難》。
“老來難,老來難,勸人莫把老人嫌。當初隻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麵前。千般苦,萬般難,聽我從頭說一番……”
周雲被李岩這麽一提醒,頓時恍然大悟,這副職人選不就是蘇崇賢嗎?
他看著李岩離去的背影,不禁哂然一笑。
周雲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宛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在他的心間掀起了驚濤駭浪,讓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抉擇關乎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辱,更是尊嚴的堅守與舍棄。
蘇崇賢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的旋渦。
曾經,他腦海中確實閃現過投身滿清的念頭,然而,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其中竟隱藏著如此令人屈辱的內涵。
他的內心開始動搖,猶如在狂風巨浪中漂泊的孤舟,原本對滿清尚存的那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周雲犀利話語的衝擊下,如泡沫般逐漸破碎。
與此同時,對未來的迷茫如同濃重的迷霧,將他緊緊籠罩,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明朝已然大廈傾頹,徹底滅亡。南明小朝廷占據的不過是半壁江山都不到的彈丸之地,隻是在苟延殘喘罷了。遙想當年,大明處於大一統之時,崇禎帝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傾盡全國之力,尚不能維護這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那時,整個國家齊心協力,卻無法做到對外驅逐韃虜、對內安撫百姓。試問如今的南明,沒有威望卓著的君主,沒有賢良忠誠的臣子,更沒有嫡係可用的軍隊,又怎能擔起拯救天下蒼生的重任呢?”周雲的言辭如鋒利的刀刃,句句直刺要害,話語間透露出對局勢的深刻洞察。
“這……”蘇崇賢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周雲的分析絲絲入扣,他不得不承認這些話的正確性,心中不禁為大明的衰落而痛心疾首,也對南明的無力深感失望。
“再看大順新朝,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它現在就像是出頭的椽子,首當其衝地遭受滿清朝廷的追擊剿滅。它既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又缺乏民眾的衷心支持,敗亡似乎隻是時間問題。這樣的朝廷,難道能成為拯救天下的希望所在嗎?”周雲目光如炬,繼續剖析著局勢。
“嗯!”蘇崇賢微微點頭,他對大順新朝本就沒有太多的信心。
隻是在這亂世之中,局勢錯綜複雜,如同一團亂麻,讓他難以看清方向。
“如今天下大亂,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有能力者才能在這亂世中崛起。僅靠縣尊您在這一城之地所獲得的民心,難道就能得天下嗎?難道就能保證身邊之人安然無恙地活下去嗎?曆史的車輪無情地滾滾向前,勢不可擋,縣尊您難道能在這亂世洪流中獨善其身嗎?”周雲的話語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地敲在蘇崇賢的心上,每一下都讓他的心震顫不已。
蘇崇賢的心一陣慌亂,猶如受驚的小鹿。
他知道周雲所言句句屬實,自己一直以來隻是竭盡全力在保全這一城的百姓,可在這亂世的滔天巨浪麵前,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過渺小,如同滄海一粟。
“那……不能!”蘇崇賢麵露苦澀,心中被深深的無力感所充斥。
“既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該何去何從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要成為這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碾碎那些阻擋在我們麵前的跳梁小醜。我們要親手書寫曆史,重塑華夏正統,用我們的力量護佑萬千黎民百姓,向死而生,扞衛我們的尊嚴,讓百姓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周雲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仿佛那光芒能夠穿透亂世的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
蘇崇賢靜靜地聽著周雲的話,心中那熄滅已久的希望之火仿佛被重新點燃,開始熊熊燃燒。
在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一條能夠讓百姓真正擺脫戰亂之苦、重拾尊嚴的康莊大道。
“重塑華夏正統?有尊嚴地活著?……”蘇崇賢喃喃自語,反複咀嚼著這幾個字,似有所悟。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多年來一直壓抑在心中的抱負,就像被春風拂過的種子,似乎有了重新發芽、茁壯成長的可能。
“對,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我們夏軍成立了向雲社這個組織,它寓意著守得雲開見月明,其宗旨就是向死而生,為自己、為家人子女、為萬千黎民百姓而活。”周雲語氣激昂,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以前真是鼠目寸光,隻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卻忽略了更為廣闊的未來。沒有尊嚴地活著,實則與行屍走肉無異。旅帥在上,請受我一拜,崇賢願加入向雲社,追隨旅帥一起向死而生,為尊嚴而戰,為百姓謀福。”蘇崇賢一臉決然,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他深知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如同在懸崖邊邁出關鍵的一步,但為了百姓,為了心中那一直未曾熄滅的理想之火,他願意去勇敢地嚐試。
周雲趕忙上前,緊緊握住蘇崇賢的手,將他扶起,“蘇縣令有經天緯地的輔國之才,您就是我的蕭何啊!讓我們一起並肩作戰,蕩清寰宇,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蘇崇賢立刻吩咐下人準備酒菜,二人對坐,把酒言歡,從天下局勢談到理想抱負,從百姓疾苦談到未來規劃,直至次日淩晨,才在不舍中結束了這場酣暢淋漓的長談。
周雲迴到城外軍營後,將自己與蘇崇賢相遇的情況以及蘇崇賢願意歸附的好消息,都詳細地同李岩講了一遍。
“子辰真乃神人也!你招攬蘇崇賢這一招,堪稱神來之筆,為我們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啊。”李岩滿臉讚歎,眼中流露出對周雲的欽佩之情。
“唉!什麽神人,我不過是就事論事,將天下局勢分析了一番而已。他當時也正處於茫然無措的境地,我們這也算是各取所需的有限合作吧。”周雲謙遜地迴應道。
“那你打算怎麽安排他呢?我們馬上要轉移去山東,可他現在在中書行省做官呢。”李岩皺了皺眉頭,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我想讓他繼續留在此地,這裏的百姓離不開他,而且我們的傷兵也需要在這裏休養生息。”周雲思考片刻後說道。
“那豈不是錯過了一起去往山東的機會?”李岩有些擔憂地問道。
“先這樣安排吧,等我們在山東發展起來了,再調他過去。現在他跟我們一起走也幫不上太多忙,畢竟我們還在轉移途中呢,他心裏應該也會有些不甘。”周雲解釋道。
“那就讓他隻加入向雲社就行了,不過向雲社也要留人在此發展壯大,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李岩點頭表示同意。
“大哥說的這點很重要,到時就讓高雲伍留下吧!順便讓他負責傷兵的事情,並招收一些人馬擴充部隊。”周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方法不錯,讓他們化整為零地活躍在這三省交界之地,也不失為一個良策。隻是副職派誰留下呢?”李岩摸著胡須,陷入了思考。
周雲撓了撓頭,想了想說:“讓誰留下,這一時還真沒什麽頭緒。”
李岩站起身來,整了整身上的袍子,嘴角微微上揚,“你幫大哥先倒杯茶來。”
周雲一愣,“大哥,倒茶這種小事你隨時吩咐都可以,咋這時還賣起關子來了?”邊說邊拿了茶壺過來給李岩續上茶。
李岩愜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須,輕呷了一口茶,在周雲那幽怨的眼神中慢悠悠地說道:“很簡單,你剛從哪來?跟誰談話來著?”
說完,他一轉身,邁著方步慢悠悠地走了,嘴裏還哼著河南梆子《老來難》。
“老來難,老來難,勸人莫把老人嫌。當初隻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麵前。千般苦,萬般難,聽我從頭說一番……”
周雲被李岩這麽一提醒,頓時恍然大悟,這副職人選不就是蘇崇賢嗎?
他看著李岩離去的背影,不禁哂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