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客臨門,不知客人要什麽酒?”
酒館老板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麵容憨厚,帶著溫和的笑容。
“那得看你這裏有什麽酒了。”李淵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老板一看眼前一亮,這一看就是大客戶。
莫問則是一翻白眼,這老頭跟個土財主似的,等著被人宰一樣。
“掌櫃的還是先說說有什麽酒吧。”
酒館老板低頭看看也就剛到自己肚子高的娃娃,心裏驚奇。
畢竟沒幾個人買酒還帶著孩子來的。
“好,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說著,走到一邊放酒的酒櫃前介紹起來。
“這是我家特製烈酒,名喚三杯倒,獨家秘方製作,酒香濃鬱,但也烈的很。售價三百文一壇。”
莫問看著老板指著的酒,看到那比一壺大不了多少的酒壇,嘴角一抽,真貴。
看到莫問嘴角的抽搐,老板知道,這是沒看中,也不氣惱,畢竟這酒他一年也賣不了幾壇,不過是看李淵財大氣粗的樣子,動了試試的心思。
“這酒是我家最近研製的秘方,可是難得的很,售價同樣三百文一壇。”酒館老板又指著一邊的酒繼續介紹。
這酒壇倒是大了不少,但還是不在莫問能接受的範圍。
隨後,酒館老板從頭到尾介紹了一遍。
價格確實離譜,畢竟酒都是糧食釀造的,現在的大唐糧食並不富足,大半的糧食都在五姓七望手裏,又有不少在世家小族手裏,老百姓手裏的勉強度日,能用來釀酒的並不多,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但還好,起碼有平民價位的。
比如這老板最後介紹的糟酒。
這種酒就是平民百姓常常購買的酒,有味道,但不多。
可以說是失敗品,價格是最便宜的三十文一壇,莫問都懷疑這是不是老板釀酒失敗的糟粕。
但是不怕,用蒸餾法應該可以拯救一下。
莫問指著那壇酒,“掌櫃,這糟酒我要十壇,你看這價錢能否商量?”
酒館老板奇怪的看著莫問。
“你這娃娃,你家大人還沒說話呢,急個啥。”
莫問語塞,瞥了眼偷笑的李淵,無奈閉嘴。
李淵強忍著沒笑出聲,上前一步,“掌櫃的,這酒是買來犒勞鄉親的,老夫這小孫兒前些時日大病一場,醫師說要百家飯能救,無奈老夫百家討飯,救活孫兒,這得人一飯之恩,怎的也得知恩圖報,但為了孫兒的病,家中錢財散盡,隻能買些糟酒聊表心意了。”
說著,李淵居然擠下來幾滴眼淚。
把一邊的酒館老板和莫問看的一愣一愣的。
莫問一臉便秘的表情,我什麽時候大病一場了?什麽玩意就百家飯能救命啊?還有,你那眼淚是認真的?
而酒館老板則是略帶心疼的看著莫問,不過八歲娃娃居然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行吧,就當結個善緣。”
仔細思考一番,酒館老板終究還是同意了。
隻不過是少賺一點,若是能結個善緣,往後說不定還能在做迴頭客生意,還能清一下糟酒庫存,挺好。
說著,招唿兩個夥計過來搬酒,自己則是拿算盤算賬。
“三十文一壇,十壇就是三百文,多送你一壇,就當做折扣了。”
李淵急忙道謝,“多謝掌櫃,掌櫃必定生意興隆,紅紅火火。”
酒館老板憨厚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誰都喜歡聽好話,特別是生意人,說祝他生意興隆,比你直接誇他還高興。
兩個夥計忙活一會,將酒全都搬上車。
莫問將錢付了,隨後說了兩句客套話,就牽著馬走了。
路上倒是順利,守門的士卒還沒輪換,見是這個懂事的小孩童,也就裝作沒看到那快要瘦死的馬,然後一老一小兩人順利的迴了小山村。
路上遇到正在地頭幹活的鄉親,莫問挨個打招唿,叔嬸大伯大娘阿翁什麽的叫的比誰都甜,大家本來疲憊的身體好像都變舒服了。
畢竟誰都喜歡嘴甜的孩子。
“呦,莫家小子,這是打算開酒館啊?”
一老人看到車上整整齊齊的十一壇酒,打趣道。
“嘿嘿,沒辦法,撿了個愛喝酒的阿翁,養著唄。”莫問憨笑一聲,也不說實話。
他知道,很多時候別透露出你能賺錢的苗頭是最好的,再淳樸的人也會眼熱別人賺錢,何況誰能保證這些人不會說出去,那些聽到的人又不會有別的心思。
莫問這話引得鄉親一陣哄笑,他們也知道,老李住在莫問家裏給幫忙醫館裏的雜活,也知道這老頭不要工錢,就愛喝酒,很多人都調侃一句老李嗜酒如命。
當然也有人閑話說什麽酒錢比工錢都貴,但是想想一老一小也算是相依為命了。
靠在車上假寐的李淵嘴角微微上揚,這話算是說他心坎上了。
雖然用詞還是差了點意思,但起碼是叫了聲阿翁。
小山村的路比不上城裏,坑坑窪窪的,本來裝睡的李淵躺不住了,罵罵咧咧的下車步行。
順利迴了藥鋪,一老一小把藥材和酒都搬進院子。
莫問將藥材分好,該晾曬的繼續晾曬,該放進藥櫃的直接放好,再把賬目寫好。
一通忙活下來,日頭已經落下了。
看著天邊的紅日,莫問這才反應過來還沒做飯。
急忙一頭紮進廚房,圍著灶台忙活。
急急忙忙的一陣忙活,總算是在天黑前做好了飯。
看著麵前清湯寡水的飯食,李淵突然想起來,這進城一趟買了藥材,租了匹馬,又買了十一壇酒,然後其他的什麽都沒買。
“我說莫小子,這好不容易有了些錢,怎麽不買些糧食?反而買那麽多酒作甚?別說是給我喝的,你小子巴不得我一口酒不喝。”
莫問餓了半天,正用麵前的野菜湯泡著有些發硬的餅子,聽到李淵問話,頭也沒抬,把手裏的餅子全都撕碎,一塊一塊的往嘴裏塞。
幾大口下肚,再喝一碗野菜湯,莫問才感覺肚子舒服了些。
“嘿嘿,明天你就知道了。”莫問嘿嘿一笑,故意賣了個關子。
李淵也不在意,三兩口把手裏幹硬的餅子塞進嘴裏,填飽肚子。
說實話,李淵雖然也是馬上皇帝,但像這種食物他是沒吃過的,這幾天下來還是不習慣,可沒辦法,這小子現在太窮,還為了小山村的鄉親們甘願義診,診費時常是不夠的,也就是鄉親們也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刁民,多多少少來幫個忙,路上遇到了草藥給帶來,平日裏做飯還給送來一些,不然別說野菜湯和這幹硬的餅子,恐怕野草這小子也吃不上。
‘要不要讓李二那小子送點東西來?就當是診費,觀音婢還有麗質的病可都是這小子診治的,不說根治,也是預防發病,這不就是大功一件嗎?就這麽辦,可是找誰呢?有了,今天那個憨憨的李義就行。’李淵硬咽下嘴裏的食物,心裏盤算著該怎麽提升生活質量。
酒館老板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麵容憨厚,帶著溫和的笑容。
“那得看你這裏有什麽酒了。”李淵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老板一看眼前一亮,這一看就是大客戶。
莫問則是一翻白眼,這老頭跟個土財主似的,等著被人宰一樣。
“掌櫃的還是先說說有什麽酒吧。”
酒館老板低頭看看也就剛到自己肚子高的娃娃,心裏驚奇。
畢竟沒幾個人買酒還帶著孩子來的。
“好,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說著,走到一邊放酒的酒櫃前介紹起來。
“這是我家特製烈酒,名喚三杯倒,獨家秘方製作,酒香濃鬱,但也烈的很。售價三百文一壇。”
莫問看著老板指著的酒,看到那比一壺大不了多少的酒壇,嘴角一抽,真貴。
看到莫問嘴角的抽搐,老板知道,這是沒看中,也不氣惱,畢竟這酒他一年也賣不了幾壇,不過是看李淵財大氣粗的樣子,動了試試的心思。
“這酒是我家最近研製的秘方,可是難得的很,售價同樣三百文一壇。”酒館老板又指著一邊的酒繼續介紹。
這酒壇倒是大了不少,但還是不在莫問能接受的範圍。
隨後,酒館老板從頭到尾介紹了一遍。
價格確實離譜,畢竟酒都是糧食釀造的,現在的大唐糧食並不富足,大半的糧食都在五姓七望手裏,又有不少在世家小族手裏,老百姓手裏的勉強度日,能用來釀酒的並不多,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但還好,起碼有平民價位的。
比如這老板最後介紹的糟酒。
這種酒就是平民百姓常常購買的酒,有味道,但不多。
可以說是失敗品,價格是最便宜的三十文一壇,莫問都懷疑這是不是老板釀酒失敗的糟粕。
但是不怕,用蒸餾法應該可以拯救一下。
莫問指著那壇酒,“掌櫃,這糟酒我要十壇,你看這價錢能否商量?”
酒館老板奇怪的看著莫問。
“你這娃娃,你家大人還沒說話呢,急個啥。”
莫問語塞,瞥了眼偷笑的李淵,無奈閉嘴。
李淵強忍著沒笑出聲,上前一步,“掌櫃的,這酒是買來犒勞鄉親的,老夫這小孫兒前些時日大病一場,醫師說要百家飯能救,無奈老夫百家討飯,救活孫兒,這得人一飯之恩,怎的也得知恩圖報,但為了孫兒的病,家中錢財散盡,隻能買些糟酒聊表心意了。”
說著,李淵居然擠下來幾滴眼淚。
把一邊的酒館老板和莫問看的一愣一愣的。
莫問一臉便秘的表情,我什麽時候大病一場了?什麽玩意就百家飯能救命啊?還有,你那眼淚是認真的?
而酒館老板則是略帶心疼的看著莫問,不過八歲娃娃居然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行吧,就當結個善緣。”
仔細思考一番,酒館老板終究還是同意了。
隻不過是少賺一點,若是能結個善緣,往後說不定還能在做迴頭客生意,還能清一下糟酒庫存,挺好。
說著,招唿兩個夥計過來搬酒,自己則是拿算盤算賬。
“三十文一壇,十壇就是三百文,多送你一壇,就當做折扣了。”
李淵急忙道謝,“多謝掌櫃,掌櫃必定生意興隆,紅紅火火。”
酒館老板憨厚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誰都喜歡聽好話,特別是生意人,說祝他生意興隆,比你直接誇他還高興。
兩個夥計忙活一會,將酒全都搬上車。
莫問將錢付了,隨後說了兩句客套話,就牽著馬走了。
路上倒是順利,守門的士卒還沒輪換,見是這個懂事的小孩童,也就裝作沒看到那快要瘦死的馬,然後一老一小兩人順利的迴了小山村。
路上遇到正在地頭幹活的鄉親,莫問挨個打招唿,叔嬸大伯大娘阿翁什麽的叫的比誰都甜,大家本來疲憊的身體好像都變舒服了。
畢竟誰都喜歡嘴甜的孩子。
“呦,莫家小子,這是打算開酒館啊?”
一老人看到車上整整齊齊的十一壇酒,打趣道。
“嘿嘿,沒辦法,撿了個愛喝酒的阿翁,養著唄。”莫問憨笑一聲,也不說實話。
他知道,很多時候別透露出你能賺錢的苗頭是最好的,再淳樸的人也會眼熱別人賺錢,何況誰能保證這些人不會說出去,那些聽到的人又不會有別的心思。
莫問這話引得鄉親一陣哄笑,他們也知道,老李住在莫問家裏給幫忙醫館裏的雜活,也知道這老頭不要工錢,就愛喝酒,很多人都調侃一句老李嗜酒如命。
當然也有人閑話說什麽酒錢比工錢都貴,但是想想一老一小也算是相依為命了。
靠在車上假寐的李淵嘴角微微上揚,這話算是說他心坎上了。
雖然用詞還是差了點意思,但起碼是叫了聲阿翁。
小山村的路比不上城裏,坑坑窪窪的,本來裝睡的李淵躺不住了,罵罵咧咧的下車步行。
順利迴了藥鋪,一老一小把藥材和酒都搬進院子。
莫問將藥材分好,該晾曬的繼續晾曬,該放進藥櫃的直接放好,再把賬目寫好。
一通忙活下來,日頭已經落下了。
看著天邊的紅日,莫問這才反應過來還沒做飯。
急忙一頭紮進廚房,圍著灶台忙活。
急急忙忙的一陣忙活,總算是在天黑前做好了飯。
看著麵前清湯寡水的飯食,李淵突然想起來,這進城一趟買了藥材,租了匹馬,又買了十一壇酒,然後其他的什麽都沒買。
“我說莫小子,這好不容易有了些錢,怎麽不買些糧食?反而買那麽多酒作甚?別說是給我喝的,你小子巴不得我一口酒不喝。”
莫問餓了半天,正用麵前的野菜湯泡著有些發硬的餅子,聽到李淵問話,頭也沒抬,把手裏的餅子全都撕碎,一塊一塊的往嘴裏塞。
幾大口下肚,再喝一碗野菜湯,莫問才感覺肚子舒服了些。
“嘿嘿,明天你就知道了。”莫問嘿嘿一笑,故意賣了個關子。
李淵也不在意,三兩口把手裏幹硬的餅子塞進嘴裏,填飽肚子。
說實話,李淵雖然也是馬上皇帝,但像這種食物他是沒吃過的,這幾天下來還是不習慣,可沒辦法,這小子現在太窮,還為了小山村的鄉親們甘願義診,診費時常是不夠的,也就是鄉親們也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刁民,多多少少來幫個忙,路上遇到了草藥給帶來,平日裏做飯還給送來一些,不然別說野菜湯和這幹硬的餅子,恐怕野草這小子也吃不上。
‘要不要讓李二那小子送點東西來?就當是診費,觀音婢還有麗質的病可都是這小子診治的,不說根治,也是預防發病,這不就是大功一件嗎?就這麽辦,可是找誰呢?有了,今天那個憨憨的李義就行。’李淵硬咽下嘴裏的食物,心裏盤算著該怎麽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