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嘿嘿一笑。
“嘿嘿,今日不是找你,是找秦伯伯。”
秦懷玉一愣,長安城誰都知道,秦瓊自玄武門之變後,一直休養在家,平日裏除了偶爾上朝,很少露麵了。
怎麽太子和漢王同時來訪,要見秦瓊。
“父親他剛剛迴來,我去叫他。”
秦懷玉也不多問,不是直接讓家丁通知,而是需要通過他找秦瓊,秦懷玉就知道這事不簡單,直接親自去書房找人。
很快,秦懷玉跟著秦瓊到了客廳。
秦瓊一進門,就對著李承乾二人躬身行禮。
“臣秦叔寶,見過太子,漢王。”
李承乾急忙上前,扶起秦瓊。
“秦伯伯莫要如此,讓父皇知道了不得抽我倆屁股?秦伯伯還是跟之前一樣,喚我倆乳名便好。”
李恪也連連點頭,“秦伯伯為我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給我倆小輩行禮,豈不是折煞我們了?”
秦瓊嗬嗬一笑,客氣兩句就坐在了主位上。
“高明與明禮到訪,所為何事啊?”
抿了一口茶,直接詢問二人目的。
李承乾二人對視一眼,閉口不談。
見二人都不說話,秦瓊揮手示意旁邊的人退下。
見身邊沒了其他人,李承乾第一個開口。
“秦伯伯,我跟明禮來是為了跟您合作。”
“合作?”秦瓊疑惑。
“沒錯,聽說秦伯伯家裏有一家酒館?”
李承乾點點頭,直截了當的挑明。
“不錯,還是剛開不久,不過生意不好,打算過些時日便轉賣出去。”
秦瓊歎了口氣,本想開家酒館給自己賺些養老錢,沒想到入不敷出,不到半年時間,虧損了不少。
李承乾嘿嘿一笑,“秦伯伯何必轉賣?高明今日來此,就是找秦伯伯合作的,不瞞您說,小侄最近得到一批好酒,不能說什麽天下無雙,起碼這長安城內沒有幾家能比的。”
秦瓊聽了這話,眼前頓時一亮。
堂堂太子找自己合作賺錢,肯定是有李世民的意思在。
自從玄武門之變後,一直低調的他深受李世民信任,現在又主動要求合作,那對於整個秦家來說也是好事。
可心裏也泛起了嘀咕。
他心裏清楚,找人合作,對於李世民來說,最好的選擇是長孫家。
畢竟姻親在那裏擺著,而且長孫無忌身為齊國公(貞觀十一年改封趙國公。)無論身份地位,還是家族背景,都比自己合適。
為什麽沒找長孫家合作?
秦瓊有些猶豫,故作思索。
見秦瓊有些遲疑,李承乾立馬上前,附在秦瓊耳邊輕聲說道:“此事舅舅不知。”
秦瓊疑惑,怎麽?長孫皇後失寵了?
見秦瓊不解的眼神,李承乾立馬低聲解釋。
“秦伯伯有所不知,這生意是母後的內帑出錢,若是舅舅也摻和進來…”
李承乾沒有繼續說下去,做了個謎語人。
秦瓊一聽是皇後出錢,心裏放鬆不少,畢竟皇後的為人,一群大臣沒有不說好的。
不讓長孫家摻和進來,大概率是擔心李世民多想。
畢竟皇後一直跟外戚親近可不是好事,看看曆史書就知道了。
想通這些事情,秦瓊也就不猶豫了。
“好,高明,這事我秦家應下了,不過我也得看看貨。”
李承乾立馬笑道:“好說。”
說著,在懷裏掏出來一個小竹筒。
竹筒一端開口,打開防止撒漏的木塞,一絲淡淡的酒香立馬湧出。
秦瓊的鼻子聳動,立馬就聞到了這股香味。
李承乾把竹筒遞給秦瓊。
接過竹筒後,把竹筒放在鼻間嗅了嗅,頓時瞪大了眼睛。
“好,好酒。”秦瓊忍不住誇讚一句。
“秦伯伯可以嚐嚐。”李承乾笑眯眯的說道。
他知道秦瓊喜愛飲酒,就連他的戰馬也喝酒。
咱也不知道算不算酒駕?
秦瓊頓時大笑,“對,得嚐嚐。”
說完,竹筒裏的酒被他一飲而盡。
美酒入口,秦瓊感覺一股酒香在舌尖彌漫。
突然又一股火辣辣的感覺從喉嚨處炸開。
“好,好烈的酒!”
秦瓊忍不住讚歎。
李承乾見秦瓊這副模樣,就知道成了。
李恪也上前趁熱打鐵,“秦伯伯,這酒可入了您的法眼了?”
“嗯,好酒,我秦家的酒樓有了這個,何愁不能賺錢。”
秦瓊忍不住笑意,這錢不就能來了嗎?
“好,秦伯伯,那咱們可說定了,我提供貨物,你負責售賣,具體的事情咱們得詳細商談。”李承乾立馬拍板。
隨後,李承乾代表長孫無垢跟秦瓊商談具體的事宜。
比如售賣價格,還有具體的分成。
經過一番商談,最後定價八百文一壇,用的還是那種小酒壇。
具體分成則是每售賣一壇酒,秦家得利一百文。
這個數目看似不多,但秦瓊相信,這酒一定會大火,而且這酒就不是賣給百姓的。
目標就是那些世家大族。
畢竟百姓一年賺的錢,也不一定能舍得買一壇。
最後,大家還給酒起了個名字,“解千愁。”
這名字是李恪給起的,寓意就是一醉解千愁。
秦瓊表示確實不錯,這烈酒配得上這名字。
最後,由酒廠出來的一百多壇酒,被分成三百多小壇。
秦家酒樓的酒壇都不夠了,又派人去大量采購,堆在了庫房。
許久沒有事做的酒樓小肆變得忙碌起來。
一群夥計們忙前忙後,總算是把東西收進酒樓內。
但他們還不能歇息,因為他們還得為明天的事情做準備。
秦瓊本想今日就大肆宣傳一下,卻被李承乾阻止了。
因為今日有些晚了,事情都沒準備,倉促之間難免不足,不如準備一日。
秦瓊也是聽勸,吩咐下麵人做足準備。
為了明天的解千愁大賣,一群人爭前搶後的忙碌著。
轉眼就是第二天。
經過一番準備,秦家酒樓的大門口掛上了一個橫幅。
上書“世間萬事憂,一醉解千愁。”
門旁立了一個木牌,寫著“秦家酒樓最新佳釀,解千愁。”
其中,解千愁三個字格外顯眼,還被描了金邊。
最先反應過來的不是顧客,而是那些盼著秦家酒樓轉賣的同行。
平日裏半死不活的秦家酒樓,昨日突然忙碌起來,打探消息也沒個動靜。
今天突然就冒出來一個解千愁。
他們一個個的都開始擔心起來。
畢竟秦瓊都有打算轉賣酒樓了,這不就少了一個對手?
可今日這一出,讓他們不能接受。
“嘿嘿,今日不是找你,是找秦伯伯。”
秦懷玉一愣,長安城誰都知道,秦瓊自玄武門之變後,一直休養在家,平日裏除了偶爾上朝,很少露麵了。
怎麽太子和漢王同時來訪,要見秦瓊。
“父親他剛剛迴來,我去叫他。”
秦懷玉也不多問,不是直接讓家丁通知,而是需要通過他找秦瓊,秦懷玉就知道這事不簡單,直接親自去書房找人。
很快,秦懷玉跟著秦瓊到了客廳。
秦瓊一進門,就對著李承乾二人躬身行禮。
“臣秦叔寶,見過太子,漢王。”
李承乾急忙上前,扶起秦瓊。
“秦伯伯莫要如此,讓父皇知道了不得抽我倆屁股?秦伯伯還是跟之前一樣,喚我倆乳名便好。”
李恪也連連點頭,“秦伯伯為我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給我倆小輩行禮,豈不是折煞我們了?”
秦瓊嗬嗬一笑,客氣兩句就坐在了主位上。
“高明與明禮到訪,所為何事啊?”
抿了一口茶,直接詢問二人目的。
李承乾二人對視一眼,閉口不談。
見二人都不說話,秦瓊揮手示意旁邊的人退下。
見身邊沒了其他人,李承乾第一個開口。
“秦伯伯,我跟明禮來是為了跟您合作。”
“合作?”秦瓊疑惑。
“沒錯,聽說秦伯伯家裏有一家酒館?”
李承乾點點頭,直截了當的挑明。
“不錯,還是剛開不久,不過生意不好,打算過些時日便轉賣出去。”
秦瓊歎了口氣,本想開家酒館給自己賺些養老錢,沒想到入不敷出,不到半年時間,虧損了不少。
李承乾嘿嘿一笑,“秦伯伯何必轉賣?高明今日來此,就是找秦伯伯合作的,不瞞您說,小侄最近得到一批好酒,不能說什麽天下無雙,起碼這長安城內沒有幾家能比的。”
秦瓊聽了這話,眼前頓時一亮。
堂堂太子找自己合作賺錢,肯定是有李世民的意思在。
自從玄武門之變後,一直低調的他深受李世民信任,現在又主動要求合作,那對於整個秦家來說也是好事。
可心裏也泛起了嘀咕。
他心裏清楚,找人合作,對於李世民來說,最好的選擇是長孫家。
畢竟姻親在那裏擺著,而且長孫無忌身為齊國公(貞觀十一年改封趙國公。)無論身份地位,還是家族背景,都比自己合適。
為什麽沒找長孫家合作?
秦瓊有些猶豫,故作思索。
見秦瓊有些遲疑,李承乾立馬上前,附在秦瓊耳邊輕聲說道:“此事舅舅不知。”
秦瓊疑惑,怎麽?長孫皇後失寵了?
見秦瓊不解的眼神,李承乾立馬低聲解釋。
“秦伯伯有所不知,這生意是母後的內帑出錢,若是舅舅也摻和進來…”
李承乾沒有繼續說下去,做了個謎語人。
秦瓊一聽是皇後出錢,心裏放鬆不少,畢竟皇後的為人,一群大臣沒有不說好的。
不讓長孫家摻和進來,大概率是擔心李世民多想。
畢竟皇後一直跟外戚親近可不是好事,看看曆史書就知道了。
想通這些事情,秦瓊也就不猶豫了。
“好,高明,這事我秦家應下了,不過我也得看看貨。”
李承乾立馬笑道:“好說。”
說著,在懷裏掏出來一個小竹筒。
竹筒一端開口,打開防止撒漏的木塞,一絲淡淡的酒香立馬湧出。
秦瓊的鼻子聳動,立馬就聞到了這股香味。
李承乾把竹筒遞給秦瓊。
接過竹筒後,把竹筒放在鼻間嗅了嗅,頓時瞪大了眼睛。
“好,好酒。”秦瓊忍不住誇讚一句。
“秦伯伯可以嚐嚐。”李承乾笑眯眯的說道。
他知道秦瓊喜愛飲酒,就連他的戰馬也喝酒。
咱也不知道算不算酒駕?
秦瓊頓時大笑,“對,得嚐嚐。”
說完,竹筒裏的酒被他一飲而盡。
美酒入口,秦瓊感覺一股酒香在舌尖彌漫。
突然又一股火辣辣的感覺從喉嚨處炸開。
“好,好烈的酒!”
秦瓊忍不住讚歎。
李承乾見秦瓊這副模樣,就知道成了。
李恪也上前趁熱打鐵,“秦伯伯,這酒可入了您的法眼了?”
“嗯,好酒,我秦家的酒樓有了這個,何愁不能賺錢。”
秦瓊忍不住笑意,這錢不就能來了嗎?
“好,秦伯伯,那咱們可說定了,我提供貨物,你負責售賣,具體的事情咱們得詳細商談。”李承乾立馬拍板。
隨後,李承乾代表長孫無垢跟秦瓊商談具體的事宜。
比如售賣價格,還有具體的分成。
經過一番商談,最後定價八百文一壇,用的還是那種小酒壇。
具體分成則是每售賣一壇酒,秦家得利一百文。
這個數目看似不多,但秦瓊相信,這酒一定會大火,而且這酒就不是賣給百姓的。
目標就是那些世家大族。
畢竟百姓一年賺的錢,也不一定能舍得買一壇。
最後,大家還給酒起了個名字,“解千愁。”
這名字是李恪給起的,寓意就是一醉解千愁。
秦瓊表示確實不錯,這烈酒配得上這名字。
最後,由酒廠出來的一百多壇酒,被分成三百多小壇。
秦家酒樓的酒壇都不夠了,又派人去大量采購,堆在了庫房。
許久沒有事做的酒樓小肆變得忙碌起來。
一群夥計們忙前忙後,總算是把東西收進酒樓內。
但他們還不能歇息,因為他們還得為明天的事情做準備。
秦瓊本想今日就大肆宣傳一下,卻被李承乾阻止了。
因為今日有些晚了,事情都沒準備,倉促之間難免不足,不如準備一日。
秦瓊也是聽勸,吩咐下麵人做足準備。
為了明天的解千愁大賣,一群人爭前搶後的忙碌著。
轉眼就是第二天。
經過一番準備,秦家酒樓的大門口掛上了一個橫幅。
上書“世間萬事憂,一醉解千愁。”
門旁立了一個木牌,寫著“秦家酒樓最新佳釀,解千愁。”
其中,解千愁三個字格外顯眼,還被描了金邊。
最先反應過來的不是顧客,而是那些盼著秦家酒樓轉賣的同行。
平日裏半死不活的秦家酒樓,昨日突然忙碌起來,打探消息也沒個動靜。
今天突然就冒出來一個解千愁。
他們一個個的都開始擔心起來。
畢竟秦瓊都有打算轉賣酒樓了,這不就少了一個對手?
可今日這一出,讓他們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