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見到韓辭時,立刻走上前去,深深一躬行禮。眼前的韓辭身形修長,麵容英俊,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與冷淡。劉三麵對韓辭這樣的氣度與氣場,不免生出一絲敬畏之情。
然而,韓辭看著劉三行禮時,僅微微頷首,動作簡潔卻並未顯得太過恭敬,甚至帶著一絲疏離和淡漠。那種不冷不熱的態度,仿佛他對於劉三的尊重,遠不如劉三對他那般真誠。看到韓辭的反應,劉三並沒有太多不悅,反而隻是輕輕一笑。
“韓將軍,能見到您,實在是我劉三的榮幸。”劉三說話時語氣溫和,帶著一股從容的氣度,接著繼續道:“既然韓將軍願意出山輔佐,那我便不會再多言。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一同為天下百姓謀一條生路。”
韓辭看著劉三的眼神,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動。劉三說話的那股氣勢和沉穩,確實與他所見過的領袖有所不同。相比那些急功近利的領袖,劉三更多的是為了大局著想。雖然韓辭並未表露出太多的情緒,但他對劉三的那股堅韌與果敢,已經悄然產生了幾分認可。
“你若真能有此胸懷,倒也值得一試。”韓辭語氣依舊冷淡,但眼神中卻隱約流露出一絲認可,“不過,劉三,你若要依靠我,那麽就得證明你值得我為你效命。”
劉三點點頭,微笑著道:“韓將軍所言極是。我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真心希望能帶領百姓脫離現有的苦境,創造一個更公正的國家。若韓大人願意輔佐,我定當以百姓為先,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將軍。”韓辭開口,語氣平靜,“若要在這場亂世中立足,你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帥來引領你,帶領你的軍隊走向勝利。若將軍權交給我,統領所有兵馬,不僅能讓你自己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能讓你的軍隊整齊劃一,形成強大的戰力。”
劉三低頭沉思,眼中閃過一絲掙紮。
“韓大人,我知道你的能力,但如果將兵權交給你,我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掌控權。”劉三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未盡的猶豫。他看向蕭燁和陳賢。
話未說完,蕭燁與陳賢便已察覺到劉三的遲疑,立即走上前來,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道:“劉三哥,您不是一個輕易猶豫的人。若要勝過趙修,平定天闕國,必然要依靠韓辭的才能。您不必擔心,韓將軍的眼光與能力,定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正是,”陳賢也接過話頭,神色認真地補充道,“我們如今兵力不足,若沒有一個強力的統帥,哪怕再多的兵力也無法發揮應有的威力。韓辭若能統領兵馬,定能讓我們在戰場上出奇製勝。”
劉三低頭思索片刻,心中原本的猶豫逐漸被堅定取而代之。
“既然如此,那就交給韓大人。”劉三最後做出決定,聲音雖平靜,卻滿含決心,“我劉三願意將軍權交予韓辭,願意聽從他的調遣。”
韓辭看著劉三,眼中掠過一絲微妙的情緒,似乎對於劉三的決定並不意外,但又有一絲欣賞。隨即,他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客氣。”韓辭淡淡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冷峻和自信,“從今天起,劉三將成為我的副將,我將統領一切兵馬。”
他轉身看向蕭燁和陳賢,命令道:“你們兩個,立刻去安排兵力部署,確保軍隊的整頓和訓練,務必按戰術要求分配。”
“是,韓將軍!”蕭燁和陳賢立刻應聲,動作迅速且果斷,顯然對韓辭的命令毫不猶豫。
劉三則看著韓辭,心中的不安已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由衷的信任和期待。
杜仲帶領的軍隊一路疾行,終於抵達了塞上鎮。他下令停兵整隊,站在高處俯視著這座本應脆弱、散亂的駐軍營地,眼前的情景卻讓他心中一陣驚疑不定。
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如自己的精銳,但每一名士兵的神態都嚴肅緊張,紀律嚴明,絲毫不像之前那些散漫不堪的義軍。營地內,旗幟飄揚,兵士們列陣整齊,訓練有序,甚至能聽到刀劍碰撞、鼓聲激昂的戰鬥練習聲。顯然,這不是一支剛剛成立的臨時隊伍,而是一支經過精心整訓、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
杜仲心中一驚,仔細打量著這一切,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他原本以為,劉三的軍隊在短時間內不過是個無法成氣候的義軍,最多能做些騷擾性的遊擊戰而已。可眼前這一幕,完全打破了他的判斷。
“怎麽迴事?”杜仲沉聲問道,身邊的參謀見狀,立刻走上前匯報,“將軍,劉三軍的士氣明顯高漲,營地內紀律嚴明,似乎與之前的鬆懈完全不同。聽說他們最近找來了強悍的統帥,名叫韓辭。”
杜仲此刻心頭劇震,迴憶起了數月前在襄城的那場慘敗。當時,韓辭手下的精兵如鐵壁一般,毫不留情地摧毀了自己的先鋒軍。雖然他自己逃脫了那一戰,但心中的陰影卻始終未曾散去。麵對韓辭這個人物,他深知自己絕非其對手。今天,若再與韓辭交鋒,恐怕結局不會有任何不同。
杜仲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不安,立刻下令:“撤退!全軍後撤!”
他眼見形勢不妙,立刻帶領隊伍急速向後撤退。然而,韓辭早有準備,他早在杜仲進入塞上鎮周圍時,便已經悄悄布下了埋伏。
就在杜仲帶領大軍快速後撤之時,突然聽見四周的樹木間傳來兵刃碰撞的聲音,緊接著,一陣鏗鏘的步伐接踵而至。杜仲心中一緊,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韓辭的包圍圈。
他迴頭看去,隻見從山林間衝出大量的劉三軍士兵,四麵八方圍了過來。韓辭親自帶隊,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嚴密包圍了杜仲的撤退路線。杜仲頓時大驚失色,冷汗直流,心中更是徹底喪失了鬥誌。
“怎麽會這樣?”杜仲喃喃自語,眼前的局勢令他感到無比壓抑。他知道,此時自己已陷入死局,別說逃脫,就連一次抵抗的機會都沒有。過去的種種對戰經驗,這一刻變得毫無意義。
他一邊看著包圍圈收緊,一邊不由得迴憶起那場襄城之戰。韓辭憑借精準的戰術布局與高超的指揮能力,將自己整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自己僅憑僥幸才得以脫身。如今,那個曾經讓自己丟臉的敵人,竟然已經在此地設下了如此精巧的陷阱,將自己完全困住。
“投降吧。”一聲低沉的聲音從包圍圈外傳來,韓辭緩步走了出來,眼神平靜而銳利。
杜仲臉色蒼白,仿佛被這句話定住了。他本能地想要反抗,但心底卻沒有半點信心。自己能逃脫一次,但這次又如何?
然而,韓辭看著劉三行禮時,僅微微頷首,動作簡潔卻並未顯得太過恭敬,甚至帶著一絲疏離和淡漠。那種不冷不熱的態度,仿佛他對於劉三的尊重,遠不如劉三對他那般真誠。看到韓辭的反應,劉三並沒有太多不悅,反而隻是輕輕一笑。
“韓將軍,能見到您,實在是我劉三的榮幸。”劉三說話時語氣溫和,帶著一股從容的氣度,接著繼續道:“既然韓將軍願意出山輔佐,那我便不會再多言。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一同為天下百姓謀一條生路。”
韓辭看著劉三的眼神,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動。劉三說話的那股氣勢和沉穩,確實與他所見過的領袖有所不同。相比那些急功近利的領袖,劉三更多的是為了大局著想。雖然韓辭並未表露出太多的情緒,但他對劉三的那股堅韌與果敢,已經悄然產生了幾分認可。
“你若真能有此胸懷,倒也值得一試。”韓辭語氣依舊冷淡,但眼神中卻隱約流露出一絲認可,“不過,劉三,你若要依靠我,那麽就得證明你值得我為你效命。”
劉三點點頭,微笑著道:“韓將軍所言極是。我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真心希望能帶領百姓脫離現有的苦境,創造一個更公正的國家。若韓大人願意輔佐,我定當以百姓為先,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將軍。”韓辭開口,語氣平靜,“若要在這場亂世中立足,你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帥來引領你,帶領你的軍隊走向勝利。若將軍權交給我,統領所有兵馬,不僅能讓你自己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能讓你的軍隊整齊劃一,形成強大的戰力。”
劉三低頭沉思,眼中閃過一絲掙紮。
“韓大人,我知道你的能力,但如果將兵權交給你,我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掌控權。”劉三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未盡的猶豫。他看向蕭燁和陳賢。
話未說完,蕭燁與陳賢便已察覺到劉三的遲疑,立即走上前來,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道:“劉三哥,您不是一個輕易猶豫的人。若要勝過趙修,平定天闕國,必然要依靠韓辭的才能。您不必擔心,韓將軍的眼光與能力,定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正是,”陳賢也接過話頭,神色認真地補充道,“我們如今兵力不足,若沒有一個強力的統帥,哪怕再多的兵力也無法發揮應有的威力。韓辭若能統領兵馬,定能讓我們在戰場上出奇製勝。”
劉三低頭思索片刻,心中原本的猶豫逐漸被堅定取而代之。
“既然如此,那就交給韓大人。”劉三最後做出決定,聲音雖平靜,卻滿含決心,“我劉三願意將軍權交予韓辭,願意聽從他的調遣。”
韓辭看著劉三,眼中掠過一絲微妙的情緒,似乎對於劉三的決定並不意外,但又有一絲欣賞。隨即,他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客氣。”韓辭淡淡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冷峻和自信,“從今天起,劉三將成為我的副將,我將統領一切兵馬。”
他轉身看向蕭燁和陳賢,命令道:“你們兩個,立刻去安排兵力部署,確保軍隊的整頓和訓練,務必按戰術要求分配。”
“是,韓將軍!”蕭燁和陳賢立刻應聲,動作迅速且果斷,顯然對韓辭的命令毫不猶豫。
劉三則看著韓辭,心中的不安已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由衷的信任和期待。
杜仲帶領的軍隊一路疾行,終於抵達了塞上鎮。他下令停兵整隊,站在高處俯視著這座本應脆弱、散亂的駐軍營地,眼前的情景卻讓他心中一陣驚疑不定。
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如自己的精銳,但每一名士兵的神態都嚴肅緊張,紀律嚴明,絲毫不像之前那些散漫不堪的義軍。營地內,旗幟飄揚,兵士們列陣整齊,訓練有序,甚至能聽到刀劍碰撞、鼓聲激昂的戰鬥練習聲。顯然,這不是一支剛剛成立的臨時隊伍,而是一支經過精心整訓、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
杜仲心中一驚,仔細打量著這一切,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他原本以為,劉三的軍隊在短時間內不過是個無法成氣候的義軍,最多能做些騷擾性的遊擊戰而已。可眼前這一幕,完全打破了他的判斷。
“怎麽迴事?”杜仲沉聲問道,身邊的參謀見狀,立刻走上前匯報,“將軍,劉三軍的士氣明顯高漲,營地內紀律嚴明,似乎與之前的鬆懈完全不同。聽說他們最近找來了強悍的統帥,名叫韓辭。”
杜仲此刻心頭劇震,迴憶起了數月前在襄城的那場慘敗。當時,韓辭手下的精兵如鐵壁一般,毫不留情地摧毀了自己的先鋒軍。雖然他自己逃脫了那一戰,但心中的陰影卻始終未曾散去。麵對韓辭這個人物,他深知自己絕非其對手。今天,若再與韓辭交鋒,恐怕結局不會有任何不同。
杜仲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不安,立刻下令:“撤退!全軍後撤!”
他眼見形勢不妙,立刻帶領隊伍急速向後撤退。然而,韓辭早有準備,他早在杜仲進入塞上鎮周圍時,便已經悄悄布下了埋伏。
就在杜仲帶領大軍快速後撤之時,突然聽見四周的樹木間傳來兵刃碰撞的聲音,緊接著,一陣鏗鏘的步伐接踵而至。杜仲心中一緊,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韓辭的包圍圈。
他迴頭看去,隻見從山林間衝出大量的劉三軍士兵,四麵八方圍了過來。韓辭親自帶隊,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嚴密包圍了杜仲的撤退路線。杜仲頓時大驚失色,冷汗直流,心中更是徹底喪失了鬥誌。
“怎麽會這樣?”杜仲喃喃自語,眼前的局勢令他感到無比壓抑。他知道,此時自己已陷入死局,別說逃脫,就連一次抵抗的機會都沒有。過去的種種對戰經驗,這一刻變得毫無意義。
他一邊看著包圍圈收緊,一邊不由得迴憶起那場襄城之戰。韓辭憑借精準的戰術布局與高超的指揮能力,將自己整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自己僅憑僥幸才得以脫身。如今,那個曾經讓自己丟臉的敵人,竟然已經在此地設下了如此精巧的陷阱,將自己完全困住。
“投降吧。”一聲低沉的聲音從包圍圈外傳來,韓辭緩步走了出來,眼神平靜而銳利。
杜仲臉色蒼白,仿佛被這句話定住了。他本能地想要反抗,但心底卻沒有半點信心。自己能逃脫一次,但這次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