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醫署,藏書閣。


    一卷塵封已久的竹簡被輕輕展開。


    \"這是......\"李玉竹屏住唿吸。


    【醫道春秋】


    記錄者:華佗弟子 華千機


    時間:大宋建炎元年


    \"原來這就是真相......\"白蘅輕聲說。


    竹簡上記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五百年前】


    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天下大疫,生靈塗炭。


    華佗帶領弟子們日夜研究,終於發現:


    這場大疫並非普通瘟疫,而是天地氣機失調所致。


    為了化解這場浩劫,華佗創造了\"九煞大陣\":


    不是殺伐之術


    而是救世之法


    用以調和天地


    拯救蒼生


    但就在關鍵時刻,意外發生了:


    一位弟子因無法承受陣法之力而走火入魔,導致陣法失控。


    為了避免災難重現,華佗不得不將陣法一分為九:


    九煞珠分散各處


    天機玉托付江南


    救苦玉寄存北方


    醫典分藏天下


    臨終前,華佗留下預言:


    \"五百年後,


    天地再變,


    有緣九子,


    重聚醫緣。


    屆時若能心手相連,


    方可化解天下浩劫。\"


    【百年之後】


    華千機追隨師命,開創藥王穀,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天。


    但人心難測,有人將這神聖醫術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


    藥王穀一分為二:


    正統:堅守醫道


    叛徒:追求權勢


    這就是後來的紛爭根源。


    【五十年前】


    征兆初現:


    天象異常


    地氣紊亂


    疫病頻發


    災禍連連


    華千機知道,預言中的時刻快要到了。


    他暗中布局:


    培養醫者


    收集醫典


    尋找玉佩


    等待時機


    【一年前】


    所有的準備終於到位:


    天機玉:在李玉竹手中


    救苦玉:由白蘅守護


    九煞珠:蟄伏待出


    關鍵人物:各就其位


    \"原來這一切都是早有安排......\"楊柳感歎。


    \"不,\"李玉竹說,\"這不是安排,而是緣分。\"


    她指著竹簡後麵的一段話:


    \"醫道至善,


    在心不在術。


    若無大愛之心,


    即便得九煞之力,


    亦是徒勞。\"


    白蘅若有所思:\"所以冷無塵的''叛變''......\"


    \"是的,\"李玉竹說,\"那是他的頓悟之路。\"


    就在這時,一封信箋從竹簡中滑落。


    那是華千機留下的最後一封信:


    \"後來人啊,


    當你們讀到這裏時,


    想必已經明白:


    醫者,不僅醫病,


    更要醫心。


    這''太始圓珠'',


    不是尋常法寶,


    而是醫者大愛的象征。


    願你們記住:


    普天之下,


    芸芸眾生,


    皆是一家。


    治病救人,


    不分貴賤,


    但求一心。\"


    讀到這裏,眾人都沉默了。


    李玉竹輕撫\"太始圓珠\",感受著其中流轉的溫暖:


    \"這就是我們和合醫署的使命......\"


    深夜的和合醫署,藏書閣燈火通明。


    青燈之下,李玉竹輕輕撫過那卷泛黃的竹簡,指尖能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燭光在竹簡上跳動,仿佛在訴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這卷竹簡,\"白蘅在一旁輕聲說,\"一直被藥王穀雪藏在密室中。直到今天,它終於等到了該現世的時候。\"


    楊柳小心翼翼地展開竹簡,歲月的香氣撲麵而來。那是墨與竹交織的芬芳,沉澱了幾百年的光陰。


    \"醫道春秋......\"李玉竹念出竹簡上的題字,指尖微微顫抖,\"這字跡,與天機玉上的紋路如出一轍。\"


    竹簡上的文字工整有力,透著一股堅定的氣息:


    \"餘名華千機,華佗恩師關門弟子。今記此事,為告後人。\"


    白蘅在燭光下仔細辨認:\"這上麵的墨跡,似乎還帶著一絲靈氣......\"


    \"是以靈藥研磨的特製藥墨,\"冷無塵不知何時來到書閣,\"可以保存千年而不褪色。這是藥王穀的秘傳之法。\"


    李玉竹看向他:\"你怎麽來了?\"


    \"這部《醫道春秋》,\"冷無塵神色複雜,\"也是我多年尋找的目標。如今,它終於重現天日。\"


    隨著竹簡徐徐展開,一段塵封的往事漸漸浮現:


    五百年前的那個夏天,疫病肆虐,屍橫遍野。華佗和弟子們在一座破廟中日夜研究,想要找出拯救天下的方法。


    \"這段記載......\"楊柳突然說,\"讓我想起了當年和師父在疫區救人的情景。\"


    李玉竹輕輕點頭。醫者仁心,千百年來從未改變。


    竹簡繼續記載:在無數次失敗後,華佗終於發現了真相。那場大疫的根源,竟是天地氣機的失調。為此,他創造了\"九煞大陣\"。


    \"原來如此,\"白蘅若有所思,\"怪不得這陣法能引動天地之力。\"


    \"是啊,\"冷無塵說,\"我曾經一度以為這是殺伐之術,直到......\"


    他的話戛然而止,眼中閃過一絲愧疚。


    李玉竹理解地看了他一眼:\"每個人都有迷失的時候,重要的是能夠迴頭。\"


    夜色漸深,燭影搖曳。竹簡上的故事繼續展開:


    那個走火入魔的弟子,在瘋狂中幾乎毀掉了整個陣法。華佗不得不作出艱難的選擇,將陣法一分為九。


    \"師父......\"白蘅眼中含淚,\"為了救那個弟子,甚至不惜......\"


    \"這就是醫者的慈悲,\"李玉竹輕聲說,\"即便麵對背叛,也不忘救人。\"


    突然,一陣風吹動燭火,竹簡微微震動。一張泛黃的圖紙從中滑落。


    那是一幅古老的太極圖,上麵標注著密密麻麻的注釋。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圖紙邊緣的一行小字:


    \"醫道至善,存乎一心。


    九煞雖強,不及仁心。


    後世若問醫道真諦,


    但存菩提,便是真傳。\"


    \"這就是華佗祖師留給我們的最後教誨......\"冷無塵喃喃自語。


    就在這時,\"太始圓珠\"突然發出溫潤的光芒,將整個藏書閣籠罩在祥和的氣息中。


    李玉竹握著圓珠,能感受到其中流轉的生命氣息。那是千百年來無數醫者的心血結晶,是一代代仁心仁術的傳承。


    \"說來也是奇妙,\"白蘅看著眾人,\"五百年前一散的九煞珠,竟然在我們手中重聚。\"


    \"這不是巧合,\"楊柳說,\"是我們的心意相通。\"


    冷無塵點頭:\"正是因為放下了各自的執念,我們才能共同完成這個使命。\"


    李玉竹看著窗外的月光:\"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華千機在竹簡最後寫道:


    \"今留此言,


    望後世醫者,


    不忘初心,


    但求濟世。


    醫道無涯,


    唯善為岸。


    渡人渡己,


    道在人心。\"


    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竹簡上。一代醫聖的心血,終於在五百年後找到了歸宿。


    李玉竹將竹簡小心收起,看向眾人:\"從今以後,和合醫署不僅要傳承醫術,更要傳承這份仁心。\"


    白蘅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才是真正的醫道傳承。\"


    \"我們會做到的,\"楊柳堅定地說,\"讓這份大愛生生不息。\"


    冷無塵沉默片刻,鄭重地說:\"請允許我也加入和合醫署。\"


    李玉竹微笑:\"歡迎迴來。\"


    燭光搖曳,在藏書閣的牆上投下影子。這一刻,冥冥之中仿佛有前人的目光在注視著這裏,欣慰地看著這群年輕的醫者承接起薪火相傳的重任。


    醫道無涯,大愛無疆。


    一個新的傳奇,正要開始......


    李玉竹繼續展開竹簡,夜色漸深,但眾人的心卻愈發明亮。


    【百年擴張】一節的記載讓所有人屏息:


    華千機創建藥王穀之初,隻是一個藏身山野的小小醫廬。但他始終牢記師命,默默經營,為五百年後的重聚做準備。


    \"你們可知道藥王穀的''王''字,其實是個謎?\"冷無塵突然開口,\"那不是帝王的''王'',而是......\"


    \"合一的象征,\"白蘅接過話,\"一橫一豎,天地相交。\"


    李玉竹若有所思:\"就像我們和合醫署的''合''字......\"


    竹簡繼續講述著那段艱辛的曆程:


    初創之時,華千機幾乎踏遍千山萬水,尋訪醫道遺珍。他在荒山中找到失傳的藥方,在深穀裏發現絕跡的藥材,在民間搜集散落的醫典。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楊柳說,\"去年在西北,我們發現的那個藏經洞......\"


    \"對!\"白蘅眼前一亮,\"洞中的醫書上都蓋著一個特殊的印記。\"


    冷無塵取出一枚銅印:\"是這個嗎?\"


    眾人湊近一看,銅印上刻著一個古樸的符號:似太極,似丹爐,又像一顆跳動的心。


    \"這是華千機祖師的私印,\"冷無塵解釋,\"他用這個標記留下線索,等待有緣人尋找。\"


    李玉竹迴想起當初得到天機玉的情景:\"所以那些看似巧合的相遇......\"


    \"都是前人的苦心安排。\"白蘅輕聲說。


    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畫出斑駁的光影。李玉竹注意到竹簡上有一段特別的記載:


    \"醫道傳承,重在心法。


    各派分化,亦是必然。


    然分則兩傷,合則雙美。


    望後人明此意,


    勿重蹈前轍。\"


    \"這是說給我們聽的,\"冷無塵神色黯然,\"我曾經太過執著於力量,忘記了初心。\"


    白蘅安慰道:\"能知錯就改,說明你始終沒有迷失本心。\"


    就在這時,一陣清香飄來。


    \"這是......\"楊柳眼睛一亮,\"檀香?\"


    \"不,\"李玉竹輕嗅,\"是藥香。\"


    冷無塵從懷中取出一塊檀木:\"這是華千機祖師留下的香丸,以珍貴藥材所製,可以靜心明誌。\"


    他將香丸點燃,淡淡的煙氣在房中嫋嫋升起。


    伴隨著沁人心脾的藥香,竹簡上的故事仿佛有了生命:


    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外憂內患,民不聊生。華千機帶領弟子們在各地行醫,既救治病患,也在尋找散落的九煞珠。


    但隨著藥王穀的聲名漸起,權勢的誘惑也悄然而至。有人開始覬覦這份力量,想要將醫術變成牟利的工具。


    \"這段曆史,\"白蘅歎息,\"最終導致了藥王穀的分裂。\"


    李玉竹從竹簡中讀出關鍵的一段:


    \"某日,大弟子來問:


    ''師父,醫術既可濟世,


    何不助君王成就霸業?''


    餘答:


    ''醫者以救人為本,一入權勢,便失初心。寧可默默無聞,不可助紂為虐。''\"


    \"這個大弟子......\"楊柳欲言又止。


    \"是我的曾祖,\"冷無塵坦然道,\"也是藥王穀分裂的導火索。\"


    檀香繚繞中,往事如煙。那些關於正統與叛徒的恩怨,在曆史長河中顯得那麽渺小。


    突然,\"太始圓珠\"發出一陣共鳴,與房中的檀香交相輝映。


    一個奇妙的景象出現了:


    煙氣中仿佛浮現出一座古老的醫廬,一位白發老者正在教導弟子們製藥。他們的身影栩栩如生,卻又虛幻如煙。


    \"這是......\"眾人屏住唿吸。


    \"是華千機祖師留下的影像,\"冷無塵激動地說,\"這塊檀香中封印著他的記憶!\"


    煙氣中的景象繼續展開:


    老者說:\"醫道至簡,不在技藝的高低,而在心性的修為。一味草藥,用之正則為藥,用之邪則為毒。此中玄機,全在一心。\"


    聽到這裏,李玉竹突然想起了什麽:\"所以''九煞大陣''會失控,其實......\"


    \"是因為使用者的心念!\"白蘅恍然大悟。


    \"正是,\"冷無塵說,\"當年那個走火入魔的弟子,就是因為心存邪念。\"


    煙氣漸漸散去,但那份醍醐灌頂的感覺依然縈繞在眾人心頭。


    李玉竹將竹簡小心卷起:\"這不僅是一份醫道春秋,更是一部明心見性的覺悟之書。\"


    \"從今以後,\"白蘅說,\"和合醫署要將這份覺悟傳承下去。\"


    \"不僅要傳承醫術,\"楊柳接過話,\"更要傳承這份濟世之心。\"


    冷無塵鄭重地說:\"讓我們一起,完成前人未竟的事業。\"


    月色漸深,但藏書閣中的燈火依然明亮。這一夜的發現,讓眾人對醫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華千機在竹簡末尾寫道:


    \"此事已過五百載,世事滄桑幾度更。唯願後人記初心,醫道濟世萬年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廚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灣的莎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灣的莎菈並收藏天廚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