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醫齋\"開業的第一天,天還未亮,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門前的金銀花架上,晨露未幹,花香四溢。
\"師父,您看,\"李玉竹指著門外的人群,\"來了好多達官顯貴。\"
蘇青檸站在二樓雅間,透過窗欞望向街道。隻見各色華服車馬絡繹不絕,有穿著錦袍的富商,也有著素衣的文人。
\"臨安果然是繁華之地,\"她輕聲感歎,\"老孫,讓大家準備好,要讓臨安城的人看看,什麽是真正的''汴京味道''。\"
店內早已布置妥當。一樓是大堂,擺設著檀木桌椅,古色古香。二樓分成數間雅室,每間都有不同的主題。最特別的是臨窗的\"品茗軒\",專門用來品茶論道。
\"蘇掌櫃,\"一個小廝跑來報告,\"沈家的玉茗小姐來了,還帶來了一批上好的明前龍井。\"
\"快請進來,\"蘇青檸吩咐,\"就在品茗軒。\"
玉茗帶著丫鬟上樓,懷中抱著一個紫砂茶罐:\"姐姐,這是我們沈家最好的龍井,專門為今天準備的。\"
\"正好,\"蘇青檸接過茶罐,\"我也準備了一些新點心,等會讓大家一起品嚐。\"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位穿著華服的老者在眾人簇擁下走進店來。
\"是杭州知府!\"玉茗低聲說。
\"有趣,\"蘇青檸微微一笑,\"看來這臨安城的達官顯貴,都想來見識見識啊。玉茗,陪我下去迎客。\"
大堂裏已經座無虛席。知府大人在上首落座,蘇青檸親自上前奉茶。
\"久聞蘇供奉的''食醫齋''獨具特色,\"知府品了一口茶,讚道,\"光是這茶的香氣,就不同凡響啊。\"
\"知府大人過獎,\"蘇青檸說,\"這是沈家特供的明前龍井,我不過是在泡製時加了一味藥材,可以安神靜氣。\"
\"哦?\"知府來了興趣,\"莫非就是傳說中的......\"
\"正是''養生茶'',\"蘇青檸解釋,\"每種茶都有其特性,配以適當的藥材,既能增香,又能養生。\"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匆匆跑來:\"掌櫃的,外麵有人說要挑戰我們的廚藝!\"
蘇青檸往門口看去,隻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站在那裏,身後還跟著幾個徒弟模樣的年輕人。
\"在下''醉仙樓''的錢大廚,\"那人抱拳道,\"聽說蘇供奉的手藝出神入化,特來討教。\"
堂內頓時一片嘩然。醉仙樓是杭州最有名的酒樓之一,這錢大廚更是本地有名的廚師。
\"有趣,\"蘇青檸輕聲說,\"既然是同行切磋,那就請錢大廚上二樓''品茗軒''一敘。\"
\"品茗軒\"裏,錢大廚打量著四周的布置,目光落在那套特製的廚具上。
\"好眼力,\"蘇青檸笑道,\"這是我特製的''食醫小廚'',可以在客人麵前即時烹飪。錢大廚想比什麽?\"
\"既然是在''品茗軒'',\"錢大廚說,\"不如我們就比茶點如何?\"
\"有意思,\"蘇青檸點頭,\"那就請錢大廚先來。\"
錢大廚立即讓徒弟搬來食材,開始製作。隻見他手法嫻熟,很快就做出一盤\"桂花糕\"。糕點晶瑩剔透,隱約可見金黃的桂花。
\"這是我們杭州的傳統點心,\"錢大廚解釋,\"用上等糯米粉配以新鮮桂花,再加入一味秘製香料......\"
蘇青檸接過一塊品嚐,讚道:\"好一個''桂花糕''!口感綿軟,桂花的香氣恰到好處,確實是難得的好手藝。\"
\"蘇供奉過獎了,\"錢大廚說,\"不知您準備......\"
\"既然錢大廚用了桂花,\"蘇青檸說,\"那我就獻醜了。\"
她轉身來到小廚前,動作行雲流水。隻見她先將上等藕粉過篩,然後加入特製的桂花露調和。最特別的是,她還加入了一些細碎的茶葉。
\"這是......\"錢大廚好奇地看著。
\"''茗香藕糕'',\"蘇青檸解釋,\"用龍井茶葉配桂花,再以藕粉為底。北方人喜歡茶點並食,我就想著何不把茶直接融入點心中?\"
她將做好的點心裝盤,外形如同層層疊疊的荷葉,翠綠中透著金黃,確實賞心悅目。
知府夾起一塊品嚐,眼前一亮:\"妙啊!入口清香,迴味甘甜。茶香與桂花的味道居然能融合得如此完美!\"
\"不止如此,\"蘇青檸笑道,\"這藕粉中加入了一味安神的藥材,食後能靜心凝神。\"
錢大廚也嚐了一塊,沉默良久,突然抱拳道:\"蘇供奉的手藝,果然名不虛傳。這茶點的做法,可謂是開創了一種新路子啊!\"
\"錢大廚謬讚了,\"蘇青檸說,\"我不過是借鑒了江南的特色,融入了一些北方的理念。其實,南北之間本就應該互相學習。\"
\"說得好!\"知府拍案叫絕,\"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啊!\"
就在這時,李玉竹捧著一個食盒走來:\"師父,您要的''四季點心''好了。\"
\"正好,\"蘇青檸打開食盒,\"請諸位品嚐。這是我專門為''食醫齋''設計的特色點心,每種都配以不同的茶......\"
食盒中是四款造型精美的點心,分別代表春夏秋冬:
春之櫻:櫻花慕斯,配以碧螺春
夏之荷:蓮子糕,配以龍井
秋之月:桂花酥,配以鐵觀音
冬之雪:白玉糯米糕,配以普洱
\"好一個''四季點心''!\"知府讚歎道,\"每款都有其特色,更妙的是與茶的搭配。\"
蘇青檸微笑著為大家講解:\"春之櫻配碧螺春,取其清新雅致。櫻花慕斯的甜美能中和茶的清冽,兩相映襯,如同春日初晴。\"
她斟上一杯碧螺春,茶香與櫻花的芬芳在空氣中交織。
\"夏之荷配龍井,\"她繼續道,\"蓮子本就清香,龍井的鮮爽更能提升其韻味。這蓮子糕中還加入了一味清暑的藥材,最適合夏日享用。\"
錢大廚品了一口,點頭讚許:\"這味道,確實有一番清雅之意。\"
\"秋之月用桂花酥配鐵觀音,\"蘇青檸說著,取出一塊金黃的點心,\"桂花的甜香與鐵觀音的濃鬱相得益彰。這酥皮中還加入了一些杏仁粉,可以養肺潤燥。\"
\"冬之雪......\"她拿起最後一塊潔白如雪的糯米糕,\"配以普洱,取其溫潤。這糯米糕中加入了一些人參粉,暖胃驅寒。\"
\"絕妙!\"知府連連稱讚,\"不僅口味精妙,更融入了養生之道。蘇供奉這是要開創一派新的飲食文化啊!\"
\"不敢當,\"蘇青檸謙遜道,\"我隻是覺得,美食不僅要好吃,更要對身體有益。這也是''食醫齋''的宗旨。\"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錦袍的中年人從樓下走來,身後還跟著幾個隨從。
\"這位是......\"蘇青檸問道。
\"是杭州茶商會的會長,\"玉茗小聲說,\"徐家的當家人。\"
\"原來是徐會長,\"蘇青檸迎上前去,\"有失遠迎。\"
\"久聞蘇供奉大名,\"徐會長笑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四季點心''的創意,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啊!\"
\"徐會長過獎,\"蘇青檸說,\"我正好有個想法,想請教會長。\"
\"哦?\"
\"臨安是天下茶都,\"蘇青檸說,\"不如我們合作,在''食醫齋''開設一個專門的茶點空間。由茶商會提供各色名茶,我們來研製相配的點心......\"
\"好主意!\"徐會長眼前一亮,\"這樣不僅能推廣臨安的茶文化,還能創造出新的特色。\"
\"不止如此,\"蘇青檸補充,\"我們還可以定期舉辦品茶會,請各路名家來品評,互相交流......\"
\"妙啊!\"知府也來了興趣,\"這樣既能促進商貿,又能傳播文化。蘇供奉,你這是要在臨安城掀起一場''茶點革命''啊!\"
蘇青檸笑而不答,隻是看向窗外。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幾上的茶具上,折射出點點金光。這臨安城的機遇,才剛剛開始......
臨近午時,賓客漸散。蘇青檸將徐會長請到一間僻靜的雅室。
\"茶商會的規矩我略有耳聞,\"她一邊沏茶一邊說,\"現在臨安的茶商,應該都需要一個重新團結的機會吧?\"
徐會長神色一凜:\"蘇供奉果然明白人。自從樓家的事情之後,確實......\"
\"所以我的提議,\"蘇青檸說,\"不僅是一次商業合作,更是一個契機。\"
她取出一張圖紙,展開在案幾上:\"這是我設計的''茶語坊'',分三層:一層是茶具展示和零售,二層是品茶雅座,三層是會客廳,專門用來舉辦品茶會。\"
徐會長仔細看著圖紙,目露讚賞:\"布局精妙。不過,這工程不小啊。\"
\"正好我在清波門附近看中了一處宅子,\"蘇青檸說,\"位置極好,前臨運河,後靠茶園。若是茶商會願意投資......\"
\"這個自然,\"徐會長點頭,\"不過股份......\"
\"茶商會占六成,\"蘇青檸說,\"我占三成,剩下一成,留給想加入的茶商。這樣既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又能避免獨大。\"
\"蘇供奉好手段!\"徐會長擊節讚歎,\"這一成股份,可比黃金還值錢啊。\"
\"利益均沾,各得其所,\"蘇青檸笑道,\"這才是長久之計。\"
就在這時,李玉竹在外麵輕聲稟報:\"師父,沈家老爺來了。\"
\"來得正好,\"蘇青檸說,\"請沈老爺上來。\"
沈德元大步走進雅室,見到徐會長也在,略顯驚訝:\"原來徐兄也在。\"
\"沈兄來得正好,\"徐會長笑道,\"蘇供奉正要跟我們談一樁大生意。\"
蘇青檸將計劃詳細說了一遍。沈德元聽完,沉思片刻:\"這''茶語坊''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要整合這麽多茶商......\"
\"所以要從賞茶會開始,\"蘇青檸說,\"讓大家先看到希望。沈老爺,不知那處山頂的別院......\"
\"蘇供奉果然好眼力!\"沈德元讚歎,\"那處別院視野極佳,舉辦賞茶會再合適不過。\"
\"我是這樣想的,\"蘇青檸說,\"賞茶會分三場:上午品茶論道,午時美食品鑒,下午......\"她看了看兩人,\"不如請幾位名家,談談臨安茶商的未來?\"
徐會長和沈德元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這哪裏是賞茶會,分明是一場重新洗牌的大戲!
\"妙啊!\"徐會長撫掌,\"借著品茗的雅興,談商業的正事。這樣既不失風雅,又能收實效。\"
\"不過......\"沈德元略有遲疑。
\"沈老爺是擔心請不動那些名家吧?\"蘇青檸笑道,\"這個就要請徐會長幫忙了。\"
\"這......\"
\"茶商會創立五十年,\"蘇青檸意味深長地說,\"徐會長在江南的人脈,怕是比知府都要廣吧?\"
徐會長哈哈大笑:\"蘇供奉果然是明白人!這事包在我身上。\"
夕陽西下,\"食醫齋\"終於迎來了開業第一天的落幕。蘇青檸站在二樓,看著仆役們收拾著殘局,內心卻格外平靜。
\"師父,\"李玉竹走過來,\"今天的營收統計出來了。\"
\"不急,\"蘇青檸輕聲說,\"你覺得今天怎麽樣?\"
\"很成功啊!\"李玉竹興奮地說,\"那些點心大受歡迎,尤其是''四季點心'',明天還有好多人預訂......\"
\"不,\"蘇青柾搖頭,\"我是說你學到了什麽?\"
李玉竹愣了一下,認真思索:\"學到了......商業上的謀劃?師父今天和徐會長他們的談判,真是步步為營。\"
\"還有呢?\"
\"還有......人情世故?\"李玉竹不太確定,\"就像師父說的,要讓各家茶商都能得利,這樣才能長久。\"
\"不錯,\"蘇青檸欣慰地點頭,\"但最重要的是......\"
她走到窗前,指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看到了嗎?每個人臉上的表情。\"
李玉竹仔細觀察:\"有滿意的、歡喜的、期待的......\"
\"這就對了,\"蘇青檸說,\"開店賣食物,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能讓人吃得開心、住得溫暖。這才是''食醫齋''的真正意義。\"
就在這時,玉茗匆匆走上樓來:\"姐姐,父親讓我來問,賞茶會的事......\"
\"告訴沈老爺放心,\"蘇青檸說,\"過兩天我會親自去別院看看。對了,讓人把這個送去給他。\"
她從櫃子裏取出一個精致的食盒:\"裏麵是些養生糕點,對他的老毛病有幫助。\"
玉茗接過食盒,突然紅了眼圈:\"姐姐,你......\"
\"傻丫頭,\"蘇青檸笑道,\"我們是朋友啊。再說,你父親的症候我略知一二,這點心確實對他有好處。\"
待玉茗離開後,李玉竹若有所思:\"師父,您是不是早就計劃好了?從開店到賞茶會,再到''茶語坊''......\"
\"也不全是,\"蘇青檸坐迴案前,開始研究明天的菜單,\"有些事情是計劃好的,有些卻是隨機應變。就像今天的錢大廚,他的挑戰反而給了我一個展示的機會。\"
\"那接下來......\"
\"接下來,\"蘇青檸展開一張白紙,\"我們要準備一場真正的盛宴了。李玉竹,你覺得在賞茶會上,我們該準備些什麽點心?\"
夜色漸深,\"食醫齋\"的燈火依然明亮。蘇青檸和徒弟們圍坐在案前,研究著新的點心配方。這臨安城的夜晚,比她想象的要暖和得多。
在不遠處的運河上,一艘畫舫緩緩駛過。船上飄來一陣輕柔的琴聲,與\"食醫齋\"的茶香交織在一起,在這初夏的夜色中,顯得格外動人。
第二天一早,蘇青檸就帶著李玉竹去看了那處山頂別院。
\"師父,您看,\"李玉竹指著門外的人群,\"來了好多達官顯貴。\"
蘇青檸站在二樓雅間,透過窗欞望向街道。隻見各色華服車馬絡繹不絕,有穿著錦袍的富商,也有著素衣的文人。
\"臨安果然是繁華之地,\"她輕聲感歎,\"老孫,讓大家準備好,要讓臨安城的人看看,什麽是真正的''汴京味道''。\"
店內早已布置妥當。一樓是大堂,擺設著檀木桌椅,古色古香。二樓分成數間雅室,每間都有不同的主題。最特別的是臨窗的\"品茗軒\",專門用來品茶論道。
\"蘇掌櫃,\"一個小廝跑來報告,\"沈家的玉茗小姐來了,還帶來了一批上好的明前龍井。\"
\"快請進來,\"蘇青檸吩咐,\"就在品茗軒。\"
玉茗帶著丫鬟上樓,懷中抱著一個紫砂茶罐:\"姐姐,這是我們沈家最好的龍井,專門為今天準備的。\"
\"正好,\"蘇青檸接過茶罐,\"我也準備了一些新點心,等會讓大家一起品嚐。\"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位穿著華服的老者在眾人簇擁下走進店來。
\"是杭州知府!\"玉茗低聲說。
\"有趣,\"蘇青檸微微一笑,\"看來這臨安城的達官顯貴,都想來見識見識啊。玉茗,陪我下去迎客。\"
大堂裏已經座無虛席。知府大人在上首落座,蘇青檸親自上前奉茶。
\"久聞蘇供奉的''食醫齋''獨具特色,\"知府品了一口茶,讚道,\"光是這茶的香氣,就不同凡響啊。\"
\"知府大人過獎,\"蘇青檸說,\"這是沈家特供的明前龍井,我不過是在泡製時加了一味藥材,可以安神靜氣。\"
\"哦?\"知府來了興趣,\"莫非就是傳說中的......\"
\"正是''養生茶'',\"蘇青檸解釋,\"每種茶都有其特性,配以適當的藥材,既能增香,又能養生。\"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匆匆跑來:\"掌櫃的,外麵有人說要挑戰我們的廚藝!\"
蘇青檸往門口看去,隻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站在那裏,身後還跟著幾個徒弟模樣的年輕人。
\"在下''醉仙樓''的錢大廚,\"那人抱拳道,\"聽說蘇供奉的手藝出神入化,特來討教。\"
堂內頓時一片嘩然。醉仙樓是杭州最有名的酒樓之一,這錢大廚更是本地有名的廚師。
\"有趣,\"蘇青檸輕聲說,\"既然是同行切磋,那就請錢大廚上二樓''品茗軒''一敘。\"
\"品茗軒\"裏,錢大廚打量著四周的布置,目光落在那套特製的廚具上。
\"好眼力,\"蘇青檸笑道,\"這是我特製的''食醫小廚'',可以在客人麵前即時烹飪。錢大廚想比什麽?\"
\"既然是在''品茗軒'',\"錢大廚說,\"不如我們就比茶點如何?\"
\"有意思,\"蘇青檸點頭,\"那就請錢大廚先來。\"
錢大廚立即讓徒弟搬來食材,開始製作。隻見他手法嫻熟,很快就做出一盤\"桂花糕\"。糕點晶瑩剔透,隱約可見金黃的桂花。
\"這是我們杭州的傳統點心,\"錢大廚解釋,\"用上等糯米粉配以新鮮桂花,再加入一味秘製香料......\"
蘇青檸接過一塊品嚐,讚道:\"好一個''桂花糕''!口感綿軟,桂花的香氣恰到好處,確實是難得的好手藝。\"
\"蘇供奉過獎了,\"錢大廚說,\"不知您準備......\"
\"既然錢大廚用了桂花,\"蘇青檸說,\"那我就獻醜了。\"
她轉身來到小廚前,動作行雲流水。隻見她先將上等藕粉過篩,然後加入特製的桂花露調和。最特別的是,她還加入了一些細碎的茶葉。
\"這是......\"錢大廚好奇地看著。
\"''茗香藕糕'',\"蘇青檸解釋,\"用龍井茶葉配桂花,再以藕粉為底。北方人喜歡茶點並食,我就想著何不把茶直接融入點心中?\"
她將做好的點心裝盤,外形如同層層疊疊的荷葉,翠綠中透著金黃,確實賞心悅目。
知府夾起一塊品嚐,眼前一亮:\"妙啊!入口清香,迴味甘甜。茶香與桂花的味道居然能融合得如此完美!\"
\"不止如此,\"蘇青檸笑道,\"這藕粉中加入了一味安神的藥材,食後能靜心凝神。\"
錢大廚也嚐了一塊,沉默良久,突然抱拳道:\"蘇供奉的手藝,果然名不虛傳。這茶點的做法,可謂是開創了一種新路子啊!\"
\"錢大廚謬讚了,\"蘇青檸說,\"我不過是借鑒了江南的特色,融入了一些北方的理念。其實,南北之間本就應該互相學習。\"
\"說得好!\"知府拍案叫絕,\"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啊!\"
就在這時,李玉竹捧著一個食盒走來:\"師父,您要的''四季點心''好了。\"
\"正好,\"蘇青檸打開食盒,\"請諸位品嚐。這是我專門為''食醫齋''設計的特色點心,每種都配以不同的茶......\"
食盒中是四款造型精美的點心,分別代表春夏秋冬:
春之櫻:櫻花慕斯,配以碧螺春
夏之荷:蓮子糕,配以龍井
秋之月:桂花酥,配以鐵觀音
冬之雪:白玉糯米糕,配以普洱
\"好一個''四季點心''!\"知府讚歎道,\"每款都有其特色,更妙的是與茶的搭配。\"
蘇青檸微笑著為大家講解:\"春之櫻配碧螺春,取其清新雅致。櫻花慕斯的甜美能中和茶的清冽,兩相映襯,如同春日初晴。\"
她斟上一杯碧螺春,茶香與櫻花的芬芳在空氣中交織。
\"夏之荷配龍井,\"她繼續道,\"蓮子本就清香,龍井的鮮爽更能提升其韻味。這蓮子糕中還加入了一味清暑的藥材,最適合夏日享用。\"
錢大廚品了一口,點頭讚許:\"這味道,確實有一番清雅之意。\"
\"秋之月用桂花酥配鐵觀音,\"蘇青檸說著,取出一塊金黃的點心,\"桂花的甜香與鐵觀音的濃鬱相得益彰。這酥皮中還加入了一些杏仁粉,可以養肺潤燥。\"
\"冬之雪......\"她拿起最後一塊潔白如雪的糯米糕,\"配以普洱,取其溫潤。這糯米糕中加入了一些人參粉,暖胃驅寒。\"
\"絕妙!\"知府連連稱讚,\"不僅口味精妙,更融入了養生之道。蘇供奉這是要開創一派新的飲食文化啊!\"
\"不敢當,\"蘇青檸謙遜道,\"我隻是覺得,美食不僅要好吃,更要對身體有益。這也是''食醫齋''的宗旨。\"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錦袍的中年人從樓下走來,身後還跟著幾個隨從。
\"這位是......\"蘇青檸問道。
\"是杭州茶商會的會長,\"玉茗小聲說,\"徐家的當家人。\"
\"原來是徐會長,\"蘇青檸迎上前去,\"有失遠迎。\"
\"久聞蘇供奉大名,\"徐會長笑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四季點心''的創意,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啊!\"
\"徐會長過獎,\"蘇青檸說,\"我正好有個想法,想請教會長。\"
\"哦?\"
\"臨安是天下茶都,\"蘇青檸說,\"不如我們合作,在''食醫齋''開設一個專門的茶點空間。由茶商會提供各色名茶,我們來研製相配的點心......\"
\"好主意!\"徐會長眼前一亮,\"這樣不僅能推廣臨安的茶文化,還能創造出新的特色。\"
\"不止如此,\"蘇青檸補充,\"我們還可以定期舉辦品茶會,請各路名家來品評,互相交流......\"
\"妙啊!\"知府也來了興趣,\"這樣既能促進商貿,又能傳播文化。蘇供奉,你這是要在臨安城掀起一場''茶點革命''啊!\"
蘇青檸笑而不答,隻是看向窗外。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幾上的茶具上,折射出點點金光。這臨安城的機遇,才剛剛開始......
臨近午時,賓客漸散。蘇青檸將徐會長請到一間僻靜的雅室。
\"茶商會的規矩我略有耳聞,\"她一邊沏茶一邊說,\"現在臨安的茶商,應該都需要一個重新團結的機會吧?\"
徐會長神色一凜:\"蘇供奉果然明白人。自從樓家的事情之後,確實......\"
\"所以我的提議,\"蘇青檸說,\"不僅是一次商業合作,更是一個契機。\"
她取出一張圖紙,展開在案幾上:\"這是我設計的''茶語坊'',分三層:一層是茶具展示和零售,二層是品茶雅座,三層是會客廳,專門用來舉辦品茶會。\"
徐會長仔細看著圖紙,目露讚賞:\"布局精妙。不過,這工程不小啊。\"
\"正好我在清波門附近看中了一處宅子,\"蘇青檸說,\"位置極好,前臨運河,後靠茶園。若是茶商會願意投資......\"
\"這個自然,\"徐會長點頭,\"不過股份......\"
\"茶商會占六成,\"蘇青檸說,\"我占三成,剩下一成,留給想加入的茶商。這樣既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又能避免獨大。\"
\"蘇供奉好手段!\"徐會長擊節讚歎,\"這一成股份,可比黃金還值錢啊。\"
\"利益均沾,各得其所,\"蘇青檸笑道,\"這才是長久之計。\"
就在這時,李玉竹在外麵輕聲稟報:\"師父,沈家老爺來了。\"
\"來得正好,\"蘇青檸說,\"請沈老爺上來。\"
沈德元大步走進雅室,見到徐會長也在,略顯驚訝:\"原來徐兄也在。\"
\"沈兄來得正好,\"徐會長笑道,\"蘇供奉正要跟我們談一樁大生意。\"
蘇青檸將計劃詳細說了一遍。沈德元聽完,沉思片刻:\"這''茶語坊''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要整合這麽多茶商......\"
\"所以要從賞茶會開始,\"蘇青檸說,\"讓大家先看到希望。沈老爺,不知那處山頂的別院......\"
\"蘇供奉果然好眼力!\"沈德元讚歎,\"那處別院視野極佳,舉辦賞茶會再合適不過。\"
\"我是這樣想的,\"蘇青檸說,\"賞茶會分三場:上午品茶論道,午時美食品鑒,下午......\"她看了看兩人,\"不如請幾位名家,談談臨安茶商的未來?\"
徐會長和沈德元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這哪裏是賞茶會,分明是一場重新洗牌的大戲!
\"妙啊!\"徐會長撫掌,\"借著品茗的雅興,談商業的正事。這樣既不失風雅,又能收實效。\"
\"不過......\"沈德元略有遲疑。
\"沈老爺是擔心請不動那些名家吧?\"蘇青檸笑道,\"這個就要請徐會長幫忙了。\"
\"這......\"
\"茶商會創立五十年,\"蘇青檸意味深長地說,\"徐會長在江南的人脈,怕是比知府都要廣吧?\"
徐會長哈哈大笑:\"蘇供奉果然是明白人!這事包在我身上。\"
夕陽西下,\"食醫齋\"終於迎來了開業第一天的落幕。蘇青檸站在二樓,看著仆役們收拾著殘局,內心卻格外平靜。
\"師父,\"李玉竹走過來,\"今天的營收統計出來了。\"
\"不急,\"蘇青檸輕聲說,\"你覺得今天怎麽樣?\"
\"很成功啊!\"李玉竹興奮地說,\"那些點心大受歡迎,尤其是''四季點心'',明天還有好多人預訂......\"
\"不,\"蘇青柾搖頭,\"我是說你學到了什麽?\"
李玉竹愣了一下,認真思索:\"學到了......商業上的謀劃?師父今天和徐會長他們的談判,真是步步為營。\"
\"還有呢?\"
\"還有......人情世故?\"李玉竹不太確定,\"就像師父說的,要讓各家茶商都能得利,這樣才能長久。\"
\"不錯,\"蘇青檸欣慰地點頭,\"但最重要的是......\"
她走到窗前,指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看到了嗎?每個人臉上的表情。\"
李玉竹仔細觀察:\"有滿意的、歡喜的、期待的......\"
\"這就對了,\"蘇青檸說,\"開店賣食物,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能讓人吃得開心、住得溫暖。這才是''食醫齋''的真正意義。\"
就在這時,玉茗匆匆走上樓來:\"姐姐,父親讓我來問,賞茶會的事......\"
\"告訴沈老爺放心,\"蘇青檸說,\"過兩天我會親自去別院看看。對了,讓人把這個送去給他。\"
她從櫃子裏取出一個精致的食盒:\"裏麵是些養生糕點,對他的老毛病有幫助。\"
玉茗接過食盒,突然紅了眼圈:\"姐姐,你......\"
\"傻丫頭,\"蘇青檸笑道,\"我們是朋友啊。再說,你父親的症候我略知一二,這點心確實對他有好處。\"
待玉茗離開後,李玉竹若有所思:\"師父,您是不是早就計劃好了?從開店到賞茶會,再到''茶語坊''......\"
\"也不全是,\"蘇青檸坐迴案前,開始研究明天的菜單,\"有些事情是計劃好的,有些卻是隨機應變。就像今天的錢大廚,他的挑戰反而給了我一個展示的機會。\"
\"那接下來......\"
\"接下來,\"蘇青檸展開一張白紙,\"我們要準備一場真正的盛宴了。李玉竹,你覺得在賞茶會上,我們該準備些什麽點心?\"
夜色漸深,\"食醫齋\"的燈火依然明亮。蘇青檸和徒弟們圍坐在案前,研究著新的點心配方。這臨安城的夜晚,比她想象的要暖和得多。
在不遠處的運河上,一艘畫舫緩緩駛過。船上飄來一陣輕柔的琴聲,與\"食醫齋\"的茶香交織在一起,在這初夏的夜色中,顯得格外動人。
第二天一早,蘇青檸就帶著李玉竹去看了那處山頂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