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琉璃手鐲與琉璃指環
不一樣的燕王與燕王妃 作者:用戶3072466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年間,朱棣徐妙雲兩位穿越者的到來,無形中發生了改變,大明王朝提前平反胡惟庸李善長等人的造反,劉伯溫成為大明丞相,朱棣身為四皇子而不像曆史局麵,前往北平就藩,留在京城處理事務。朝堂現如今可謂是一片政治清明。
“妙雲,你說八妹的生日快到了,你說送點什麽禮物給她?”朱棣一臉疑惑地問道。朱棣的八妹就是福清公主,福清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八女,母安妃鄭氏。這位公主與朱棣關係挺不錯的,並且相貌清秀,精靈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棣哥,要不我們送她一個手鐲如何?最好是材質與眾不同的。”妙雲一臉認真地說著。
“與眾不同的手鐲,對了,琉璃手鐲,而且我想起來了,係統之前不是獎勵了琉璃工藝製作嗎?我們可以打造出純正的琉璃工藝,從而打破外來商人的壟斷。”朱棣靈機一動地說著。
在這個時代,琉璃技術尚顯粗陋,色彩單調、質地脆弱,無法滿足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朱棣和徐妙雲卻憑借著對現代工藝的深刻理解,開始著手改進琉璃製造技術,決心打造出屬於大明的獨特琉璃製品。
他們深知傳統琉璃製作中的不足,於是大膽引進現代的熔煉方法,同時精心改良了琉璃的配方,以確保其質量上乘。在不斷嚐試後,他們發現通過控製溫度和時間,可以讓琉璃呈現出更為絢爛多彩的顏色;而加入特殊材料,則能增強琉璃的韌性和透明度。
此外,朱棣與徐妙雲還決定打破外來商人的琉璃壟斷市場。他們相信,隻要大明掌握了先進的琉璃生產技術,就能在貿易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進而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說幹就幹,朱棣和徐妙雲投入了大量精力,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一款精美的琉璃手鐲。這款粉色的琉璃手鐲不僅色澤鮮豔奪目,晶瑩剔透,更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讓人愛不釋手。
朱棣與徐妙雲將這個粉色的琉璃手鐲包裝得十分精美,並決定待到福清公主的生辰時再送給她當作賀禮。他們期待著福清公主會喜歡這份禮物,也希望借此機會展示大明的琉璃技術,推動琉璃產業的繁榮發展。
在製作手鐲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成功打造出了精美的手鐲,還順便製造了一些其他的琉璃製品,如琉璃瓶、琉璃罐和琉璃杯等。這些琉璃製品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而就在這個時候,朱棣趁著妙雲離開去照顧高熾時,悄悄地製作了一對琉璃指環。這對指環精致小巧,上麵分別刻著\"朱棣\"和\"徐妙雲\"的名字。它們就像是兩顆璀璨的星星,象征著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朱棣心中暗自想著要送給妙雲一份獨特的禮物,最好是他親手製作的,具有現代求愛方式的東西。然而一直以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直到琉璃技術的出現讓他靈機一動。
在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朱棣與徐妙雲在花園坐著散心,這時朱棣從懷裏拿出一小盒東西。
“妙雲,今天可是我們的戀愛5周年紀念日,這是我送你的禮物,自從你走進我的生命中,你一直陪伴著我,雖然在這裏我們已經是結婚了,但我想送你一個結婚戒指交接儀式。”朱棣一臉興奮地說著,眼神裏閃爍著光芒,嘴角掛著微笑。他輕輕地打開手中的盒子,裏麵躺著一對璀璨奪目的琉璃指環,戒麵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散發出淡淡的光輝。
徐妙雲驚訝地看著朱棣,眼中閃爍著淚光。她知道這個男人總是能給她帶來驚喜和感動,讓她感到無比溫暖。她輕聲說道:“棣哥,我也喜歡你,你不要離不開我,不管發生什麽事,生生世世我們要在一起。”說完,她緊緊地擁抱著朱棣,感受著他溫暖的懷抱。
朱棣輕輕撫摸著徐妙雲的秀發,溫柔地說:“妙雲,這是我對你的承諾。無論未來會遇到多少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守護你、嗬護你,直到永遠。”他深情地凝視著她,眼中充滿了愛意和堅定。
徐妙雲抬起頭,望著朱棣英俊的臉龐,心中湧動著無盡的幸福。她微微點頭,表示願意接受這份珍貴的禮物。然後,她伸出手,朱棣小心翼翼地將一枚琉璃指環戴在了她纖細的手指上。
緊接著,朱棣也伸出自己的左手,徐妙雲拿起另一枚琉璃指環,緩緩地戴在了他的無名指上。兩人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幸福與期待。從此之後,這對琉璃指環便成為了他們愛情的見證。無論是在朝堂之上的波譎雲詭,還是在宮闈之中的勾心鬥角,他們始終堅守著彼此的愛情與誓言。
“四哥,四嫂,這麽晚,還沒有休息啊!”一道聲音從後方響起,隻見周王朱橚迴應著。
朱橚(1361年—1425年),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明太祖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弟,明惠宗之叔,母為孝慈高皇後。明朝宗室,第一任周王,醫學家,植物學家。朱橚於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吳王,後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開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太祖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其任左宗人。同年,觸太祖怒,被貶雲南,後被他人阻止,羈居京師。建文初(1399年),朱橚又以謀反之名被貶為庶人,後複召還京。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汴梁發生河患,朱橚向成祖進言,不要使民力勞頓,成祖於是罷止。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狀告朱橚造反,次年二月被召迴京,朱橚叩首請求死罪,成祖憐惜,不再過問。洪熙元年(1425年),卒於開封。
“老五,真是好久不見了,今天你怎麽突然過來了呢?”朱棣看著眼前熟悉的麵孔,有些疑惑地開口問道。
“四哥,我剛剛才從醫藥局取完藥迴來,最近我正在研究炮製一種驅寒藥,效果不錯哦!然後順道又去了趟工匠局拿金簪。”周王朱橚一臉正經地說道。
“五弟,你從小到大都對這些醫理藥物非常感興趣啊!那金簪又是做什麽用的呢?”一旁的徐妙雲也忍不住好奇地開口詢問。
“嘿嘿,過幾天就是小妹的生日了,我想著給她親手製作一支金簪當作禮物,這樣更有意義嘛!”周王朱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向眾人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五弟有心了。”朱棣和徐妙雲對視一眼,紛紛笑著點頭表示理解。
“那你們的孩子呢?我好想看看我的小侄子啊!”周王朱橚臉上滿是期待之情,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個小家夥。
“哈哈,好嘞!高熾,你的五叔來看你啦!”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然後拉著朱橚一同走到嬰兒床前,興奮地指著床上的小寶寶介紹道。
“呀呀呀~”仿佛是聽到了大家的唿喚一般,高熾嘴裏發出了一陣咿咿呀呀的聲音,像是在迴應著他們。
大家一下子就被朱高熾的笑聲吸引,於是有說有笑地逗弄著朱高熾。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流逝,轉眼間,福清公主的生辰就要來臨了。這個消息傳遍了宮廷內外,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福清公主作為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她的生日自然備受矚目。不僅如此,皇帝本人以及皇後、太子殿下等皇室成員紛紛前來,一同為這位可愛的小公主慶生。
與此同時,其他幾位皇子也相繼趕到,包括朱雄英、周王朱橚、楚王朱楨以及湘王朱柏。他們帶來了珍貴的禮物,並向福清公主表達了深深的祝福。整個場麵熱鬧非凡,充滿著歡樂與喜慶。
就在這時,朱棣帶著他的妻子徐妙雲來到了福清公主的住處。兩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手中捧著一份特別的禮物。
\"皇妹,生日快樂啊!\" 朱棣笑著對福清公主說道,同時將手中的禮物遞了過去。這份禮物被精心包裝在一個華麗的首飾盒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福清公主小心翼翼地打開首飾盒,隻見一個粉紅色的琉璃鐲子呈現在眼前。就在這一瞬間,所有人都被這一隻琉璃手鐲深深吸引住了目光。那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琉璃手鐲仿佛是天上的繁星墜入凡間,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謝謝皇兄!謝謝皇嫂!我很喜歡這隻手鐲,它真的太漂亮了!\"福清公主滿臉興奮地說道。
當福清看到這份珍貴的禮物時,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她小心翼翼地將手鐲戴在了手上,然後輕輕轉動手腕,手鐲上的琉璃珠便隨著她的動作而搖曳生姿,閃爍著絢麗多彩的光芒。福清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感激地看著朱棣和徐妙雲,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感激之情。
這份禮物不僅僅是一件珍貴的珠寶,更代表了朱棣和徐妙雲對福清的關愛與祝福。它象征著他們在這個時代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贏得的榮耀與尊敬。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改進了琉璃技術,讓這項古老的工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今,琉璃不再隻是一種普通的裝飾品,而是成為了展示皇家尊貴身份的象征之一。
在這個繁華的宮廷中,福清公主感受到了來自朱棣和徐妙雲的真摯情感。她深知這份禮物背後蘊含的深意,也明白自己作為皇室成員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在未來的日子裏,她將以這份禮物為動力,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與才華,為大明王朝的繁榮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她也會珍惜這段難得的親情,與朱棣和徐妙雲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的迴憶。
“四哥,這個是琉璃手鐲嗎?這琉璃製作工藝可比我們之前好很多呢!”湘王朱柏好奇地問道。他拿起福清公主的手鐲仔細端詳著,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朱棣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徐妙雲,眼神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是啊,這就是琉璃,不過這次的琉璃可是經過了我們夫妻倆的精心改良哦。”
眾人聽聞,紛紛圍攏過來,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琉璃的事情。朱棣見狀,將琉璃製作工藝的改良之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經過我和妙雲的改良,現在的琉璃質地純淨,晶瑩剔透,宛如水晶一般。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售價自然也會便宜許多。這樣一來,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琉璃製品了。”
眾人聽後,都大為驚歎,紛紛稱讚不已。他們對朱棣和徐妙雲的智慧和創造力表示欽佩,並對未來的琉璃市場充滿期待。畢竟,這種改良後的琉璃不僅品質上乘,價格還親民,可以說是人人都用得起的奢侈品。
第二天,朱棣帶著一套改良版的琉璃製品來到禦書房,其中包括琉璃杯、琉璃罐、琉璃手鐲以及琉璃指環等等。
朱元璋得知後,立刻召集了劉伯溫、徐達、湯和以及藍玉等大臣前來一同見證這一奇跡。
“諸位愛卿,快來看看這改良後的琉璃!”朱元璋激動地說道。
眾人圍攏過來,看到眼前這些精美的琉璃製品時,不禁瞪大了眼睛。
“哇,這琉璃晶瑩剔透,製作如此精良!”劉伯溫驚歎道。
“不僅有琉璃日常用品,竟然還有琉璃首飾!”湯和讚不絕口。
當朱元璋提到琉璃指環時,朱棣和徐妙雲同時舉起他們手中的指環。
隻見指環上清晰地刻著朱棣和徐妙雲的名字。
“聽聞燕王與燕王妃伉儷情深,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啊!”藍玉笑著說道。
朱元璋看著兩人手上的戒指,滿意地點點頭:“好一對情比金堅的夫妻。”
“謝陛下誇獎!”朱棣和徐妙雲齊聲說道。
隨後,朱元璋又拿起一個琉璃杯,仔細端詳起來。
“這琉璃杯,工藝精湛,質地純淨,實在是難得的珍寶啊!”朱元璋讚歎道。
“是啊,陛下,這琉璃杯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性極高,可以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劉伯溫附和道。
接著,朱元璋又拿起一個琉璃罐,對眾人說:“這琉璃罐可以用來盛裝珍貴物品,也可作為裝飾品擺放於宮殿之中。”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最後,朱元璋拿起一個琉璃手鐲,遞給一旁的馬皇後。
“妹子,這琉璃手鐲送給你。”朱元璋溫柔地說道。
馬皇後欣喜地接過手鐲,戴在了手腕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謝陛下賞賜!”馬皇後感激地說道。
“哈哈,朕的妹子戴上這琉璃手鐲,真是美極了!”朱元璋開心地笑了起來。
眾人也都跟著笑了起來,整個禦書房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心中滿是幸福。
而此刻,徐達也是無比開心。
他暗自慶幸自己當初將徐妙雲許配給朱棣,如今兩人夫妻和睦,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感到十分欣慰。
朱元璋雙手撐著下巴,沉思片刻後,終於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朕就決定將這琉璃技藝傳入到民間吧!”他眼神堅定地看著眾人,似乎已經下定決心。
眾人聽了這話,紛紛露出驚訝之色,但也明白朱元璋此舉的深意。
朱元璋頓了頓,目光轉向一旁的劉伯溫,說道:“伯溫啊,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吧,朕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做好此事。”
劉伯溫拱手行禮,恭敬地迴答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完成任務。”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道:“好,那就這麽辦吧。此外,朱棣和徐妙雲負責大明琉璃生意,讓咱們的百姓都有機會購買到琉璃製品,打破那些外來商人的壟斷。”
朱棣和徐妙雲對視一眼,齊聲應道:“兒臣遵旨!”他們深知這項任務的重要性,決心全力以赴,不負眾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讓大明的百姓享受到更多實惠,同時也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那笑容仿佛冬日裏的暖陽,讓人倍感溫暖和舒適。他的目光如春風般拂過眾人,最後緩緩地落在了朱標身上,充滿慈愛與期待。
他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標兒,朕深知你一直心係天下蒼生,時刻想要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僅僅依靠減稅這一舉措恐怕難以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讓百姓們真正富裕起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賺取財富。隻有這樣,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
朱標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情。他深知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朱元璋接著說:“如此一來,既能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又能讓百姓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這種一舉兩得的方法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啊!”
說完這些話,朱元璋站起身來,眼神堅定而有力。他環視眾人,語氣莊重地宣布道:“今日之事就這麽定了,諸位愛卿還有什麽意見嗎?若有,不妨提出來大家共同商討。”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對皇帝的決策並無異議。他們明白,皇帝的智慧和決斷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樣的決定必定會給國家帶來積極的影響。於是,這場關乎民生大計的會議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妙雲,你說八妹的生日快到了,你說送點什麽禮物給她?”朱棣一臉疑惑地問道。朱棣的八妹就是福清公主,福清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八女,母安妃鄭氏。這位公主與朱棣關係挺不錯的,並且相貌清秀,精靈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棣哥,要不我們送她一個手鐲如何?最好是材質與眾不同的。”妙雲一臉認真地說著。
“與眾不同的手鐲,對了,琉璃手鐲,而且我想起來了,係統之前不是獎勵了琉璃工藝製作嗎?我們可以打造出純正的琉璃工藝,從而打破外來商人的壟斷。”朱棣靈機一動地說著。
在這個時代,琉璃技術尚顯粗陋,色彩單調、質地脆弱,無法滿足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朱棣和徐妙雲卻憑借著對現代工藝的深刻理解,開始著手改進琉璃製造技術,決心打造出屬於大明的獨特琉璃製品。
他們深知傳統琉璃製作中的不足,於是大膽引進現代的熔煉方法,同時精心改良了琉璃的配方,以確保其質量上乘。在不斷嚐試後,他們發現通過控製溫度和時間,可以讓琉璃呈現出更為絢爛多彩的顏色;而加入特殊材料,則能增強琉璃的韌性和透明度。
此外,朱棣與徐妙雲還決定打破外來商人的琉璃壟斷市場。他們相信,隻要大明掌握了先進的琉璃生產技術,就能在貿易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進而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說幹就幹,朱棣和徐妙雲投入了大量精力,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一款精美的琉璃手鐲。這款粉色的琉璃手鐲不僅色澤鮮豔奪目,晶瑩剔透,更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讓人愛不釋手。
朱棣與徐妙雲將這個粉色的琉璃手鐲包裝得十分精美,並決定待到福清公主的生辰時再送給她當作賀禮。他們期待著福清公主會喜歡這份禮物,也希望借此機會展示大明的琉璃技術,推動琉璃產業的繁榮發展。
在製作手鐲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成功打造出了精美的手鐲,還順便製造了一些其他的琉璃製品,如琉璃瓶、琉璃罐和琉璃杯等。這些琉璃製品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而就在這個時候,朱棣趁著妙雲離開去照顧高熾時,悄悄地製作了一對琉璃指環。這對指環精致小巧,上麵分別刻著\"朱棣\"和\"徐妙雲\"的名字。它們就像是兩顆璀璨的星星,象征著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朱棣心中暗自想著要送給妙雲一份獨特的禮物,最好是他親手製作的,具有現代求愛方式的東西。然而一直以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直到琉璃技術的出現讓他靈機一動。
在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朱棣與徐妙雲在花園坐著散心,這時朱棣從懷裏拿出一小盒東西。
“妙雲,今天可是我們的戀愛5周年紀念日,這是我送你的禮物,自從你走進我的生命中,你一直陪伴著我,雖然在這裏我們已經是結婚了,但我想送你一個結婚戒指交接儀式。”朱棣一臉興奮地說著,眼神裏閃爍著光芒,嘴角掛著微笑。他輕輕地打開手中的盒子,裏麵躺著一對璀璨奪目的琉璃指環,戒麵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散發出淡淡的光輝。
徐妙雲驚訝地看著朱棣,眼中閃爍著淚光。她知道這個男人總是能給她帶來驚喜和感動,讓她感到無比溫暖。她輕聲說道:“棣哥,我也喜歡你,你不要離不開我,不管發生什麽事,生生世世我們要在一起。”說完,她緊緊地擁抱著朱棣,感受著他溫暖的懷抱。
朱棣輕輕撫摸著徐妙雲的秀發,溫柔地說:“妙雲,這是我對你的承諾。無論未來會遇到多少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守護你、嗬護你,直到永遠。”他深情地凝視著她,眼中充滿了愛意和堅定。
徐妙雲抬起頭,望著朱棣英俊的臉龐,心中湧動著無盡的幸福。她微微點頭,表示願意接受這份珍貴的禮物。然後,她伸出手,朱棣小心翼翼地將一枚琉璃指環戴在了她纖細的手指上。
緊接著,朱棣也伸出自己的左手,徐妙雲拿起另一枚琉璃指環,緩緩地戴在了他的無名指上。兩人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幸福與期待。從此之後,這對琉璃指環便成為了他們愛情的見證。無論是在朝堂之上的波譎雲詭,還是在宮闈之中的勾心鬥角,他們始終堅守著彼此的愛情與誓言。
“四哥,四嫂,這麽晚,還沒有休息啊!”一道聲音從後方響起,隻見周王朱橚迴應著。
朱橚(1361年—1425年),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明太祖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弟,明惠宗之叔,母為孝慈高皇後。明朝宗室,第一任周王,醫學家,植物學家。朱橚於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吳王,後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開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太祖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其任左宗人。同年,觸太祖怒,被貶雲南,後被他人阻止,羈居京師。建文初(1399年),朱橚又以謀反之名被貶為庶人,後複召還京。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汴梁發生河患,朱橚向成祖進言,不要使民力勞頓,成祖於是罷止。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狀告朱橚造反,次年二月被召迴京,朱橚叩首請求死罪,成祖憐惜,不再過問。洪熙元年(1425年),卒於開封。
“老五,真是好久不見了,今天你怎麽突然過來了呢?”朱棣看著眼前熟悉的麵孔,有些疑惑地開口問道。
“四哥,我剛剛才從醫藥局取完藥迴來,最近我正在研究炮製一種驅寒藥,效果不錯哦!然後順道又去了趟工匠局拿金簪。”周王朱橚一臉正經地說道。
“五弟,你從小到大都對這些醫理藥物非常感興趣啊!那金簪又是做什麽用的呢?”一旁的徐妙雲也忍不住好奇地開口詢問。
“嘿嘿,過幾天就是小妹的生日了,我想著給她親手製作一支金簪當作禮物,這樣更有意義嘛!”周王朱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向眾人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五弟有心了。”朱棣和徐妙雲對視一眼,紛紛笑著點頭表示理解。
“那你們的孩子呢?我好想看看我的小侄子啊!”周王朱橚臉上滿是期待之情,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個小家夥。
“哈哈,好嘞!高熾,你的五叔來看你啦!”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然後拉著朱橚一同走到嬰兒床前,興奮地指著床上的小寶寶介紹道。
“呀呀呀~”仿佛是聽到了大家的唿喚一般,高熾嘴裏發出了一陣咿咿呀呀的聲音,像是在迴應著他們。
大家一下子就被朱高熾的笑聲吸引,於是有說有笑地逗弄著朱高熾。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流逝,轉眼間,福清公主的生辰就要來臨了。這個消息傳遍了宮廷內外,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福清公主作為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她的生日自然備受矚目。不僅如此,皇帝本人以及皇後、太子殿下等皇室成員紛紛前來,一同為這位可愛的小公主慶生。
與此同時,其他幾位皇子也相繼趕到,包括朱雄英、周王朱橚、楚王朱楨以及湘王朱柏。他們帶來了珍貴的禮物,並向福清公主表達了深深的祝福。整個場麵熱鬧非凡,充滿著歡樂與喜慶。
就在這時,朱棣帶著他的妻子徐妙雲來到了福清公主的住處。兩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手中捧著一份特別的禮物。
\"皇妹,生日快樂啊!\" 朱棣笑著對福清公主說道,同時將手中的禮物遞了過去。這份禮物被精心包裝在一個華麗的首飾盒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福清公主小心翼翼地打開首飾盒,隻見一個粉紅色的琉璃鐲子呈現在眼前。就在這一瞬間,所有人都被這一隻琉璃手鐲深深吸引住了目光。那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琉璃手鐲仿佛是天上的繁星墜入凡間,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謝謝皇兄!謝謝皇嫂!我很喜歡這隻手鐲,它真的太漂亮了!\"福清公主滿臉興奮地說道。
當福清看到這份珍貴的禮物時,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她小心翼翼地將手鐲戴在了手上,然後輕輕轉動手腕,手鐲上的琉璃珠便隨著她的動作而搖曳生姿,閃爍著絢麗多彩的光芒。福清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感激地看著朱棣和徐妙雲,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感激之情。
這份禮物不僅僅是一件珍貴的珠寶,更代表了朱棣和徐妙雲對福清的關愛與祝福。它象征著他們在這個時代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贏得的榮耀與尊敬。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改進了琉璃技術,讓這項古老的工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今,琉璃不再隻是一種普通的裝飾品,而是成為了展示皇家尊貴身份的象征之一。
在這個繁華的宮廷中,福清公主感受到了來自朱棣和徐妙雲的真摯情感。她深知這份禮物背後蘊含的深意,也明白自己作為皇室成員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在未來的日子裏,她將以這份禮物為動力,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與才華,為大明王朝的繁榮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她也會珍惜這段難得的親情,與朱棣和徐妙雲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的迴憶。
“四哥,這個是琉璃手鐲嗎?這琉璃製作工藝可比我們之前好很多呢!”湘王朱柏好奇地問道。他拿起福清公主的手鐲仔細端詳著,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朱棣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徐妙雲,眼神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是啊,這就是琉璃,不過這次的琉璃可是經過了我們夫妻倆的精心改良哦。”
眾人聽聞,紛紛圍攏過來,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琉璃的事情。朱棣見狀,將琉璃製作工藝的改良之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經過我和妙雲的改良,現在的琉璃質地純淨,晶瑩剔透,宛如水晶一般。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售價自然也會便宜許多。這樣一來,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琉璃製品了。”
眾人聽後,都大為驚歎,紛紛稱讚不已。他們對朱棣和徐妙雲的智慧和創造力表示欽佩,並對未來的琉璃市場充滿期待。畢竟,這種改良後的琉璃不僅品質上乘,價格還親民,可以說是人人都用得起的奢侈品。
第二天,朱棣帶著一套改良版的琉璃製品來到禦書房,其中包括琉璃杯、琉璃罐、琉璃手鐲以及琉璃指環等等。
朱元璋得知後,立刻召集了劉伯溫、徐達、湯和以及藍玉等大臣前來一同見證這一奇跡。
“諸位愛卿,快來看看這改良後的琉璃!”朱元璋激動地說道。
眾人圍攏過來,看到眼前這些精美的琉璃製品時,不禁瞪大了眼睛。
“哇,這琉璃晶瑩剔透,製作如此精良!”劉伯溫驚歎道。
“不僅有琉璃日常用品,竟然還有琉璃首飾!”湯和讚不絕口。
當朱元璋提到琉璃指環時,朱棣和徐妙雲同時舉起他們手中的指環。
隻見指環上清晰地刻著朱棣和徐妙雲的名字。
“聽聞燕王與燕王妃伉儷情深,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啊!”藍玉笑著說道。
朱元璋看著兩人手上的戒指,滿意地點點頭:“好一對情比金堅的夫妻。”
“謝陛下誇獎!”朱棣和徐妙雲齊聲說道。
隨後,朱元璋又拿起一個琉璃杯,仔細端詳起來。
“這琉璃杯,工藝精湛,質地純淨,實在是難得的珍寶啊!”朱元璋讚歎道。
“是啊,陛下,這琉璃杯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性極高,可以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劉伯溫附和道。
接著,朱元璋又拿起一個琉璃罐,對眾人說:“這琉璃罐可以用來盛裝珍貴物品,也可作為裝飾品擺放於宮殿之中。”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最後,朱元璋拿起一個琉璃手鐲,遞給一旁的馬皇後。
“妹子,這琉璃手鐲送給你。”朱元璋溫柔地說道。
馬皇後欣喜地接過手鐲,戴在了手腕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謝陛下賞賜!”馬皇後感激地說道。
“哈哈,朕的妹子戴上這琉璃手鐲,真是美極了!”朱元璋開心地笑了起來。
眾人也都跟著笑了起來,整個禦書房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心中滿是幸福。
而此刻,徐達也是無比開心。
他暗自慶幸自己當初將徐妙雲許配給朱棣,如今兩人夫妻和睦,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感到十分欣慰。
朱元璋雙手撐著下巴,沉思片刻後,終於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朕就決定將這琉璃技藝傳入到民間吧!”他眼神堅定地看著眾人,似乎已經下定決心。
眾人聽了這話,紛紛露出驚訝之色,但也明白朱元璋此舉的深意。
朱元璋頓了頓,目光轉向一旁的劉伯溫,說道:“伯溫啊,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吧,朕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做好此事。”
劉伯溫拱手行禮,恭敬地迴答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完成任務。”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道:“好,那就這麽辦吧。此外,朱棣和徐妙雲負責大明琉璃生意,讓咱們的百姓都有機會購買到琉璃製品,打破那些外來商人的壟斷。”
朱棣和徐妙雲對視一眼,齊聲應道:“兒臣遵旨!”他們深知這項任務的重要性,決心全力以赴,不負眾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讓大明的百姓享受到更多實惠,同時也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那笑容仿佛冬日裏的暖陽,讓人倍感溫暖和舒適。他的目光如春風般拂過眾人,最後緩緩地落在了朱標身上,充滿慈愛與期待。
他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標兒,朕深知你一直心係天下蒼生,時刻想要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僅僅依靠減稅這一舉措恐怕難以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讓百姓們真正富裕起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賺取財富。隻有這樣,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
朱標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情。他深知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朱元璋接著說:“如此一來,既能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又能讓百姓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這種一舉兩得的方法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啊!”
說完這些話,朱元璋站起身來,眼神堅定而有力。他環視眾人,語氣莊重地宣布道:“今日之事就這麽定了,諸位愛卿還有什麽意見嗎?若有,不妨提出來大家共同商討。”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對皇帝的決策並無異議。他們明白,皇帝的智慧和決斷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樣的決定必定會給國家帶來積極的影響。於是,這場關乎民生大計的會議就這樣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