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徐妙雲在經過一番艱難的情報收集後,終於掌握了日寇妄圖竊取大明航海造船技術以及販賣鴉片的險惡意圖。兩人麵色凝重,在書房中快速地交流著。


    徐妙雲眉頭緊蹙,憂心忡忡地說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盡快告知陛下。”


    朱棣表情嚴肅,堅定地點了點頭:“夫人所言極是,吾這便寫信。”


    朱棣走到書桌前,提起筆卻又停頓下來,轉頭看向徐妙雲,“夫人,你覺得這信中該如何措辭,才能將此事的嚴重性和緊迫性表達清楚?”


    徐妙雲略作思索,走近朱棣,“殿下,妾身以為當從日寇的陰謀入手,詳細闡述其對我大明海防、民生的巨大危害,以及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


    朱棣微微頷首,“夫人說得有理。”隨後奮筆疾書,將日寇的陰謀詳細地寫在信中。徐妙雲在一旁踱步,不時停下思索,提出一些補充建議。


    寫好信後,朱棣仔細檢查了一遍,說道:“夫人,你再看看可有遺漏之處?”


    徐妙雲接過信件,認真閱讀,“殿下,此信甚好,當速速發出。”


    朱棣大聲喝道:“來人,八百裏加急,速速將此信送往京城!”


    京城皇宮內,朱元璋正與朱標在禦花園中散步,朱元璋雙手背在身後,步伐沉穩,神色間透著威嚴。朱標則緊跟其後,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


    “陛下,燕王殿下有八百封加急信件送到。”一名太監匆匆跑來,跪地呈上信件。


    朱元璋接過信件,展開閱讀,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雙眉緊鎖,額頭上的皺紋仿佛更深了幾分。他猛地一甩袖子,怒喝道:“這倭寇簡直膽大包天!”


    朱標在一旁,原本麵帶微笑,此時笑容瞬間消失,神情緊張地上前一步,急切地問道:“父皇,信中所言何事?”


    朱元璋將信件遞給朱標,怒哼一聲:“你自己看!”


    朱標接過信件,眼睛快速掃過,越看越憤怒,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他眉頭緊皺,咬牙切齒地說道:“這群倭寇,竟如此陰險狡詐,兒臣定要讓他們有來無迴!”


    朱元璋來迴踱步,目光淩厲,“標兒,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朱標沉思片刻,拱手道:“父皇,兒臣以為當速派精兵強將予以打擊,同時加強海防,以防倭寇再度來犯。”


    朱元璋停下腳步,注視著朱標,“嗯,那派誰領軍合適?”


    朱標不假思索地迴答:“藍玉將軍英勇善戰,可為先鋒。”


    朱元璋微微點頭,捋了捋胡須,“藍玉倒是一員猛將,不過還需謹慎安排。”


    朱標接著說道:“父皇,兒臣願協助統籌後勤事宜,確保將士們無後顧之憂。”


    朱元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好,標兒,此事關乎大明安危,切不可疏忽。”


    與此同時,馬皇後在宮中聽聞此事,匆匆趕來。她的臉上滿是擔憂,焦急地問道:“陛下,究竟發生何事?”


    朱元璋將信件遞給馬皇後,馬皇後看後,神色凝重:“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衝動行事。”


    朱元璋沉思片刻,說道:“傳劉伯溫、藍玉速速進宮!”


    不多時,劉伯溫、藍玉等人趕到。


    藍玉單膝跪地,抱拳說道:“末將聽候陛下差遣!”


    朱元璋下令:“藍玉,你即刻率領精兵,按照朱棣的指示在港口附近埋伏好,一旦發現倭寇,立刻出擊!”


    藍玉大聲應道:“末將遵命!”說罷,轉身大步離去,眼神中充滿了鬥誌。


    “錦衣衛聽令,在倭寇據點附近埋伏,密切監視倭寇的一舉一動!”朱元璋接著下令。


    “是!”錦衣衛首領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汪老先生和駱大人也偷偷在據點和碼頭附近活動,他們小心翼翼地埋頭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以便與藍玉和錦衣衛接頭傳遞情報。


    劉伯溫拱手說道:“陛下,臣願前往與燕王殿下和徐妙雲夫人會合,共同商議對策。”


    朱元璋點頭應允:“好,劉愛卿速去。”


    劉伯溫馬不停蹄地趕往朱棣所在之處。


    朱棣和徐妙雲此時正在焦急地等待著朝廷的指示。


    福州城,海風粗暴地拂過,帶著濃烈的鹹澀氣息。朱棣和徐妙雲並肩站在城樓上,神色凝重地望著遠處波濤洶湧的海麵。天邊,厚重如墨的烏雲滾滾翻湧,仿佛一座座陰沉的山峰壓頂而來,令人窒息。


    “殿下,倭寇狡詐多端,此次行動必須萬分謹慎。”徐妙雲柳眉緊蹙,憂心忡忡地說道。狂風肆意地扯動著她的發絲,發梢如鞭子般抽打在她白皙的臉頰上。


    朱棣雙手抱胸,目光堅定如炬地望向遠方,“夫人放心,本王定當全力以赴,保我大明海疆安寧。”


    就在此時,一名侍衛匆匆跑來,跪地稟報:“殿下,夫人,劉伯溫大人到了!”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快請!”


    不多時,劉伯溫身著一襲青袍,步伐穩健地走來。他麵容清瘦,眼神卻透著睿智和堅定。此刻,狂風唿嘯,吹得他的衣袂烈烈作響,好似一麵麵戰旗在狂風中唿號。


    “燕王殿下,燕王妃,別來無恙啊。”劉伯溫拱手行禮,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朱棣連忙上前扶起劉伯溫,“恩師,您能來,真是太好了!您這智謀無雙,本王相信此次定能破敵。”


    徐妙雲也微笑著欠身行禮,“劉老先生一路辛苦,您的到來讓妾身也安心不少,您的謀略天下皆知。”


    眾人來到屋內,分賓主落座。屋內燭光在穿堂風中搖曳不定,陰影在牆壁上瘋狂跳躍,映得眾人的臉色忽明忽暗。


    朱棣急切地說道:“恩師,此次倭寇來犯,情況危急,還望您能指點一二。”


    劉伯溫微微點頭,輕撫胡須,“殿下莫急,先將具體情況與我細細說來。”


    朱棣站起身來,走到一幅地圖前,指著上麵的標記說道:“恩師,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倭寇的船隻大多聚集在這片海域,他們企圖趁夜偷襲福州港。”窗外,風聲更緊,猶如無數惡鬼在嘶吼,仿佛是敵人漸近的腳步聲。


    劉伯溫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著,不時微微點頭。豆大的雨點開始劈裏啪啦地砸在窗欞上,發出令人心驚的聲響。


    徐妙雲接著說道:“而且,我們發現倭寇在城中似乎還有內應,隻是目前尚未查明其身份。”


    劉伯溫皺起眉頭,沉思片刻,“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盡快找出內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朱棣緊握拳頭,“本王已下令加強城中巡查,定要將那內應揪出來。劉大人,您的心思縝密,定能想到法子。”


    劉伯溫看著朱棣,目光中充滿了信任,“殿下英明。不過,對付倭寇,不能隻靠武力,還需用計。”


    徐妙雲眼前一亮,“劉老先生可是已有良策?”


    劉伯溫微微一笑,“我們可以佯裝不知倭寇的計劃,暗中布置伏兵,待他們來襲時,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朱棣連連點頭,“此計甚妙,恩師果然智謀過人,本王佩服。”


    “劉大人這計策定然能讓倭寇有來無迴。”徐妙雲說道。


    朱棣思索片刻,說道:“恩師,那我們的兵力分配您覺得該如何安排?”此時,外麵突然一道閃電劃過,緊接著是一陣沉悶的雷聲,仿佛要將整個天地撕裂。


    劉伯溫迴答:“殿下,可將精銳之師置於此處,此處乃倭寇必經之路,定要給予他們沉重打擊。”


    徐妙雲說道:“劉老先生,那後勤補給方麵可要提前準備充足。”


    劉伯溫點頭道:“王妃所言極是,後勤之事萬萬不可疏忽。”


    劉伯溫輕撫胡須,眼神深邃而冷靜,“殿下、王妃,依臣之見,我們可將時間定在倭寇準備出海之時,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朱棣雙手握拳,“恩師所言甚是。錦衣衛已在據點埋伏好,那裏的物資搬空,以免被倭寇所獲。”


    “藍玉大將軍也已率精兵埋伏在港口附近,”徐妙雲補充道,“隻等倭寇一來,便將他們一往打進。”


    眾人紛紛點頭,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就在這時,一名探子匆匆跑進來,跪地稟報:“殿下,剛剛發現有可疑人員在港口附近徘徊。”


    朱棣臉色一沉,“立刻派人跟蹤,務必查明其身份和目的。”


    探子領命而去。


    劉伯溫神色嚴肅地說道:“看來,倭寇已經開始行動了。”


    徐妙雲眼中閃過一絲擔憂,“那我們的計劃是否需要提前?”


    朱棣沉思片刻,“不,按原計劃進行,以免打草驚蛇。”


    過了一會兒,跟蹤可疑人員的士兵迴來稟報:“殿下,那人已被我們抓獲,經過審訊,他果然是倭寇的奸細。”


    朱棣冷哼一聲,“將他嚴加看管,不能讓他走漏半點風聲。”


    劉伯溫說道:“殿下,現在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奸細,給倭寇傳遞假情報。”


    朱棣問道:“劉大人,這假情報該如何傳遞,又該傳遞些什麽內容?”


    劉伯溫微笑著說:“殿下,我們可以讓他迴去告知倭寇,我們的防守薄弱之處,引他們上鉤。”


    朱棣嘴角微微上揚,“劉大人所言極是。”


    於是,他們精心策劃了一番,讓奸細帶著假情報迴去。


    夜晚,福州城一片寂靜,月光被厚重的烏雲完全遮蔽,街道陷入一片漆黑。朱棣、劉伯溫和徐妙雲在營帳中,靜靜地等待著倭寇的到來。偶爾劃過的閃電照亮他們緊繃的麵容。


    朱棣緊握佩劍,目光炯炯,“不知倭寇是否會上當。”


    劉伯溫胸有成竹地說道:“殿下放心,倭寇生性貪婪,定會中計。”


    徐妙雲輕輕咬著嘴唇,“但願一切順利。劉大人料事如神,想必不會出錯。”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喊殺聲。


    朱棣站起身來,“來了!”


    眾人迅速衝出營帳,隻見倭寇的船隻朝著港口駛來。海風唿嘯著,掀起數丈高的海浪,瘋狂地拍打著岸邊,好似要將一切吞噬。


    “按計劃行事!”朱棣大聲下令。


    士兵們紛紛隱藏起來,等待著倭寇進入埋伏圈。


    倭寇們毫無察覺,大搖大擺地衝上岸。


    “殺!”朱棣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


    倭寇們頓時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朱棣身先士卒,揮舞著佩劍,勇猛殺敵,大聲喝道:“爾等倭寇,犯我大明,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劉伯溫在後方指揮著士兵,“不要放過一個倭寇!”


    徐妙雲也手持長劍,與士兵們一同作戰,喊道:“兄弟們,為了大明,殺!”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倭寇死傷大半,剩下的紛紛投降。


    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倭寇之亂終於被徹底平息。福州城迎來了久違的寧靜與祥和。


    朱棣、徐妙雲和劉伯溫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的大海,心中感慨萬千。


    劉伯溫微微眯起雙眼,說道:“殿下,夫人,雖此次倭寇之亂已平,但不可掉以輕心,以防其死灰複燃。”


    朱棣緊握拳頭,目光堅定:“劉大人所言極是。這些倭寇擾我邊境,害我百姓,絕不能輕易放過。”


    徐妙雲輕輕點頭,說道:“妾身以為,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也嚐嚐痛苦的滋味。”


    劉伯溫思索片刻,說道:“殿下,夫人,可加強海防,增加巡邏船隻,斷絕倭寇的補給,使其難以再次進犯。”


    朱棣表示讚同:“此計甚好。同時,對於那些被俘的倭寇,嚴加審訊,獲取更多情報,以便了解其背後的勢力和動向。”


    徐妙雲接著說:“還可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國家,聯合他們共同抵禦倭寇,形成聯盟之勢。”


    三人商議良久,定下了一係列後續的策略。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朱棣加強了軍隊的訓練,提高了海防的防禦能力。同時,積極與周邊國家展開外交活動,建立了穩固的抗倭聯盟。


    終於,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倭寇再也不敢輕易來犯,大明沿海地區重新恢複了往日的繁榮與安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燕王與燕王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072466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0724669並收藏不一樣的燕王與燕王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