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取名朱高熾
不一樣的燕王與燕王妃 作者:用戶3072466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朱棣抱著自己的親兒子在懷中,小家夥吃飽喝足後享受著爹爹的懷抱,環顧四周,徐妙雲依偎在身邊,真是幸福的一家三口。“朱棣,要不等父皇過來,讓父皇給咱們兒子取個名字,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他的名字,但等父皇過來再取名吧!這樣可以拉近我們與父皇之間的距離。”徐妙雲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皇上駕到”,外麵傳來雲奇公公的叫聲。“父皇來了。”朱棣一邊說一邊把兒子放在搖籃裏。朱棣連忙攙扶著徐妙雲,待朱元璋等人進來後,“參見……”,朱棣攙扶著徐妙雲準備給他們請安。“免了,都是一家人,更何況妙雲你還在月子期間呢?”隻見一位慈祥又不失氣質的女性趕緊製止並連忙迴應道,沒錯,這位就是後世稱為大腳皇後,也就是千古一後-馬皇後。其他人也趕緊擺手製止。徐妙雲與朱棣青梅竹馬,因此徐妙雲也是朱元璋與馬皇後看著長大的。
“我和你母後主要是來看看你們,還有我們的孫子。”這時一道雄渾的聲音響起,隻見一個氣場強大之人映入眼簾,沒錯,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洪武大帝的朱元璋,朱棣與徐妙雲定睛一看,這樣貌與後世畫像有所出入,可不似那種鞋拔臉,現如今更想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子。
“四弟,我的小侄子在哪裏呢?”一道溫文儒雅同時又不失魄力的聲音響起,這位就是洪武大帝最看中的懿文太子朱標,甚至後世傳達過這樣的玩笑,太子朱標造反了,朱元璋會笑著說我兒終於出息了。
“對啊!四叔四叔母\/四哥四嫂,我堂弟\/小侄子在哪裏啊!”伴隨著兩聲清脆悅耳、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唿喊聲,兩位可愛的小家夥出現在了眾人麵前。他們一個是大孫朱雄英,另一個則是湘王朱柏。這兩個小家夥年紀相差3歲,雙方有共同的話題。
朱雄英作為嫡長孫,是太子朱標與太子妃常氏的嫡長子。他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氣質,溫文爾雅,舉止得體,而且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魄力,宛如太子朱標的翻版。而湘王朱柏呢,則是朱棣從小看著長大的 12弟。小時候的他天真無邪,無憂無慮,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心懷天下,才情絕世,令人讚歎不已,年輕時候自己挨揍,這個小家夥經常會跪下求情,除了大哥及五弟朱橚,就數小十二與自己感情最深。
然而,曆史的車輪總是無情地轉動著。後來,湘王朱柏被迫自殺,還被朱允炆加上了惡諡,這一事件成為了朱棣心中永遠的痛,也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選擇起兵造反。此刻,朱棣和徐妙雲望著眼前這兩個活蹦亂跳、充滿生機的小家夥,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為何命運如此不公?他們多麽希望時間能夠停留在這一刻,讓這兩個孩子永遠保持純真和快樂,遠離那些殘酷的紛爭和戰亂。
這時候朱棣抱起朱雄英,並溫柔地說到:“雄英你來了,有沒有想四叔啊!還有小十二,有沒有想四哥啊!”兩個小家夥異口同聲地說道:“當然想了。”看著朱柏與朱雄英及朱棣之間的感情,朱元璋和馬皇後感到無比欣慰,朱標感覺像極了小時候自己帶著弟弟的場景。
“孩子在搖籃中呢?”朱棣這時開口說並指著搖籃的方向。馬皇後迅速把孩子抱起,遞到朱元璋麵前,“重八,來看看你的孫子。”馬皇後一邊遞孩子一邊說。兩個人坐在一起,朱元璋的氣場比下去,果然這個世上能夠製衡住洪武大帝的人,除了馬皇後,沒有第二個。“嗬嗬”,這時候小家夥發出了笑聲,這時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孩子身上。這時候朱棣把朱雄英放下,兩個小家夥跑向了小嬰兒的方向。“瞧瞧,我的堂弟\/侄子笑了,”朱雄英與朱柏興奮地迴應著。
“父皇,兒臣希望您能給孩子起個名字?”朱棣與徐妙雲滿懷期待地懇請道。朱元璋逗弄著小朱高熾,笑著喊道:“高熾,快來叫聲爺爺。”
馬皇後見狀,嗔怪地說:“重八,你別鬧啦!高熾還這麽小,怎麽可能會叫你呢。依我看,咱們的孫子就叫朱高熾吧。”話音剛落,小家夥似乎對這個名字特別滿意,開心得咿咿呀呀地叫了起來。
就在這時,朱標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朱棣。朱棣仔細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字輩表。原來,這是他後代的字輩表,上麵赫然寫著:“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朱標微笑著解釋道:“四弟啊,這是父皇特意為你準備的,一共 20個字輩,可以保證你的子孫後代取名有序。”
朱棣感激涕零,鄭重地接過字輩表,並向父皇深深鞠了一躬,表示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深知這份禮物的珍貴,也明白父親對自己家族傳承的重視和關懷。從此以後,他們將按照這個字輩表為子孫起名,讓家族的血脈得以延續,傳統得以傳承。
“對了,老四,等有空的時候,你可以帶上妙雲迴一趟娘家。朕想,天德肯定非常想念他的外孫。哈哈,現在可好了,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我先有了,看來這場比試我贏定了!”朱元璋一臉得意地說道。
“你呀,真是小心眼,沒得救了!”馬皇後有些無奈地嗔怪道。
“好的,父皇,等妙雲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我會帶著高熾去拜見外公的。”朱棣連忙答應下來。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已經完全沒有了皇帝的威嚴,活脫脫就是一個享受天倫之樂的老頭兒。而在場的眾人也都沉浸在這種家庭的喜悅氛圍之中。這一切,讓朱棣和徐妙雲倍感溫馨。畢竟,這是他們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家族的溫暖。
“皇上駕到”,外麵傳來雲奇公公的叫聲。“父皇來了。”朱棣一邊說一邊把兒子放在搖籃裏。朱棣連忙攙扶著徐妙雲,待朱元璋等人進來後,“參見……”,朱棣攙扶著徐妙雲準備給他們請安。“免了,都是一家人,更何況妙雲你還在月子期間呢?”隻見一位慈祥又不失氣質的女性趕緊製止並連忙迴應道,沒錯,這位就是後世稱為大腳皇後,也就是千古一後-馬皇後。其他人也趕緊擺手製止。徐妙雲與朱棣青梅竹馬,因此徐妙雲也是朱元璋與馬皇後看著長大的。
“我和你母後主要是來看看你們,還有我們的孫子。”這時一道雄渾的聲音響起,隻見一個氣場強大之人映入眼簾,沒錯,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洪武大帝的朱元璋,朱棣與徐妙雲定睛一看,這樣貌與後世畫像有所出入,可不似那種鞋拔臉,現如今更想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子。
“四弟,我的小侄子在哪裏呢?”一道溫文儒雅同時又不失魄力的聲音響起,這位就是洪武大帝最看中的懿文太子朱標,甚至後世傳達過這樣的玩笑,太子朱標造反了,朱元璋會笑著說我兒終於出息了。
“對啊!四叔四叔母\/四哥四嫂,我堂弟\/小侄子在哪裏啊!”伴隨著兩聲清脆悅耳、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唿喊聲,兩位可愛的小家夥出現在了眾人麵前。他們一個是大孫朱雄英,另一個則是湘王朱柏。這兩個小家夥年紀相差3歲,雙方有共同的話題。
朱雄英作為嫡長孫,是太子朱標與太子妃常氏的嫡長子。他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氣質,溫文爾雅,舉止得體,而且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魄力,宛如太子朱標的翻版。而湘王朱柏呢,則是朱棣從小看著長大的 12弟。小時候的他天真無邪,無憂無慮,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心懷天下,才情絕世,令人讚歎不已,年輕時候自己挨揍,這個小家夥經常會跪下求情,除了大哥及五弟朱橚,就數小十二與自己感情最深。
然而,曆史的車輪總是無情地轉動著。後來,湘王朱柏被迫自殺,還被朱允炆加上了惡諡,這一事件成為了朱棣心中永遠的痛,也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選擇起兵造反。此刻,朱棣和徐妙雲望著眼前這兩個活蹦亂跳、充滿生機的小家夥,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為何命運如此不公?他們多麽希望時間能夠停留在這一刻,讓這兩個孩子永遠保持純真和快樂,遠離那些殘酷的紛爭和戰亂。
這時候朱棣抱起朱雄英,並溫柔地說到:“雄英你來了,有沒有想四叔啊!還有小十二,有沒有想四哥啊!”兩個小家夥異口同聲地說道:“當然想了。”看著朱柏與朱雄英及朱棣之間的感情,朱元璋和馬皇後感到無比欣慰,朱標感覺像極了小時候自己帶著弟弟的場景。
“孩子在搖籃中呢?”朱棣這時開口說並指著搖籃的方向。馬皇後迅速把孩子抱起,遞到朱元璋麵前,“重八,來看看你的孫子。”馬皇後一邊遞孩子一邊說。兩個人坐在一起,朱元璋的氣場比下去,果然這個世上能夠製衡住洪武大帝的人,除了馬皇後,沒有第二個。“嗬嗬”,這時候小家夥發出了笑聲,這時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孩子身上。這時候朱棣把朱雄英放下,兩個小家夥跑向了小嬰兒的方向。“瞧瞧,我的堂弟\/侄子笑了,”朱雄英與朱柏興奮地迴應著。
“父皇,兒臣希望您能給孩子起個名字?”朱棣與徐妙雲滿懷期待地懇請道。朱元璋逗弄著小朱高熾,笑著喊道:“高熾,快來叫聲爺爺。”
馬皇後見狀,嗔怪地說:“重八,你別鬧啦!高熾還這麽小,怎麽可能會叫你呢。依我看,咱們的孫子就叫朱高熾吧。”話音剛落,小家夥似乎對這個名字特別滿意,開心得咿咿呀呀地叫了起來。
就在這時,朱標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朱棣。朱棣仔細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字輩表。原來,這是他後代的字輩表,上麵赫然寫著:“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朱標微笑著解釋道:“四弟啊,這是父皇特意為你準備的,一共 20個字輩,可以保證你的子孫後代取名有序。”
朱棣感激涕零,鄭重地接過字輩表,並向父皇深深鞠了一躬,表示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深知這份禮物的珍貴,也明白父親對自己家族傳承的重視和關懷。從此以後,他們將按照這個字輩表為子孫起名,讓家族的血脈得以延續,傳統得以傳承。
“對了,老四,等有空的時候,你可以帶上妙雲迴一趟娘家。朕想,天德肯定非常想念他的外孫。哈哈,現在可好了,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我先有了,看來這場比試我贏定了!”朱元璋一臉得意地說道。
“你呀,真是小心眼,沒得救了!”馬皇後有些無奈地嗔怪道。
“好的,父皇,等妙雲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我會帶著高熾去拜見外公的。”朱棣連忙答應下來。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已經完全沒有了皇帝的威嚴,活脫脫就是一個享受天倫之樂的老頭兒。而在場的眾人也都沉浸在這種家庭的喜悅氛圍之中。這一切,讓朱棣和徐妙雲倍感溫馨。畢竟,這是他們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家族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