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招兵,就要有家底。
郭紹迴到李家大院,第一件事就是把行軍司的大管家崔茂(崔老貓)請過來。
“老崔,咱們現在還有多少金銀財貨?”
崔茂從懷裏掏出他那本隨身攜帶的賬冊,翻到最後幾頁。
“都尉,咱們現在賬上光是金銀,有將近十萬兩,李家的商鋪和糧食沒算在內。”
“嘶!這麽多?”
“是的,這裏麵有三部分構成,主要是李家的財貨,其次是咱們在三個寨子的繳獲,最後是咱們自己當初的積蓄。”
“好吧!這些老財就是有錢!”
既然錢糧充裕,那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老崔,接下來咱們要大肆招兵,你跟薛先生商量一下,拿出一個詳細的方案出來。
不要吝嗇錢財,咱們現在最緊迫的事情,就是盡快練出一支強軍,隻要有強兵在手,就不怕天下的各種妖魔鬼怪,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屬下明白!”
“明白就好,咱們時間緊迫,你現在就去找薛先生,明天之前務必拿過來!”
“是,屬下告退!”
“嗯!哦,等等,差點忘了,你們把方案弄好之後,順便也把李家的商鋪整理出來,盡快找到買主。
我跟你說明白,咱們在此地呆不久,這些商鋪與其留著,還不如換成金銀有用!”
“是,屬下知道,會盡快將這些處理幹淨!”
“好,那你快去吧!人手不夠的話,也招些人,別累壞了!”
崔茂走後,郭紹在李家正廳裏慢慢踱步,思索著這三個月的計劃。
現在已經是十月下旬了,今年還比往年冷得多,雖然百姓們分到土地,心中有了希望,但這麽冷的天氣,估計也很難熬到明年春耕。
郭紹眼珠轉動,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前世總是聽說什麽以工代賑,自己雖然不知道具體做法,但顧名思義還是懂得的。
修橋鋪路暫時自己還做不了,也沒必要,不如就讓他們幫自己挖礦,把待遇弄高一點,不愁這些人不上鉤。
人數不用太多,保證全力運轉就行,不過這要在招兵之後,要不然大家都去礦上應工了,自己行軍司可就麻煩了。
郭紹想到這裏,從內堂找出一張紙,用毛筆在上麵寫下幾個字。
招兵,以工代賑,鐵礦。
寫罷,他拋下毛筆,繼續思考。
天下大事,無非“耕戰”二字。
“耕”字,自己在這裏隻有三個月,估計用不到。
“戰”字倒是挺貼合自己。
怎麽提升戰力呢?
要麽提高軍隊的人數,使用有智謀或武力的將領。
要麽提升戰鬥工具的質量或層次,例如以寶刀對普通刀劍,以鐵甲對皮甲,以熱兵器對冷兵器。
軍隊的人數自己已經開始招募,將領暫時隻有手頭幾個可用,至於優不優秀,恐怕還得將來驗證。
熱兵器自己隻知道名字,連煉製火藥的精確比例都不知道,前世網上那麽多的此類信息,自己一點都沒有注意過,真是失策!
冷兵器的話,那就保羅萬象了。
不過其主要核心,還是兵器的質量,也就是說要打造一批寶刀、寶劍、寶甲等。
可提高兵器的質量需要改進生產工藝,自己同樣隻知道名字,不知道具體做法。
既然質量上行不通,那就從數量上下手!
刀、劍這種兵器,每人基本上都有,雖然消耗大,但平時也不經常換,自己稍微多造一些就行,可鐵甲就是個稀缺貨了。
目前,行軍司將近三百人,可以披鐵甲的不足兩成,這是個漏洞,可以補上。
自己還真有方法快速煉鋼!
那些比較複雜的鐵甲,如明光鎧之類的,自己不懂,但板甲這種簡單的東西,可就容易多了。
大不了,隻護住身體的重要部位就行。
想象一下,當一兩千行軍司戰兵都穿上板甲,在唐州城下列陣迎敵,這種場麵想想都讓人心馳神往。
還有就是能工巧匠自己也可以尋到一些,李家畢竟是鐵礦的原主人,隻要不傻,總會養一些懂冶鐵技術的匠人的。
還有,現在也應該準備軍裝了,尤其是棉衣,今年天氣反常,說不定以後還會有大災,與其到時候措手不及,不如現在就趕快著手解決。
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想過,郭紹感覺自己就像個停不下來的機器一樣,什麽都想操心,什麽都擔心別人做不好,這樣可不行。
得把袁向庵換下來,有此人在自己身邊,可以為自己解決不少麻煩。
在郭紹心中,薛儀偏向於軍事,袁向庵偏向於民政,大家各司其職,本應該順順利利。
隻是自己現在把行軍司製度搞得一團亂,先不說賀爾漢那個第一都和騎兵隊,就說其他幾個都,自從抽調走他們一些精銳後,該有的建製被打破,估計底下的弟兄們也有些難以適從吧。
也就是最近大家窩在這個地方,沒有跟別的勢力起正麵衝突,如果此時有強敵來攻的話,就憑現在行軍司的管理體係,恐怕非吃敗仗不可。
他這裏正思索間,黑瘦青年張鈍初急匆匆進門。
郭紹拿起剛才拋掉的毛筆,潤上墨汁,開始在那張紙上,書寫剛才自己心中所想到的內容。
他邊寫邊道,頭也不抬。
“鈍初,咱們倆以後還是要把養氣功夫練起來,要不然天天心急火燎的,不像個樣子,手下弟兄們見了,也會笑話,你說對不對呀?”
張鈍初沒有接他的話頭,直接將自己手裏的那張密報遞向郭紹。
“我就不看了,你直接念給我聽。”
張鈍初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他迅速收迴遞出去的手,展開密報,見裏麵夾著三張紙,便隨手展開一張看了起來。
“這張是我之前安插在淮州的密探,他提供了一份關於淮州知府常森的情報,說常森要調走了。”
“常森?這個狗貪官,如果就這麽讓他走,真是便宜他了!有沒有確切結果,調到了哪裏?”
“有!是騰州,他要去做新的騰州知府!”
郭紹哂笑一聲,仍然低頭寫字。
“這樣一個人人皆知的大貪官,把淮州禍害成現在這樣,居然還能高升到騰州做知府,也不知洛城那些人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張鈍初沉默無語,郭紹繼續說道:“這樣的人在朝廷頻頻得勢,大羅不亡,那真是沒天理了。
他的事太遠,咱們想管也管不了,就讓他去吧,早晚會有他的報應,接著念下一個吧!”
張鈍初聞言,把第一張密報放在書案上,展開了第二張。
“這個是咱們內部的,說的是第三都都頭馮效忠,他上次在護送物資和家眷返迴山寨時,用強把都尉你要求他娶的那兩個小娘子都要了!”
郭紹忍俊不禁,毛筆都快抓不住了,打趣似的問道:“你們連這種事都知道?”
張鈍初又確認了一遍,這才說道:“沒法不知道,馮都頭做這事沒避人,弄得那兩個小娘子慘叫聲聞十裏!”
郭紹筆鋒一頓,旋即又重新書寫起來,他當初就是有意成全馮效忠,借以行拉攏之用,事實上效果也的確不錯。
馮效忠從那兒之後,對自己的命令從來沒有二話,就連前幾天跟陳大全刀兵相向,他也沒多說半個字。
隻是他將自己讓他不得用強的命令置若罔聞,在大庭廣眾之下肆無忌憚做那事,是自己事先沒預料到的。
隻是苦了那兩個女子,才出了狼窩,又掉進了虎窩。
“這人我現在還離不開他,且將此事記下,以後一並給他清算!第三件呢?”
張鈍初將第二份密報放下,展開第三份。
“這份也是咱們內部的,說的是昨日在東關一家酒樓裏,第五都第二什的五名弟兄,不僅吃酒不給錢,還把要賬的老板打了一頓,然後揚長而去。”
郭紹猛然抬頭,一雙虎目迸射出狠厲的光芒。
郭紹迴到李家大院,第一件事就是把行軍司的大管家崔茂(崔老貓)請過來。
“老崔,咱們現在還有多少金銀財貨?”
崔茂從懷裏掏出他那本隨身攜帶的賬冊,翻到最後幾頁。
“都尉,咱們現在賬上光是金銀,有將近十萬兩,李家的商鋪和糧食沒算在內。”
“嘶!這麽多?”
“是的,這裏麵有三部分構成,主要是李家的財貨,其次是咱們在三個寨子的繳獲,最後是咱們自己當初的積蓄。”
“好吧!這些老財就是有錢!”
既然錢糧充裕,那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老崔,接下來咱們要大肆招兵,你跟薛先生商量一下,拿出一個詳細的方案出來。
不要吝嗇錢財,咱們現在最緊迫的事情,就是盡快練出一支強軍,隻要有強兵在手,就不怕天下的各種妖魔鬼怪,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屬下明白!”
“明白就好,咱們時間緊迫,你現在就去找薛先生,明天之前務必拿過來!”
“是,屬下告退!”
“嗯!哦,等等,差點忘了,你們把方案弄好之後,順便也把李家的商鋪整理出來,盡快找到買主。
我跟你說明白,咱們在此地呆不久,這些商鋪與其留著,還不如換成金銀有用!”
“是,屬下知道,會盡快將這些處理幹淨!”
“好,那你快去吧!人手不夠的話,也招些人,別累壞了!”
崔茂走後,郭紹在李家正廳裏慢慢踱步,思索著這三個月的計劃。
現在已經是十月下旬了,今年還比往年冷得多,雖然百姓們分到土地,心中有了希望,但這麽冷的天氣,估計也很難熬到明年春耕。
郭紹眼珠轉動,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前世總是聽說什麽以工代賑,自己雖然不知道具體做法,但顧名思義還是懂得的。
修橋鋪路暫時自己還做不了,也沒必要,不如就讓他們幫自己挖礦,把待遇弄高一點,不愁這些人不上鉤。
人數不用太多,保證全力運轉就行,不過這要在招兵之後,要不然大家都去礦上應工了,自己行軍司可就麻煩了。
郭紹想到這裏,從內堂找出一張紙,用毛筆在上麵寫下幾個字。
招兵,以工代賑,鐵礦。
寫罷,他拋下毛筆,繼續思考。
天下大事,無非“耕戰”二字。
“耕”字,自己在這裏隻有三個月,估計用不到。
“戰”字倒是挺貼合自己。
怎麽提升戰力呢?
要麽提高軍隊的人數,使用有智謀或武力的將領。
要麽提升戰鬥工具的質量或層次,例如以寶刀對普通刀劍,以鐵甲對皮甲,以熱兵器對冷兵器。
軍隊的人數自己已經開始招募,將領暫時隻有手頭幾個可用,至於優不優秀,恐怕還得將來驗證。
熱兵器自己隻知道名字,連煉製火藥的精確比例都不知道,前世網上那麽多的此類信息,自己一點都沒有注意過,真是失策!
冷兵器的話,那就保羅萬象了。
不過其主要核心,還是兵器的質量,也就是說要打造一批寶刀、寶劍、寶甲等。
可提高兵器的質量需要改進生產工藝,自己同樣隻知道名字,不知道具體做法。
既然質量上行不通,那就從數量上下手!
刀、劍這種兵器,每人基本上都有,雖然消耗大,但平時也不經常換,自己稍微多造一些就行,可鐵甲就是個稀缺貨了。
目前,行軍司將近三百人,可以披鐵甲的不足兩成,這是個漏洞,可以補上。
自己還真有方法快速煉鋼!
那些比較複雜的鐵甲,如明光鎧之類的,自己不懂,但板甲這種簡單的東西,可就容易多了。
大不了,隻護住身體的重要部位就行。
想象一下,當一兩千行軍司戰兵都穿上板甲,在唐州城下列陣迎敵,這種場麵想想都讓人心馳神往。
還有就是能工巧匠自己也可以尋到一些,李家畢竟是鐵礦的原主人,隻要不傻,總會養一些懂冶鐵技術的匠人的。
還有,現在也應該準備軍裝了,尤其是棉衣,今年天氣反常,說不定以後還會有大災,與其到時候措手不及,不如現在就趕快著手解決。
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想過,郭紹感覺自己就像個停不下來的機器一樣,什麽都想操心,什麽都擔心別人做不好,這樣可不行。
得把袁向庵換下來,有此人在自己身邊,可以為自己解決不少麻煩。
在郭紹心中,薛儀偏向於軍事,袁向庵偏向於民政,大家各司其職,本應該順順利利。
隻是自己現在把行軍司製度搞得一團亂,先不說賀爾漢那個第一都和騎兵隊,就說其他幾個都,自從抽調走他們一些精銳後,該有的建製被打破,估計底下的弟兄們也有些難以適從吧。
也就是最近大家窩在這個地方,沒有跟別的勢力起正麵衝突,如果此時有強敵來攻的話,就憑現在行軍司的管理體係,恐怕非吃敗仗不可。
他這裏正思索間,黑瘦青年張鈍初急匆匆進門。
郭紹拿起剛才拋掉的毛筆,潤上墨汁,開始在那張紙上,書寫剛才自己心中所想到的內容。
他邊寫邊道,頭也不抬。
“鈍初,咱們倆以後還是要把養氣功夫練起來,要不然天天心急火燎的,不像個樣子,手下弟兄們見了,也會笑話,你說對不對呀?”
張鈍初沒有接他的話頭,直接將自己手裏的那張密報遞向郭紹。
“我就不看了,你直接念給我聽。”
張鈍初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他迅速收迴遞出去的手,展開密報,見裏麵夾著三張紙,便隨手展開一張看了起來。
“這張是我之前安插在淮州的密探,他提供了一份關於淮州知府常森的情報,說常森要調走了。”
“常森?這個狗貪官,如果就這麽讓他走,真是便宜他了!有沒有確切結果,調到了哪裏?”
“有!是騰州,他要去做新的騰州知府!”
郭紹哂笑一聲,仍然低頭寫字。
“這樣一個人人皆知的大貪官,把淮州禍害成現在這樣,居然還能高升到騰州做知府,也不知洛城那些人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張鈍初沉默無語,郭紹繼續說道:“這樣的人在朝廷頻頻得勢,大羅不亡,那真是沒天理了。
他的事太遠,咱們想管也管不了,就讓他去吧,早晚會有他的報應,接著念下一個吧!”
張鈍初聞言,把第一張密報放在書案上,展開了第二張。
“這個是咱們內部的,說的是第三都都頭馮效忠,他上次在護送物資和家眷返迴山寨時,用強把都尉你要求他娶的那兩個小娘子都要了!”
郭紹忍俊不禁,毛筆都快抓不住了,打趣似的問道:“你們連這種事都知道?”
張鈍初又確認了一遍,這才說道:“沒法不知道,馮都頭做這事沒避人,弄得那兩個小娘子慘叫聲聞十裏!”
郭紹筆鋒一頓,旋即又重新書寫起來,他當初就是有意成全馮效忠,借以行拉攏之用,事實上效果也的確不錯。
馮效忠從那兒之後,對自己的命令從來沒有二話,就連前幾天跟陳大全刀兵相向,他也沒多說半個字。
隻是他將自己讓他不得用強的命令置若罔聞,在大庭廣眾之下肆無忌憚做那事,是自己事先沒預料到的。
隻是苦了那兩個女子,才出了狼窩,又掉進了虎窩。
“這人我現在還離不開他,且將此事記下,以後一並給他清算!第三件呢?”
張鈍初將第二份密報放下,展開第三份。
“這份也是咱們內部的,說的是昨日在東關一家酒樓裏,第五都第二什的五名弟兄,不僅吃酒不給錢,還把要賬的老板打了一頓,然後揚長而去。”
郭紹猛然抬頭,一雙虎目迸射出狠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