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景耀十五年八月十五,中秋月圓之夜。
穿雲寨上又是一片歡騰,既是為了慶祝中秋佳節,也是為了給新上山的顧長秋接風洗塵。
當顧長秋滿麵笑容,頻頻舉杯之際,穿雲寨左側山道上,黑壓壓的一片,都是寨子裏精壯的漢子,在三當家徐在山的帶領下,趁著月色,悄悄下山了……
穿雲寨後山,餘慶生看著已經打包裝車的所有貴重物資,不舍地摸來摸去,旁邊的趙三才看著好笑,走上前對他低聲道:“餘叔,放心吧,隻要咱們騙開了黑龍關城,這些東西一分不少的給您送迴來。”
“三才啊,不要笑話老叔,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也許比我還貪!都是好東西啊,一輩子本本分分,哪能見到這麽多的金銀財寶,就這樣隨意給人了,心裏難受啊!”
趙三才又勸慰幾句,老人家才轉身放行。
“路上走慢些,等著那邊的消息,如果走快了,恐怕會有變故!”
老人家又多叮囑了一句。
“知道了,餘叔,大車上有咱們的令旗呢,不怕!您老快迴去吧!不用擔心!”
趙三才迴應著,示意手下人出發,前麵鐵雄也領著一幫人在等待著。
兩日後,觀音澗。
這裏有一條不算大的溪流,兩側矮山也算不得明秀,原來不知名,後來傳說曾有人在此處看見仙女,容貌神似觀音菩薩,時間一長,當地百姓便稱之為觀音澗。
觀音澗不大,處於淮州東部平原與大桐山區結合的地方,從此處向西出大桐山,就是一片平原,屬襄漢都管府管轄,向東是一片丘陵,屬於大桐山東部向北的一點餘脈。
跳過這段餘脈,繼續向東,就進入了申州地界。
黑龍寨匪徒從大桐山出來,如果想去淮州城等人煙聚集的地方,這裏就是最後一段山區,隻要出了觀音澗,剩下的就是一路坦途,一眼望去,再無遮掩之處。
陳九良從這裏經過了無數次,每次都是相安無事。他的人馬在淮、申兩州縱橫多年,幾乎沒有受到過什麽嚴重一點的打擊,各地官府大多數都是聽之任之。
說來也是,現在哪裏沒有幾夥兒土匪強盜?官府就那麽點兒人,管的過來嗎?
陳九良騎著一匹黃驃馬,身上披著大羅軍方規製的鐵甲,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頭,因為山澗狹窄,山路難行,他的速度並不快。
他的身後,跟著將近五百弟兄,親兵衛隊百多人,還有整個右廂兩百餘人。
出發前他想了想,又倉促從左廂抽調了兩個都,並入這次行軍的陣列,誇張一點,算得上傾巢而動了。
隻因此次下山的目標,是穿雲寨,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他從來沒有想到,以前能隨意攻破的一個小山寨,如今卻讓他如芒在背一樣的難受。
不知道什麽時候,穿雲寨竟然壯大到如此地步,雖說那淮州城自己隻要願意,也是隨時都能打破的,之所以還留著它,隻是因為時機未到而已。
誰能料到,穿雲寨現在好像也擁有了這等實力,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必須要盡快解決這個麻煩,要不然以後他就別想再安生的走出黑龍寨。
正思考間,忽然聽到後方人馬喊叫,他扭頭一看,隻見兩側的矮山上,無數箭矢飛縱,還有山石正在向下翻滾,隊列已然亂為一團。
“不好,中埋伏了!”陳九良心頭一緊。
自家人知自家事,淮、申二州都畏懼黑龍寨人馬不假,但是實際上,黑龍寨一直有個大問題,那就是披甲率不高。
十餘年下來,隻有他的親兵衛隊稍微披了些甲胄,大部分還是皮甲,鐵甲隻有二三十具,其餘兩廂弟兄連半塊甲片也無。
就這麽一點裝備,平時欺負欺負州府巡檢司還行,如果遇到大都管府的府兵,必敗無疑!
可是現在,他的人馬正在被箭雨攻擊,一眼望去,觀音澗狹長的山路上已經躺下了不少弟兄。
“大家不要慌,跟著我,殺出去就有生路!”
陳九良急速下令,調轉馬頭搶先向澗外飛奔。
其他黑龍寨的匪徒也知道形勢危急,留在原地隻能挨打,隻有殺出觀音澗才能活命,於是各個緊隨其後。
陳大全此時站在一側的矮山上,看到陳九良發瘋一樣帶頭向澗口衝,心裏很是佩服他的果斷。
“陳九良不愧是做過邊軍的人,腦子轉得還真快。不過,你以為我會那麽容易就讓你逃出去嗎?”
陳大全冷哼一聲,對身旁的王琨下令。
“給澗口的孫弘和郭紹傳命,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堵住澗口,不許讓陳九良的人逃出去一個。
另外,通知澗尾的賀爾汗和倪方,封死觀音澗。我倒要看看,陳九良,你落入了我的手裏還能蹦躂多久!”
陳九良騎在馬上,俯下身體,一言不發,他剛才看到,兩側矮山上的人馬其實不算多,隻要脫離了觀音澗這個狹長的山道,憑他們黑龍寨的戰力,定然能夠反敗為勝。
想到這裏,他抬頭已然能看到觀音澗的澗口了,但是那裏卻已然有了很多人馬,排著整齊的陣列正在等著他們。
“看來,隻能拚一把了!”
陳九良把心橫起,從馬上抽出戰刀,雙腿緊貼馬腹,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後麵的親衛騎兵也縱馬緊跟。
穿雲寨這邊,孫弘和郭紹站在一起,他們都身披鐵甲,澗口的弟兄也都是一身戎裝,甲胄俱全,槍杆斜陳,槍頭向前,後邊還有幾個弓手隨時準備著射出冷箭。
陳九良跨馬飛奔至穿雲寨的戰陣前,雙腿一夾馬腹,這匹良馬就直接跳過了最前方的槍陣,落入後方的步軍之中。
他一拉馬頭韁繩,戰馬立刻轉過身來,手中長刀也趁機向左側砍去,幾個持槍的穿雲寨弟兄立刻就被砍倒,黑龍寨騎兵馬上突了進來。
見到陳九良率眾一瞬間就破開槍陣,在陣中縱馬馳騁,穿雲寨弟兄紛紛閃避,竟然沒有聚攏起有利的阻攔。
孫弘大怒,暴喝一聲,抽出刀來,殺向陳九良。
郭紹雖然初經戰陣,但是卻也沒有慌張。
在前身記憶裏,他有很多拚命求生的片段,人在最低處,已經退無可退,隻有勉力向前才能活下去,誰還顧得上有沒有生理反應。
他看到孫弘在戰陣中,已經跟陳九良交上了手,隻是一個在馬上,一個在地上,陳九良居高臨下,一把大刀勢大力沉,左右翻飛,次次都將孫弘逼退,氣得孫弘哇哇大叫。
可是,後麵的郭紹看見了卻是大喜,陳九良已然被孫弘逼得停住了戰馬,不再向前了,他的親兵也各自把速度降了下來。
郭紹知道,普通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依靠馬速,機動奔襲,一旦陷進敵方陣中,無法縱馬飛馳,那就離覆滅不遠了。
郭紹深吸一口氣,拉開強弓,射出了自己傷愈後的第一支箭矢。
穿雲寨上又是一片歡騰,既是為了慶祝中秋佳節,也是為了給新上山的顧長秋接風洗塵。
當顧長秋滿麵笑容,頻頻舉杯之際,穿雲寨左側山道上,黑壓壓的一片,都是寨子裏精壯的漢子,在三當家徐在山的帶領下,趁著月色,悄悄下山了……
穿雲寨後山,餘慶生看著已經打包裝車的所有貴重物資,不舍地摸來摸去,旁邊的趙三才看著好笑,走上前對他低聲道:“餘叔,放心吧,隻要咱們騙開了黑龍關城,這些東西一分不少的給您送迴來。”
“三才啊,不要笑話老叔,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也許比我還貪!都是好東西啊,一輩子本本分分,哪能見到這麽多的金銀財寶,就這樣隨意給人了,心裏難受啊!”
趙三才又勸慰幾句,老人家才轉身放行。
“路上走慢些,等著那邊的消息,如果走快了,恐怕會有變故!”
老人家又多叮囑了一句。
“知道了,餘叔,大車上有咱們的令旗呢,不怕!您老快迴去吧!不用擔心!”
趙三才迴應著,示意手下人出發,前麵鐵雄也領著一幫人在等待著。
兩日後,觀音澗。
這裏有一條不算大的溪流,兩側矮山也算不得明秀,原來不知名,後來傳說曾有人在此處看見仙女,容貌神似觀音菩薩,時間一長,當地百姓便稱之為觀音澗。
觀音澗不大,處於淮州東部平原與大桐山區結合的地方,從此處向西出大桐山,就是一片平原,屬襄漢都管府管轄,向東是一片丘陵,屬於大桐山東部向北的一點餘脈。
跳過這段餘脈,繼續向東,就進入了申州地界。
黑龍寨匪徒從大桐山出來,如果想去淮州城等人煙聚集的地方,這裏就是最後一段山區,隻要出了觀音澗,剩下的就是一路坦途,一眼望去,再無遮掩之處。
陳九良從這裏經過了無數次,每次都是相安無事。他的人馬在淮、申兩州縱橫多年,幾乎沒有受到過什麽嚴重一點的打擊,各地官府大多數都是聽之任之。
說來也是,現在哪裏沒有幾夥兒土匪強盜?官府就那麽點兒人,管的過來嗎?
陳九良騎著一匹黃驃馬,身上披著大羅軍方規製的鐵甲,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頭,因為山澗狹窄,山路難行,他的速度並不快。
他的身後,跟著將近五百弟兄,親兵衛隊百多人,還有整個右廂兩百餘人。
出發前他想了想,又倉促從左廂抽調了兩個都,並入這次行軍的陣列,誇張一點,算得上傾巢而動了。
隻因此次下山的目標,是穿雲寨,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他從來沒有想到,以前能隨意攻破的一個小山寨,如今卻讓他如芒在背一樣的難受。
不知道什麽時候,穿雲寨竟然壯大到如此地步,雖說那淮州城自己隻要願意,也是隨時都能打破的,之所以還留著它,隻是因為時機未到而已。
誰能料到,穿雲寨現在好像也擁有了這等實力,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必須要盡快解決這個麻煩,要不然以後他就別想再安生的走出黑龍寨。
正思考間,忽然聽到後方人馬喊叫,他扭頭一看,隻見兩側的矮山上,無數箭矢飛縱,還有山石正在向下翻滾,隊列已然亂為一團。
“不好,中埋伏了!”陳九良心頭一緊。
自家人知自家事,淮、申二州都畏懼黑龍寨人馬不假,但是實際上,黑龍寨一直有個大問題,那就是披甲率不高。
十餘年下來,隻有他的親兵衛隊稍微披了些甲胄,大部分還是皮甲,鐵甲隻有二三十具,其餘兩廂弟兄連半塊甲片也無。
就這麽一點裝備,平時欺負欺負州府巡檢司還行,如果遇到大都管府的府兵,必敗無疑!
可是現在,他的人馬正在被箭雨攻擊,一眼望去,觀音澗狹長的山路上已經躺下了不少弟兄。
“大家不要慌,跟著我,殺出去就有生路!”
陳九良急速下令,調轉馬頭搶先向澗外飛奔。
其他黑龍寨的匪徒也知道形勢危急,留在原地隻能挨打,隻有殺出觀音澗才能活命,於是各個緊隨其後。
陳大全此時站在一側的矮山上,看到陳九良發瘋一樣帶頭向澗口衝,心裏很是佩服他的果斷。
“陳九良不愧是做過邊軍的人,腦子轉得還真快。不過,你以為我會那麽容易就讓你逃出去嗎?”
陳大全冷哼一聲,對身旁的王琨下令。
“給澗口的孫弘和郭紹傳命,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堵住澗口,不許讓陳九良的人逃出去一個。
另外,通知澗尾的賀爾汗和倪方,封死觀音澗。我倒要看看,陳九良,你落入了我的手裏還能蹦躂多久!”
陳九良騎在馬上,俯下身體,一言不發,他剛才看到,兩側矮山上的人馬其實不算多,隻要脫離了觀音澗這個狹長的山道,憑他們黑龍寨的戰力,定然能夠反敗為勝。
想到這裏,他抬頭已然能看到觀音澗的澗口了,但是那裏卻已然有了很多人馬,排著整齊的陣列正在等著他們。
“看來,隻能拚一把了!”
陳九良把心橫起,從馬上抽出戰刀,雙腿緊貼馬腹,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後麵的親衛騎兵也縱馬緊跟。
穿雲寨這邊,孫弘和郭紹站在一起,他們都身披鐵甲,澗口的弟兄也都是一身戎裝,甲胄俱全,槍杆斜陳,槍頭向前,後邊還有幾個弓手隨時準備著射出冷箭。
陳九良跨馬飛奔至穿雲寨的戰陣前,雙腿一夾馬腹,這匹良馬就直接跳過了最前方的槍陣,落入後方的步軍之中。
他一拉馬頭韁繩,戰馬立刻轉過身來,手中長刀也趁機向左側砍去,幾個持槍的穿雲寨弟兄立刻就被砍倒,黑龍寨騎兵馬上突了進來。
見到陳九良率眾一瞬間就破開槍陣,在陣中縱馬馳騁,穿雲寨弟兄紛紛閃避,竟然沒有聚攏起有利的阻攔。
孫弘大怒,暴喝一聲,抽出刀來,殺向陳九良。
郭紹雖然初經戰陣,但是卻也沒有慌張。
在前身記憶裏,他有很多拚命求生的片段,人在最低處,已經退無可退,隻有勉力向前才能活下去,誰還顧得上有沒有生理反應。
他看到孫弘在戰陣中,已經跟陳九良交上了手,隻是一個在馬上,一個在地上,陳九良居高臨下,一把大刀勢大力沉,左右翻飛,次次都將孫弘逼退,氣得孫弘哇哇大叫。
可是,後麵的郭紹看見了卻是大喜,陳九良已然被孫弘逼得停住了戰馬,不再向前了,他的親兵也各自把速度降了下來。
郭紹知道,普通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依靠馬速,機動奔襲,一旦陷進敵方陣中,無法縱馬飛馳,那就離覆滅不遠了。
郭紹深吸一口氣,拉開強弓,射出了自己傷愈後的第一支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