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紛紛請辭
清末:擁有具現係統爭霸全世界 作者:昆侖山有神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是引進西方技術是遠遠不夠?
“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進行一場長久的深刻的改革?”戶部尚書魏來賀問道。
朱來坎笑著說道:“想要改革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現在朕也沒有想好如何進行,但是有一個方麵那是已經刻不容緩的事情,必須進行,那就是教育!”
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世界發展變化速度是極快的,不像是在古代幾十年,幾百年生產力的提升都沒有太大的發展,現在這個時代,可能十年不到生產力早就又有了更新換代,唯有進行思想上的改造,再次激發中華文明的創造力,方能不再落後於西方。
“教育?”
眾人腦海中一片問號,國家富強和教育有什麽關係?
“不錯就是教育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我們中華的儒家思想,到了宋以後便越發趨向於保守,完全淪為國家皇權統治的工具,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得我中華幾千年來領先於世界的創造性都消失了,這也是我們落後於西方的一個根本原因!
所以第一個改革就是從教育開始,從思想上進行改革,才能讓我中華文明再次激發創造力。
所以朕打算創辦新式學堂,今天國子監學員不僅僅隻是學四書五經這些書籍,還要學習西方的天文哲學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今後的考試將會考一部分這方麵的知識!”
當朱來坎話下落下,立馬就引起殿內大臣的一片反對:
“陛下不可啊,我堂堂華夏幾千年的思想猶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繁星,那裏需要去學習西方蠻夷的思想?”
“陛下不可啊,如此改革會把我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璀璨文化毀得麵目全非的。”
“陛下,先賢曾有言:夷狄而華夏者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夷狄之,陛下這是要變華為夷嗎?”
“陛下臣今日死諫,誓死也要勸諫陛下放棄如此危險的想法!”
如果隻是引進西方技術,這些人可能還不會有太強烈的反對,但是改造儒家思想,這就是撅他們的命根子,特別是在科舉上,竟然還要學西方蠻夷的學科,他們無法接受!
“這件事沒有得商討的餘地,明年的恩科,將會加入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四個科目!”朱來坎堅定的說道。
“陛下臣請求乞骸告老還鄉,臣不想成為中華亡國滅種的罪魁禍首!”國子監祭酒劉堯從班列中出來,並把頭上官帽摘下說道。
(上兩章那裏寫錯,應該是國子監祭酒而不是教諭,現已經改了)
朱來坎一看又是這個國子監祭酒,臉色上立馬陰沉起來,動不動就告老還鄉?以為這樣就可以脅迫自己改變?
“既然劉大人想要迴家鄉頤養天年,朕準了!”朱來坎麵無表情的說道。
“謝陛下允準!”劉堯跪下,把官帽放到一旁,雙手伏地,鄭重的行了一個大禮說道。
“起來吧!”朱來坎揮手說道。
“臣請告退!”
朱來坎揮手,這世界上離了誰都會照常運轉,並不是非誰不可。
“還有誰想要告老還鄉的?朕一並準了!”朱來坎看著殿內大臣說道。
在朱來坎說完後,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禮部的幾個郎中員外郎,都督府右副督察禦史,太常寺,大理寺太撲寺等等都有官員出來表示要請辭。
朱來坎都一一準許,想走就走,絕不阻攔。
“陛下臣年事已高也請辭告老還鄉。”就在此時內閣首輔張定之也出班請辭。
“嗬嗬,首輔大人也想要頤養天年?”朱來坎冷眼說道。
“是陛下,年齡大了,也到了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時候!”張定之說道。
“大人,不可啊!”
次輔錢謙益,大學士孫魯南,禮部尚書蘇雲方,吏部尚書何左卿等等。
“陛下,張大人做為三朝老臣,乃是朝廷的柱石,不可輕易離開啊!”
其他大臣也紛紛勸道。
“各位不必勸了,我已經決定了,老夫年事已高,跟不上世界的發展,也是時候該到離開的時候,給更多的年輕人上位,他們才是我大明的未來。”張定之抱拳說道。
“這世界離開了誰都能照常運轉,朕還是那句話,誰想請辭一並準許。”
朱來坎揮手說道:“行了,今天朝會就到這裏,退朝!”
說完朱來坎一甩衣袖便離開皇極殿。
“退朝!”馮公公尖銳的聲音響起。
“首輔大人今天你衝動了!”禮部尚書蘇雲方說道。
“各位,這並不是老夫一時臨時起意,而是真的覺得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經過再三思量才決意請辭告老的。”張定之團團拱手向圍上來勸說的人解釋道:“而且現在聖上也是一個銳意進取之人,雄心萬丈,你們隻需好好輔佐陛下,將來說不定也能名流千古。”
“各位告辭!”
“唉,這叫什麽事?”
一些大臣感覺到茫然,莫名其妙的就成為現在這樣子,朝廷一下子就少了小半部分的人,事情的發展讓他們措手不及。
而且當今皇帝的強硬讓他們心驚膽顫的,對於西方列強那是說剛就剛,你動不動就告老還鄉,那是說準就準,不帶一絲猶豫的。
還有那天馬行空的行事方式根本就叫人猜不透。
也就是皇帝登基到現在都沒有展現出一絲嗜殺殘暴的性格,不然他們更是心驚肉跳。
眾大臣心中帶著茫然,意興闌珊的離開了皇極殿,隨後朝會中的消息也是迅速的傳開來,引起一片嘩然。
首先就是皇帝陛下強硬硬剛英法兩國的公使,並向其宣戰,這個消息讓京城百姓無論是商賈百姓,還是小民小吏,還是讀書的學員學子都感到一陣心神震動,各階層都紛紛議論這個決定的好壞。
有支持的,自然就有反對的,兩方激烈爭辯炒得麵紅耳赤:
“皇帝陛下真是強硬,這才是我想象中的皇帝的樣子,那些洋人在大明燒殺搶掠,早就該死了,我支持皇帝陛下向英法這些洋鬼子宣戰,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滾迴他們老家去。”
“你懂個屁,我聽我表哥家的鄰居講這些西洋人,厲害得很,全世界都被他們占領了,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就連我們北邊的老家都不是對手,被他們打得抱頭鼠竄的,都被割讓了大片領土,何況是我們大明,你們還不知吧,我們大明周邊的眾多海島都被這些西洋人給強占了。”
“不錯,聽說今天這些西洋鬼子的人麵見皇帝陛下想要重新簽訂新的條約,提出了很多過分的要求,這也是惹得皇帝陛下龍顏大怒,向他們西方洋鬼子宣戰的原因。”
京城百姓也是非常關心朝廷動向,談論朝廷政策也是這些人茶餘飯後的一個消遣方式。
“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進行一場長久的深刻的改革?”戶部尚書魏來賀問道。
朱來坎笑著說道:“想要改革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現在朕也沒有想好如何進行,但是有一個方麵那是已經刻不容緩的事情,必須進行,那就是教育!”
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世界發展變化速度是極快的,不像是在古代幾十年,幾百年生產力的提升都沒有太大的發展,現在這個時代,可能十年不到生產力早就又有了更新換代,唯有進行思想上的改造,再次激發中華文明的創造力,方能不再落後於西方。
“教育?”
眾人腦海中一片問號,國家富強和教育有什麽關係?
“不錯就是教育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我們中華的儒家思想,到了宋以後便越發趨向於保守,完全淪為國家皇權統治的工具,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得我中華幾千年來領先於世界的創造性都消失了,這也是我們落後於西方的一個根本原因!
所以第一個改革就是從教育開始,從思想上進行改革,才能讓我中華文明再次激發創造力。
所以朕打算創辦新式學堂,今天國子監學員不僅僅隻是學四書五經這些書籍,還要學習西方的天文哲學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今後的考試將會考一部分這方麵的知識!”
當朱來坎話下落下,立馬就引起殿內大臣的一片反對:
“陛下不可啊,我堂堂華夏幾千年的思想猶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繁星,那裏需要去學習西方蠻夷的思想?”
“陛下不可啊,如此改革會把我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璀璨文化毀得麵目全非的。”
“陛下,先賢曾有言:夷狄而華夏者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夷狄之,陛下這是要變華為夷嗎?”
“陛下臣今日死諫,誓死也要勸諫陛下放棄如此危險的想法!”
如果隻是引進西方技術,這些人可能還不會有太強烈的反對,但是改造儒家思想,這就是撅他們的命根子,特別是在科舉上,竟然還要學西方蠻夷的學科,他們無法接受!
“這件事沒有得商討的餘地,明年的恩科,將會加入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四個科目!”朱來坎堅定的說道。
“陛下臣請求乞骸告老還鄉,臣不想成為中華亡國滅種的罪魁禍首!”國子監祭酒劉堯從班列中出來,並把頭上官帽摘下說道。
(上兩章那裏寫錯,應該是國子監祭酒而不是教諭,現已經改了)
朱來坎一看又是這個國子監祭酒,臉色上立馬陰沉起來,動不動就告老還鄉?以為這樣就可以脅迫自己改變?
“既然劉大人想要迴家鄉頤養天年,朕準了!”朱來坎麵無表情的說道。
“謝陛下允準!”劉堯跪下,把官帽放到一旁,雙手伏地,鄭重的行了一個大禮說道。
“起來吧!”朱來坎揮手說道。
“臣請告退!”
朱來坎揮手,這世界上離了誰都會照常運轉,並不是非誰不可。
“還有誰想要告老還鄉的?朕一並準了!”朱來坎看著殿內大臣說道。
在朱來坎說完後,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禮部的幾個郎中員外郎,都督府右副督察禦史,太常寺,大理寺太撲寺等等都有官員出來表示要請辭。
朱來坎都一一準許,想走就走,絕不阻攔。
“陛下臣年事已高也請辭告老還鄉。”就在此時內閣首輔張定之也出班請辭。
“嗬嗬,首輔大人也想要頤養天年?”朱來坎冷眼說道。
“是陛下,年齡大了,也到了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時候!”張定之說道。
“大人,不可啊!”
次輔錢謙益,大學士孫魯南,禮部尚書蘇雲方,吏部尚書何左卿等等。
“陛下,張大人做為三朝老臣,乃是朝廷的柱石,不可輕易離開啊!”
其他大臣也紛紛勸道。
“各位不必勸了,我已經決定了,老夫年事已高,跟不上世界的發展,也是時候該到離開的時候,給更多的年輕人上位,他們才是我大明的未來。”張定之抱拳說道。
“這世界離開了誰都能照常運轉,朕還是那句話,誰想請辭一並準許。”
朱來坎揮手說道:“行了,今天朝會就到這裏,退朝!”
說完朱來坎一甩衣袖便離開皇極殿。
“退朝!”馮公公尖銳的聲音響起。
“首輔大人今天你衝動了!”禮部尚書蘇雲方說道。
“各位,這並不是老夫一時臨時起意,而是真的覺得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經過再三思量才決意請辭告老的。”張定之團團拱手向圍上來勸說的人解釋道:“而且現在聖上也是一個銳意進取之人,雄心萬丈,你們隻需好好輔佐陛下,將來說不定也能名流千古。”
“各位告辭!”
“唉,這叫什麽事?”
一些大臣感覺到茫然,莫名其妙的就成為現在這樣子,朝廷一下子就少了小半部分的人,事情的發展讓他們措手不及。
而且當今皇帝的強硬讓他們心驚膽顫的,對於西方列強那是說剛就剛,你動不動就告老還鄉,那是說準就準,不帶一絲猶豫的。
還有那天馬行空的行事方式根本就叫人猜不透。
也就是皇帝登基到現在都沒有展現出一絲嗜殺殘暴的性格,不然他們更是心驚肉跳。
眾大臣心中帶著茫然,意興闌珊的離開了皇極殿,隨後朝會中的消息也是迅速的傳開來,引起一片嘩然。
首先就是皇帝陛下強硬硬剛英法兩國的公使,並向其宣戰,這個消息讓京城百姓無論是商賈百姓,還是小民小吏,還是讀書的學員學子都感到一陣心神震動,各階層都紛紛議論這個決定的好壞。
有支持的,自然就有反對的,兩方激烈爭辯炒得麵紅耳赤:
“皇帝陛下真是強硬,這才是我想象中的皇帝的樣子,那些洋人在大明燒殺搶掠,早就該死了,我支持皇帝陛下向英法這些洋鬼子宣戰,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滾迴他們老家去。”
“你懂個屁,我聽我表哥家的鄰居講這些西洋人,厲害得很,全世界都被他們占領了,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就連我們北邊的老家都不是對手,被他們打得抱頭鼠竄的,都被割讓了大片領土,何況是我們大明,你們還不知吧,我們大明周邊的眾多海島都被這些西洋人給強占了。”
“不錯,聽說今天這些西洋鬼子的人麵見皇帝陛下想要重新簽訂新的條約,提出了很多過分的要求,這也是惹得皇帝陛下龍顏大怒,向他們西方洋鬼子宣戰的原因。”
京城百姓也是非常關心朝廷動向,談論朝廷政策也是這些人茶餘飯後的一個消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