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與夫子辭別
穿越農家子,科舉當自強! 作者:從墨歸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陽沒有直接迴家,而是去了書院。
這一路上,許多曾見過李明陽的紛紛主動上前。
不隻是送來了各種點心蔬菜,更是將他當成是神人一般,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後的叫出自家的孩子來,隻為了能沾些喜氣,日後也有高中的命。
來到書院時,楚鶴遷正坐在其中,翻看著手中的書本。
聽見門外有聲音,這才叫門房去看看。
門房幾乎是笑著把人迎進來的。
三年前還是一群不懂世事的孩子,靠著幾分天分才能留在書院,如今卻各自考中,怎能不讓人高興?
尤其是李明陽,更是成了尋常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李明陽來到楚鶴遷麵前:“夫子我迴來了。”
“你這一趟還順利嗎?”
李明陽不曾隱瞞:“不太順利。”
隨後就將錢袋丟了的事,一五一十說了。
至於呂暢,李明陽不想說給夫子聽。
不為別的,隻是想讓夫子稍微的緩緩神,不至於被此事弄得心煩。
通過呂暢這事,李明陽也終於理解了楚鶴遷為何要辭官來此教書。
但他當年無法做到的事日後可就說不準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歲就中了解元,我大乾曆來是隻看文憑,不看歲數。以你的能力,應該很快就會有人上門去請。”
楚鶴遷看著李明陽:“不必考慮我的感受,你隻管按照自己的內心而來。”
而在這件事情上,李明陽是想都沒想。
“潛心攻讀,又高中解元,怎麽能停留至此?我想一路考到京城去。”
隻有高中狀元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然先前的一切準備就變得沒意義了。
楚鶴遷十分欣賞李明陽的能力。
隨後將手中的一袋銀子遞了過來。
“這是……”
“我收取學費是為了篩選掉一些並非真心用功讀書的人,隻有知道學習的不容易,才能真正的用心攻讀。你如今已經明白這道理了,這銀兩我退給你。自今日起,你便不用再來書院上學了。”
李明陽心頭一緊:“夫子的意思是日後不再相見?”
楚鶴遷卻是笑了笑:“怎能不見?你若是想找我就隨時過來,但記得挑在合適的時候別打擾了書院內讀書的弟子。”
一種複雜的心緒即在心頭。
三年的光景,九兩銀子。
不僅幫他存下了一筆日後進京趕考的銀子,還教會他這許多的道理。
李明陽雙手交疊,一躬到底。
“謝夫子。”
楚鶴遷心頭也是一陣說不出的滋味。
可天高任鳥飛,又怎能一直拘著他?
“行了,快些迴去將這喜報告訴給你爹娘吧。”
李明陽立刻點頭,隨即朝著門外走去,窗外的陽光灑下來竟是一片溫暖。
李明陽迴村那日,可比上次連中三甲更加風光?
這十裏八村的人都圍了上來,就集結在村口,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呢。
尤其是李老爺子。
站在人群之中,別提有多風光了。
他種了一輩子的地,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人尊敬過,一瞧見李明陽迴來了,隻指著李明陽:“我說啥來著,我家狗娃子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張氏聽了趕緊在一旁提醒。
“爹,咱家孩子日後可是要當大官的,過去的乳名就別提了。”
“哦對,是李明陽。”
這迴就連二叔一家都高興的很。
不斷的和村裏人念叨著。
“家裏還是得有個讀書人,你瞧瞧,我家男人年輕的時候就讀書,時間久了,就連院子裏的孩子都耳濡目染,不然一個鄉下的頑童哪能有這本事啊?”
王氏說的那叫一個自然,好像李明陽能高中,跟他家也有些關係似的。
李老爺子立刻擺酒設宴,說啥也得在家裏好好慶賀一陣。
外麵倒是熱鬧的很,李明陽卻將自家爹娘拉進了屋裏。
包袱一打開裏麵露出的是九兩銀子。
“明陽,這是……”
李明陽一本正經地將日後不必去念書的事說了。
“我算了,待到明年二月進京趕考,共要留出四兩銀子做來迴的路費盤纏,待到進京還需要準備二兩,用來日常的花銷與住店。”
說完又從中拿出一兩:“這一趟我錢丟了,若是沒有柳家的關係,怕是真不成了。我算過了,總共花了不到一兩,等這些天過去,還得還給柳家。”
而這剩下的正好有二兩。
“剩下的您二位留著,兒子沒什麽能報答的,日後若是真能做了官員,也並不會辜負爹娘的栽培。”
這話說的,李寶成是連連點頭。
而張氏則是抹著眼淚。
“你這傻孩子,爹娘還給你存著錢呢。”
這些年他們光靠著賣兔子,可賺了不少呢。
再說這家裏的花銷也遠不如從前那麽大了,賦稅減下來後,每年都能比原來多存下一兩。
這手頭上也不會再缺。
“這銀子不給你們也給我大哥,他也差不多到了要娶親的時候了。”
當年李明堂就已經到了娶親的歲數。
是為了成全他在外念書,這才耽擱了三年。
家人不說,李明陽又怎能不提?
眼看他堅持,李寶成夫婦也不好再勸,隻能感慨自家兒子是個有良心的,趕緊將錢收了。
這錢袋子才剛放起來,門口就傳來了一人的聲音。
“嫂子,外麵都已經準備好了,怎麽還不見你們家人出來?”
不是別人,正是同院住的王氏。
自打李明陽考中了秀才後,這一家人對待大房的態度就徹底變了。
現如今考上了進士,至少能在本地做個官呢。
這以後錢還不嘩嘩的往他們家流?
現在不趕緊討好,更待何時。
眼瞧張氏二人臉上表情變顏變色,王氏微微蹙眉:“你們這是幹啥呢?怎麽感覺鬼鬼祟祟的。”
就好像是悄悄的藏了啥東西似的。
“說啥呢?不就是跟明陽說了幾句話嗎?有啥鬼鬼祟祟的。”
張氏說完,就將那裝著銀子的包袱塞進了衣櫃裏。
仗著王氏不敢過來翻找,張氏一迴頭:“你咋還進來催了,不是說等會兒就出去吃飯嗎?”
“咋能不催?”
王氏一下想起來了正經事。
“門外傳來了不少人,都是來咱家慶賀的,也是為了看狗娃子……噢,不是李明陽。我尋思帶他出去打聲招唿,好歹是奔著咱家來的。”
這一路上,許多曾見過李明陽的紛紛主動上前。
不隻是送來了各種點心蔬菜,更是將他當成是神人一般,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後的叫出自家的孩子來,隻為了能沾些喜氣,日後也有高中的命。
來到書院時,楚鶴遷正坐在其中,翻看著手中的書本。
聽見門外有聲音,這才叫門房去看看。
門房幾乎是笑著把人迎進來的。
三年前還是一群不懂世事的孩子,靠著幾分天分才能留在書院,如今卻各自考中,怎能不讓人高興?
尤其是李明陽,更是成了尋常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李明陽來到楚鶴遷麵前:“夫子我迴來了。”
“你這一趟還順利嗎?”
李明陽不曾隱瞞:“不太順利。”
隨後就將錢袋丟了的事,一五一十說了。
至於呂暢,李明陽不想說給夫子聽。
不為別的,隻是想讓夫子稍微的緩緩神,不至於被此事弄得心煩。
通過呂暢這事,李明陽也終於理解了楚鶴遷為何要辭官來此教書。
但他當年無法做到的事日後可就說不準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歲就中了解元,我大乾曆來是隻看文憑,不看歲數。以你的能力,應該很快就會有人上門去請。”
楚鶴遷看著李明陽:“不必考慮我的感受,你隻管按照自己的內心而來。”
而在這件事情上,李明陽是想都沒想。
“潛心攻讀,又高中解元,怎麽能停留至此?我想一路考到京城去。”
隻有高中狀元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然先前的一切準備就變得沒意義了。
楚鶴遷十分欣賞李明陽的能力。
隨後將手中的一袋銀子遞了過來。
“這是……”
“我收取學費是為了篩選掉一些並非真心用功讀書的人,隻有知道學習的不容易,才能真正的用心攻讀。你如今已經明白這道理了,這銀兩我退給你。自今日起,你便不用再來書院上學了。”
李明陽心頭一緊:“夫子的意思是日後不再相見?”
楚鶴遷卻是笑了笑:“怎能不見?你若是想找我就隨時過來,但記得挑在合適的時候別打擾了書院內讀書的弟子。”
一種複雜的心緒即在心頭。
三年的光景,九兩銀子。
不僅幫他存下了一筆日後進京趕考的銀子,還教會他這許多的道理。
李明陽雙手交疊,一躬到底。
“謝夫子。”
楚鶴遷心頭也是一陣說不出的滋味。
可天高任鳥飛,又怎能一直拘著他?
“行了,快些迴去將這喜報告訴給你爹娘吧。”
李明陽立刻點頭,隨即朝著門外走去,窗外的陽光灑下來竟是一片溫暖。
李明陽迴村那日,可比上次連中三甲更加風光?
這十裏八村的人都圍了上來,就集結在村口,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呢。
尤其是李老爺子。
站在人群之中,別提有多風光了。
他種了一輩子的地,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人尊敬過,一瞧見李明陽迴來了,隻指著李明陽:“我說啥來著,我家狗娃子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張氏聽了趕緊在一旁提醒。
“爹,咱家孩子日後可是要當大官的,過去的乳名就別提了。”
“哦對,是李明陽。”
這迴就連二叔一家都高興的很。
不斷的和村裏人念叨著。
“家裏還是得有個讀書人,你瞧瞧,我家男人年輕的時候就讀書,時間久了,就連院子裏的孩子都耳濡目染,不然一個鄉下的頑童哪能有這本事啊?”
王氏說的那叫一個自然,好像李明陽能高中,跟他家也有些關係似的。
李老爺子立刻擺酒設宴,說啥也得在家裏好好慶賀一陣。
外麵倒是熱鬧的很,李明陽卻將自家爹娘拉進了屋裏。
包袱一打開裏麵露出的是九兩銀子。
“明陽,這是……”
李明陽一本正經地將日後不必去念書的事說了。
“我算了,待到明年二月進京趕考,共要留出四兩銀子做來迴的路費盤纏,待到進京還需要準備二兩,用來日常的花銷與住店。”
說完又從中拿出一兩:“這一趟我錢丟了,若是沒有柳家的關係,怕是真不成了。我算過了,總共花了不到一兩,等這些天過去,還得還給柳家。”
而這剩下的正好有二兩。
“剩下的您二位留著,兒子沒什麽能報答的,日後若是真能做了官員,也並不會辜負爹娘的栽培。”
這話說的,李寶成是連連點頭。
而張氏則是抹著眼淚。
“你這傻孩子,爹娘還給你存著錢呢。”
這些年他們光靠著賣兔子,可賺了不少呢。
再說這家裏的花銷也遠不如從前那麽大了,賦稅減下來後,每年都能比原來多存下一兩。
這手頭上也不會再缺。
“這銀子不給你們也給我大哥,他也差不多到了要娶親的時候了。”
當年李明堂就已經到了娶親的歲數。
是為了成全他在外念書,這才耽擱了三年。
家人不說,李明陽又怎能不提?
眼看他堅持,李寶成夫婦也不好再勸,隻能感慨自家兒子是個有良心的,趕緊將錢收了。
這錢袋子才剛放起來,門口就傳來了一人的聲音。
“嫂子,外麵都已經準備好了,怎麽還不見你們家人出來?”
不是別人,正是同院住的王氏。
自打李明陽考中了秀才後,這一家人對待大房的態度就徹底變了。
現如今考上了進士,至少能在本地做個官呢。
這以後錢還不嘩嘩的往他們家流?
現在不趕緊討好,更待何時。
眼瞧張氏二人臉上表情變顏變色,王氏微微蹙眉:“你們這是幹啥呢?怎麽感覺鬼鬼祟祟的。”
就好像是悄悄的藏了啥東西似的。
“說啥呢?不就是跟明陽說了幾句話嗎?有啥鬼鬼祟祟的。”
張氏說完,就將那裝著銀子的包袱塞進了衣櫃裏。
仗著王氏不敢過來翻找,張氏一迴頭:“你咋還進來催了,不是說等會兒就出去吃飯嗎?”
“咋能不催?”
王氏一下想起來了正經事。
“門外傳來了不少人,都是來咱家慶賀的,也是為了看狗娃子……噢,不是李明陽。我尋思帶他出去打聲招唿,好歹是奔著咱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