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真正的可造之材
穿越農家子,科舉當自強! 作者:從墨歸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看柳謙修仍有話說,柳大人一抬手:“行了,你先迴去歇著吧,明天不是還要去上課?”
柳謙修的話到了嘴邊,卻全被攔了迴去,隻能先迴房去。
而柳大人則是叫來了管家。
“一月之後,讓他迴家休息一陣子。”
那時巡撫又會到此處來,以自家孩子的脾氣,若是做出上次的事,可就麻煩了。
管家立刻答應。
翌日晨曦。
李明陽起的格外早,都已經要出發了,二房那邊的李明忠才不急不忙的穿上衣服從家門中出來。
二人對視一眼,李明陽懶得搭理,直接出發了。
二房總是嫉妒,卻也不瞧瞧自家的做派。
光是從這一點上,就注定了李明忠學不出什麽來。
今日的天氣仍是炎熱,天氣也幹燥了不知多少。
田間地頭總能瞧見不少農戶扛著水桶澆灌。
幸好昨日迴家瞧瞧,不然自己的爹娘這會兒也會是這幅模樣。
今天李明陽來的還算早,剛來到書院附近,就瞧見夫子正站在門口。
在他對麵的是柳謙修,再旁邊的則是柳府的管家。
也不知兩邊說了些什麽,柳謙修的麵色看上去不是很好,而楚鶴遷,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柳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既然如此。”楚鶴遷低頭朝柳謙修身上一掃:“你先迴書堂去吧。”
柳謙修點頭答應,隨後拿著東西進了門。
柳府管家又叮囑了幾句,這才舍得離開。
楚鶴遷站在門口若有所思,李明陽見管家走了,這才過來。
“夫子,是出什麽事了麽?”
見了李明陽,楚鶴遷一秒迴神,又想想書堂內的柳謙修。
“你隨我來。”
留下這一句後,楚鶴遷是頭也不迴的往裏走。
李明陽心裏好奇,隨即跟了上去。
今日夫子的房中隻有他一人了。
看樣子,柳謙修今日是不會來上小課了。
夫子這樣安排,一定是有原因的,隻怕是這城裏出了什麽事。
楚鶴遷也沒瞞著他。
“賦稅整增加一年,按照曆朝的規矩,負責此時的巡撫也差不多要迴來了,柳大人特地吩咐,要暫停了柳謙修的小課。”
這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楚鶴遷掃在李明陽的臉上:“你是不是也要停課?”
不想,李明陽的臉上瞧不見半點慌亂,反而是一本正經:“我與夫子學習,學的是人間正道,隨夫子外出,幫夫子出了幾個主意,也不過是將學會的反哺,合情合理,為何要停?”
楚鶴遷看著李明陽,眼神中更多了幾分欣賞。
上次院試之後,楚鶴遷曾親自去過榜前。
一為看看兩個孩子的情況,二則是要看看他二人的資質究竟如何。
榜上的名次是不會說謊的,二人雖都是其中佼佼者,但第一和第十的區別一目了然。
柳謙修家世顯赫,更有個做官的父親,平日裏能接觸到的東西更多,耳融目染自然能懂得一些道理。
但李明陽隻是鄉下村夫的孩子,沒家境沒背景,竟也能看的這麽遠。
甚至,比柳謙修還要有遠見。
楚鶴遷不願意教笨孩子,但若是在這二十人中隻選一個,那個人絕對會是李明陽。
“我明白了。”楚鶴遷的目光落在李明陽身上:“今日之事,不必與柳謙修說,日後那你隻管自己來找我便是,我能教會你的會越來越多的。”
看來柳家這次沒幫上柳謙修什麽,反而在潛移默化間斷了柳謙修一個機會。
雖暫時失去了一個共學的朋友,但夫子一對一的幫扶,顯然會更有效果。
李明陽答應的痛快,在得了夫子的允許之後先出去了。
之後幾日,柳謙修果然不在來參加小課了。
每天窩在夫子房中的也隻剩下李明陽一人了。
夫子從謀略之道開始,從宏偉遠大的大道理,再到細致入微的民間小事,掰開揉碎的與李明陽去說,還真給李明陽聽懂了不少。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了。
老天還是不肯賞光,天陰了兩天竟又一次放晴了。
村裏人從沒像現在這樣痛恨過晴天,聽說有一個村的情況已得到解決,其他村裏的頓時來了精神,集中到一起,找到私塾來。
若不是十分要緊的事,門房也絕不會在上課時來敲門,聽說村人來找,楚鶴遷瞬間明白是什麽事了。
這一次,卻隻叫上了李明陽一同,讓其他孩子暫在書院內休息半日。
“你們說,夫子叫李明陽出去,到底是去處理什麽是了?”
林英傑托著下巴滿是好奇的說著。
鄭秀文則是一邊收拾著自己的東西,一邊順口答音。
“能是什麽事,肯定是好事,我爹說了,七歲就能考的秀才,那可是神童,夫子不就是喜歡聰明的,才在咱們入學時準備了那麽多測試?”
林英傑聽是聽明白了,可看著不遠處收拾東西的柳謙修,心裏又有了新問題,趕緊壓低嗓音:“要真是那樣,為啥不帶著柳謙修一起?”
官宦人家的公子,就算真丟了人也不是他們能笑話的。
鄭秀文趕緊壓低嗓音:\"你爹沒跟你說?柳謙修的成績上次可不如李明陽,八成夫子是……\"
後麵的話還沒說完,柳謙修直接站起身來,帶著東西出去了。
鄭秀文趕緊閉嘴,也不知道這些話柳謙修聽沒聽到。
書院的正門。
當李明陽二人到的時候,已有不少人在了,一瞧見楚鶴遷出來了,趕緊上前,隻希望楚鶴遷能趕緊將這水渠的法子教給自己的。
“這法子不是我想的。”
楚鶴遷說著,伸手在李明陽的肩膀一搭:“是他。”
眼看楚鶴遷帶出來一個七歲出頭的孩子,這些村人還以為楚鶴遷是不願繼續管他們的事。
而在聽說這孩子名為李明陽,才七歲連中三甲,以第一名的身份得了秀才的時候,這些人的麵色才變化了些。
村裏人對科舉的事雖然關心的少,但也知道一個秀才的身份有多值錢。
李明陽立刻將自己先前所傳授過的經驗告知,並將先前的圖紙進行了複刻。
柳謙修的話到了嘴邊,卻全被攔了迴去,隻能先迴房去。
而柳大人則是叫來了管家。
“一月之後,讓他迴家休息一陣子。”
那時巡撫又會到此處來,以自家孩子的脾氣,若是做出上次的事,可就麻煩了。
管家立刻答應。
翌日晨曦。
李明陽起的格外早,都已經要出發了,二房那邊的李明忠才不急不忙的穿上衣服從家門中出來。
二人對視一眼,李明陽懶得搭理,直接出發了。
二房總是嫉妒,卻也不瞧瞧自家的做派。
光是從這一點上,就注定了李明忠學不出什麽來。
今日的天氣仍是炎熱,天氣也幹燥了不知多少。
田間地頭總能瞧見不少農戶扛著水桶澆灌。
幸好昨日迴家瞧瞧,不然自己的爹娘這會兒也會是這幅模樣。
今天李明陽來的還算早,剛來到書院附近,就瞧見夫子正站在門口。
在他對麵的是柳謙修,再旁邊的則是柳府的管家。
也不知兩邊說了些什麽,柳謙修的麵色看上去不是很好,而楚鶴遷,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柳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既然如此。”楚鶴遷低頭朝柳謙修身上一掃:“你先迴書堂去吧。”
柳謙修點頭答應,隨後拿著東西進了門。
柳府管家又叮囑了幾句,這才舍得離開。
楚鶴遷站在門口若有所思,李明陽見管家走了,這才過來。
“夫子,是出什麽事了麽?”
見了李明陽,楚鶴遷一秒迴神,又想想書堂內的柳謙修。
“你隨我來。”
留下這一句後,楚鶴遷是頭也不迴的往裏走。
李明陽心裏好奇,隨即跟了上去。
今日夫子的房中隻有他一人了。
看樣子,柳謙修今日是不會來上小課了。
夫子這樣安排,一定是有原因的,隻怕是這城裏出了什麽事。
楚鶴遷也沒瞞著他。
“賦稅整增加一年,按照曆朝的規矩,負責此時的巡撫也差不多要迴來了,柳大人特地吩咐,要暫停了柳謙修的小課。”
這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楚鶴遷掃在李明陽的臉上:“你是不是也要停課?”
不想,李明陽的臉上瞧不見半點慌亂,反而是一本正經:“我與夫子學習,學的是人間正道,隨夫子外出,幫夫子出了幾個主意,也不過是將學會的反哺,合情合理,為何要停?”
楚鶴遷看著李明陽,眼神中更多了幾分欣賞。
上次院試之後,楚鶴遷曾親自去過榜前。
一為看看兩個孩子的情況,二則是要看看他二人的資質究竟如何。
榜上的名次是不會說謊的,二人雖都是其中佼佼者,但第一和第十的區別一目了然。
柳謙修家世顯赫,更有個做官的父親,平日裏能接觸到的東西更多,耳融目染自然能懂得一些道理。
但李明陽隻是鄉下村夫的孩子,沒家境沒背景,竟也能看的這麽遠。
甚至,比柳謙修還要有遠見。
楚鶴遷不願意教笨孩子,但若是在這二十人中隻選一個,那個人絕對會是李明陽。
“我明白了。”楚鶴遷的目光落在李明陽身上:“今日之事,不必與柳謙修說,日後那你隻管自己來找我便是,我能教會你的會越來越多的。”
看來柳家這次沒幫上柳謙修什麽,反而在潛移默化間斷了柳謙修一個機會。
雖暫時失去了一個共學的朋友,但夫子一對一的幫扶,顯然會更有效果。
李明陽答應的痛快,在得了夫子的允許之後先出去了。
之後幾日,柳謙修果然不在來參加小課了。
每天窩在夫子房中的也隻剩下李明陽一人了。
夫子從謀略之道開始,從宏偉遠大的大道理,再到細致入微的民間小事,掰開揉碎的與李明陽去說,還真給李明陽聽懂了不少。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了。
老天還是不肯賞光,天陰了兩天竟又一次放晴了。
村裏人從沒像現在這樣痛恨過晴天,聽說有一個村的情況已得到解決,其他村裏的頓時來了精神,集中到一起,找到私塾來。
若不是十分要緊的事,門房也絕不會在上課時來敲門,聽說村人來找,楚鶴遷瞬間明白是什麽事了。
這一次,卻隻叫上了李明陽一同,讓其他孩子暫在書院內休息半日。
“你們說,夫子叫李明陽出去,到底是去處理什麽是了?”
林英傑托著下巴滿是好奇的說著。
鄭秀文則是一邊收拾著自己的東西,一邊順口答音。
“能是什麽事,肯定是好事,我爹說了,七歲就能考的秀才,那可是神童,夫子不就是喜歡聰明的,才在咱們入學時準備了那麽多測試?”
林英傑聽是聽明白了,可看著不遠處收拾東西的柳謙修,心裏又有了新問題,趕緊壓低嗓音:“要真是那樣,為啥不帶著柳謙修一起?”
官宦人家的公子,就算真丟了人也不是他們能笑話的。
鄭秀文趕緊壓低嗓音:\"你爹沒跟你說?柳謙修的成績上次可不如李明陽,八成夫子是……\"
後麵的話還沒說完,柳謙修直接站起身來,帶著東西出去了。
鄭秀文趕緊閉嘴,也不知道這些話柳謙修聽沒聽到。
書院的正門。
當李明陽二人到的時候,已有不少人在了,一瞧見楚鶴遷出來了,趕緊上前,隻希望楚鶴遷能趕緊將這水渠的法子教給自己的。
“這法子不是我想的。”
楚鶴遷說著,伸手在李明陽的肩膀一搭:“是他。”
眼看楚鶴遷帶出來一個七歲出頭的孩子,這些村人還以為楚鶴遷是不願繼續管他們的事。
而在聽說這孩子名為李明陽,才七歲連中三甲,以第一名的身份得了秀才的時候,這些人的麵色才變化了些。
村裏人對科舉的事雖然關心的少,但也知道一個秀才的身份有多值錢。
李明陽立刻將自己先前所傳授過的經驗告知,並將先前的圖紙進行了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