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
穿越農家子,科舉當自強! 作者:從墨歸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一說出口,現場的氣氛頓時冷了。
隻有知府還是笑嗬嗬的模樣。
“這當地的稅收問題確實之前放寬了些,若是巡撫覺得有這個必要,我們這兒還可以再多收些。”
這年月,納稅從來不是全國統一,而是根據各地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知府為了自己的仕途,當然可以毫不猶豫地點頭同意。
而一旁的縣令臉上的表情明顯有些尷尬,但也不好駁了上級的意思。
柳大人端坐其中,倒顯得有些如坐針氈。
若是不納,這國內國庫空虛的問題確實是無法解決,關鍵還是得從地方上想辦法,可若是納稅加重,很難說當地百姓會不會因此心存不滿。
想勸些什麽,可他如今僅僅是個六品,連說話都得小心謹慎著,更別提是反駁這樣的話了。
眼瞧四周再沒人開口,巡撫不聲不響,將目光挪到了楚鶴遷身上。
“楚公子當年可是進宮做過太子的陪讀,放著好好的功名不要,跑到這個地方教書,想來能在書本中學到更多,你的意思呢?”
一句話,眾人齊刷刷地將目光落到楚鶴遷一人身上。
楚鶴遷向來不擅長在這種場合下偽裝。
曾經也是個心直口快的,向來不願意與朝堂中的這些人為伍。
如今讓他表態,分明是想看他的笑話。
隻見楚鶴遷舉起杯來,眼睛裏分明還沁著一絲寒氣。
誰知話還沒說完,角落裏便傳來一孩子的聲音。
“爹。”
這樣的宴席雖然準許主家的孩童在旁桌吃飯,可向來是沒人敢來打擾的。
柳謙修這一嗓子,可是給柳大人嚇了一跳。
頓時眉頭一緊,朝他身上瞪了一眼。
“吃完了就趕緊迴去溫書,明天不是還要去學堂嗎?”
柳謙修點頭,卻還是走上前來。
“爹,我的墨不多了。”
本以為孩子特地上前應該是有什麽大事,沒想到隻是日常的瑣碎。
柳大人一心想著讓自家孩子遠離這種地方,語氣也沉了許多。
“前些日子不是才剛剛購置?”
“您前腳是給了,可後腳弟弟就要走了。”
柳謙修眨著眼睛,“我手中沒有,隻能找您來要。”
柳大人氣的不行,正要給錢卻忽然想起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驚駭,同時又感覺一陣寒氣。
若是將這孩子手中的筆墨當成是銀兩,將自己這給錢的當做是朝廷的賑災款,豈不正是對應了眼前的局勢?
百姓手中才剛剛有了銀子,當地朝廷就想盡一切辦法的征收上去。
百姓們手裏沒錢,自然是會鬧出災來,甚至還有可能捅到皇上那。
這一年又一年的難民無家可歸,隻能前去京城,不正是應了此事?
再看向自家孩子,柳大人說不出是興奮還是恐懼。
能在當前局勢中看清這一層已知不易,可眼下這些大人還在,若是他們也看透了其中的關係……
柳大人不敢去想,趕緊從懷裏掏出了十兩銀子。
“趕緊去買,不許再來!”
柳謙修答應。
他也不過是想在這關鍵時刻給自家爹爹提個醒,這話已說到這兒了,剩下的事情該如何全看父親一人。
隨後轉身便走。
而剛才驚到的豈止是柳大人?連同著楚鶴遷眼神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這等道理連幾歲的孩子都能看得出,朝中這些官員又怎會不懂?
如今竟然還好意思跑到自己這兒來要主意。
實在是過分。
楚鶴遷正要開口,不知為何腦海中竟想起了李明陽的話。
“明日您還要上課呢,夫子要保重身體。”
想想眼下的局勢,若是自己真跟他們撕破了臉,如今沒有官品傍身,確實有可能給自身惹來麻煩。
可李明陽又怎會知道自己的處境呢?是歪打正著還是……
楚鶴遷想不明白,可到了嘴邊的話卻還是變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想來大家都聽得懂。
還沒等幾位表態楚鶴遷立刻起身。
“真是抱歉,楚某身體不適,況且這朝廷中的決定,也絕不應該受鄙人一個偏縣夫子影響,各位大人隻管想想我剛才說的話,至於其他的我也不必多言。”
說罷,他便拱手起身告退。
巡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可轉念一想,楚鶴遷的性子終究是收斂了不少,曾經他在朝堂之上麵對皇上都不能麵不改色的直言進諫,爭個麵紅耳赤,如今倒是懂得暫斂鋒芒了。
但願他是真的改正了,沒了曾經的尖牙利爪,而不是背地裏還在盤算著什麽。
離開柳家的時候,身後仍是一陣喧鬧。
楚鶴遷出門時,自己的那輛馬車已經在等了。
上車後四周已是一片寂靜,看著兩旁乍看富貴實則角落破爛不堪的街道,又想起自己曾親眼見過的那些窮人,楚鶴遷心頭更沉。
一群久居高堂之上的人隻是在街上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眼,就真以為自己懂了本地的民情,知道了民間疾苦。
真正好的法子應該是改變朝中的局勢,而不是從窮人手裏繼續搜刮。
可眼下自己又能做什麽呢?
迴想起柳謙修與李明陽都是自己手中不錯的門徒。
他唯一能奢望的就是這兩人能早些考取功名。
將一群有著理想抱負的人送到朝堂之上,這才是真正的治理之道。
“看來從明天開始,有必要把他們兩個叫到一起來教學了。”
有些對比進步的速度也能再快一些。
楚鶴遷自己還不想給這些孩子太大的壓力,但從眼下的局勢上來看,他得加快些步調,才能讓民生早些得以改善。
翌日天明,連日來的晴天終於在這一刻被打破了。
天陰沉沉的,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得下雨了。
李明陽拿著一把油傘將自己的書袋拿到了前麵,又下意識的朝二房的方向撇了一眼。
這會兒李明忠還沒起來呢。
張氏忍不住提醒自家兒子。
“今日天氣不太好,你路上可要慢些,要不待會兒娘陪你一起去吧。”
李明陽搖搖頭,“不用,我自己一個人沒問題。”
隨後臉上更是露出一抹笑來,直奔縣裏而去。
隻有知府還是笑嗬嗬的模樣。
“這當地的稅收問題確實之前放寬了些,若是巡撫覺得有這個必要,我們這兒還可以再多收些。”
這年月,納稅從來不是全國統一,而是根據各地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知府為了自己的仕途,當然可以毫不猶豫地點頭同意。
而一旁的縣令臉上的表情明顯有些尷尬,但也不好駁了上級的意思。
柳大人端坐其中,倒顯得有些如坐針氈。
若是不納,這國內國庫空虛的問題確實是無法解決,關鍵還是得從地方上想辦法,可若是納稅加重,很難說當地百姓會不會因此心存不滿。
想勸些什麽,可他如今僅僅是個六品,連說話都得小心謹慎著,更別提是反駁這樣的話了。
眼瞧四周再沒人開口,巡撫不聲不響,將目光挪到了楚鶴遷身上。
“楚公子當年可是進宮做過太子的陪讀,放著好好的功名不要,跑到這個地方教書,想來能在書本中學到更多,你的意思呢?”
一句話,眾人齊刷刷地將目光落到楚鶴遷一人身上。
楚鶴遷向來不擅長在這種場合下偽裝。
曾經也是個心直口快的,向來不願意與朝堂中的這些人為伍。
如今讓他表態,分明是想看他的笑話。
隻見楚鶴遷舉起杯來,眼睛裏分明還沁著一絲寒氣。
誰知話還沒說完,角落裏便傳來一孩子的聲音。
“爹。”
這樣的宴席雖然準許主家的孩童在旁桌吃飯,可向來是沒人敢來打擾的。
柳謙修這一嗓子,可是給柳大人嚇了一跳。
頓時眉頭一緊,朝他身上瞪了一眼。
“吃完了就趕緊迴去溫書,明天不是還要去學堂嗎?”
柳謙修點頭,卻還是走上前來。
“爹,我的墨不多了。”
本以為孩子特地上前應該是有什麽大事,沒想到隻是日常的瑣碎。
柳大人一心想著讓自家孩子遠離這種地方,語氣也沉了許多。
“前些日子不是才剛剛購置?”
“您前腳是給了,可後腳弟弟就要走了。”
柳謙修眨著眼睛,“我手中沒有,隻能找您來要。”
柳大人氣的不行,正要給錢卻忽然想起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驚駭,同時又感覺一陣寒氣。
若是將這孩子手中的筆墨當成是銀兩,將自己這給錢的當做是朝廷的賑災款,豈不正是對應了眼前的局勢?
百姓手中才剛剛有了銀子,當地朝廷就想盡一切辦法的征收上去。
百姓們手裏沒錢,自然是會鬧出災來,甚至還有可能捅到皇上那。
這一年又一年的難民無家可歸,隻能前去京城,不正是應了此事?
再看向自家孩子,柳大人說不出是興奮還是恐懼。
能在當前局勢中看清這一層已知不易,可眼下這些大人還在,若是他們也看透了其中的關係……
柳大人不敢去想,趕緊從懷裏掏出了十兩銀子。
“趕緊去買,不許再來!”
柳謙修答應。
他也不過是想在這關鍵時刻給自家爹爹提個醒,這話已說到這兒了,剩下的事情該如何全看父親一人。
隨後轉身便走。
而剛才驚到的豈止是柳大人?連同著楚鶴遷眼神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這等道理連幾歲的孩子都能看得出,朝中這些官員又怎會不懂?
如今竟然還好意思跑到自己這兒來要主意。
實在是過分。
楚鶴遷正要開口,不知為何腦海中竟想起了李明陽的話。
“明日您還要上課呢,夫子要保重身體。”
想想眼下的局勢,若是自己真跟他們撕破了臉,如今沒有官品傍身,確實有可能給自身惹來麻煩。
可李明陽又怎會知道自己的處境呢?是歪打正著還是……
楚鶴遷想不明白,可到了嘴邊的話卻還是變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想來大家都聽得懂。
還沒等幾位表態楚鶴遷立刻起身。
“真是抱歉,楚某身體不適,況且這朝廷中的決定,也絕不應該受鄙人一個偏縣夫子影響,各位大人隻管想想我剛才說的話,至於其他的我也不必多言。”
說罷,他便拱手起身告退。
巡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可轉念一想,楚鶴遷的性子終究是收斂了不少,曾經他在朝堂之上麵對皇上都不能麵不改色的直言進諫,爭個麵紅耳赤,如今倒是懂得暫斂鋒芒了。
但願他是真的改正了,沒了曾經的尖牙利爪,而不是背地裏還在盤算著什麽。
離開柳家的時候,身後仍是一陣喧鬧。
楚鶴遷出門時,自己的那輛馬車已經在等了。
上車後四周已是一片寂靜,看著兩旁乍看富貴實則角落破爛不堪的街道,又想起自己曾親眼見過的那些窮人,楚鶴遷心頭更沉。
一群久居高堂之上的人隻是在街上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眼,就真以為自己懂了本地的民情,知道了民間疾苦。
真正好的法子應該是改變朝中的局勢,而不是從窮人手裏繼續搜刮。
可眼下自己又能做什麽呢?
迴想起柳謙修與李明陽都是自己手中不錯的門徒。
他唯一能奢望的就是這兩人能早些考取功名。
將一群有著理想抱負的人送到朝堂之上,這才是真正的治理之道。
“看來從明天開始,有必要把他們兩個叫到一起來教學了。”
有些對比進步的速度也能再快一些。
楚鶴遷自己還不想給這些孩子太大的壓力,但從眼下的局勢上來看,他得加快些步調,才能讓民生早些得以改善。
翌日天明,連日來的晴天終於在這一刻被打破了。
天陰沉沉的,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得下雨了。
李明陽拿著一把油傘將自己的書袋拿到了前麵,又下意識的朝二房的方向撇了一眼。
這會兒李明忠還沒起來呢。
張氏忍不住提醒自家兒子。
“今日天氣不太好,你路上可要慢些,要不待會兒娘陪你一起去吧。”
李明陽搖搖頭,“不用,我自己一個人沒問題。”
隨後臉上更是露出一抹笑來,直奔縣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