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大婚的日子越來越近,鳳無期的心卻如同被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著,愈發複雜沉重。他與母親柔嬪依舊住在那座曾無數次渴望逃離卻又難以擺脫的宮殿之中。盡管還是那熟悉的宮殿,可在一眾太監用心地打掃擦拭下,每一處角落都一塵不染。地磚被擦拭得光亮照人,能倒映出人的影子;窗欞上沒有一絲灰塵,陽光毫無阻礙地穿透進來,讓整個宮殿顯得明亮又敞亮。
平日裏,偶爾能看到低階的嬪妃們在宮殿附近的小徑上緩緩走動,她們或輕聲交談,或淺笑嫣然,為這略顯寂靜的區域增添了幾分生氣。這些不經意的邂逅,也讓這座宮殿多了些人間煙火氣,顯得有模有樣,不再是那般冷冷清清。
步入宮殿內部,雖然沒有那些華貴耀眼的擺件,沒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但卻不失一絲風雅。屋內的布置簡潔而不失韻味,幾幅水墨丹青掛在牆壁之上,淡墨勾勒出的山水意境悠遠,讓人觀之便覺心境平和。一張古樸的書案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筆鋒還殘留著未幹的墨漬,似乎主人剛剛才擱筆。案頭旁,一個小巧的花瓶中插著幾支新采的花枝,淡雅的花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為這宮殿添了幾分清新自然的氣息。
迴想起曾經,二公主賠償他的一半私庫給他,雖說有了這筆意外之財,但鳳無期深諳在這皇宮之中,低調行事才是生存之道。他的生活表麵上依舊波瀾不驚,居住的宮殿依舊是那座承載著無數黯淡時光的舊居,沒有絲毫變動。然而,生活的細微之處還是有了一些改善。他和母親的裏衣不再是補丁摞補丁、破舊不堪的模樣,開始換上了質地稍好的綢緞,這些綢緞雖算不上頂級奢華,但在這深宮中,也算是有了一絲體麵。吃食也不再是常年不變的粗茶淡飯,偶爾能見到一些精致的糕點,那細膩的口感和精美的造型,都訴說著生活的些許改變;還有新鮮的時蔬,那翠綠的色澤和清新的香氣,讓他們的餐桌不再顯得那般拮據寒酸。可即便如此,他心中的抱負與對未來的渴望,並未因這些小小的改善而得到滿足。
他常常獨自一人站在宮殿的窗前,望著窗外那片狹小的天空,仿佛自己也如同被困在這一方狹小天地的飛鳥,無法展翅翱翔。他即將迎娶鎮南大將軍的女兒獨孤默曦,這本應是他改變命運的絕佳契機,是他踏上權力巔峰的重要一步。可現實卻像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他心中的熱情。皇帝對他的態度雖有轉變,但是還是始終冷漠,朝中大臣們也多是冷眼旁觀,他在這深宮中,雖然不像曾經舉步維艱,總是受人淩辱,但是也沒辦法像其他皇子公主一樣受到父皇的寵愛。
正在他出神之際,突然,一陣尖銳刺耳的嗓音劃破了寂靜的長空:“聖旨到 ——” 這聲音如同平地驚雷,讓鳳無期猛地一驚。他的心髒瞬間開始狂跳,一種莫名的緊張與不安湧上心頭。他連忙整理衣冠,動作迅速卻又不失穩重,帶著母親柔嬪以及一眾宮女太監匆匆出門迎接。隻見那傳旨太監神色冷峻、莊重肅穆,緩緩展開明黃色的聖旨,聖旨上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威嚴。太監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登基以來,每日夙興夜寐,兢兢業業,心中唯願江山社稷穩固如泰山,百姓安居樂業享太平。今三皇子鳳無期,已至弱冠之年,朕念及血脈親情,又念其自幼於這宮廷之中成長,雖未有突出的功績建樹,卻也未曾犯下大錯。朕特冊封其為庸王,賞賜庸王府,以此彰顯皇室的浩蕩恩寵。
然,朕亦望三皇子能深刻領會皇恩之厚重,從此以後,安守臣子本分,嚴格恪守臣子之道,切不可滋生任何非分之妄念。在朝堂之上,應以輔佐君上、振興朝綱為己任,盡心盡力為朝廷出謀劃策,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在朝堂之外,當以修身齊家、造福百姓為目標,以身作則,成為百姓的楷模。莫要因一時的利益誘惑,忘卻自己的本分與職責。若能謹遵朕的旨意,日後必定能福澤深厚,家族榮耀綿延不絕。若有違背,國法森嚴,朕亦絕不姑息遷就。欽此!”
聽到這道聖旨,鳳無期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血色。他的雙手下意識地握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他心裏再清楚不過,皇帝這所謂的冊封,看似是恩賜,實則是一種嚴厲的警告。這 “庸王” 的封號,就像是一道沉重的枷鎖,將他牢牢束縛,無疑是在告訴他,要老老實實做個閑散王爺,平庸度日,別妄圖有什麽非分之想。而賞賜的庸王府,更是意味深長。皇帝這是在側麵敲打他,即便娶了鎮南大將軍的女兒,手握兵馬,也別以為就能覬覦皇位,那至高無上的寶座,永遠與他無緣。
盡管心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像是有一團熊熊烈火在燃燒,但鳳無期還是強裝鎮定,臉上擠出一絲恭敬的神情。他與柔嬪一同緩緩跪地,動作緩慢而沉重,仿佛背負著千斤重擔。他恭恭敬敬地接過聖旨,聲音洪亮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高唿:“謝主隆恩!” 這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前迴蕩,久久不散,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落寞與淒涼,就像他此刻的心境,充滿了無奈與絕望。
接旨後,鳳無期便即刻著手準備搬出皇宮,入住庸王府,同時還要籌備自己的大婚事宜。這兩件事同時壓在他的肩頭,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皇帝雖說不太喜歡這個兒子,但畢竟血脈相連,為了顧全皇家顏麵,還是賞賜了一些財物,這些財物雖不算豐厚,但也能解燃眉之急;還賞賜了開府所需的婢女和太監,讓他不至於太過寒酸,在眾人麵前丟了皇家的臉麵。
平日裏,偶爾能看到低階的嬪妃們在宮殿附近的小徑上緩緩走動,她們或輕聲交談,或淺笑嫣然,為這略顯寂靜的區域增添了幾分生氣。這些不經意的邂逅,也讓這座宮殿多了些人間煙火氣,顯得有模有樣,不再是那般冷冷清清。
步入宮殿內部,雖然沒有那些華貴耀眼的擺件,沒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但卻不失一絲風雅。屋內的布置簡潔而不失韻味,幾幅水墨丹青掛在牆壁之上,淡墨勾勒出的山水意境悠遠,讓人觀之便覺心境平和。一張古樸的書案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筆鋒還殘留著未幹的墨漬,似乎主人剛剛才擱筆。案頭旁,一個小巧的花瓶中插著幾支新采的花枝,淡雅的花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為這宮殿添了幾分清新自然的氣息。
迴想起曾經,二公主賠償他的一半私庫給他,雖說有了這筆意外之財,但鳳無期深諳在這皇宮之中,低調行事才是生存之道。他的生活表麵上依舊波瀾不驚,居住的宮殿依舊是那座承載著無數黯淡時光的舊居,沒有絲毫變動。然而,生活的細微之處還是有了一些改善。他和母親的裏衣不再是補丁摞補丁、破舊不堪的模樣,開始換上了質地稍好的綢緞,這些綢緞雖算不上頂級奢華,但在這深宮中,也算是有了一絲體麵。吃食也不再是常年不變的粗茶淡飯,偶爾能見到一些精致的糕點,那細膩的口感和精美的造型,都訴說著生活的些許改變;還有新鮮的時蔬,那翠綠的色澤和清新的香氣,讓他們的餐桌不再顯得那般拮據寒酸。可即便如此,他心中的抱負與對未來的渴望,並未因這些小小的改善而得到滿足。
他常常獨自一人站在宮殿的窗前,望著窗外那片狹小的天空,仿佛自己也如同被困在這一方狹小天地的飛鳥,無法展翅翱翔。他即將迎娶鎮南大將軍的女兒獨孤默曦,這本應是他改變命運的絕佳契機,是他踏上權力巔峰的重要一步。可現實卻像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他心中的熱情。皇帝對他的態度雖有轉變,但是還是始終冷漠,朝中大臣們也多是冷眼旁觀,他在這深宮中,雖然不像曾經舉步維艱,總是受人淩辱,但是也沒辦法像其他皇子公主一樣受到父皇的寵愛。
正在他出神之際,突然,一陣尖銳刺耳的嗓音劃破了寂靜的長空:“聖旨到 ——” 這聲音如同平地驚雷,讓鳳無期猛地一驚。他的心髒瞬間開始狂跳,一種莫名的緊張與不安湧上心頭。他連忙整理衣冠,動作迅速卻又不失穩重,帶著母親柔嬪以及一眾宮女太監匆匆出門迎接。隻見那傳旨太監神色冷峻、莊重肅穆,緩緩展開明黃色的聖旨,聖旨上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威嚴。太監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登基以來,每日夙興夜寐,兢兢業業,心中唯願江山社稷穩固如泰山,百姓安居樂業享太平。今三皇子鳳無期,已至弱冠之年,朕念及血脈親情,又念其自幼於這宮廷之中成長,雖未有突出的功績建樹,卻也未曾犯下大錯。朕特冊封其為庸王,賞賜庸王府,以此彰顯皇室的浩蕩恩寵。
然,朕亦望三皇子能深刻領會皇恩之厚重,從此以後,安守臣子本分,嚴格恪守臣子之道,切不可滋生任何非分之妄念。在朝堂之上,應以輔佐君上、振興朝綱為己任,盡心盡力為朝廷出謀劃策,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在朝堂之外,當以修身齊家、造福百姓為目標,以身作則,成為百姓的楷模。莫要因一時的利益誘惑,忘卻自己的本分與職責。若能謹遵朕的旨意,日後必定能福澤深厚,家族榮耀綿延不絕。若有違背,國法森嚴,朕亦絕不姑息遷就。欽此!”
聽到這道聖旨,鳳無期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血色。他的雙手下意識地握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他心裏再清楚不過,皇帝這所謂的冊封,看似是恩賜,實則是一種嚴厲的警告。這 “庸王” 的封號,就像是一道沉重的枷鎖,將他牢牢束縛,無疑是在告訴他,要老老實實做個閑散王爺,平庸度日,別妄圖有什麽非分之想。而賞賜的庸王府,更是意味深長。皇帝這是在側麵敲打他,即便娶了鎮南大將軍的女兒,手握兵馬,也別以為就能覬覦皇位,那至高無上的寶座,永遠與他無緣。
盡管心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像是有一團熊熊烈火在燃燒,但鳳無期還是強裝鎮定,臉上擠出一絲恭敬的神情。他與柔嬪一同緩緩跪地,動作緩慢而沉重,仿佛背負著千斤重擔。他恭恭敬敬地接過聖旨,聲音洪亮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高唿:“謝主隆恩!” 這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前迴蕩,久久不散,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落寞與淒涼,就像他此刻的心境,充滿了無奈與絕望。
接旨後,鳳無期便即刻著手準備搬出皇宮,入住庸王府,同時還要籌備自己的大婚事宜。這兩件事同時壓在他的肩頭,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皇帝雖說不太喜歡這個兒子,但畢竟血脈相連,為了顧全皇家顏麵,還是賞賜了一些財物,這些財物雖不算豐厚,但也能解燃眉之急;還賞賜了開府所需的婢女和太監,讓他不至於太過寒酸,在眾人麵前丟了皇家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