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石秀攜賬本前往各大酒樓結清賒賬。正欲歸家將賬本交予潘公核對,忽見楊雄率數名獄卒迎麵而來。楊雄見是自家兄弟,滿臉喜悅的說道:
“賢弟,近日事務繁忙,你我二人許久未曾相聚吃酒快活。今日街上碰上,我亦剛辦完公差,不如一同前往盛記,品嚐煮羊頭。”
言罷,楊雄樂嗬嗬地拉著石秀離去,石秀將銀子貼身收好,賬本別在腰間。二人行至盛記,楊雄步入店內,高聲喊道:“店家,來兩個羊頭,羊雜拚湊切一盤。再打四角粟米蒸酒。煩請另衝四碗羊雜湯,給我四個弟兄。”
楊雄取出一兩銀子交與店家,而後拉著石秀落座,麵容和煦問道:“賢弟今日前去收賬,可還順遂?”
石秀應了一聲,店家隨即送來碗筷、羊頭、粟米蒸酒。二人開始吃喝,雖也舉杯共飲,但氣氛卻略顯沉悶,不複往日的熱鬧。
石秀往日與楊雄交談甚歡,今日卻沉默不語,楊雄性急,遂問道:“賢弟心中似有不快,莫非家中有何言語冒犯於你?”
石秀把心一橫說道:“家中倒是無事,兄弟感念哥哥把我當手足兄弟一般,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雄大笑著:“你我兄弟有何不能講?但說無妨。”
石秀道:“那兄弟便顧不得許多了,嫂嫂不是個良人,她與裴如海已經勾搭成奸。”於是把這段時間見到的事情一一告訴楊雄。
楊雄聽後勃然大怒道:“這賤人怎敢如此!”
石秀連忙勸道:“哥哥且息怒,今晚暫且不要提及此事,一切如常。明日哥哥隻推說要當差,等到三更過後再來敲門。那時,她必定會從後門溜走,我埋伏在那裏,一把將她擒來,再由哥哥發落。”
楊雄一抱拳說道:“但憑兄弟安排,今日若是捉奸成雙,我必饒不了她!”
石秀心中大石落下,這才恢複原有性情,掰開羊頭,扯下肉來蘸鹽,塞入嘴裏,大口吃酒,快活聊天。
兩人吃的快活,來了幾個差役上前一拱手:“楊節級,知縣大人有請,要看你和我使棍棒。”
楊雄喏了一聲,起身和石秀、獄卒說了一下就要走。石秀忙叮囑一句:“哥哥,今晚切不可酒醉忘了這事,也不可氣急漏出風聲。”
楊雄應了一聲,隨差役而去。至知縣府邸,於花園中演練了一套二十四路棍法。其棍法嫻熟,氣勢磅礴,棍影翻飛,令人瞠目結舌。此等身手,豈是昔日之楊節級所能比擬?實乃薊州前所未見之豪傑!
知縣連聲喝彩,差人取來一錠銀子賞賜,又命人設宴款待。心中已生拉攏之意,欲尋機將楊雄招至麾下,委以都頭之職。如此一來,捕盜司之事便可高枕無憂。
楊雄領了賞賜,席間眾人又多有奉承,不免多飲了幾杯。待歸家途中,涼風拂麵,頭愈發昏沉。
暗自思忖:想我十三歲時,家鄉遭逢黃泛之災,母親為河水所卷。失地後,父親攜我難以維生,隻得將我托付於廟宇學藝。曆經寒暑五個春秋,習得一身武藝,下山後與父親以販賣水果為業。若非投靠親戚,又幸遇潘公,豈有今日之生活。然而心中這口氣難消!
不知不覺已至家中,潘巧雲見他醉酒,謝過攙扶他的差役,獨自扶他入屋:“不知道少吃點酒,說了多少迴總是不聽,結婚之後隻曉吃酒點卯。”一邊為他除去頭巾,一邊口中念叨不停。
常言道,酒壯慫人膽。若是平日,他定然緘默不語。然而今日心中熊熊怒火,卻又如何忍得,指著潘巧雲罵道:“你這賤人,此等淫婦,遲早將你打得皮開肉綻。”
身正不怕影子斜。潘巧雲手一縮,驚得躲至一旁,心跳如鼓:莫非此事已然敗露!隻見楊雄倒頭就睡,嘴裏嘟嘟囔囔:“打死你個淫婦,賤人。”
潘巧雲一旁嚇得不清,直到三更打更,潘巧雲急忙出門找到裴如海。將事情一五一十告知。
裴如海嚇得直哆嗦,思來想去說道:“畢竟捉奸捉雙,道聽途說,我等可以抵賴。必定是你那石叔叔壞事,說了我們。”
潘巧雲這下茅塞頓開,對啊!除了這廝還能是誰?當下反而心安了:“你先迴去,我自然有法對付。”
潘巧雲迴到家裏,自顧自合衣倚著椅子休息。五更天,楊雄悠悠醒來,要討水喝。潘巧雲幫他端來,喂他喝下。
楊雄看她衣冠整潔,明顯整夜未睡,便問道:“你昨夜來未曾脫衣睡覺?”
潘巧雲罵道:“你喝的如此醉,怕你要吐,我怎敢躺下。你倒是喝的快活,苦我一夜未眠。”
楊雄醒了就怕三分開口解釋道:“我遇到石秀兄弟下午喝了幾杯,未料知縣大人又差我使棍棒,吃了宴席,多喝了一些。”
潘巧雲心中暗自思忖,果真是石秀,此人心懷叵測,妄圖斷絕我與師兄的情誼。思及此處,不禁倍感酸楚,淚水潸然而下。
楊雄猶在追問:“昨夜我是否有胡言亂語之舉?”抬眼間,卻見娘子為何突然落淚。隻聞潘巧雲緩聲道:
“你隻知石秀是你的兄弟,可曾知曉我乃你的妻子?前一日,我飲茶時不慎弄髒了裙擺,正在清洗。那廝竟伸手過來,詢問我是否懷有身孕,還言我倆成婚已久,為何未見有孕。你這癡傻莽漢,不為我撐腰,醉酒歸來反倒辱罵我為淫婦。你若心生嫌棄,不妨寫下休書,各自安好。”
潘巧雲深知如何掌控楊雄,此事既無確鑿證據,隱瞞下來便也罷了。他懼怕失去現有的一切。此外,楊雄總是不敢歸家,隻因他身患隱疾,男女之事力不從心。辱罵一人最怕實話,潘巧雲這一招真毒!
果然,楊雄霎時怒發衝冠:“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此賊竟敢在我麵前搬弄是非,還提及海師兄諸多事宜,顯然是那廝心虛,妄圖先發製人。”說罷,他怒氣衝衝地奔出門去,將肉鋪掀翻,砸爛案板,緊閉大門:“哼,他又非我嫡親兄弟。”
潘巧雲暗自竊喜,卻不知此舉乃是自尋死路。世間之人,最怕斷絕無根之人的生路。石秀本是走投無路的砍柴人,如今方才有了些許安穩生活,卻被潘巧雲一舉斷送,更何況此人在江湖上素有“拚命三郎”之稱!
“賢弟,近日事務繁忙,你我二人許久未曾相聚吃酒快活。今日街上碰上,我亦剛辦完公差,不如一同前往盛記,品嚐煮羊頭。”
言罷,楊雄樂嗬嗬地拉著石秀離去,石秀將銀子貼身收好,賬本別在腰間。二人行至盛記,楊雄步入店內,高聲喊道:“店家,來兩個羊頭,羊雜拚湊切一盤。再打四角粟米蒸酒。煩請另衝四碗羊雜湯,給我四個弟兄。”
楊雄取出一兩銀子交與店家,而後拉著石秀落座,麵容和煦問道:“賢弟今日前去收賬,可還順遂?”
石秀應了一聲,店家隨即送來碗筷、羊頭、粟米蒸酒。二人開始吃喝,雖也舉杯共飲,但氣氛卻略顯沉悶,不複往日的熱鬧。
石秀往日與楊雄交談甚歡,今日卻沉默不語,楊雄性急,遂問道:“賢弟心中似有不快,莫非家中有何言語冒犯於你?”
石秀把心一橫說道:“家中倒是無事,兄弟感念哥哥把我當手足兄弟一般,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雄大笑著:“你我兄弟有何不能講?但說無妨。”
石秀道:“那兄弟便顧不得許多了,嫂嫂不是個良人,她與裴如海已經勾搭成奸。”於是把這段時間見到的事情一一告訴楊雄。
楊雄聽後勃然大怒道:“這賤人怎敢如此!”
石秀連忙勸道:“哥哥且息怒,今晚暫且不要提及此事,一切如常。明日哥哥隻推說要當差,等到三更過後再來敲門。那時,她必定會從後門溜走,我埋伏在那裏,一把將她擒來,再由哥哥發落。”
楊雄一抱拳說道:“但憑兄弟安排,今日若是捉奸成雙,我必饒不了她!”
石秀心中大石落下,這才恢複原有性情,掰開羊頭,扯下肉來蘸鹽,塞入嘴裏,大口吃酒,快活聊天。
兩人吃的快活,來了幾個差役上前一拱手:“楊節級,知縣大人有請,要看你和我使棍棒。”
楊雄喏了一聲,起身和石秀、獄卒說了一下就要走。石秀忙叮囑一句:“哥哥,今晚切不可酒醉忘了這事,也不可氣急漏出風聲。”
楊雄應了一聲,隨差役而去。至知縣府邸,於花園中演練了一套二十四路棍法。其棍法嫻熟,氣勢磅礴,棍影翻飛,令人瞠目結舌。此等身手,豈是昔日之楊節級所能比擬?實乃薊州前所未見之豪傑!
知縣連聲喝彩,差人取來一錠銀子賞賜,又命人設宴款待。心中已生拉攏之意,欲尋機將楊雄招至麾下,委以都頭之職。如此一來,捕盜司之事便可高枕無憂。
楊雄領了賞賜,席間眾人又多有奉承,不免多飲了幾杯。待歸家途中,涼風拂麵,頭愈發昏沉。
暗自思忖:想我十三歲時,家鄉遭逢黃泛之災,母親為河水所卷。失地後,父親攜我難以維生,隻得將我托付於廟宇學藝。曆經寒暑五個春秋,習得一身武藝,下山後與父親以販賣水果為業。若非投靠親戚,又幸遇潘公,豈有今日之生活。然而心中這口氣難消!
不知不覺已至家中,潘巧雲見他醉酒,謝過攙扶他的差役,獨自扶他入屋:“不知道少吃點酒,說了多少迴總是不聽,結婚之後隻曉吃酒點卯。”一邊為他除去頭巾,一邊口中念叨不停。
常言道,酒壯慫人膽。若是平日,他定然緘默不語。然而今日心中熊熊怒火,卻又如何忍得,指著潘巧雲罵道:“你這賤人,此等淫婦,遲早將你打得皮開肉綻。”
身正不怕影子斜。潘巧雲手一縮,驚得躲至一旁,心跳如鼓:莫非此事已然敗露!隻見楊雄倒頭就睡,嘴裏嘟嘟囔囔:“打死你個淫婦,賤人。”
潘巧雲一旁嚇得不清,直到三更打更,潘巧雲急忙出門找到裴如海。將事情一五一十告知。
裴如海嚇得直哆嗦,思來想去說道:“畢竟捉奸捉雙,道聽途說,我等可以抵賴。必定是你那石叔叔壞事,說了我們。”
潘巧雲這下茅塞頓開,對啊!除了這廝還能是誰?當下反而心安了:“你先迴去,我自然有法對付。”
潘巧雲迴到家裏,自顧自合衣倚著椅子休息。五更天,楊雄悠悠醒來,要討水喝。潘巧雲幫他端來,喂他喝下。
楊雄看她衣冠整潔,明顯整夜未睡,便問道:“你昨夜來未曾脫衣睡覺?”
潘巧雲罵道:“你喝的如此醉,怕你要吐,我怎敢躺下。你倒是喝的快活,苦我一夜未眠。”
楊雄醒了就怕三分開口解釋道:“我遇到石秀兄弟下午喝了幾杯,未料知縣大人又差我使棍棒,吃了宴席,多喝了一些。”
潘巧雲心中暗自思忖,果真是石秀,此人心懷叵測,妄圖斷絕我與師兄的情誼。思及此處,不禁倍感酸楚,淚水潸然而下。
楊雄猶在追問:“昨夜我是否有胡言亂語之舉?”抬眼間,卻見娘子為何突然落淚。隻聞潘巧雲緩聲道:
“你隻知石秀是你的兄弟,可曾知曉我乃你的妻子?前一日,我飲茶時不慎弄髒了裙擺,正在清洗。那廝竟伸手過來,詢問我是否懷有身孕,還言我倆成婚已久,為何未見有孕。你這癡傻莽漢,不為我撐腰,醉酒歸來反倒辱罵我為淫婦。你若心生嫌棄,不妨寫下休書,各自安好。”
潘巧雲深知如何掌控楊雄,此事既無確鑿證據,隱瞞下來便也罷了。他懼怕失去現有的一切。此外,楊雄總是不敢歸家,隻因他身患隱疾,男女之事力不從心。辱罵一人最怕實話,潘巧雲這一招真毒!
果然,楊雄霎時怒發衝冠:“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此賊竟敢在我麵前搬弄是非,還提及海師兄諸多事宜,顯然是那廝心虛,妄圖先發製人。”說罷,他怒氣衝衝地奔出門去,將肉鋪掀翻,砸爛案板,緊閉大門:“哼,他又非我嫡親兄弟。”
潘巧雲暗自竊喜,卻不知此舉乃是自尋死路。世間之人,最怕斷絕無根之人的生路。石秀本是走投無路的砍柴人,如今方才有了些許安穩生活,卻被潘巧雲一舉斷送,更何況此人在江湖上素有“拚命三郎”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