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那拉·宜修在雍正駕崩之後,沒過多久便也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並沒有去投胎,她的靈魂竟被困在了這座宏偉而又冰冷的紫禁城內。
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禁錮,隻能在這一重又一重的宮牆之間孤獨地遊蕩著。
她心中滿懷的怨恨,猶如一團濃重得無法消散的陰雲,時刻籠罩著她。
每一次迴憶起曾經在宮中經曆過的種種權謀鬥爭、愛恨情仇,那股怨憤便愈發強烈起來。
就在這看似永無止境的遊蕩之中,一個驚天的秘密突然浮出水麵。
原來,皇上生前最為疼愛的那對龍鳳胎,竟然並非他自己的親生骨肉,而是甄嬛與果郡王暗通款曲之下所誕下的私生子!
這個真相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狠狠地擊中了宜修的靈魂。
原來當時她們隻是把奸夫懷疑成了溫實初,她們隻是懷疑錯了人而已!
那個甄嬛,平日裏總是擺出一副柔順忠誠的模樣,誰能想到在那張楚楚可憐的麵容背後,隱藏著如此肮髒不堪的勾當?
她竟敢背著皇上與其他男子行此苟且之事,甚至還膽大包天地將私生子冒充成皇上的子嗣,妄圖瞞天過海。
更讓宜修感到憤怒不已的是,不僅甄嬛犯下了這等大逆不道之罪,就連一向以端莊賢淑著稱的沈眉莊,也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原來,她的女兒竟是她與太醫溫實初的私生女!
宜修隻覺得胸膛中的怒火熊熊燃燒,幾乎要將她整個紫禁城都吞噬殆盡。
這兩個賤人,竟然如此辜負了皇上對她們的寵愛有加,毫不留情地給皇上戴上了一頂碩大無比的綠帽子。
她們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對皇上個人尊嚴的嚴重踐踏,更是對皇家血脈的肆意混淆。
這種無恥的背叛行徑,實在是天理難容,令人發指!
宜修深信,皇上之所以會過早地離開人世,必定與這些見不得光的醜事所帶來的沉重打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想到這裏,她心中的恨意越發深沉,恨不得立刻將甄嬛和沈眉莊碎屍萬段,以泄心頭之恨。
宜修的靈魂在宮牆內飄蕩著,心中不斷地呐喊:“若是再來一次,本宮一定要把甄嬛等人按死,定要讓皇上知道甄嬛的真麵目!”
一陣白光閃過,烏拉那拉·宜修下意識閉上了眼睛。
等她再次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迴到了景仁宮。
她心中一驚,旋即湧起一陣狂喜,她這是迴來了嗎?她急忙摸了摸自己的臉,有血有肉有溫度。
她確實是迴來了,可是現在究竟是什麽時間呢?
正在她滿心疑惑的時候,剪秋走近內殿道:“娘娘,皇上又叫人來請娘娘去永壽宮掛福袋,奴婢都說了娘娘犯了頭疾,可是皇上根本不相信!連轎攆都準備好了!”
宜修心中一凜,原來她迴到了這個尷尬的時候啊!如今這個時候甄嬛已經從淩雲峰迴來了,並且已經經曆過“滴血認親”。
她緊鎖眉頭,麵色陰沉地暗自思忖著:如今,她苦心經營多年所積攢起來的勢力已然徹徹底底地廢掉了。齊妃自盡了,祺貴人則因犯下大錯被打入冷宮,最終香消玉殞。
就連安陵容也吃下苦杏仁已不在人世。也就是說,曾經那些隸屬於她陣營的妃嬪們如今都不複存在。
這可該如何是好呢?宜修不禁感到一陣焦慮和無助,但這種情緒僅僅持續了片刻。
很快,她的眼中便閃過一抹決然之色,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
因為她深知,上天竟然賜予了她重新來過的寶貴機會,那麽就算當下的處境無比艱難,她也要鼓起勇氣與甄嬛再度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爭鬥。
此時此刻,甄嬛再次懷有身孕,宜修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對於甄嬛腹中胎兒的命運,她心知肚明——這一胎注定無法順利降生,畢竟在上一世便是如此結局。
而且按照前世的經驗來看,接下來甄嬛必定會佯裝摔倒,並將此罪責嫁禍於她。
至於那個親生女兒瓏月,雖然年紀尚小,僅有五六歲而已,但她卻足以成為給予她沉重打擊的致命武器。
她隻是哭著說了一句“皇後推了熹娘娘”,便讓令皇上對她失去所有信任。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場陰謀應該就在此時此地即將上演,宜修暗暗想著。
看來,為了應對眼前這棘手的局麵,自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迴想起上一世,正是由於自己毫無防備之心,才會如此輕易地掉入甄嬛及其黨羽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從而背負起那不白之冤。
這一世,無論如何,她都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她因頭疾驟然發作,此刻正於景仁宮中靜心養病。
皇上得知此事後,非但未前來探望,竟還毫不猶豫地將宮權交付給他那心尖上的寵妃甄嬛。
皇後聞此,眼眸之中瞬間閃過一抹狠厲之色。
她烏拉那拉·宜修,好歹乃是太後的親侄女,更是大清國母。
自太後仙逝之後,便將所有可用之勢力盡數交予她手。
況且,她擔任皇後之位已然如此漫長的時間,期間更是精心經營,培植了不少屬於自己的勢力。
既然甄嬛等人這般自尋死路,那本宮便成全了她們。
宜修微微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波瀾,而後緩緩起身,對著身旁的剪秋沉聲道:“罷了,本宮去便是。
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本宮斷不可觸怒皇上,否則隻會讓那甄嬛愈發得意張狂。”
隨後,皇後端坐在轎輦之上,一路行來,思緒如潮水般翻湧不息。
過往的種種情景,猶如走馬燈一般,在她的腦海之中不斷地閃現。
那些曾經的榮耀與紛爭,那些勾心鬥角的過往,以及如今所麵臨的困境,一一在她眼前浮現,此刻交織成複雜的心緒。
轎輦停下,皇後強自鎮定,在剪秋的攙扶下緩緩走進永壽宮。
江福海手拿拂塵,高聲唱報道:“皇後娘娘駕到!”聲音在宮殿中迴蕩。
除了雍正皇帝,其餘的妃嬪、宮女、太監紛紛向皇後行禮,齊聲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皇後端莊而立,微微頷首,盡顯母儀天下之風範。
皇後蓮步輕移,緩緩向前,而後對著皇上盈盈下拜,聲音溫婉而端莊:“臣妾參見皇上!願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微微抬眸,神色淡然,輕輕抬手道:“快起來吧!”
皇後聞聲,恭順迴應:“是!”
此時,皇上手中輕甩著十八子,麵容之上依舊是淡淡的神情,緩緩開口道:“你身體不適,朕卻叫你來,實在是勉強了你!你不會怪朕吧!”
再次見到皇上的那一刻,皇後的心中猛地一痛,如被針尖輕輕紮過。
這個她愛了幾十年的夫君啊,明明知曉她身體抱恙,卻為了他的那些小妾而這般為難她。
可她又能如何呢?這份深沉而執著的愛,早已讓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從豆蔻年華到如今,她的一顆心全係在他的身上。
她清楚地知道,皇上吃準了她不會怪他,所以這就是所謂的被偏愛的永遠都是那麽有恃無恐。
而她,即便心中有萬千委屈,也隻能默默咽下,繼續以皇後的端莊姿態,守在他的身邊。
皇後微微揚起下巴,臉上露出適當的笑容,語氣平和地說道:“怎會!臣妾剛才身體不適,所以不打算來的,但皇上一直惦記熹貴妃,臣妾同皇上夫妻本為一體,臣妾又怎麽會不關心呢!
之所以來遲,是因為臣妾去庫房找了一尊送子觀音送給熹貴妃,希望熹貴妃能夠順利產子!”
甄嬛聞言,連忙行禮,眼中帶著恰到好處的感激之色,輕聲道:“多謝皇後娘娘關懷,臣妾一定把這尊觀音放在寢殿,日夜敬香。”
說話間,甄嬛身後的崔槿汐和皇後身後的江福海默契地做了交接。
皇上看著皇後,臉上露出滿意之色,讚道:“皇後賢惠!”這一聲誇讚,在這宮殿之中顯得格外響亮。
然而,眾人心中卻各有思量。皇後的這份“賢惠”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深意?
甄嬛恭敬地向皇帝行禮後說道:“皇上,臣妾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皇後娘娘一直以來對後宮關愛有加,這株珊瑚臣妾想借此機會獻給皇後娘娘,不知可否?”
坐在一旁的端皇貴妃插話道:“熹貴妃對皇後娘娘的敬愛之心實在令人感動,但這珊瑚可是皇上特意賞賜給貴妃安胎用的啊!”
此時,皇後心中暗自不屑,甄嬛又在這兒故作姿態,無非是想證明皇上對她更為重視,企圖激怒自己罷了。
於是,皇後的迴答和上一世一樣,她微微一笑,迴應道:“本宮並不缺少任何東西!熹貴妃還是好好保留那株珊瑚以供欣賞吧!切不可辜負了皇上和本宮的一片心意。”
敬貴妃微微頷首,柔聲道:“皇後娘娘慈愛,今日臣妾和皇貴妃娘娘來,也是為了熹貴妃能早日誕下皇子安胎祈福的。”
皇後心中冷哼,這馮若昭如今跟在甄嬛身後,說話的聲音倒是越發硬氣了。
皇上看向甄嬛,問道:“熹貴妃,法師的平安福都到了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並沒有去投胎,她的靈魂竟被困在了這座宏偉而又冰冷的紫禁城內。
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禁錮,隻能在這一重又一重的宮牆之間孤獨地遊蕩著。
她心中滿懷的怨恨,猶如一團濃重得無法消散的陰雲,時刻籠罩著她。
每一次迴憶起曾經在宮中經曆過的種種權謀鬥爭、愛恨情仇,那股怨憤便愈發強烈起來。
就在這看似永無止境的遊蕩之中,一個驚天的秘密突然浮出水麵。
原來,皇上生前最為疼愛的那對龍鳳胎,竟然並非他自己的親生骨肉,而是甄嬛與果郡王暗通款曲之下所誕下的私生子!
這個真相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狠狠地擊中了宜修的靈魂。
原來當時她們隻是把奸夫懷疑成了溫實初,她們隻是懷疑錯了人而已!
那個甄嬛,平日裏總是擺出一副柔順忠誠的模樣,誰能想到在那張楚楚可憐的麵容背後,隱藏著如此肮髒不堪的勾當?
她竟敢背著皇上與其他男子行此苟且之事,甚至還膽大包天地將私生子冒充成皇上的子嗣,妄圖瞞天過海。
更讓宜修感到憤怒不已的是,不僅甄嬛犯下了這等大逆不道之罪,就連一向以端莊賢淑著稱的沈眉莊,也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原來,她的女兒竟是她與太醫溫實初的私生女!
宜修隻覺得胸膛中的怒火熊熊燃燒,幾乎要將她整個紫禁城都吞噬殆盡。
這兩個賤人,竟然如此辜負了皇上對她們的寵愛有加,毫不留情地給皇上戴上了一頂碩大無比的綠帽子。
她們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對皇上個人尊嚴的嚴重踐踏,更是對皇家血脈的肆意混淆。
這種無恥的背叛行徑,實在是天理難容,令人發指!
宜修深信,皇上之所以會過早地離開人世,必定與這些見不得光的醜事所帶來的沉重打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想到這裏,她心中的恨意越發深沉,恨不得立刻將甄嬛和沈眉莊碎屍萬段,以泄心頭之恨。
宜修的靈魂在宮牆內飄蕩著,心中不斷地呐喊:“若是再來一次,本宮一定要把甄嬛等人按死,定要讓皇上知道甄嬛的真麵目!”
一陣白光閃過,烏拉那拉·宜修下意識閉上了眼睛。
等她再次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迴到了景仁宮。
她心中一驚,旋即湧起一陣狂喜,她這是迴來了嗎?她急忙摸了摸自己的臉,有血有肉有溫度。
她確實是迴來了,可是現在究竟是什麽時間呢?
正在她滿心疑惑的時候,剪秋走近內殿道:“娘娘,皇上又叫人來請娘娘去永壽宮掛福袋,奴婢都說了娘娘犯了頭疾,可是皇上根本不相信!連轎攆都準備好了!”
宜修心中一凜,原來她迴到了這個尷尬的時候啊!如今這個時候甄嬛已經從淩雲峰迴來了,並且已經經曆過“滴血認親”。
她緊鎖眉頭,麵色陰沉地暗自思忖著:如今,她苦心經營多年所積攢起來的勢力已然徹徹底底地廢掉了。齊妃自盡了,祺貴人則因犯下大錯被打入冷宮,最終香消玉殞。
就連安陵容也吃下苦杏仁已不在人世。也就是說,曾經那些隸屬於她陣營的妃嬪們如今都不複存在。
這可該如何是好呢?宜修不禁感到一陣焦慮和無助,但這種情緒僅僅持續了片刻。
很快,她的眼中便閃過一抹決然之色,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
因為她深知,上天竟然賜予了她重新來過的寶貴機會,那麽就算當下的處境無比艱難,她也要鼓起勇氣與甄嬛再度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爭鬥。
此時此刻,甄嬛再次懷有身孕,宜修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對於甄嬛腹中胎兒的命運,她心知肚明——這一胎注定無法順利降生,畢竟在上一世便是如此結局。
而且按照前世的經驗來看,接下來甄嬛必定會佯裝摔倒,並將此罪責嫁禍於她。
至於那個親生女兒瓏月,雖然年紀尚小,僅有五六歲而已,但她卻足以成為給予她沉重打擊的致命武器。
她隻是哭著說了一句“皇後推了熹娘娘”,便讓令皇上對她失去所有信任。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場陰謀應該就在此時此地即將上演,宜修暗暗想著。
看來,為了應對眼前這棘手的局麵,自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迴想起上一世,正是由於自己毫無防備之心,才會如此輕易地掉入甄嬛及其黨羽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從而背負起那不白之冤。
這一世,無論如何,她都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她因頭疾驟然發作,此刻正於景仁宮中靜心養病。
皇上得知此事後,非但未前來探望,竟還毫不猶豫地將宮權交付給他那心尖上的寵妃甄嬛。
皇後聞此,眼眸之中瞬間閃過一抹狠厲之色。
她烏拉那拉·宜修,好歹乃是太後的親侄女,更是大清國母。
自太後仙逝之後,便將所有可用之勢力盡數交予她手。
況且,她擔任皇後之位已然如此漫長的時間,期間更是精心經營,培植了不少屬於自己的勢力。
既然甄嬛等人這般自尋死路,那本宮便成全了她們。
宜修微微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波瀾,而後緩緩起身,對著身旁的剪秋沉聲道:“罷了,本宮去便是。
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本宮斷不可觸怒皇上,否則隻會讓那甄嬛愈發得意張狂。”
隨後,皇後端坐在轎輦之上,一路行來,思緒如潮水般翻湧不息。
過往的種種情景,猶如走馬燈一般,在她的腦海之中不斷地閃現。
那些曾經的榮耀與紛爭,那些勾心鬥角的過往,以及如今所麵臨的困境,一一在她眼前浮現,此刻交織成複雜的心緒。
轎輦停下,皇後強自鎮定,在剪秋的攙扶下緩緩走進永壽宮。
江福海手拿拂塵,高聲唱報道:“皇後娘娘駕到!”聲音在宮殿中迴蕩。
除了雍正皇帝,其餘的妃嬪、宮女、太監紛紛向皇後行禮,齊聲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皇後端莊而立,微微頷首,盡顯母儀天下之風範。
皇後蓮步輕移,緩緩向前,而後對著皇上盈盈下拜,聲音溫婉而端莊:“臣妾參見皇上!願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微微抬眸,神色淡然,輕輕抬手道:“快起來吧!”
皇後聞聲,恭順迴應:“是!”
此時,皇上手中輕甩著十八子,麵容之上依舊是淡淡的神情,緩緩開口道:“你身體不適,朕卻叫你來,實在是勉強了你!你不會怪朕吧!”
再次見到皇上的那一刻,皇後的心中猛地一痛,如被針尖輕輕紮過。
這個她愛了幾十年的夫君啊,明明知曉她身體抱恙,卻為了他的那些小妾而這般為難她。
可她又能如何呢?這份深沉而執著的愛,早已讓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從豆蔻年華到如今,她的一顆心全係在他的身上。
她清楚地知道,皇上吃準了她不會怪他,所以這就是所謂的被偏愛的永遠都是那麽有恃無恐。
而她,即便心中有萬千委屈,也隻能默默咽下,繼續以皇後的端莊姿態,守在他的身邊。
皇後微微揚起下巴,臉上露出適當的笑容,語氣平和地說道:“怎會!臣妾剛才身體不適,所以不打算來的,但皇上一直惦記熹貴妃,臣妾同皇上夫妻本為一體,臣妾又怎麽會不關心呢!
之所以來遲,是因為臣妾去庫房找了一尊送子觀音送給熹貴妃,希望熹貴妃能夠順利產子!”
甄嬛聞言,連忙行禮,眼中帶著恰到好處的感激之色,輕聲道:“多謝皇後娘娘關懷,臣妾一定把這尊觀音放在寢殿,日夜敬香。”
說話間,甄嬛身後的崔槿汐和皇後身後的江福海默契地做了交接。
皇上看著皇後,臉上露出滿意之色,讚道:“皇後賢惠!”這一聲誇讚,在這宮殿之中顯得格外響亮。
然而,眾人心中卻各有思量。皇後的這份“賢惠”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深意?
甄嬛恭敬地向皇帝行禮後說道:“皇上,臣妾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皇後娘娘一直以來對後宮關愛有加,這株珊瑚臣妾想借此機會獻給皇後娘娘,不知可否?”
坐在一旁的端皇貴妃插話道:“熹貴妃對皇後娘娘的敬愛之心實在令人感動,但這珊瑚可是皇上特意賞賜給貴妃安胎用的啊!”
此時,皇後心中暗自不屑,甄嬛又在這兒故作姿態,無非是想證明皇上對她更為重視,企圖激怒自己罷了。
於是,皇後的迴答和上一世一樣,她微微一笑,迴應道:“本宮並不缺少任何東西!熹貴妃還是好好保留那株珊瑚以供欣賞吧!切不可辜負了皇上和本宮的一片心意。”
敬貴妃微微頷首,柔聲道:“皇後娘娘慈愛,今日臣妾和皇貴妃娘娘來,也是為了熹貴妃能早日誕下皇子安胎祈福的。”
皇後心中冷哼,這馮若昭如今跟在甄嬛身後,說話的聲音倒是越發硬氣了。
皇上看向甄嬛,問道:“熹貴妃,法師的平安福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