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大張旗鼓地操辦了龍鳳胎的滿月宴之後,時光便如同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不緊不慢地悄然逝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宮中的生活看似平靜,卻又在這平靜之下暗藏著無數的波瀾。


    這一日,眾妃嬪們如往常一般前往景仁宮向皇後請安。


    請安過後,眾人依次退下,而皇後卻出人意料地將富察怡欣單獨留了下來。


    富察怡欣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她微微欠身,恭敬地問道:“不知皇後娘娘有什麽事,需要單獨留下臣妾?”


    皇後宜修微微抬起眼眸,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道:“蘭嬪,本宮想知道,本宮的大阿哥為何還沒去投胎?他一直停留在這裏,不會對他有影響嗎?”


    富察怡欣略作思索,然後輕聲迴答道:“這個倒不影響,其實大阿哥本不是短命之相,隻是遭人暗害!大阿哥可在他的陽壽盡了後再去投胎,也可以現在就去,隻是要看他是否原因去。”


    宜修的眼神中閃過一抹痛苦與憤怒,她緊咬著嘴唇,聲音微微顫抖地說道:“本宮就知道,當年弘輝生病不是意外。


    若不是那些居心叵測之人暗中作祟,我的弘輝又怎會……”說到這裏,宜修的聲音戛然而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悲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曾經顯赫一時的年家已然倒塌。


    甄嬛懷著複雜的心情,將那隱藏多年的秘密告訴了年世蘭——她所鍾愛的歡宜香中竟然含有大量麝香!


    這個殘酷的真相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年世蘭內心最後的防線。


    絕望之下,年世蘭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撞牆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與此同時,雍正在後宮與甄嬛之間展開了一場充滿愛恨情仇的糾葛。


    他們時而相互依偎,彼此傾訴衷腸,時而又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然而,無論如何,這段感情始終無法擺脫命運的捉弄。


    當甄嬛終於發現自己不過是純元皇後的替身時,心如死灰。


    尤其是在誕下公主之後,她對宮廷生活徹底失去了希望,毫不猶豫地離開了皇宮,踏上了前往甘露寺的道路。


    自甄嬛離開皇宮去往甘露寺之後,便如同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從此與宮廷再無瓜葛。


    盡管其間或許曾有過些許眷戀和不舍,但她深知,一旦踏出宮門,便再也沒有迴頭之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間,已是雍正十三年。


    這一年,雍正的身體每況愈下,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


    於是,他早早地立下了遺詔,為大清的未來做出了安排……


    在那個風雨交加、燭光搖曳的夜晚,雍正皇帝躺在病榻之上,生命之火即將熄滅。


    就在這彌留之際,皇後宜修緩緩地走了進來,她的腳步沉重而緩慢,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悲傷和眷戀。


    雍正艱難地睜開雙眼,望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宜修,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訝。


    然而,當他看到宜修身側若隱若現的鬼魂時,更是驚愕得瞪大了眼睛。


    “弘輝,是弘輝嗎?你來接阿瑪了嗎?” 雍正的聲音虛弱而顫抖,充滿了對兒子的思念。


    “阿瑪,是我!” 弘輝輕聲迴應道。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雍正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在這最後的時刻,能夠再次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長子,他感到無比的心滿意足。


    他努力想要抬起手去觸摸弘輝的臉龐,但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力氣。


    就這樣,在宜修悲痛欲絕的注視下,雍正皇帝緩緩閉上了眼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而皇後也緊跟著皇上的腳步服下毒藥死在了皇上的床邊,


    緊接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雍正皇帝與世長辭之後,皇後宜修竟毫不猶豫從衣袖內拿出一瓶毒藥,仰頭一飲而盡。


    她早就想過了,弘暉是她一生的執念,弘暉為了她不去投胎,那她隻能陪弘暉一起了。


    而後,她與雍正躺在一塊,靜靜地依偎在雍正身旁,慢慢沒了唿吸。


    沒過多久,隻見雍正和宜修那兩道逐漸透明的靈魂,緩緩地朝著弘暉所在的方向飄然而去。


    他們的身影在空中若隱若現,仿佛被一層淡淡的光芒所籠罩著。


    當終於靠近弘暉時,雍正和宜修伸出雙手,拉住了弘暉稚嫩的小手。


    隨後,三個人就這樣手牽著手,一同踏上了前往輪迴轉世的道路。


    最終,他們消失在了茫茫的輪迴之道盡頭,開始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而隨著他們的離去,整個宮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沒過多久,莊嚴而肅穆的時刻終於來臨,雍正皇帝的遺詔在朝堂之上被鄭重地宣讀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宮殿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隨後便是一陣驚唿聲此起彼伏。因為這道遺詔所傳達出的信息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皇位竟然要傳給年僅十二歲六阿哥弘晉!


    在場的眾臣們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擔憂。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英明神武的雍正皇帝會做出這樣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然而,遺詔已下,一切都已成定局。


    與此同時,雍正皇帝還在遺詔中立下了兩位輔政大臣,以輔佐新帝治理國家。


    這一舉措無疑讓人們對未來的朝政局勢多了幾分揣測和觀望。


    而在後宮之中,作為新帝生母的富察怡欣,因其兒子即將登上皇位,身份地位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成了大清唯一的太後,享受著無上的尊崇與榮耀。


    富察怡欣在光幕的搜索欄裏收拾一些現代知識用積分買了迴來,她這些寶貴的知識毫無保留的交給了新帝弘基。


    隨著時間的推移,弘基逐漸長大成人。在富察怡欣的悉心教導下,他不僅博學多才、聰明睿智,還擁有著遠超常人的見識和勇氣。


    終於,弘晉迎來了親政的時刻。


    登上皇位後的弘基,懷著滿腔熱血和宏偉抱負,決心要推行一係列現代化的改革措施。


    他深知國家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摒棄那些陳舊腐朽的觀念和製度。


    於是,他首先著手於教育領域的改革,大力推廣新式學堂,引入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出一批批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此外,他對軍事也進行了全麵整頓,建立起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近代化軍隊,以保衛國家安全。


    在弘晉的努力下,大清朝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思想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曾經封閉落後的古老帝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著現代化邁進。


    然而,改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弘晉麵臨著來自各方勢力的重重阻力和挑戰,


    但他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甄嬛傳裏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燊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燊茉並收藏我在甄嬛傳裏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