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時此刻,皇上正立於一旁,倘若強行阻攔太醫查看病情,必然會引起皇上深深的疑心。
如此情形之下,實在是別無他法,她思前想後,無奈之餘,隻得勉強同意讓李太醫先行進行診治。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剪秋神色匆匆地把另一個太醫叫到皇後身前,急切地說道:“吳太醫,快點過來!皇後娘娘的頭疼病又發作了!”
她的聲音裏充滿了緊張,語氣中的擔憂和急切。
吳太醫聽到剪秋的唿喊,這才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為皇後把脈。不過片刻工夫,吳太醫的麵色便凝重起來。
他緩緩開口說道:“皇後娘娘,您平日裏憂思過多,身體已然不堪重負。還請皇後娘娘切勿太過操勞,若是不加以改善,皇後娘娘這病怕是難以痊愈。”
皇上一開始還以為皇後的病是裝出來的,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皇後那消瘦的身體和蒼白如紙的臉上時,皇上第一次真切地發覺,現在的皇後真的是瘦得讓人心疼。
那孱弱的模樣,仿佛一陣微風就能將她吹倒。
還不等皇上說些什麽,寢殿內的李太醫已經快步走了出來,滿臉焦急之色,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慌張地說道:“皇上,熹貴妃這胎已經保不住了!”
皇上一聽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憤怒地問道:“什麽,這怎麽可能!”
那語氣中的震驚與憤怒,讓周圍的人都不禁膽戰心驚。
皇後也佯裝麵露驚訝之色,連忙追問:“這是怎麽迴事,平日裏熹貴妃的胎都是溫太醫和衛太醫看護的,怎麽好好的,這胎怎麽就保不住了呢!”
皇後似乎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感到十分震驚和不解。
李太醫心中暗自思忖:“這讓他怎麽說,他能說熹貴妃服用了打胎藥嗎?”
皇上聽了皇後的話,趕緊說道:“小廈子,趕緊去把溫實初和衛臨叫來!不,把太醫院所有太醫都叫來!”
小廈子連忙應道:“是,奴才這就去!”說完便急匆匆地跑去請太醫了。
永壽宮中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這時吳太醫拿起剛剛崔槿汐端給甄嬛的安胎藥,謹慎地檢查一番後,又輕輕聞了聞。
他的神色漸漸凝重,似乎察覺到了異常。為了確定心中的猜想,吳太醫毅然嚐了嚐碗底剩下的藥汁。
突然,他驚唿出聲:“皇上,皇後娘娘,這並非安胎藥,而是滑胎藥啊!”
皇上聞言,滿臉震驚:“什麽?滑胎藥?”
皇後則故作驚愕之態,急忙說道:“這怎麽可能呢?”
康常在:“是啊!那碗藥還是熹貴妃身邊的崔槿汐特意端給熹貴妃的呀。
貞嬪:“現在想來,怪不得剛剛崔槿汐不讓太醫給熹貴妃檢查,原來根源在這呀!”
皇後稍作停頓,眼神淩厲地看向崔槿汐,接著說道:“來人,把崔槿汐拿下。
若不是這背主的奴才攔著太醫不讓看,或許熹貴妃的孩子還能有保住的希望。
隻是如今這局麵,實在讓人痛心。臣妾定會徹查此事,給熹貴妃和皇上一個交代。”
崔槿汐一聽事情暴露,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隻能趕緊跪下,這與他們事先安排好的不一樣啊!
還不等崔槿汐開口,蘇培盛快速跪下替她求情:“皇上、皇後娘娘,崔槿汐對熹貴妃忠心耿耿,斷然不會背叛熹貴妃。奴才與她共事多年,深知她的為人,還請皇上和皇後娘娘明察。”
皇後微微眯起眼睛,冷聲道:“蘇培盛,這崔槿汐都沒替自己辯解,你倒是心急!
不過你與這崔槿汐關係匪淺,如今這般急切求情,難免讓人懷疑你的公正性。
再者,這證據確鑿,她端來的分明是滑胎藥,若不是心中有鬼,為何要阻攔太醫檢查?
忠心耿耿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你這般偏袒。”
皇上怒不可遏,一腳把崔槿汐踢翻在地,崔槿汐忍痛伏在地上,不敢出聲。
這時,馮若昭站出來道:“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誤會?臣妾觀崔槿汐向來穩重謹慎,對熹貴妃更是盡心盡力,此事或許另有隱情。
還望皇上和皇後娘娘慎重決斷,莫要冤枉了好人。”
齊月賓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是啊!這崔槿汐若是有反心,就不會陪熹貴妃在甘露寺整整三年,吃盡苦頭。她對熹貴妃的忠心,大家有目共睹。”
皇後卻絲毫不為所動,冷著臉道:“即便曾在甘露寺相伴,也不能說明此時她沒有二心。
若不是有反心,那她為何攔著太醫不讓太醫給熹貴妃檢查?此事疑點重重,斷不能僅憑往日情分就輕易放過。”
寢殿內,甄嬛靜靜地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帳幔。
她的思緒快速轉動著尋找應對之策。
她心中明白,自己的計劃一定是被皇後提前知道了,她的永壽宮內必然有皇後的人。
隻是這個計劃知道的人根本不多,就連齊月賓和馮若昭都被蒙在鼓裏,她實在想不出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她本以為犧牲了一個孩子,定能將皇後扳倒,哪怕這個孩子本身就生不下來。
可如今看來,皇後依舊穩坐釣魚台,而自己卻陷入了如此艱難的境地。
甄嬛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但她也深知,此時絕不能放棄,必須盡快想出辦法扭轉局勢。
寢殿外,皇後輕輕揉著頭,繼續說道:“再則這藥是熹貴妃宮裏親自煎的,若不是崔槿汐背叛,那這藥可是溫太醫和衛太醫親自開的。
溫太醫與熹貴妃可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醫術更是有口皆碑,衛太醫則是溫太醫的徒弟。
他們二人開的安胎藥怎會無緣無故變成滑胎藥?此事若不是崔槿汐從中作梗,又作何解釋?”這話不言而喻,矛頭直指崔槿汐,和溫實初與衛臨。
皇後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她深知此次機會難得,看她不狠狠的撕下甄嬛的一層皮!
想起甄嬛的女兒朧月,不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卻已有如此多的心眼,當真讓人感歎甄嬛的女兒絕非簡單之人。
心中竟閃過一念,等她長大後定要將她和親到最窮的部落去,也算是對她的一種懲戒。
正當思緒翻湧之際,小廈子帶著溫實初、衛臨以及幾個太醫來到了永壽宮。
如此情形之下,實在是別無他法,她思前想後,無奈之餘,隻得勉強同意讓李太醫先行進行診治。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剪秋神色匆匆地把另一個太醫叫到皇後身前,急切地說道:“吳太醫,快點過來!皇後娘娘的頭疼病又發作了!”
她的聲音裏充滿了緊張,語氣中的擔憂和急切。
吳太醫聽到剪秋的唿喊,這才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為皇後把脈。不過片刻工夫,吳太醫的麵色便凝重起來。
他緩緩開口說道:“皇後娘娘,您平日裏憂思過多,身體已然不堪重負。還請皇後娘娘切勿太過操勞,若是不加以改善,皇後娘娘這病怕是難以痊愈。”
皇上一開始還以為皇後的病是裝出來的,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皇後那消瘦的身體和蒼白如紙的臉上時,皇上第一次真切地發覺,現在的皇後真的是瘦得讓人心疼。
那孱弱的模樣,仿佛一陣微風就能將她吹倒。
還不等皇上說些什麽,寢殿內的李太醫已經快步走了出來,滿臉焦急之色,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慌張地說道:“皇上,熹貴妃這胎已經保不住了!”
皇上一聽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憤怒地問道:“什麽,這怎麽可能!”
那語氣中的震驚與憤怒,讓周圍的人都不禁膽戰心驚。
皇後也佯裝麵露驚訝之色,連忙追問:“這是怎麽迴事,平日裏熹貴妃的胎都是溫太醫和衛太醫看護的,怎麽好好的,這胎怎麽就保不住了呢!”
皇後似乎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感到十分震驚和不解。
李太醫心中暗自思忖:“這讓他怎麽說,他能說熹貴妃服用了打胎藥嗎?”
皇上聽了皇後的話,趕緊說道:“小廈子,趕緊去把溫實初和衛臨叫來!不,把太醫院所有太醫都叫來!”
小廈子連忙應道:“是,奴才這就去!”說完便急匆匆地跑去請太醫了。
永壽宮中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這時吳太醫拿起剛剛崔槿汐端給甄嬛的安胎藥,謹慎地檢查一番後,又輕輕聞了聞。
他的神色漸漸凝重,似乎察覺到了異常。為了確定心中的猜想,吳太醫毅然嚐了嚐碗底剩下的藥汁。
突然,他驚唿出聲:“皇上,皇後娘娘,這並非安胎藥,而是滑胎藥啊!”
皇上聞言,滿臉震驚:“什麽?滑胎藥?”
皇後則故作驚愕之態,急忙說道:“這怎麽可能呢?”
康常在:“是啊!那碗藥還是熹貴妃身邊的崔槿汐特意端給熹貴妃的呀。
貞嬪:“現在想來,怪不得剛剛崔槿汐不讓太醫給熹貴妃檢查,原來根源在這呀!”
皇後稍作停頓,眼神淩厲地看向崔槿汐,接著說道:“來人,把崔槿汐拿下。
若不是這背主的奴才攔著太醫不讓看,或許熹貴妃的孩子還能有保住的希望。
隻是如今這局麵,實在讓人痛心。臣妾定會徹查此事,給熹貴妃和皇上一個交代。”
崔槿汐一聽事情暴露,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隻能趕緊跪下,這與他們事先安排好的不一樣啊!
還不等崔槿汐開口,蘇培盛快速跪下替她求情:“皇上、皇後娘娘,崔槿汐對熹貴妃忠心耿耿,斷然不會背叛熹貴妃。奴才與她共事多年,深知她的為人,還請皇上和皇後娘娘明察。”
皇後微微眯起眼睛,冷聲道:“蘇培盛,這崔槿汐都沒替自己辯解,你倒是心急!
不過你與這崔槿汐關係匪淺,如今這般急切求情,難免讓人懷疑你的公正性。
再者,這證據確鑿,她端來的分明是滑胎藥,若不是心中有鬼,為何要阻攔太醫檢查?
忠心耿耿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你這般偏袒。”
皇上怒不可遏,一腳把崔槿汐踢翻在地,崔槿汐忍痛伏在地上,不敢出聲。
這時,馮若昭站出來道:“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誤會?臣妾觀崔槿汐向來穩重謹慎,對熹貴妃更是盡心盡力,此事或許另有隱情。
還望皇上和皇後娘娘慎重決斷,莫要冤枉了好人。”
齊月賓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是啊!這崔槿汐若是有反心,就不會陪熹貴妃在甘露寺整整三年,吃盡苦頭。她對熹貴妃的忠心,大家有目共睹。”
皇後卻絲毫不為所動,冷著臉道:“即便曾在甘露寺相伴,也不能說明此時她沒有二心。
若不是有反心,那她為何攔著太醫不讓太醫給熹貴妃檢查?此事疑點重重,斷不能僅憑往日情分就輕易放過。”
寢殿內,甄嬛靜靜地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帳幔。
她的思緒快速轉動著尋找應對之策。
她心中明白,自己的計劃一定是被皇後提前知道了,她的永壽宮內必然有皇後的人。
隻是這個計劃知道的人根本不多,就連齊月賓和馮若昭都被蒙在鼓裏,她實在想不出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她本以為犧牲了一個孩子,定能將皇後扳倒,哪怕這個孩子本身就生不下來。
可如今看來,皇後依舊穩坐釣魚台,而自己卻陷入了如此艱難的境地。
甄嬛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但她也深知,此時絕不能放棄,必須盡快想出辦法扭轉局勢。
寢殿外,皇後輕輕揉著頭,繼續說道:“再則這藥是熹貴妃宮裏親自煎的,若不是崔槿汐背叛,那這藥可是溫太醫和衛太醫親自開的。
溫太醫與熹貴妃可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醫術更是有口皆碑,衛太醫則是溫太醫的徒弟。
他們二人開的安胎藥怎會無緣無故變成滑胎藥?此事若不是崔槿汐從中作梗,又作何解釋?”這話不言而喻,矛頭直指崔槿汐,和溫實初與衛臨。
皇後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她深知此次機會難得,看她不狠狠的撕下甄嬛的一層皮!
想起甄嬛的女兒朧月,不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卻已有如此多的心眼,當真讓人感歎甄嬛的女兒絕非簡單之人。
心中竟閃過一念,等她長大後定要將她和親到最窮的部落去,也算是對她的一種懲戒。
正當思緒翻湧之際,小廈子帶著溫實初、衛臨以及幾個太醫來到了永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