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門前,章丘早已帶著眾官員等在這裏。


    章丘裹了裹身上的狐裘,看著天上的大雪,歎了口氣:“今歲這是怎麽了,雪越發大了。”


    一旁的官員開口道:“右相勿慮,初冬的雪是大了些,想來不會持續太久。”


    這時,留在長安的幾名皇子也聞訊趕了過來。


    二皇子三皇子早就建衙出府了,四皇子在宛州戍邊,五皇子早夭。


    長安城就剩下了四位還算年長的皇子。


    眾官員見到皇子們,紛紛叉手行禮。


    李雍河臉上帶著喜意,擺了擺手:“免了。”接著滿臉期待的看向遠方。


    六皇子年歲跟李雍河差不多大,不過此時的表情卻不太好看。


    “東宮打贏隴右之戰,二兄上位的可能更小了,哼,怎麽什麽都讓他李雍澤占了去,真是晦氣。”


    作為二皇子一母同胞的兄弟,他當然不希望李雍澤的太子之位越來越穩固。


    他千方百計的賴在長安,也是有著給二皇子李雍盛做眼線的打算,隻要抓住李雍澤的把柄,李雍盛就是大唐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可眼下,哎……何其難也。


    八皇子九皇子年歲還小,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此時的他們並不懂什麽權勢,八皇子一臉好奇的望向遠處:“大兄怎麽還不來。不是說這會就到了嗎。”


    九皇子性子跳脫,不過片刻就等不及了:“妖魔俘虜,我要看妖魔俘虜。”


    見九皇子鬧了起來,立馬有近侍上前:“哎呦喂,我的小祖宗,在這可不敢鬧騰,太子殿下應該快到了,再等等吧!”


    就在這時,眾人終於看到道路盡頭慢慢浮現的人影,皆是身形一振:“來了!”


    章丘正了正身子:“肅靜!”


    現場頓時鴉雀無聲,感受到這肅穆氛圍的九皇子,也不敢再鬧,靜靜的站在原地,不過一雙狡黠的眼睛仍是止不住的盯著遠方,滴溜溜的亂轉。


    隨著班師迴朝的隊伍靠近,章丘當即大喝了一聲:“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大勝歸來,問太子安!”


    隨即眾人皆是跪了下去:“臣等恭迎太子殿下歸來。”


    李雍澤騎著馬來到近前,見狀笑了笑:“諸公請免禮。”


    “謝太子殿下。”


    章丘年歲大了,起身有些艱難,李雍澤見狀,當即翻身下馬,將其扶了起來:“勞煩右相久等。”


    章丘朝著李雍澤笑了笑:“無妨,殿下是大唐的功臣,老臣候著是應該的,殿下此戰打出了大唐的威勢,老臣心中歡喜,等個一時半刻的不要緊。”


    緊接著,章丘拍了拍李雍澤的手背:“聖人正在宣武門等候,先入宮吧。”


    李雍澤聞言臉色一肅:“吾怎敢勞煩父皇等候。”


    說著朝後麵的軍士喊道:“加快步伐,入宮!”


    “喏!”


    李雍澤扶著章丘入轎,看到滿臉喜色的七皇子溫和一笑,輕聲道:“迴頭再說!”


    又衝著另外三個兄弟點了點頭,接著快速迴到馬上,向皇城進發。


    九皇子眼睛瞬間就被囚車上的妖魔們吸引了,看著他們奇異的外表,臉上皆是好奇之色。


    大雪紛飛,長安街道上,百姓們不顧大雪的寒冷,夾道歡迎李雍澤歸來,臉上皆能看到振奮之色。


    有出征的軍士的家人們早已將目光投向軍士的隊伍中,目光又激動又忐忑的在裏麵搜索著自家兒郎的身影。


    見到熟悉的麵孔的百姓們立馬歡唿了一聲,跟周圍人炫耀著:“看沒看到,那是我家三郎!”


    “我家五郎也迴來了!”


    “二郎,我在這,看到沒有,那是我家二郎。”


    見到人群湧動,立馬有禁軍上前維持秩序。


    “肅靜,退後!”


    知道他們是袍澤的家人,軍士們也沒太過分,隻是阻擋著百姓不讓上前。


    而沒尋到自己兒郎的百姓頓時臉色一白,雙手合十不斷祈禱,心裏安慰著自己:“不要緊,人多認不出來是常有的事,我兒應當無事,應當無事!”


    宣武門前,李敬雲站在門前,身形挺拔,眼神炯炯的望著前方,年邁的身體卻渾身散發著銳氣,可見此戰大勝後,他的心情不錯,連身子骨看上去都更硬朗了些。


    終於,李雍澤的帶著眾官員走到了宣武門前,看到李敬雲的身影,當即臉色鄭重的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他身前跪了下來:“問聖人安,托聖人鴻福,兒臣幸不辱命,隴右大捷!”


    李敬雲滿臉笑意的看著李雍澤挺拔的身軀,眼前好像浮現出自己年輕時的身影,記得那時,自己也如他這般意氣風發吧。


    李敬雲“哈哈”大笑:“好,不愧是我大唐的儲君,這仗打的漂亮,我兒辛苦,將士們辛苦,迴宮,今日大宴,專為爾等而設,走!”


    說著,拍了拍李雍澤的肩膀,率先向千宴宮走去。


    隊伍中走上前幾名將軍,跟隨在李雍澤身後,隨著眾官員一起進入了皇城。


    至於其他軍士,自有官員領到設宴的地方。


    今日長安不夜禁,幾家歡喜幾家愁,打了勝仗歸來的軍士們當然千喜萬喜,不過永遠留在戰場上的軍士們,家中掛起了白綾,滿是愁苦,隴右大捷,可又不知道這大唐多了多少孤寡。


    千宴宮,作為皇宮起宴之地,平日裏冷清的很,隻有特殊的日子,這裏才會熱鬧起來,例如今日。


    李敬雲坐首座,高高舉起手中的酒杯:“太子出征,隴右大捷,此乃舉國同慶之事,諸卿滿飲此杯,為大唐賀。”


    眾人聞言紛紛站起:“為大唐賀,為聖人賀!”


    眾人剛喝完杯中酒,立馬又有近侍上前,將紫色的葡萄酒滿上,一時間,宮中酒香四溢,有些醉人。


    李敬雲心情不錯,笑嗬嗬的看向李雍澤:“迴去盡快擬個封賞折子,隻要沒問題,吾全允了。”


    這句話幾家歡喜幾家愁,親近太子的官員們臉色頓時一喜,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麽大家都清楚,聖人就差說你安排些親近的人上來吧,朕答應你了。


    可對太子敵視的官員們就不做此想了,本來太子攜大勝歸來位置就穩固,如果在把他的人插入朝堂,他們也不用天天耗費力氣想怎麽扳倒太子了,穩穩當當等著他登基得了。


    可眼下,他們怎麽反駁,說不行,可怎麽說?軍功怎麽可能是你一句話就能免的,太子要是想安插什麽人,作為此戰的主導者,功勞想往誰身上分潤點,簡直不要太簡單。


    看來,隻能等他上了奏報在找麻煩了。


    沒想到,李雍澤當即起身,從懷中拿出了一本冊子:“聖人,兒臣早就擬好了奏報,正待您過目!”


    什麽?


    眾人一驚,聖人剛說完你就拿了出來,也太迫不及待些了吧。


    同時都將目光放在了冊子上,眼光灼灼,像是要從冊子的外皮看透裏麵的人名一般……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未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未冷並收藏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