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遇萬家人、易守難攻之地
天災末世:農家孤女獨自逃荒 作者:三弦牽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夏跟著她們來到新的營地,突然發現隊伍中多了幾人。
竟然是萬家人!
她看向萬家人,疑惑道:“他們......”怎麽會這麽巧。
“尤娘子,你迴來了?”
苗珍喜出望外看到蘇夏的身影,解釋道:“這是萬老夫人的隊伍,他們是京城人士。”
“我們連夜趕路恰好遇見萬老夫人,多虧了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躲開官兵的追捕。”
蘇夏自然知道這是萬老夫人,但是她如今做的是婦人打扮,萬家人並沒有認出她。
她察覺萬家人審視的目光,並不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
反正這些人於她而言都是過客,她不需要向他們解釋什麽。
萬家護衛頭領殊乾看著蘇夏牽著的幾匹馬,有些驚喜。
他在老夫人身邊低聲幾句,便朝著蘇夏走來。
殊乾雙手抱拳,頗有禮貌問:“這位娘子,敢問你帶的這幾匹馬,從何而來?”
蘇夏轉頭看向馬,知道殊乾是懷疑自己,她大方笑道:“我買的。”
至於為什麽買這麽多匹馬......她解釋不了。
愛好,不行嗎?
“賣馬給你的人,可是一位背著弓箭的小哥?”
蘇夏點頭,“我帶他找到一口水井,原本是想讓他保護我,誰知道他不願意。然後他便說將馬和弓箭都賣給我。”
她利用起自己的身份一點也不含糊。
“原來如此。”殊乾見她說的滴水不漏,心裏的懷疑卻沒有消除。
可不管他怎麽看,也沒法將此人和男子聯係在一起。
他不由覺得自己好笑,眼前人是婦人,怎麽可能是李狗蛋。
李狗蛋多半已經被官兵強征去了。
殊乾轉身離去,將打聽的事告知萬老夫人。
萬老夫人默默打量了蘇夏一眼,沒有再多問。
“她們似乎頗為信任那位娘子,想來她應當是個有本事的。如今我們既已和她們一起逃難,便不能相互猜疑。”
其實萬老夫人更想讓殊乾去買馬。
因為等殊乾送他們到安全的位置後,必定是要沿著萬琮留下的記號去找他們。
他們的馬一直拉車,速度遠不如戰馬。
而蘇夏帶的那幾匹馬中有幾匹好馬,正是他們需要的。
不過現在提出要買馬多少有些唐突,他們可以等上一兩日再做打算。
苗珍見蘇夏迴來,整顆心都放鬆不少。
“尤娘子,我們如今該怎麽辦?”
蘇夏:“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眾人不解:“這是何意?”
蘇夏笑了笑,目光落在萬家人身上。
她之前光想著這些人都是一群婦孺,所以必須要遠離官兵,可轉念一想,若是之前被官府強征的流民還活著的話,人數應該遠比官兵數量多很多。
要是讓他們知道官府不但沒有護好他們的親娘和妻女,反倒迫害她們,那些流民肯定忍不了。
當然,官府迫害婦孺之事,是蘇夏猜的。
但她是有依據地猜。
她不信官兵會那麽好心,隻讓流民服役三日便放他們離開。
若真是那樣,又何必借著施粥的由頭,將流民的親眷騙出城。
她若是沒猜錯的話,萬家人應該知道萬琮在哪裏。
找到了萬琮,也就找到其他人的家人,自然也就知道官府的目的。
既然萬家人都不急,她也不急。
蘇夏示意她們稍安勿躁,“再等些時日,等打探到官兵的藏身之地,說不定就能找到你們的家人。”
官兵優選,值得信賴。
若是能占據官府選好的位置,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行人又往深山中走了一段路,確定合適的落腳點後,便在周圍紮營。
如今已經旱了很久,下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們隻需要清理出空地能睡覺即可。
眾人齊心協力,很快便將周圍的土地清理出來。
隻是大家逃難匆忙,身上帶著的糧食和水最多,其他的便是鋤頭、大刀等工具,衣裳被褥幾乎沒有。
雖說是非常時期,但他們也不知道還要在這裏待多久,總不能一直睡在地上。
蘇夏看著周圍的樹木,思索片刻道:“林子裏有許多樹木和藤條,反正我們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這裏,就先用樹木和藤條做床,將就些時日。”
大山裏資源豐富,而且她們還有刀,要想做床還是很簡單的。
蘇夏帶著一群婦人砍木頭,砍藤條。
用藤條將兩根木棍的兩端分別綁在兩棵樹幹上,再橫著搭一排木棍,用藤條固定住,這便是一張木床。
在木床上放上一些樹枝,睡著便不會硌人。
木床遠離地麵,也不用擔心地上的蟲蟻。
——
在距離蘇夏等人大約五十裏地的深山裏,一群人正在賣力修築被地震損壞的城牆。
一名男子居高臨下看著因地龍翻身而坍塌的城牆,氣得險些吐血。
這可是他特意選擇避難的上等佳地!
眼看他命人修築的圍城就要竣工,沒想到竟然遇見地龍翻身,山體被撕裂,竟將修建好的城池一分為二,甚至連同他的府邸也盡數被毀。
忙活了大半個月,功虧一簣,讓他如何不氣!
“大人莫急!”宋師爺出聲安慰道:“如今山體一分為二,豈不是更好?”
呂鵬程詫異看著他,“此話怎講?”
“大人您看!”
宋師爺指著不遠處山體之間的裂縫。
此處恰好是地龍翻身後留下的痕跡,上前一步便是令人生畏的萬丈深淵。
“若是能在此處修建一座吊橋,便於百姓通行、押送物資......待他們將對麵山上的城池加固完畢,我們再砍掉吊橋,對麵豈不是就成了易守難攻之地?”
他們當初選擇這座高山,是看中了它難以攀爬,如今不但變得難以攀爬,甚至還增加了天塹,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呂鵬程聞言,頓時豁然開朗。
“本官的想法,與師爺不謀而合!哈哈哈哈”
宋師爺諂媚笑道:“大人英明!”
呂鵬程一臉讚賞,“就按這麽辦!修築吊橋一事,讓那群流民抓緊時間去辦,務必要在明日之內修建完成!”
竟然是萬家人!
她看向萬家人,疑惑道:“他們......”怎麽會這麽巧。
“尤娘子,你迴來了?”
苗珍喜出望外看到蘇夏的身影,解釋道:“這是萬老夫人的隊伍,他們是京城人士。”
“我們連夜趕路恰好遇見萬老夫人,多虧了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躲開官兵的追捕。”
蘇夏自然知道這是萬老夫人,但是她如今做的是婦人打扮,萬家人並沒有認出她。
她察覺萬家人審視的目光,並不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
反正這些人於她而言都是過客,她不需要向他們解釋什麽。
萬家護衛頭領殊乾看著蘇夏牽著的幾匹馬,有些驚喜。
他在老夫人身邊低聲幾句,便朝著蘇夏走來。
殊乾雙手抱拳,頗有禮貌問:“這位娘子,敢問你帶的這幾匹馬,從何而來?”
蘇夏轉頭看向馬,知道殊乾是懷疑自己,她大方笑道:“我買的。”
至於為什麽買這麽多匹馬......她解釋不了。
愛好,不行嗎?
“賣馬給你的人,可是一位背著弓箭的小哥?”
蘇夏點頭,“我帶他找到一口水井,原本是想讓他保護我,誰知道他不願意。然後他便說將馬和弓箭都賣給我。”
她利用起自己的身份一點也不含糊。
“原來如此。”殊乾見她說的滴水不漏,心裏的懷疑卻沒有消除。
可不管他怎麽看,也沒法將此人和男子聯係在一起。
他不由覺得自己好笑,眼前人是婦人,怎麽可能是李狗蛋。
李狗蛋多半已經被官兵強征去了。
殊乾轉身離去,將打聽的事告知萬老夫人。
萬老夫人默默打量了蘇夏一眼,沒有再多問。
“她們似乎頗為信任那位娘子,想來她應當是個有本事的。如今我們既已和她們一起逃難,便不能相互猜疑。”
其實萬老夫人更想讓殊乾去買馬。
因為等殊乾送他們到安全的位置後,必定是要沿著萬琮留下的記號去找他們。
他們的馬一直拉車,速度遠不如戰馬。
而蘇夏帶的那幾匹馬中有幾匹好馬,正是他們需要的。
不過現在提出要買馬多少有些唐突,他們可以等上一兩日再做打算。
苗珍見蘇夏迴來,整顆心都放鬆不少。
“尤娘子,我們如今該怎麽辦?”
蘇夏:“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眾人不解:“這是何意?”
蘇夏笑了笑,目光落在萬家人身上。
她之前光想著這些人都是一群婦孺,所以必須要遠離官兵,可轉念一想,若是之前被官府強征的流民還活著的話,人數應該遠比官兵數量多很多。
要是讓他們知道官府不但沒有護好他們的親娘和妻女,反倒迫害她們,那些流民肯定忍不了。
當然,官府迫害婦孺之事,是蘇夏猜的。
但她是有依據地猜。
她不信官兵會那麽好心,隻讓流民服役三日便放他們離開。
若真是那樣,又何必借著施粥的由頭,將流民的親眷騙出城。
她若是沒猜錯的話,萬家人應該知道萬琮在哪裏。
找到了萬琮,也就找到其他人的家人,自然也就知道官府的目的。
既然萬家人都不急,她也不急。
蘇夏示意她們稍安勿躁,“再等些時日,等打探到官兵的藏身之地,說不定就能找到你們的家人。”
官兵優選,值得信賴。
若是能占據官府選好的位置,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行人又往深山中走了一段路,確定合適的落腳點後,便在周圍紮營。
如今已經旱了很久,下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們隻需要清理出空地能睡覺即可。
眾人齊心協力,很快便將周圍的土地清理出來。
隻是大家逃難匆忙,身上帶著的糧食和水最多,其他的便是鋤頭、大刀等工具,衣裳被褥幾乎沒有。
雖說是非常時期,但他們也不知道還要在這裏待多久,總不能一直睡在地上。
蘇夏看著周圍的樹木,思索片刻道:“林子裏有許多樹木和藤條,反正我們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這裏,就先用樹木和藤條做床,將就些時日。”
大山裏資源豐富,而且她們還有刀,要想做床還是很簡單的。
蘇夏帶著一群婦人砍木頭,砍藤條。
用藤條將兩根木棍的兩端分別綁在兩棵樹幹上,再橫著搭一排木棍,用藤條固定住,這便是一張木床。
在木床上放上一些樹枝,睡著便不會硌人。
木床遠離地麵,也不用擔心地上的蟲蟻。
——
在距離蘇夏等人大約五十裏地的深山裏,一群人正在賣力修築被地震損壞的城牆。
一名男子居高臨下看著因地龍翻身而坍塌的城牆,氣得險些吐血。
這可是他特意選擇避難的上等佳地!
眼看他命人修築的圍城就要竣工,沒想到竟然遇見地龍翻身,山體被撕裂,竟將修建好的城池一分為二,甚至連同他的府邸也盡數被毀。
忙活了大半個月,功虧一簣,讓他如何不氣!
“大人莫急!”宋師爺出聲安慰道:“如今山體一分為二,豈不是更好?”
呂鵬程詫異看著他,“此話怎講?”
“大人您看!”
宋師爺指著不遠處山體之間的裂縫。
此處恰好是地龍翻身後留下的痕跡,上前一步便是令人生畏的萬丈深淵。
“若是能在此處修建一座吊橋,便於百姓通行、押送物資......待他們將對麵山上的城池加固完畢,我們再砍掉吊橋,對麵豈不是就成了易守難攻之地?”
他們當初選擇這座高山,是看中了它難以攀爬,如今不但變得難以攀爬,甚至還增加了天塹,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呂鵬程聞言,頓時豁然開朗。
“本官的想法,與師爺不謀而合!哈哈哈哈”
宋師爺諂媚笑道:“大人英明!”
呂鵬程一臉讚賞,“就按這麽辦!修築吊橋一事,讓那群流民抓緊時間去辦,務必要在明日之內修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