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江南,倒也十分合適。”


    待鄭居中將江南的情況說完之後,趙佶又看向宋江問道:“宋義士,剛才鄭樞密的話你也都聽到了,可願往?”


    “宋江願往!”


    宋江跪在殿中,沒有絲毫猶豫的正聲迴答道:“宋江等人,正欲如此,與國家出力,建功立業,以為忠臣。”


    “今得鄭樞密保奏,官家恩準,乞降聖旨,寬限旬日,整頓器具、搶刀、甲馬、自當盡忠報國。”


    “好!好一個自當盡忠報國!”


    趙佶看著這宋江的表現,心中十分滿意。


    繼而看向側前方的梁師成,說道:“梁都知,敇賜庫內取金一千兩,銀五千兩,彩緞五千匹頒賜梁山眾將。”


    側站著的梁師成迴過身來,拱手應道:“是,官家。”


    趙佶點了點頭,又看向殿中還跪著的宋江,虛手一抬道:“宋義士且起,待破江南方臘,早奏凱歌而迴,朕自當重加錄用,其眾軍校量功加爵。”


    “宋江叩謝天恩!”


    宋江再一叩首之後,才緩緩站起身來,“今奉詔命,敢不竭力盡忠,死而後已。”


    趙佶欣慰的點了點頭,又看向鄭居中,說道:“打開武庫,但凡宋義士等不所需,一應允許。”


    鄭居中拱手應道:“是,官家。”


    待停頓片刻後,鄭居中忽的又說道:“啟稟官家,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帥。”


    “此次出兵方臘,還需選出一良才掛帥才是。”


    “鄭樞密言之有理。”


    趙佶若有所思的問道:“不知鄭樞密可有推薦人選?”


    “臣推薦濟州知州張叔夜任淮南經略使,全權負責平定方臘事宜。”


    待此言落下,站在殿中的司馬懿才意識到。


    怪不得這個知州會與宋江一並入京,原來是這個原因。


    早知朝廷定然會出一個人來掛帥總攬全局,說來這個人倒也合適。


    隻是這鄭居中的出發點,倒是有些耐人尋味了。


    他還記得之前有聽說一件事情,幾年前有一個名叫張克公的殿中侍禦史,曾公開的彈劾過蔡京,當時在朝中引起的影響還不小。


    之後這張克公不出意外的,便被蔡京誣陷治了罪撤了職。


    而這個張克公,就是張叔夜的弟弟。


    看到這個鄭居中,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上位了嗎。


    而後沒有意外的,當朝任張叔夜為淮南經略使,率領大軍擇日向江南進軍,平定方臘。


    散朝之後各自準備,自不在話下。


    待走出皇宮,司馬懿向宋江說道:“公明哥哥,曹某還需見一人,二位且先迴去,曹某稍後便迴。”


    “如此也好。”


    宋江點頭應道:“曹兄弟若有要事可先去處理,若需要幫助,可不要不開尊口。”


    “多謝哥哥,曹某去去便迴。”


    一旁盧俊義在看到曹懿遠去的背影後,不由說道:“哥哥,曹軍師此行,應該是去見幫助梁山泊順利招安的人吧?”


    宋江點頭應道:“想來應該是了,說不定這人剛才就站在朝堂之上。”


    盧俊義不禁感慨道:“不曾想,曹軍師竟然還有這等人脈。”


    “說得是啊.......”


    此時宋江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麵了,畢竟像這樣的事情也不適合深究。


    而且他們即將就要為國家出征平賊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就在當下。


    宋江隨即說道:“盧員外走吧,我們需速速迴營盡快做好準備才是,我們每多耽誤一日,方臘賊寇就會多猖獗一日。”


    ........


    ........


    且說司馬懿在皇宮門口與宋江分別之後,便朝著大相國寺而去。


    在一道不起眼的小門前,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的都虞候龍宏,早已再此等待了。


    “曹先生請.......”


    待見到曹懿來了後,他當即在前帶路。


    司馬懿拱手應道:“有勞龍虞侯了。”


    這個龍宏他見了也有幾次了,而一司都虞候也算是大宋的高等級將領了。


    但如今看來,都成那王黼身邊的一名跟班小廝了,顯然這龍宏也是樂在其中,生怕在這個位置上出了什麽岔子。


    畢竟像這種機會,也不是人人都能有了,有了自然得珍惜。


    司馬懿悉知,大宋傳統就是以文製武,這武將的官職當得再大,頭上也會有一名、甚至是數名文官管著。


    他也不太理解這文武為何要分得這麽清楚,但這樣做的原因還是很好理解的。


    在唐末之後,大宋之前,這期間不知出現了多少次兵變。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之下,對於兵權之事自然是要細分細分在細分。


    畢竟就連這大宋一朝,本身也是這樣從孤兒寡母手中奪來的。


    而且遠的不說,就說今日在朝堂定下的事情。


    出兵歸出兵,這頭上也依舊會安排一名文官來總攬全局。


    這所謂的經略使,便是一地地方最高的軍事主將了,不常設,隻在有戰爭的地方設立,比如與夏國相接的西北地帶才有。


    當然了,這怎麽個總覽全局法,就有待商討了。


    如此想著,司馬懿已經跟著龍宏走進了那間隱蔽的小院,在一房間內見到了王黼。


    隨即拱手應道:“曹某拜見王相。”


    “不必免禮,坐吧。”


    “謝王相.......”


    司馬懿端坐在王黼桌案麵前,龍宏在旁端上一壺茶水之後,便離開房間帶上了房門。


    王黼端起茶壺,一邊倒著茶水,一邊隨口述說道:“曹懿呐,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也就不多說了。”


    “本相想說的是,今日那宋江看起來,倒像是個市井之徒,或許也有些其他方麵的長處,也會說話會使官家高興,但總的來說還是不值一提,入不了眼。”


    “在本相看來,他遠不如曹懿你有本事,這梁山一夥的頭頭還是得你來做,所以你準備什麽時候取而代之啊?”


    司馬懿聞言,不禁眉頭一挑。


    這個王黼,說話還真是直接啊,竟然一開口就是取而代之這樣的話。


    司馬懿連聲應道:“王相說笑了,宋江可是我們梁山一夥的總頭領,所有頭領們也都尊他服他,怎可說取而代之就取而代之。”


    王黼就茶杯遞到曹懿身前,輕聲說道:“本相可沒閑工夫給你說笑。”


    “坦白跟你說了吧,今日那宋江在朝堂上的表現,讓本相很不滿意。”


    “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一點自己的見解都沒有,這說明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