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門、通津門、朝陽門,都是位於東京東麵的三道城門。


    司馬懿等人本是從新曹門而入,又在距離較近的酒樓入住。


    所以去往通津門的路,並不算遠。


    時遷走在隊伍最前帶路,他之前就來過東京不少次,而且因為他的專長之技,使得他對於道路有著天然的直覺感。


    司馬懿與楊再興則是跟在後麵,一邊走著,一邊在街道上東張西望。


    他們兩個都是第一次進入東京城,也算是看個稀奇,特別是對於楊再興而言。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靠近城牆的地方,正是圍繞著城牆而建的街道。


    按理來說,像這樣的街道,應該顯得比較空曠才對。


    但司馬懿眼中看到的是,街道之上人來人往。


    道路兩旁擺滿的各種小車,小車上正賣著各種貨物,攤主們也都在賣力吆喝著,整個場景都顯得十分熱鬧。


    他不禁感慨,外城既是如此,那麽內城又當繁華到什麽地步了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清楚有看到,那些一排排蹲坐在城牆牆邊的那些乞丐們。


    看上去,他們都在無助中等待著死亡。


    而這樣的情況,在一路上已經看到不少了。


    每條道路拐角處都有這般流民,暴屍荒野者更是不計其數,道路兩旁亦有無數白骨。


    所以司馬懿眼中的宋朝,最多隻有兩分繁華,剩下八分皆是荒涼。


    而這些流民,便是宋朝外強中幹的最有力證明。


    司馬懿清楚的知道,流民一旦開始大規模出現。


    這也就代表著,朝廷內部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在國家政策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缺陷。


    這些流民便是這些問題的最終承擔者,同時也在極速消耗著大宋國力的潛力。


    就如同大漢末年的時候,流民四起,何止百萬。


    待張角旗幟一揮,那些走投無路的流民們便紛紛響應。


    最後雖沒能成功,但卻嚴重影響到了大漢的根基。


    司馬懿之前從朱貴那得知,近年以來,像梁山泊這樣的好漢聚義並不在少數。


    說是好漢聚義,但其實就是造反,造朝廷的反。


    他們規模有大有小,人數也有多有少,隻不過都沒有到張角那種程度罷了。


    司馬懿當即意識到,這宋朝的國運怕是不長了,天下又要亂了。


    就在這時,他又猛地想起了當初,公孫勝那家夥給他說的話。


    公孫勝說,‘如今朝中奸逆當道,目光短淺,如此這般下去,不出數年,恐有亡國之危機。’


    最後還說,‘隻有你曹懿來逆轉這一切。’


    對於前一個問題,司馬懿已經親眼看到了,這宋朝確實是快要完了。


    至於後一個問題,讓他司馬懿來逆轉這一切?


    什麽意思?


    怎麽逆轉?


    改朝換代?


    司馬懿想到這裏,微微搖了搖頭,現在想這些還為時尚早。


    不管怎麽說,隻要上麵的皇帝沒有出現變動,那麽這十年八年的還是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等等........


    他忽的又想到,公孫勝還說過北方有變。


    這個北方有變具體又是指什麽?


    這與宋朝的亡國之危機又有何關係?


    現在司馬懿有些想將公孫勝那家夥拎出來,然後暴打一頓,要麽你就別說,要麽你就說完。


    說一半留一半是什麽意思,就等著讓他來猜是吧。


    算了,或許,等到了合適時機,他自然一切就明白了。


    畢竟他有的時候也需要對其他人這樣說話,有的話確實不能明說,明說了,事情就變了,如此反倒不美。


    司馬懿停下腳步,又叫住前方的時遷。


    時遷迴過身來問道,“曹哥哥有何吩咐?”


    司馬懿將目光朝向城牆邊望去,輕聲問道:“時遷兄弟,看到那些人了嗎?”


    時遷順著曹軍師的目光看去,隻見是城牆邊的那些,挨著一排又一排的流民乞丐們。


    疑惑的問道:“小弟看到了,不知哥哥.......”


    司馬懿平聲說道:“等迴去後,你從戴宗那裏支些錢出來,將錢全部用來買糧食救濟他們。”


    “啊?”


    時遷聞言一驚,這是個什麽事,為何要這麽做。


    但他也沒有多言,隻是點頭應下。


    既然是曹軍師的吩咐,那就盡管照做便是。


    但還是略顯遲疑的問道:“可是哥哥,這整個東京城邊,少說也有數以萬計、甚至是十數萬的流民,就憑我們又怎麽可能救濟得過來。”


    “自然不是什麽人都救,具體該怎麽做我到時自會通知你。”


    司馬懿沉聲說道:“你先去籌集糧食,另外在告訴戴宗,讓他立刻傳信迴去,讓劉唐火速趕過來。”


    劉唐?


    將劉唐派過來做什麽?


    難道是跟這些流民有關係?


    不過時遷依舊是沒多問,隻是點頭記下此事。


    司馬懿說完後,便繼續讓時遷帶路。


    不多時後,一行人等來到了通津門附近。


    這附近與他趕來的路上看似都一樣,但司馬懿眼力何其尖銳。


    他在踏入這條街道的第一步時,他就已經察覺到,這附近有人在埋伏著。


    看那條被竹席遮住的巷子,看那幾間關上房門的商鋪。


    還有在街道上反複走來走去,目光中滿是警惕、還不停東張西望的行人。


    最後就連那城牆牆邊,都莫名多出了一部分體型壯實的流民。


    “哥哥,這附近的情況好像不太對勁啊。”


    恰時,時遷忽然停下腳步,神情嚴肅的沉聲說道。


    司馬懿讚許的看了時遷一眼。


    時遷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竟然能有這般直覺,豈非一般人可比。


    或許,這便是身為大盜與生俱來的天賦吧。


    再看楊再興,此時還依舊一臉興致勃勃的模樣。


    對著街上的什麽東西都感到好奇,壓根就沒有察覺到一點危險。


    司馬懿覺著,楊再興的武力差不多了,兵法、謀略什麽的他平時也教了楊再興一些,剩下就等親自上戰場去體驗了。


    但依舊遠遠不夠,想要活得長,就必須要有對於危險來臨的預知。


    否則將來楊再興在戰場上再勇再猛,可一旦遭到埋伏怎麽辦。


    還別說,就楊再興這虎性子,一旦遇到一些狡詐的對手,很容易會上頭中埋伏。


    所以他有想到,日後還可以讓楊再興,跟在時遷的身邊待上一段時間。


    必須要將這種預知危險性的感覺給練出來,也免得楊再興將來中伏而亡。


    “哥哥,這裏到處都有差人,我們還需盡快離開這裏才是。”


    司馬懿正看著楊再興,時遷在身旁再次出聲說道。


    他轉頭看向一臉高度謹慎凝重的時遷,又輕輕拍了拍他的臂膀。


    微笑著平聲說道:“時遷兄弟,不用擔心,這些人本就是衝著我們來的。”


    “啊?”


    時遷聞之大驚。


    曹軍師你莫不是在說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