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接著往下看,掌管機密軍師二人。


    不出意外的,便是他與吳用二人,吳用在前,曹懿在後。


    另外還有同參讚軍務頭領一人,乃神機軍師朱武。


    而這朱武屬地煞星序列,排在第三十七位,這就屬於職位與排名完全不相符了,此人怎麽著也該排在前三十才對。


    不過司馬懿對此也沒多說什麽。


    不為別的,隻為這神機軍師的綽號。


    什麽級別?


    什麽層次?


    也敢稱之為神機軍師?


    昔日丞相府中那麽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軍師,也沒見誰敢自稱神機軍師的,他司馬懿當然也不敢。


    看到後麵,甚至還有建房子的,安排宴席的,供應酒醋的,最後還有扛大旗的......


    司馬懿挨個看完後,繼而轉頭看向宋江拱手道:“公明哥哥真是安排到位,毫無遺漏,曹某佩服佩服。”


    還是那句話,目前的他從這上麵,也看不出多少東西來。


    隻是大概知道,那些人在接下來會管哪些事情。


    誰管騎兵,誰管步兵、水軍等也隻有一個初步印象。


    不過這也夠了,剩下的慢慢再說。


    走得慢,才是走得快的唯一方法。


    “哈哈哈.......”


    宋江微微笑應道:“曹懿兄弟言重了,隻是與兄弟們相處久了,自然也就不難安排。”


    此後幾人坐於桌前,商議最後的事情。


    也就是關於此事,應當從何開始。


    對於這個問題,天書中也有安排。


    司馬懿便開始緩緩述說著接下來的安排........


    三人商議至半夜。


    宋江派人將金大堅與蕭讓尋來。


    金大堅是玉臂匠,而蕭讓則是聖手書生。


    叫此二人來的目的不言而喻。


    ..........


    ..........


    三日之後。


    忠義堂上,宋江坐在首位,計點大小頭領,共有一百零八員。


    心中大喜,便對眾兄弟們道:“宋江自從鬧了江州,上山之後,皆賴托眾兄弟們扶助,立我為頭。”


    “今者共聚得一百零八員頭領,心中甚喜.......”


    “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不知眾兄弟意下如何?”


    眾頭領都讚道:“此事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恰是吳用便說道:“先請曹懿曹先生一清主行羅天大醮之事,然後令人下山,四邊邀請得道高人上山主持........”


    待到四月十五。


    那忠義堂前掛起長幡,四首堂上紮縛三層高台,在上設一應聖像。


    擺列已定,設放醮器齊備,請到道眾,連曹懿共是四十九員。


    當日曹懿與那四十八員道眾,都在忠義堂做醮,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滿散。


    至第七日三更時分。


    曹懿在虛皇壇第一層,眾道士第二層,宋江等眾頭領在第三層。


    眾皆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


    恰時不久。


    隻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眾人看時,直豎金盤,兩頭尖,中間闊,又天門開、或天眼開。


    隻見霞彩繚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


    直滾下虛皇壇來,竟攢入正南門地下去了,同時天門關閉。


    宋江連忙叫人用鐵鍬掘開泥土,跟尋火塊。


    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淺,隻見一個石碣。


    待取過石碣一看,上麵乃是龍章鳳篆蝌蚪之書,人皆不識。


    剛好眾道士中有一人認識,姓何。


    宋江便立刻安排讓,聖手書生蕭讓配合盡數抄謄。


    何道士一邊念,蕭讓則在旁邊寫。


    隻聽到,‘天魁星唿保義宋江,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塚星出雲虎曹懿........’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貴,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讀罷,眾人皆驚訝不已。


    宋江與眾頭領說道:“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兄弟也原來都是一會之人。”


    “上蒼分定位數,天罡、地煞都已分定次序,還望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


    眾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數定,誰敢違拗?”


    宋江遂取黃金五十兩酬謝何道士,其餘道士也皆有經資,繼而收拾醮器下山去了。


    當日,宋江於忠義堂大設筵席。


    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個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和氣。”


    “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饒。”


    計開:


    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


    唿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


    智多星吳用,出雲虎曹懿。


    ..........


    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


    險道神鬱保四。


    梁山泊大聚會分調人員告示。


    當日,梁山泊宋江傳令已了。


    分調眾頭領已定,各個領了兵符印信,筵席已畢,人皆大醉,眾頭領各歸所撥寨分。


    不日後。


    宋江擇一良辰吉日,鳴鼓聚眾,都到堂上。


    宋江對眾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


    “今日既是天罡地曜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患難相扶,一同保國安民。”


    眾皆大喜,一起跪在堂上,宋江為首帶頭發誓。


    誓畢,眾皆同聲共願。


    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


    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


    且說大聚義之後的梁山泊,眾人其心已固。


    在三兩百裏內,專門幹著替天行道的買賣。


    但凡聽到貪官汙吏,以及欺壓善良的暴富小人,無論遠近,皆令人收拾上山,


    再說宋江自盟誓之後,一向不曾下山。


    不覺炎夏已過,又早秋涼,重陽節近。


    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會眾兄弟同賞菊花,喚作菊花之會。


    至日,忠義堂上遍插菊花,眾頭領各依次作,開環痛飲。


    不知不覺間,到了日落之時。


    宋江大醉,叫取紙筆來,趁著酒興要作詞。


    寫畢,令樂和單唱這首詞,道是: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還未唱完,隻見下方有一粗壯大漢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怕是冷了兄弟們的心!”


    待此言落下,又一黑漢子突的站起,睜圓拐眼。


    隻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當即怒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