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


    司馬懿告辭盧俊義後,便在簡單洗漱後,直接迴了屋子。


    這個盧俊義隨遇而安的性格倒是不錯,隻是可惜他那一身本領了。


    或者說,他的性格,配不上他的本領,說來這種情況倒也少見。


    此時司馬懿正坐於屋內,細細思索著今日菊花之會時的場景。


    一直以來,司馬懿在麵對任何事情時,常常把自己從腦袋裏分劈成數個分身。


    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麵、不同的立場來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深思熟慮,反複權衡。


    在這般思考過後,最後所想出來的對策才能相當周全、相當深刻、相當成熟。


    而這也是他司馬懿一直所踐行的秘訣所在,將所有情況都考慮到以後在做出的決定,又怎會出現大的問題呢,隻要不出大問題又怎會輸呢。


    於是司馬懿就站在梁山各個派係、各個好漢的視角上,認真的反複的開始思考當下所麵對的這些情況。


    總而言之,宋江今日的一波試探,算是失敗了,之後想必會消停一段時日,至少今年應當是沒戲了。


    而今日反對聲音最大的,莫過於三山派的魯智深與武鬆了。


    當然了,要真論聲音大,李逵的聲音無疑是最大的。


    不過可惜的是,他的聲音意義不大,那憨厚的黑廝什麽也代表不了。


    這魯智深與武鬆有著類似的經曆,都曾在官府當過差,雖然聽著有些職務,但依舊屬於胥吏這一層級。


    之後也都因為殺人,從而丟了官府的飯碗。


    一個是因為仗義助人,一個是因為為兄報仇。


    從這方麵來說,此二人皆屬於仗義之輩,是真正有實際行動、而不顧自身危機的那種,這般人在這世間倒也是少見。


    此二人在上山前的經曆很多,遭受的磨難也多,特別是武鬆的經曆更顯驚險。


    而這些磨難,也基本都來自於官府的黑暗。


    也正因為經曆豐富,而且又是從官府當差出來的,所以他們二人眼中的朝廷,是與其他人不一樣的。


    繼而有如此強烈的反對聲音,也就顯得十分正常了。


    另外還有揭陽鎮派的李俊等人,他們反對的聲音雖然顯得沒有那麽大,但是卻比任何人都更加堅決。


    這一點也是在司馬懿的預料之內。


    之後宋江招安最大的阻力不是魯智深與武鬆,這是以李俊為首的水軍。


    實際上不止是李俊等派,還有同為水軍頭領的阮家三兄弟,可以說整個水軍頭領的態度都十分堅決。


    這一類人在上山之前,其實就是靠水而生的漁夫,同時也受足了官府差吏們的欺壓。


    他們這些人對於朝廷官府的恨意,自是不必多言。


    這些司馬懿也都能理解,不同的經曆,鑄就了不同的觀念,對待萬事萬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另外那些沉默不言的頭領們,自是不必多提。


    除了那些宋江本人的嫡係頭領以外,剩下的頭領應該也是都在盼望著招安吧。


    畢竟這部分頭領,在上山之前都知曉在朝廷當差的好。


    這些情況,司馬懿也都能理解。


    可是讓司馬懿有些想不太明白的是,他一直所關注的林衝,反應卻是有些不對。


    林衝當時保持著沉默。


    這又代表著什麽?


    他林衝怎麽能保持沉默呢?


    隻要他今日敢跳出來出言反對的話,宋江今晚怕是會睡不著覺。


    然後在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敢提及此事了。


    可是林衝為什麽能保持沉默呢?


    有著那般經曆的林衝,怎麽就能沉默呢?


    對於林衝沒有反應的反應。


    即便是智如司馬懿,也沒能想得明白。


    看來這個林衝,確實不能以常理來推導。


    接下來應當尋個恰當機會,與林衝好好接觸一下,以便更好了解林衝的心中想法。


    “大哥,戴宗在門外說有要事見大哥.......”


    恰時,門外突然傳來了楊再興的聲音。


    司馬懿這才緩緩睜開眼睛,朝著門外走去。


    原來,是宋江要見他,特派戴宗前來通知。


    司馬懿便跟著戴宗朝著東邊房走去,走廊上的第一處院落,便是宋江的住處。


    其實在這段時間內,這裏他已經來過不少次了,根本無需在有人帶路。


    那麽此舉又意欲何為?


    待司馬懿走進中間堂房,不出意外的吳用也在。


    隻見他們二人正一副愁容模樣,各邊坐在靠牆桌案的兩邊。


    宋江見他來了,抬手示意道:“曹軍師來了,請坐吧。”


    吳用又起身給他倒了一杯茶水後,而後又重新坐迴原位。


    司馬懿坐在客位上,看向宋江拱手道:“公明哥哥這麽晚找來曹某,可是為了今日菊花之會招安一事?”


    宋江微微點了點頭,歎聲說道:“是啊,今日筵席上的情況,曹軍師你也都看到了。”


    “其中有的兄弟們對待招安的事情,都有著極大的抵觸,甚至可以說是極為反感。”


    一旁的吳用補充解釋道:“剛才我與公明哥哥商議了一下。”


    “我想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不宜在提及此事,一切靜待時機,不知以曹軍師所見如何?”


    司馬懿淺酌著茶水,故作思索了片刻後。


    才平聲應道:“其實今日之情況,是有一定預見性的。”


    “眾兄弟們大多都是因為遭受了官府迫害,才不得不上的梁山泊,如今在梁山暫時也算是立足了腳跟,這時候又突然說要招安了,一時之間這心裏頭自然是接受不了。”


    又繼續說道:“不過公明哥哥,曹某讚同吳軍師的想法,暫且等待一段時間再說。”


    “眾兄弟們至少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操之過急反倒不美。”


    繼而語氣一轉,正色道:“再退一萬步說,招安招安,既是招安,也需朝廷同意才是。”


    “否則就是我梁山泊眾兄弟都願意接受招安,可是朝廷不願意接納咱們,那最後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哈哈哈.......”


    宋江微微一笑,應聲說道:“說得也是。”


    隨即又搖著頭,歎息說道:“我本想為眾兄弟們謀得一條出路,卻不曾鬧得這般不愉快,倒是讓曹軍師見笑了。”


    司馬懿聞言,神情不變。


    但暗中心裏頭,卻是頓時開始思量起來。


    宋江這番話,又是一次試探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