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研發部內,蕭易和康博士繼續深入溝通著接下來 ai方麵的 gpu芯片規劃。


    “康博士,我們後續的規劃要盡可能地提高算力,我還有一個想法,我認為後續我們算力中心可以采用 gpu芯片疊加的方法進行訓練,以此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速度。”


    “就好比幹活,一個人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算不過來,那就多找些人一起幹,比如一千人或者一萬個人一起計算,我們 gpu芯片疊加的方式與之類似。”


    “比如我們可以使用一千張、一萬張,甚至 10萬張 gpu芯片進行疊加組合,組成一個超高性能計算係統,這樣就能實現更大的算力,也能提升訓練和運算速度,我把這個叫做 gpu芯片集群係統,你覺得如何?”


    聽到蕭易關於千卡集群乃至萬卡集群的想法後,康博士臉上直接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蕭總,你這個想法目前我還不清楚能不能實現,需要進行一定的研發和測試,如果能實現的話,無疑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現在的算力和運行速度。”


    “嗯,我明白,實現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難,估計還有很多技術難點,但既然我們打算做這件事,這些遲早都要麵對的。”


    “是的,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實現集群運算,可能需要構建一種全新的架構,搭建出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硬件生態標準,還需要不一樣的算法模型,另外,液冷技術也需要進行研發,不然會出現計算或者散熱跟不上的情況,這可能需要投入非常多的人力和研發資金。”


    “放心吧,康博士,我還是那個承諾,你盡管放開手腳去幹,人員安排我會跟人事部溝通,確保你們芯片研發部門作為第一優先級,待遇方麵也會提高,研發資金更不用擔心,50億不夠就 100億,100億不夠就 200億,我就不相信咱們國家地大物博,這點困難啃不下來。”


    “明白了,蕭總,您放心,我一定盡力去做。”


    “嗯,不要給自己那麽大壓力,我們的優勢還是很大的,你看,我們的用途明確,目標也很明確,現在缺的隻是如何落地,而且我們也不需要做到行業領先。”


    “蕭總,我明白了。”


    跟康博士溝通完接下來芯片部門的規劃後,蕭易就直接離開了,對於康博士能不能研發出新一代 ai方麵的 gpu芯片,蕭易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目前鴻康的芯片研發團隊,雖不敢說是國內頂尖,但也已經屬於第一梯隊了,再加上鴻康的名氣和行業地位,無數芯片領域的人才都被鴻康招攬麾下。


    第一代產品智能家電芯片 m1也成功實現商業化,團隊內部信心已然爆棚,再加上鴻康的智能產品和移動手機都在大賣,鴻康的營收持續創新高,有蕭易的大力支持,研發資金方麵完全無需擔憂。


    最重要的是,蕭易並不要求康博士研發出吊打英微達或者桌麵級的顯卡,隻需要研發出專用於 ai方麵的 gpu芯片就可以了。


    鴻康的算法大模型還有智能生態在行業內也是頂尖的,每個部門協同工作,需要什麽樣的產品、具備什麽樣的功能都已經十分明確,康博士隻需按照自己部門的需求進行研發即可。


    ……


    網絡上,鴻康的 f1手機依舊是當下的熱度話題,銷量持續火爆,鴻康旗艦手機的火爆銷量讓友商們羨慕不已。


    但旗艦手機的研發並非一蹴而就,在沒研發完成之前,其他廠商也隻能眼巴巴地看著鴻康在高端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京城,小麥總部,餘軍此時拿著最新研發完成但還沒發布的小麥 6手機與鴻康的 f1手機進行對比,從跑分、性能,再到拍照等方麵,餘軍都逐一進行了細致對比。


    經過多次對比,得出的數據與研發中心的數據基本吻合,實際上兩款手機的性能相差無幾,但小麥 6的跑分更高,性能方麵肉眼較難分辨,不過跑分高低一目了然,對於這一點餘軍還是比較滿意的。


    但在拍照表現上居然比不上鴻康,這讓餘軍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拍照目前確實也不是小麥的重點發力方向,小麥的手機產品線太過繁雜,光是維護和係統更新就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實在沒辦法針對拍照進行專項優化。


    至於電池、屏幕以及人臉識別這些方麵,餘軍也很無奈,鴻康這次的突襲實在太快了,鴻康是 2月中旬發布新品,小麥定在 4月中旬,兩者僅相隔 2個月。


    等鴻康發布完 f1後,小麥 6的配置、型號等都已經定型,根本沒法再做改動,而且現在小麥也確實沒有更多辦法繼續加大投入了,自從涉足智能家電行業後,為了跟上鴻康的腳步,戰線越拉越長,智能家電的營收又尚未起勢,如今小麥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


    小麥 6相當於是小麥的壓箱底產品,不容有失,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餘軍已經投入了小麥的全部人力物力進行研發,就是希望能夠重振小麥的銷量。


    想到這些,餘軍就直接安排市場部進行大規模預熱活動,一定要把這一次小麥 6的名氣打響。


    隨著小麥的發力,網絡上原本還在熱議鴻康 f1話題的用戶,很快就被小麥的預熱活動吸引了眼球,不少網友看到後,不由得將小麥 6與鴻康的 f1進行對比。


    “小麥 6也來了,居然也是高同 835處理器,這下鴻康有對手了,不知道小麥 6對比鴻康 f1如何。”


    “哇,又有競爭了,餘總加油,如果小麥的配置跟鴻康 f1差不多,價格比 f1便宜,我就直接買小麥 6了。”


    “哈哈哈,說起來,鴻康 f1這手機確實好,我真的很喜歡,但 3000多還是貴了,還是等等小麥吧。”


    除了用戶外,不少測評大 v看到小麥的新機預熱後,也加入到這個話題,開始發視頻跟自己的粉絲討論小麥的配置以及和鴻康的對比。


    在用戶和大 v的討論以及小麥的營銷攻勢下,小麥新手機小麥 6一下子就登上了熱搜,直接把鴻康 f1的話題熱度壓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養隻大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養隻大熊貓並收藏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