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手機的宣傳
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 作者:我想養隻大熊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總,我們的基礎版設計稿已經出來了,你看看這個有什麽問題,還需不需要修改。”
蕭易看著設計稿上,采用 5.5英寸屏幕,151毫米高度,76毫米寬度,8.35毫米厚度,重量 165克,內置 4200毫安電池,單攝像頭居中的手機,攝像頭的下麵是一個 logo。
不得不說,現在手機行業的性能和以後差距很大,但手機的設計還是挺好看的,起碼後麵一個攝像頭還不突出來,這樣看著比多個攝像頭突出來要好看。
“嗯,按這個情況,每個星期發一些內容,維持一下我們的熱度,就用我們的圍脖和鴻康智能設備抖手賬號發送就好。”蕭易告訴了餘樂樂接下來的推廣規劃。
“好的,蕭總。”
餘樂樂聽從蕭易的規劃,直接通過圍脖和抖手號對外發布了手機的前麵和背後的樣子圖片。
而鴻康的智能手機消息發出沒多久,就直接引起了大量的網友圍觀議論。
網友 a:“不是說旗艦機嗎?這個外觀雖然做得不錯,但也不是很像旗艦機的樣子。”
網友 b:“這手機怎麽沒看到指紋解鎖,後麵的沒有,前麵的也沒有,難道還是密碼解鎖?不是吧,現在的手機居然不用指紋解鎖。”
網友 c:“這手機怎麽沒看到指紋解鎖,後麵的沒有,前麵的也沒有,難道還是密碼解鎖?不是吧,現在的手機居然不用指紋解鎖。”
網友 d:“不用旗艦芯片,不用指紋,就外觀還行,鴻康這次入行手機行業不會是來割韭菜的吧,就這個樣子算什麽旗艦機。”
京城,小麥公司總部,餘軍看著助理拿過來的鴻康手機資料陷入了沉思。
在餘軍看來,鴻康這次可能是放了一個煙霧彈,但整個行業都在討論鴻康做旗艦機,可從現在的線索看,根本不像是旗艦機,反而更像是跟紅麥手機的產品線。
想到鴻康一直以來的打法,再加上自己的紅麥 note4正準備在 8月發布,想到這裏,餘軍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不好的想法,鴻康這個智能手機,不會是瞄準中低端市場吧。
再想到以蕭易這麽關心鴻康品牌口碑的性格,網上都在傳鴻康入行手機行業就是想割韭菜,蕭易都沒出來澄清,那隻能說明一點,就是鴻康的手機根本不是旗艦機。
壞了,自己讓技術部門各種調整優化小麥 5和 5 plus,就是為了不被鴻康壓一頭,結果對方瞄準的居然是自己的紅麥市場份額。
紅麥手機雖然利潤率很低,但卻是拓展市場份額,培養用戶最重要的一個產品線,這個市場不能有閃失,想到這,餘軍馬上叫來了紅麥手機的負責人,準備溝通接下來的推廣規劃。
網絡上,麵對用戶的各種疑惑還有一些說鴻康是打算入行手機割韭菜的誤解,蕭易沒有解釋,鴻康也沒有解釋,還是繼續維持自己的規劃節奏。
一個星期後,鴻康的圍脖和抖手智能設備官號又發出了一些新的消息,4200毫安大電池,持續使用一天也不用充電。
這次的消息放出出去後,議論的聲音就少了很多,畢竟現在市場上的手機,電池基本都維持在 3000多到 4000出頭,用戶的聲音還是圍繞在處理器和價格上麵。
網友 a:“@鴻康蕭易,蕭總,這個手機賣多少啊,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大概區間。”
網友 b:“爆料了那麽多次,為啥不說處理器呢?我好好奇,還有什麽時候上線。”
網友 c:“對啊,什麽時候公布發售時間,天天等好累人。”
網友 d:“這個是不是旗艦手機,如果真是旗艦手機,不用旗艦芯片和指紋解鎖,我就不買了。”
麵對網友的質疑,蕭易依舊選擇了不迴應,說發布旗艦手機不是鴻康自己說的,是行業的大 v爆料出來的。
就算最後發布的產品跟網友猜測的不一樣,也跟鴻康沒什麽關係,蕭易之前直播隻是說會發布智能手機產品,至於是哪個價格帶,這個肯定是需要等發布會再公布。
又一個星期過去了,鴻康的圍脖和官方賬號依舊繼續放出各種消息:5.5寸高清屏幕,8.35毫米厚度,重量 165克,握持舒服,手感好,不墜手。
這一次網絡的討論就弱了很多,沒什麽人討論了,熱度也已經慢慢消退,但這個時候,科技圈大 v又發了一個消息,一下子把鴻康的熱度又給拉了起來。
“據可靠消息,某新入行的知名公司,跟高同采購了大量的中端 625芯片,估計接下來會發布 625芯片的手機。”
這個消息剛放出去,瞬間引起了手機圈網友的議論。
網友 a:“不是吧,旗艦手機用 625芯片,這不是百元機和千元機才用的芯片嗎?這是打算割韭菜,還是放棄不做旗艦手機了。”
網友 b:“問個問題,你們從哪裏知道鴻康是做旗艦手機,我好像一直沒聽鴻康說過。”
網友 c:“不是,又 625芯片,又沒有指紋解鎖,那到底做什麽手機,旗艦機還是百元機,啊啊啊,我好好奇啊。”
網友 d:“說實話,625芯片和無指紋解鎖,要是真的賣 1000以上,那我可是要罵人了,以後就是鴻康黑。”
一開始還是手機圈在吵鬧,隨後逐步蔓延到了智能家電圈,加上一些個別公司的推波助瀾,整個網絡都鬧得沸沸揚揚的,仿佛鴻康已經做了一個割韭菜的產品一樣。
鴻康運營部自然也知道了這個情況,馬上跟蕭易進行了匯報。蕭易知道後,也不由得一愣,事情怎麽莫名其妙的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一開始想著模糊處理,讓用戶議論一下提高智能手機的熱度。
但現在怎麽變成了好像已經發布了一個售價很貴的垃圾產品割韭菜一樣。
看了一下前前後後的消息,蕭易也知道這個時候還是澄清一下比較好,這種消息要是傳播得久了,就有一些網友直接當真了,以後要澄清就要花費幾十倍的努力。
蕭易看著設計稿上,采用 5.5英寸屏幕,151毫米高度,76毫米寬度,8.35毫米厚度,重量 165克,內置 4200毫安電池,單攝像頭居中的手機,攝像頭的下麵是一個 logo。
不得不說,現在手機行業的性能和以後差距很大,但手機的設計還是挺好看的,起碼後麵一個攝像頭還不突出來,這樣看著比多個攝像頭突出來要好看。
“嗯,按這個情況,每個星期發一些內容,維持一下我們的熱度,就用我們的圍脖和鴻康智能設備抖手賬號發送就好。”蕭易告訴了餘樂樂接下來的推廣規劃。
“好的,蕭總。”
餘樂樂聽從蕭易的規劃,直接通過圍脖和抖手號對外發布了手機的前麵和背後的樣子圖片。
而鴻康的智能手機消息發出沒多久,就直接引起了大量的網友圍觀議論。
網友 a:“不是說旗艦機嗎?這個外觀雖然做得不錯,但也不是很像旗艦機的樣子。”
網友 b:“這手機怎麽沒看到指紋解鎖,後麵的沒有,前麵的也沒有,難道還是密碼解鎖?不是吧,現在的手機居然不用指紋解鎖。”
網友 c:“這手機怎麽沒看到指紋解鎖,後麵的沒有,前麵的也沒有,難道還是密碼解鎖?不是吧,現在的手機居然不用指紋解鎖。”
網友 d:“不用旗艦芯片,不用指紋,就外觀還行,鴻康這次入行手機行業不會是來割韭菜的吧,就這個樣子算什麽旗艦機。”
京城,小麥公司總部,餘軍看著助理拿過來的鴻康手機資料陷入了沉思。
在餘軍看來,鴻康這次可能是放了一個煙霧彈,但整個行業都在討論鴻康做旗艦機,可從現在的線索看,根本不像是旗艦機,反而更像是跟紅麥手機的產品線。
想到鴻康一直以來的打法,再加上自己的紅麥 note4正準備在 8月發布,想到這裏,餘軍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不好的想法,鴻康這個智能手機,不會是瞄準中低端市場吧。
再想到以蕭易這麽關心鴻康品牌口碑的性格,網上都在傳鴻康入行手機行業就是想割韭菜,蕭易都沒出來澄清,那隻能說明一點,就是鴻康的手機根本不是旗艦機。
壞了,自己讓技術部門各種調整優化小麥 5和 5 plus,就是為了不被鴻康壓一頭,結果對方瞄準的居然是自己的紅麥市場份額。
紅麥手機雖然利潤率很低,但卻是拓展市場份額,培養用戶最重要的一個產品線,這個市場不能有閃失,想到這,餘軍馬上叫來了紅麥手機的負責人,準備溝通接下來的推廣規劃。
網絡上,麵對用戶的各種疑惑還有一些說鴻康是打算入行手機割韭菜的誤解,蕭易沒有解釋,鴻康也沒有解釋,還是繼續維持自己的規劃節奏。
一個星期後,鴻康的圍脖和抖手智能設備官號又發出了一些新的消息,4200毫安大電池,持續使用一天也不用充電。
這次的消息放出出去後,議論的聲音就少了很多,畢竟現在市場上的手機,電池基本都維持在 3000多到 4000出頭,用戶的聲音還是圍繞在處理器和價格上麵。
網友 a:“@鴻康蕭易,蕭總,這個手機賣多少啊,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大概區間。”
網友 b:“爆料了那麽多次,為啥不說處理器呢?我好好奇,還有什麽時候上線。”
網友 c:“對啊,什麽時候公布發售時間,天天等好累人。”
網友 d:“這個是不是旗艦手機,如果真是旗艦手機,不用旗艦芯片和指紋解鎖,我就不買了。”
麵對網友的質疑,蕭易依舊選擇了不迴應,說發布旗艦手機不是鴻康自己說的,是行業的大 v爆料出來的。
就算最後發布的產品跟網友猜測的不一樣,也跟鴻康沒什麽關係,蕭易之前直播隻是說會發布智能手機產品,至於是哪個價格帶,這個肯定是需要等發布會再公布。
又一個星期過去了,鴻康的圍脖和官方賬號依舊繼續放出各種消息:5.5寸高清屏幕,8.35毫米厚度,重量 165克,握持舒服,手感好,不墜手。
這一次網絡的討論就弱了很多,沒什麽人討論了,熱度也已經慢慢消退,但這個時候,科技圈大 v又發了一個消息,一下子把鴻康的熱度又給拉了起來。
“據可靠消息,某新入行的知名公司,跟高同采購了大量的中端 625芯片,估計接下來會發布 625芯片的手機。”
這個消息剛放出去,瞬間引起了手機圈網友的議論。
網友 a:“不是吧,旗艦手機用 625芯片,這不是百元機和千元機才用的芯片嗎?這是打算割韭菜,還是放棄不做旗艦手機了。”
網友 b:“問個問題,你們從哪裏知道鴻康是做旗艦手機,我好像一直沒聽鴻康說過。”
網友 c:“不是,又 625芯片,又沒有指紋解鎖,那到底做什麽手機,旗艦機還是百元機,啊啊啊,我好好奇啊。”
網友 d:“說實話,625芯片和無指紋解鎖,要是真的賣 1000以上,那我可是要罵人了,以後就是鴻康黑。”
一開始還是手機圈在吵鬧,隨後逐步蔓延到了智能家電圈,加上一些個別公司的推波助瀾,整個網絡都鬧得沸沸揚揚的,仿佛鴻康已經做了一個割韭菜的產品一樣。
鴻康運營部自然也知道了這個情況,馬上跟蕭易進行了匯報。蕭易知道後,也不由得一愣,事情怎麽莫名其妙的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一開始想著模糊處理,讓用戶議論一下提高智能手機的熱度。
但現在怎麽變成了好像已經發布了一個售價很貴的垃圾產品割韭菜一樣。
看了一下前前後後的消息,蕭易也知道這個時候還是澄清一下比較好,這種消息要是傳播得久了,就有一些網友直接當真了,以後要澄清就要花費幾十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