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個時辰後,李卓帶著環兒和李福離開了葉府。
“什麽?公子,您把伯爺的女兒拐跑了?”
此事肯定是瞞不過,所以迴客棧的路上,李卓將情況與他們說了下。
當然,真實原因自是不能言明,隻說這是他和葉繼學的約定。
李卓白了一眼這丫頭。
“什麽叫拐?那是他們仰慕你家公子我的才華,一直懇求於我,我善心大發才勉強答應的。”
環兒也不理這些,隻是非常開心。
“太好了,以後環兒也有說話的人了,公子,那葉小姐會和您成親嗎?”
李卓用手指戳了下這丫頭腦袋。
“你這丫頭一定是思春了,我和葉小姐是靈魂上的同道之人,你根本不懂那種境界。”
環兒撓著腦袋,滿臉疑惑,口中呢喃。
“靈魂上的同道中人?”
李福有些看不下去了,笑著道。
“環兒,你且不用想那麽多,總之知曉一點即可,這位葉小姐定然是相貌無雙,否則公子不會同意。”
李卓給他翻了個大白眼。
“哎,身邊怎麽都是你們這些沒文化和修養之人,真是苦了我了……”
此話引得李福和環兒都笑出聲來。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葉府,葉家父女也在談論李卓。
之前李卓隻是說了下自己名字,其餘其他信息沒有透露,葉繼學當然要和自己女兒講清楚。
“韻兒,這位李公子絕非池中人物,將來定有攪動風雲的那天,他現在所露出的,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象。”
其實葉繼學的擔心是多餘的。
因為葉靈韻自從知道,李卓也懂化學後,其他在她眼中就已經不重要了。
隻是一想到自己要離開家,離開父親,心中難免不舍和擔憂。
“爹,韻兒要是走了,今後恐怕許久才能再見您一麵,東林侯那邊也會找您的麻煩。”
葉繼學也被女兒的情緒所感染,輕輕摸了摸她的腦袋,繼而灑脫一笑。
“你爺爺當年臨終遺言,若天下之師出現,你自當跟隨左右,這李公子相貌才華俱是不俗。
雖看上去放蕩不羈,但爹能感受出來,他是個品性極好之人,你跟在他身邊爹也放心。
至於家中諸事你無需擔憂,東林侯再霸道,也絕不會對我下手,此番你和李公子離開,要注意以下幾點……”
葉靈韻聽的很認真,但聽著聽著一抹羞紅便飛上臉頰。
“爹,您怎如此說您女兒?韻兒之所以願意跟隨李公子,隻是想學習化學。”
葉繼學見女兒這般窘態,哈哈一笑。
“韻兒,你我父女自小便受到仙人思想教授,又豈能和大慶這些俗人一般?
女子又如何?該出擊便要主動出擊,這位李公子和那位小冊主人,必定有著極深的淵源。
他就是上天為你所選之夫君,你們若是將來能生個一兒半女,定然是驕陽般的人物。”
“爹,韻兒不與你說了……”
葉靈韻雖然自小受到一些先進的思想教育,但骨子裏還是大慶的傳統女子。
被葉繼學說的有些受不了,滿臉緋紅的跑了。
而且她眼下滿心都是製冰,好不容易從李卓這得知,碳酸鈉就是硝石,當然得試試。
若是成功了,才可以證明李卓說的全部都是事實。
與化學相比,區區男人又算的了什麽。
李卓若是知道她的想法,定然是一萬個不服氣。
我這相貌堂堂的翩翩公子,還他麽比不上化學?
翌日清早。
我們的大慶貴公子李卓從熟睡中醒來,起床坐起後忽然呆住,即刻喚來環兒。
“公子,您醒啦。”
環兒推門進來,有些不解的看著李卓。
“去,拿一套幹淨的貼身內衣過來。”
“哦,環兒這就去。”
昨晚李卓睡前,腦海總是浮現葉靈韻的相貌,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夢中她也出現了。
換好衣服,李卓將換下來的髒衣服抱起,胡亂的揉成一團。
“公子,衣服給環兒吧,我幫您洗洗。”
環兒正好端著早飯過來,說著就要伸手接過李卓的內衣。
卻被他直接避過。
義正言辭的說道。
“洗什麽洗?又不是沒銀子買新的,我要將它扔了。”
“公子,您這衣服都是上好的料子,如此也太可惜了,我還是幫您洗洗吧。”
李卓再次避過。
“你這丫頭怎麽迴事?不聽話是不是?這套內衣我不要了,還有,我自己去扔。”
環兒有些莫名其妙的看著李卓。
“公子,您怎麽急了?”
“我沒急,你才急!真是囉嗦。”
李卓臉色有些漲紅,說完不顧環兒差異的眼神,抱著衣服迅速跑了出去。
趁人不注意,將它扔在了一個角落,然後用雜草蓋住。
這才整了整衣服,悠然自得的往迴走。
“奇怪,公子到底在急什麽?”
小丫頭還在想這件事。
吃完早飯,李卓便帶著環兒和李福上街開逛,順便買些東西。
一轉眼在海陵府又逗留了幾天。
“環兒,阿福,你們看上什麽就買什麽,別給我省銀子。”
李卓很享受購物給自己帶來的快感。
此時他們正在一個衣鋪前,李卓像個大爺似的坐在椅子上,掌櫃的正殷勤的給他們推薦自家布料。
街上突然變的熱鬧起來,許多行人紛紛閃至兩旁。
李卓和其他人一樣,目光立刻看了過去。
隻見兩排身穿官服之人,迅速來到道路兩邊,最前方有兩人,手持銅鑼直接敲了七下。
而後一頂由八人抬著的,頂為銀,簾為皂色,上麵繡著飛禽走獸的官轎緩緩而來。
轎旁有數十個身穿甲胄的軍士騎馬隨行,身後還有幾十人,高舉“肅靜”和“迴避”二字的袞黃大匾。
氣勢直接拉滿了,所過之處,百姓們紛紛退至街道兩旁。
看著這頂轎子充滿了敬畏。
方才銅鑼響了七下,按照大慶法製,稱作鳴鑼七下,意思為“各道,街,軍民一縷讓開迴避。”
除此之外還有鳴鑼九下,意思為“各道,街,官吏和軍民一縷讓開迴避。”
隻有達到知府這一級別的地方主官,下去視察時才可如此,但一般都是七響,很少用九響。
一旦用九響,就說明不見此地官吏,這些人很可能要倒黴。
“好大的排場,公子,這轎子中坐的是誰?”
環兒在上京也沒見過這些,不免有些興奮和好奇。
李卓笑道。
“自然是豐昌省的巡撫大人。”
半個時辰後,李卓帶著環兒和李福離開了葉府。
“什麽?公子,您把伯爺的女兒拐跑了?”
此事肯定是瞞不過,所以迴客棧的路上,李卓將情況與他們說了下。
當然,真實原因自是不能言明,隻說這是他和葉繼學的約定。
李卓白了一眼這丫頭。
“什麽叫拐?那是他們仰慕你家公子我的才華,一直懇求於我,我善心大發才勉強答應的。”
環兒也不理這些,隻是非常開心。
“太好了,以後環兒也有說話的人了,公子,那葉小姐會和您成親嗎?”
李卓用手指戳了下這丫頭腦袋。
“你這丫頭一定是思春了,我和葉小姐是靈魂上的同道之人,你根本不懂那種境界。”
環兒撓著腦袋,滿臉疑惑,口中呢喃。
“靈魂上的同道中人?”
李福有些看不下去了,笑著道。
“環兒,你且不用想那麽多,總之知曉一點即可,這位葉小姐定然是相貌無雙,否則公子不會同意。”
李卓給他翻了個大白眼。
“哎,身邊怎麽都是你們這些沒文化和修養之人,真是苦了我了……”
此話引得李福和環兒都笑出聲來。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葉府,葉家父女也在談論李卓。
之前李卓隻是說了下自己名字,其餘其他信息沒有透露,葉繼學當然要和自己女兒講清楚。
“韻兒,這位李公子絕非池中人物,將來定有攪動風雲的那天,他現在所露出的,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象。”
其實葉繼學的擔心是多餘的。
因為葉靈韻自從知道,李卓也懂化學後,其他在她眼中就已經不重要了。
隻是一想到自己要離開家,離開父親,心中難免不舍和擔憂。
“爹,韻兒要是走了,今後恐怕許久才能再見您一麵,東林侯那邊也會找您的麻煩。”
葉繼學也被女兒的情緒所感染,輕輕摸了摸她的腦袋,繼而灑脫一笑。
“你爺爺當年臨終遺言,若天下之師出現,你自當跟隨左右,這李公子相貌才華俱是不俗。
雖看上去放蕩不羈,但爹能感受出來,他是個品性極好之人,你跟在他身邊爹也放心。
至於家中諸事你無需擔憂,東林侯再霸道,也絕不會對我下手,此番你和李公子離開,要注意以下幾點……”
葉靈韻聽的很認真,但聽著聽著一抹羞紅便飛上臉頰。
“爹,您怎如此說您女兒?韻兒之所以願意跟隨李公子,隻是想學習化學。”
葉繼學見女兒這般窘態,哈哈一笑。
“韻兒,你我父女自小便受到仙人思想教授,又豈能和大慶這些俗人一般?
女子又如何?該出擊便要主動出擊,這位李公子和那位小冊主人,必定有著極深的淵源。
他就是上天為你所選之夫君,你們若是將來能生個一兒半女,定然是驕陽般的人物。”
“爹,韻兒不與你說了……”
葉靈韻雖然自小受到一些先進的思想教育,但骨子裏還是大慶的傳統女子。
被葉繼學說的有些受不了,滿臉緋紅的跑了。
而且她眼下滿心都是製冰,好不容易從李卓這得知,碳酸鈉就是硝石,當然得試試。
若是成功了,才可以證明李卓說的全部都是事實。
與化學相比,區區男人又算的了什麽。
李卓若是知道她的想法,定然是一萬個不服氣。
我這相貌堂堂的翩翩公子,還他麽比不上化學?
翌日清早。
我們的大慶貴公子李卓從熟睡中醒來,起床坐起後忽然呆住,即刻喚來環兒。
“公子,您醒啦。”
環兒推門進來,有些不解的看著李卓。
“去,拿一套幹淨的貼身內衣過來。”
“哦,環兒這就去。”
昨晚李卓睡前,腦海總是浮現葉靈韻的相貌,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夢中她也出現了。
換好衣服,李卓將換下來的髒衣服抱起,胡亂的揉成一團。
“公子,衣服給環兒吧,我幫您洗洗。”
環兒正好端著早飯過來,說著就要伸手接過李卓的內衣。
卻被他直接避過。
義正言辭的說道。
“洗什麽洗?又不是沒銀子買新的,我要將它扔了。”
“公子,您這衣服都是上好的料子,如此也太可惜了,我還是幫您洗洗吧。”
李卓再次避過。
“你這丫頭怎麽迴事?不聽話是不是?這套內衣我不要了,還有,我自己去扔。”
環兒有些莫名其妙的看著李卓。
“公子,您怎麽急了?”
“我沒急,你才急!真是囉嗦。”
李卓臉色有些漲紅,說完不顧環兒差異的眼神,抱著衣服迅速跑了出去。
趁人不注意,將它扔在了一個角落,然後用雜草蓋住。
這才整了整衣服,悠然自得的往迴走。
“奇怪,公子到底在急什麽?”
小丫頭還在想這件事。
吃完早飯,李卓便帶著環兒和李福上街開逛,順便買些東西。
一轉眼在海陵府又逗留了幾天。
“環兒,阿福,你們看上什麽就買什麽,別給我省銀子。”
李卓很享受購物給自己帶來的快感。
此時他們正在一個衣鋪前,李卓像個大爺似的坐在椅子上,掌櫃的正殷勤的給他們推薦自家布料。
街上突然變的熱鬧起來,許多行人紛紛閃至兩旁。
李卓和其他人一樣,目光立刻看了過去。
隻見兩排身穿官服之人,迅速來到道路兩邊,最前方有兩人,手持銅鑼直接敲了七下。
而後一頂由八人抬著的,頂為銀,簾為皂色,上麵繡著飛禽走獸的官轎緩緩而來。
轎旁有數十個身穿甲胄的軍士騎馬隨行,身後還有幾十人,高舉“肅靜”和“迴避”二字的袞黃大匾。
氣勢直接拉滿了,所過之處,百姓們紛紛退至街道兩旁。
看著這頂轎子充滿了敬畏。
方才銅鑼響了七下,按照大慶法製,稱作鳴鑼七下,意思為“各道,街,軍民一縷讓開迴避。”
除此之外還有鳴鑼九下,意思為“各道,街,官吏和軍民一縷讓開迴避。”
隻有達到知府這一級別的地方主官,下去視察時才可如此,但一般都是七響,很少用九響。
一旦用九響,就說明不見此地官吏,這些人很可能要倒黴。
“好大的排場,公子,這轎子中坐的是誰?”
環兒在上京也沒見過這些,不免有些興奮和好奇。
李卓笑道。
“自然是豐昌省的巡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