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繼學嘴角含笑。
“公子說笑了,若你是普通人,又怎能一歲說話,兩歲認字,八歲之時便名冠上京?
若是普通人,又怎能以十歲之齡,在那樣危險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家父所言果然沒錯,能對上下半句的人,就是和那位小冊主人一樣,是上天所成的天下之師。
隻是那位生不逢時,遇到了戰亂之年,又被迫上了戰場而已。”
葉繼學一邊說還在一邊撫須,大有一副一切都在我所料之中的樣子。
李卓整個都無語住了。
他先前還真沒看出來,這個葉繼學腦補這麽厲害,而且又是一根筋。
見到李卓十分煩躁的直撓頭,葉繼學再次拱手作揖。
“李公子無需煩惱,葉某明白您想韜光養晦,葉某願意跟隨公子,待您潛龍出淵之時,助您一臂之力改變這個天下!”
“改變個嘚兒啊,誰告訴你我在韜光養晦?誰告訴你我要改變天下了?”
李卓實在忍不住了,咬牙切齒的吐槽他。
可葉繼學卻拍手叫好。
“妙!妙啊!公子不愧是天下之師,所說之言大道至簡,改變個嘚兒,哈哈,有趣。
葉某明白公子心意,公子此番南遊,便是要閱遍我大慶風土人情,如此才好挪移乾坤。”
李卓深吸了一口氣,心中忽然生出一股巨大悔意,甚至想給自己兩巴掌。
非要好奇心這麽重幹嘛?現在好了,碰到葉繼學這麽一個腦補怪,越解釋越不清楚。
“算了,不和他說這麽多,他想他的,我玩我的,等離開海陵府就好了。”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後,李卓再次與他來到了大堂。
“李公子,在下想讓小女自此跟隨公子左右,不知她是否有此福分。”
正在喝茶的李卓,聽到這話直接一口噴了出來。
“伯爺,算我怕了您行嗎?您到底想幹嘛啊?此事萬萬不可啊。”
葉繼學連忙說道。
“公子切勿拒絕,韻兒能跟隨天下之師左右,是她幾世修來的福氣。
葉某不敢妄想她能成為公子之妻,當然,若是公子不嫌棄,自然最好。”
李卓直接一個好家夥。
忽然想到了什麽,目光猛的看向葉繼學。
“我明白了,伯爺,不會是有人看上了令嬡,但是他身份高貴無法拒絕,所以你想讓我將她帶走吧。
這可不行,會害死我的。”
葉繼學一愣。
“此事公子也知道?”
李卓沒說話,隻是一副我已經看破你的模樣,但下一刻葉繼學的態度再次讓李卓抓狂。
“哦,公子無需擔憂,確有這迴事,但公子為天下之師,欲要解決此事定是手到擒來,請公子看在家父那封信的份上,出手相助。”
李卓這迴不是撓頭,而是雙手在臉上使勁揉搓了一番。
到了這時,他終於想通了一切。
葉繼學一口咬定自己是天下之師,又說出這接二連三的恭維之言,這其中或許有葉平的幾分原因。
可說句不好聽的話,人都死好幾年了,葉繼學再孝順,也不可能僅憑這些就如此態度。
他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趁此機會,讓自己帶走他女兒。
他也是在賭,自己有辦法化解接下來的麻煩,真是老奸巨猾的家夥。
“伯爺,晚輩實在好奇,此人到底是誰,竟然讓你連招婿的法子都想出來了。
自古男女之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好歹是朝廷冊封的文伯,若是咬死不同意,對方還真能強逼不成?”
聽到這話,葉繼學臉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不見,盯著李卓看了會兒後,深深歎了口氣。
“不敢隱瞞公子,逼葉某將女兒嫁給他之人,正是東林侯之子何良玉。”
“東林侯?”
聽到這三個字,李卓的眉頭挑動兩下,因為他知道對方的一些情況。
這位東林侯喚作何克山,當年也是跟隨太祖征戰天下之人,被譽為第一先鋒大將,驍勇絕倫!
太祖平定天下後封其為東林侯,食邑九千戶,撫東大將軍兼兩道大都護,官拜一品。
武將中除了武國公,他可位列第二,更是被譽為十大國公之下第一侯。
雖然當今武將沒落,但何家的地位畢竟擺在這,在大慶地位還是極為尊崇的。
“伯爺,晚輩有一事不明,令嬡能嫁入何家,您為何不願?
此等高門大戶,多少人削尖腦袋都想攀附。”
別說葉繼學現在一個文伯,即便是昔日官拜兵部尚書的葉老太公,與何家也是遠遠無法相比的。
除非葉平繼續留朝,將來能位列三公。
葉繼學臉上露出一抹慍怒,聲音低沉的說道。
“公子有所不知,受家父的影響,葉某和小女的思想,與這些人迥然不同。
那何良玉已經娶妻生子,更是有三房妾室,葉某再不濟,也是不願為了攀附權貴,讓她去做妾的。”
李卓聽完直接起身,冷冷說道。
“伯爺,這話可無法欺瞞於我,他是侯爺,你是伯爺,雖然相差懸殊,但同屬貴族。
晚輩可不相信,那位東林侯會為了兒子不顧一切,逼著讓你將女兒嫁去為妾,一旦宣揚出去,聲譽會受到極大影響。
而且老太公當年畢竟官拜兵部尚書,又在大慶士林有著崇高聲望,裏邊必有玄機。”
李卓本以為被自己說穿,葉繼學起碼會露出一些歉意,或者滿臉為難這些情緒。
誰知這老狐狸,他竟然對自己拍手叫好。
“不愧是天下之師,公子果然是明察秋毫,這裏麵的確是有些原因。”
李卓也不說話,就這麽看著他。
葉繼學忽然壓低了聲音,並且臉上充滿了自豪。
“公子可曾聽過“女慕容”這個人?”
“女慕容?等等,你說的莫非是兩年前,在龍京論道中,以一人之力,橫掃南方諸多才子的那位奇女子?”
這件事李卓還真知道。
大慶共有兩京一十二省,北為上京,南為龍京。
龍京也是整個南方文化最為璀璨之地,那裏每年都會舉辦一場龍京論道。
廣邀大慶才子參加,天下聞名,曆年來的狀元,榜眼,還有許多大才子,昔日都曾在龍京論道上有所成名過。
連朝廷對此也極為重視,是整個大慶文林的盛會。
兩年前的龍京論道,一位女子橫空出世,以女子之身連掃多名聲名遠揚的才子。
最後還是譽為南方第一才子的田仲出馬,才最終勝了她,但也隻是略勝一籌。
而這位田仲,正是今年的狀元郎!
“公子說笑了,若你是普通人,又怎能一歲說話,兩歲認字,八歲之時便名冠上京?
若是普通人,又怎能以十歲之齡,在那樣危險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家父所言果然沒錯,能對上下半句的人,就是和那位小冊主人一樣,是上天所成的天下之師。
隻是那位生不逢時,遇到了戰亂之年,又被迫上了戰場而已。”
葉繼學一邊說還在一邊撫須,大有一副一切都在我所料之中的樣子。
李卓整個都無語住了。
他先前還真沒看出來,這個葉繼學腦補這麽厲害,而且又是一根筋。
見到李卓十分煩躁的直撓頭,葉繼學再次拱手作揖。
“李公子無需煩惱,葉某明白您想韜光養晦,葉某願意跟隨公子,待您潛龍出淵之時,助您一臂之力改變這個天下!”
“改變個嘚兒啊,誰告訴你我在韜光養晦?誰告訴你我要改變天下了?”
李卓實在忍不住了,咬牙切齒的吐槽他。
可葉繼學卻拍手叫好。
“妙!妙啊!公子不愧是天下之師,所說之言大道至簡,改變個嘚兒,哈哈,有趣。
葉某明白公子心意,公子此番南遊,便是要閱遍我大慶風土人情,如此才好挪移乾坤。”
李卓深吸了一口氣,心中忽然生出一股巨大悔意,甚至想給自己兩巴掌。
非要好奇心這麽重幹嘛?現在好了,碰到葉繼學這麽一個腦補怪,越解釋越不清楚。
“算了,不和他說這麽多,他想他的,我玩我的,等離開海陵府就好了。”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後,李卓再次與他來到了大堂。
“李公子,在下想讓小女自此跟隨公子左右,不知她是否有此福分。”
正在喝茶的李卓,聽到這話直接一口噴了出來。
“伯爺,算我怕了您行嗎?您到底想幹嘛啊?此事萬萬不可啊。”
葉繼學連忙說道。
“公子切勿拒絕,韻兒能跟隨天下之師左右,是她幾世修來的福氣。
葉某不敢妄想她能成為公子之妻,當然,若是公子不嫌棄,自然最好。”
李卓直接一個好家夥。
忽然想到了什麽,目光猛的看向葉繼學。
“我明白了,伯爺,不會是有人看上了令嬡,但是他身份高貴無法拒絕,所以你想讓我將她帶走吧。
這可不行,會害死我的。”
葉繼學一愣。
“此事公子也知道?”
李卓沒說話,隻是一副我已經看破你的模樣,但下一刻葉繼學的態度再次讓李卓抓狂。
“哦,公子無需擔憂,確有這迴事,但公子為天下之師,欲要解決此事定是手到擒來,請公子看在家父那封信的份上,出手相助。”
李卓這迴不是撓頭,而是雙手在臉上使勁揉搓了一番。
到了這時,他終於想通了一切。
葉繼學一口咬定自己是天下之師,又說出這接二連三的恭維之言,這其中或許有葉平的幾分原因。
可說句不好聽的話,人都死好幾年了,葉繼學再孝順,也不可能僅憑這些就如此態度。
他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趁此機會,讓自己帶走他女兒。
他也是在賭,自己有辦法化解接下來的麻煩,真是老奸巨猾的家夥。
“伯爺,晚輩實在好奇,此人到底是誰,竟然讓你連招婿的法子都想出來了。
自古男女之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好歹是朝廷冊封的文伯,若是咬死不同意,對方還真能強逼不成?”
聽到這話,葉繼學臉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不見,盯著李卓看了會兒後,深深歎了口氣。
“不敢隱瞞公子,逼葉某將女兒嫁給他之人,正是東林侯之子何良玉。”
“東林侯?”
聽到這三個字,李卓的眉頭挑動兩下,因為他知道對方的一些情況。
這位東林侯喚作何克山,當年也是跟隨太祖征戰天下之人,被譽為第一先鋒大將,驍勇絕倫!
太祖平定天下後封其為東林侯,食邑九千戶,撫東大將軍兼兩道大都護,官拜一品。
武將中除了武國公,他可位列第二,更是被譽為十大國公之下第一侯。
雖然當今武將沒落,但何家的地位畢竟擺在這,在大慶地位還是極為尊崇的。
“伯爺,晚輩有一事不明,令嬡能嫁入何家,您為何不願?
此等高門大戶,多少人削尖腦袋都想攀附。”
別說葉繼學現在一個文伯,即便是昔日官拜兵部尚書的葉老太公,與何家也是遠遠無法相比的。
除非葉平繼續留朝,將來能位列三公。
葉繼學臉上露出一抹慍怒,聲音低沉的說道。
“公子有所不知,受家父的影響,葉某和小女的思想,與這些人迥然不同。
那何良玉已經娶妻生子,更是有三房妾室,葉某再不濟,也是不願為了攀附權貴,讓她去做妾的。”
李卓聽完直接起身,冷冷說道。
“伯爺,這話可無法欺瞞於我,他是侯爺,你是伯爺,雖然相差懸殊,但同屬貴族。
晚輩可不相信,那位東林侯會為了兒子不顧一切,逼著讓你將女兒嫁去為妾,一旦宣揚出去,聲譽會受到極大影響。
而且老太公當年畢竟官拜兵部尚書,又在大慶士林有著崇高聲望,裏邊必有玄機。”
李卓本以為被自己說穿,葉繼學起碼會露出一些歉意,或者滿臉為難這些情緒。
誰知這老狐狸,他竟然對自己拍手叫好。
“不愧是天下之師,公子果然是明察秋毫,這裏麵的確是有些原因。”
李卓也不說話,就這麽看著他。
葉繼學忽然壓低了聲音,並且臉上充滿了自豪。
“公子可曾聽過“女慕容”這個人?”
“女慕容?等等,你說的莫非是兩年前,在龍京論道中,以一人之力,橫掃南方諸多才子的那位奇女子?”
這件事李卓還真知道。
大慶共有兩京一十二省,北為上京,南為龍京。
龍京也是整個南方文化最為璀璨之地,那裏每年都會舉辦一場龍京論道。
廣邀大慶才子參加,天下聞名,曆年來的狀元,榜眼,還有許多大才子,昔日都曾在龍京論道上有所成名過。
連朝廷對此也極為重視,是整個大慶文林的盛會。
兩年前的龍京論道,一位女子橫空出世,以女子之身連掃多名聲名遠揚的才子。
最後還是譽為南方第一才子的田仲出馬,才最終勝了她,但也隻是略勝一籌。
而這位田仲,正是今年的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