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沒合眼的李卓,早上就迴客棧休息了。
“少爺,海陵府和林州二位知府都帶人迴城了,好熱鬧。”
此時李卓也才剛起來,在一樓與李福環兒吃飯。
“也不知他們事情辦的如何了。”
大廳裏,凡是正在吃飯的食客均在說此事,李卓又不是聾子,豈能聽不到。
“阿福,你去陶宅那邊問問情況。”
“好。”
無論如何,現在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都已是無法改變。
他在竹縣停留的日子已經許久,是時候離開了。
臨走之前,他隻想搞清楚,自己對小連山的猜測是否準確。
大約半個時辰後,李福匆匆跑了迴來,立馬附耳在李卓耳邊。
“少爺,勇武伯讓您一個時辰後去他府上一趟。”
“好。”
李卓已經去過兩次,每次都從後門進入,陶勇也會提前將家中的閑雜人等趕走,倒也不用擔心被人發現。
但是讓李卓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進入陶宅除了他之外,竟然還有一個陌生人。
對方看著四五十歲,氣勢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之人。
李卓目光立刻看向了陶勇,帶著質問和惱火。
陶勇自知有錯在先,連忙向李卓賠禮道歉。
“公子,這位是林州知府於大人,他點了名要見您,還說認識您,陶某實在是推脫不掉。”
“林州知府?”
李卓露出了意外之色,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平陽玲瓏詩會開始的前兩天,林州知府和關山書院院長徐孝同,曾去了一趟張府。
後來張賢還質問過自己,是否哪地方得罪過他們兩人,將李卓弄的莫名其妙。
現在李卓完全確定一件事,自己從未見過這位林州知府,可他為何又點名要見自己。
更重要的是,他怎麽知道自己在竹縣?
見李卓滿臉詫異的模樣,於輝心知他有很多話要問。
他做出這一決定,也是做了劇烈的思想掙紮,一方麵是徐孝同的告誡。
可另一方麵,他又實在很想和這位魚小郎君聊聊,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得知萬朗密室中那些花草一事。
李卓猜測可能和武安府的瘟疫有關,而他此行奉命欽差去河東,就是為了處理此事。
“勇武伯,此處沒你的事情了。”
於輝對陶勇揮了揮手,對方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快速退了出去,並關上大門。
“草民李卓見過知府大人。”
見對方目光一直在打量著自己,沒辦法,李卓隻能先和他打了個招唿。
於輝連忙將他扶起,一句話直接讓李卓大驚失色。
“嗬嗬,本府怎能擔的起大慶詩聖魚小郎君一拜,況且,李公子可不是尋常百姓。”
“魚小郎君?大人,您是否認錯人了?”
於輝對他輕輕一笑,伸手邀請李卓坐下。
“李公子,龐振此人你是否認識?”
聽到這話,李卓緊張的心放鬆了下來,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於大人也認識老龐?看來這老頭又騙了我,他不止將我的情況告訴了一人。
於大人應當是老龐為官時的門生故吏吧,既如此那李某也就無需隱瞞了,不錯,我正是魚小郎君。”
話說到這份上,李卓也無再辯解的必要。
想到老龐隱居的小龍山位於林州境內,那他認識林州知府,也就情有可原了。
聽到李卓一口一個老龐,於輝的嘴角抽了抽,立刻笑著說道。
“李公子所言不錯,在下的確算是龐老的門生故吏。”
“於大人,客你怎知我在竹縣,還讓陶勇來通知我。”
聽到這話,於輝當即就把佟豐給賣了,李卓竟然沒有多少意外,隻是被氣笑了。
“這個佟大人,當真是不能相信。”
同時李卓也感到有些慶幸,得虧於輝當時也在場,否則沈從義肯定不會輕信自己。
必然要先查清楚自己的情況,到時一切都敗露了,他根本不是什麽上京貴公子。
隻是個在上京臭名昭著,被家族掃地出門的棄子而已,那時,第一個要找自己算賬的就是陶勇。
“李公子,您可否將這一切的前因後果,如實告訴本府?”
既然於輝是老龐的人,李卓也就沒什麽可瞞的。
當即就把自己進入泗平,遇到遊神後,又意外聽說竹縣百姓失蹤在小連山,包括後來進入竹縣。
為什麽認識陶勇,並在幕後策劃這一切的緣由統統告知。
“於大人,還望您能恕罪,在下發誓,隻是因為好奇而已,想知道他們在小連山圖謀什麽。
絕無其他的意思,欺瞞陶勇和佟大人,也是迫於無奈。”
於輝渾不在意的擺手,撫須而笑的看著李卓。
“李公子無需如此,本府並非興師問罪,而是誠心的感謝李公子,洞察到了這一切。
正如李公子所言,他們抓了那些山民,在小連山秘密打造兵器,就是為了奪取數日後抵達竹縣河道的賑災糧款。
開州水神借糧一事,同樣是他們所為,一切和公子所料分毫不差!公子真乃神人也。”
說著於輝還朝李卓道謝,麵帶感激。
弄的李卓很不自在,連忙說道。
“大人切莫如此,在下就是個小老百姓,哪能擔起您這般誇讚。
老龐給我取了個字,喚“子鋒”,大人若不嫌棄如此稱唿便好,別公子公子的叫,聽著別扭。”
“龐老取的字?”
於輝聞言再次吃了一驚,瞪大眼睛看著李卓。
心想這年輕人定然不知這個分量,整個大慶,能讓房振願意親自取字之人,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取的不僅僅是字,而是莫大的殊榮。
“嗯,有何不妥嗎?”
李卓見他如此大反應也有些不解。
於輝連忙搖頭。
“好,那本官就叫你子鋒,本官方才句句都是實話,若是子鋒你願意,本官客立刻書信一封,將前因後果全部說清楚。
朝廷知道此事後定然重重有賞!”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李卓不假思索便拒絕了此事,十分認真的看著於輝。
“千萬別啊於大人,在下此番不過是碰巧而已,哪有什麽真才實學。
請於大人切莫提到在下半個字。”
“果然和子厚說的一樣。”
見李卓如此大的反應,於輝在心中暗自嘀咕一句。
他方才也隻是隨口一說而已,李卓什麽性格,徐孝同早就與他說過。
李卓要是真想當官,就憑房振推薦,早平步青雲了。
“少爺,海陵府和林州二位知府都帶人迴城了,好熱鬧。”
此時李卓也才剛起來,在一樓與李福環兒吃飯。
“也不知他們事情辦的如何了。”
大廳裏,凡是正在吃飯的食客均在說此事,李卓又不是聾子,豈能聽不到。
“阿福,你去陶宅那邊問問情況。”
“好。”
無論如何,現在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都已是無法改變。
他在竹縣停留的日子已經許久,是時候離開了。
臨走之前,他隻想搞清楚,自己對小連山的猜測是否準確。
大約半個時辰後,李福匆匆跑了迴來,立馬附耳在李卓耳邊。
“少爺,勇武伯讓您一個時辰後去他府上一趟。”
“好。”
李卓已經去過兩次,每次都從後門進入,陶勇也會提前將家中的閑雜人等趕走,倒也不用擔心被人發現。
但是讓李卓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進入陶宅除了他之外,竟然還有一個陌生人。
對方看著四五十歲,氣勢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之人。
李卓目光立刻看向了陶勇,帶著質問和惱火。
陶勇自知有錯在先,連忙向李卓賠禮道歉。
“公子,這位是林州知府於大人,他點了名要見您,還說認識您,陶某實在是推脫不掉。”
“林州知府?”
李卓露出了意外之色,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平陽玲瓏詩會開始的前兩天,林州知府和關山書院院長徐孝同,曾去了一趟張府。
後來張賢還質問過自己,是否哪地方得罪過他們兩人,將李卓弄的莫名其妙。
現在李卓完全確定一件事,自己從未見過這位林州知府,可他為何又點名要見自己。
更重要的是,他怎麽知道自己在竹縣?
見李卓滿臉詫異的模樣,於輝心知他有很多話要問。
他做出這一決定,也是做了劇烈的思想掙紮,一方麵是徐孝同的告誡。
可另一方麵,他又實在很想和這位魚小郎君聊聊,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得知萬朗密室中那些花草一事。
李卓猜測可能和武安府的瘟疫有關,而他此行奉命欽差去河東,就是為了處理此事。
“勇武伯,此處沒你的事情了。”
於輝對陶勇揮了揮手,對方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快速退了出去,並關上大門。
“草民李卓見過知府大人。”
見對方目光一直在打量著自己,沒辦法,李卓隻能先和他打了個招唿。
於輝連忙將他扶起,一句話直接讓李卓大驚失色。
“嗬嗬,本府怎能擔的起大慶詩聖魚小郎君一拜,況且,李公子可不是尋常百姓。”
“魚小郎君?大人,您是否認錯人了?”
於輝對他輕輕一笑,伸手邀請李卓坐下。
“李公子,龐振此人你是否認識?”
聽到這話,李卓緊張的心放鬆了下來,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於大人也認識老龐?看來這老頭又騙了我,他不止將我的情況告訴了一人。
於大人應當是老龐為官時的門生故吏吧,既如此那李某也就無需隱瞞了,不錯,我正是魚小郎君。”
話說到這份上,李卓也無再辯解的必要。
想到老龐隱居的小龍山位於林州境內,那他認識林州知府,也就情有可原了。
聽到李卓一口一個老龐,於輝的嘴角抽了抽,立刻笑著說道。
“李公子所言不錯,在下的確算是龐老的門生故吏。”
“於大人,客你怎知我在竹縣,還讓陶勇來通知我。”
聽到這話,於輝當即就把佟豐給賣了,李卓竟然沒有多少意外,隻是被氣笑了。
“這個佟大人,當真是不能相信。”
同時李卓也感到有些慶幸,得虧於輝當時也在場,否則沈從義肯定不會輕信自己。
必然要先查清楚自己的情況,到時一切都敗露了,他根本不是什麽上京貴公子。
隻是個在上京臭名昭著,被家族掃地出門的棄子而已,那時,第一個要找自己算賬的就是陶勇。
“李公子,您可否將這一切的前因後果,如實告訴本府?”
既然於輝是老龐的人,李卓也就沒什麽可瞞的。
當即就把自己進入泗平,遇到遊神後,又意外聽說竹縣百姓失蹤在小連山,包括後來進入竹縣。
為什麽認識陶勇,並在幕後策劃這一切的緣由統統告知。
“於大人,還望您能恕罪,在下發誓,隻是因為好奇而已,想知道他們在小連山圖謀什麽。
絕無其他的意思,欺瞞陶勇和佟大人,也是迫於無奈。”
於輝渾不在意的擺手,撫須而笑的看著李卓。
“李公子無需如此,本府並非興師問罪,而是誠心的感謝李公子,洞察到了這一切。
正如李公子所言,他們抓了那些山民,在小連山秘密打造兵器,就是為了奪取數日後抵達竹縣河道的賑災糧款。
開州水神借糧一事,同樣是他們所為,一切和公子所料分毫不差!公子真乃神人也。”
說著於輝還朝李卓道謝,麵帶感激。
弄的李卓很不自在,連忙說道。
“大人切莫如此,在下就是個小老百姓,哪能擔起您這般誇讚。
老龐給我取了個字,喚“子鋒”,大人若不嫌棄如此稱唿便好,別公子公子的叫,聽著別扭。”
“龐老取的字?”
於輝聞言再次吃了一驚,瞪大眼睛看著李卓。
心想這年輕人定然不知這個分量,整個大慶,能讓房振願意親自取字之人,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取的不僅僅是字,而是莫大的殊榮。
“嗯,有何不妥嗎?”
李卓見他如此大反應也有些不解。
於輝連忙搖頭。
“好,那本官就叫你子鋒,本官方才句句都是實話,若是子鋒你願意,本官客立刻書信一封,將前因後果全部說清楚。
朝廷知道此事後定然重重有賞!”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李卓不假思索便拒絕了此事,十分認真的看著於輝。
“千萬別啊於大人,在下此番不過是碰巧而已,哪有什麽真才實學。
請於大人切莫提到在下半個字。”
“果然和子厚說的一樣。”
見李卓如此大的反應,於輝在心中暗自嘀咕一句。
他方才也隻是隨口一說而已,李卓什麽性格,徐孝同早就與他說過。
李卓要是真想當官,就憑房振推薦,早平步青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