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白事】入府
兇冥空間:從雨夜殺人魔開始 作者:阿天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小船離岸,先前提著白紙燈籠的老仆卻沒有進艙,而是走到船頭,將那盞白紙燈籠掛在船頭的竹竿上,又點起一柱紅香,坐在旁邊默默守候。
中年婦女瞧得稀奇,忍不住壓低聲音,“他這是在做什麽?”
小胡子聞言略微思忖了片刻,“我也不知道,但應該是某種鎮壓邪祟,護佑平安的法門。”
“這河裏……不太平啊。”
不消他說,其實顧離也早有感覺,在這嗚嗚唿號的河麵陰風之中,從一開始,似乎就被他聽出了一些雜糅在其中的,別樣的東西,竟似有什麽人低聲嗚咽一般,久久不息。
從船篷中向外望去,煙波浩渺的河麵,不知何時,霧氣竟然漸漸地再次合攏,即便陰風獵獵,竟然也無法將其吹散,反而有著愈來愈濃的趨勢。
而原本坐在船頭的老仆,此刻也下意識地站起身來,給這本來詭譎的氣氛,又增添了幾許不安。
船依舊在走。
白紙燈籠被吹得唿啦作響,但始終沒有熄滅,引著小船穿行在霧氣之中,而那黑暗中一點忽明忽暗的紅香,則似乎驅散了周圍的陰冷,令其無法近身。
船外風浪詭譎,船身卻還是穩穩當當,隻是微光之下,映照出許多張或是不安,或是猶疑,或是深思的麵孔。
有好幾次,禿頂男人仿佛有些按捺不住,想要起身說話,都被小胡子拿眼色阻住,示意他不要輕舉妄動。
白紙燈籠,紅香明滅,在這詭譎的河麵上,撐船人和老仆不過是故事的引路人,等到了那個所謂的白府,真正的任務提示恐怕才會出現。
一路搖搖擺擺,也不知道船行了多長時間,直至透過船篷,再次看到成片的蘆葦出現,眾人這才意識到,小船終於快要靠岸。
劃船人換槳為竿,點著水底,再次將烏篷船調轉方向,以便客人上下,不待小船完全調頭,早就按捺不住的禿頂男人已經站起身來,在搖晃的船身中朝著船尾走去。
就在他剛剛跨出船艙的一刻,臉色卻是忽地一僵,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仿佛看見了,不遠處的水浪之中,似乎有什麽東西一隱一現,快速地消失在黑色的水麵。
“你在看什麽?”小胡子也走了過去,看到禿頂男人定定地注視著水麵,似乎臉色有些不太好。
“沒什麽。”禿頂男人搖了搖頭,沒有迴答他的問題。
剛才看到的是什麽,他並不確定,浪花翻湧,也許隻是自己看錯而已。
這片刻時間,船家已經鋪好了跳板,這時顧離注意到,船頭的一柱紅香也剛好燃盡,老仆取下白紙燈籠,再次在前麵引路,帶著眾人下船上岸。
周圍的蘆葦蕩中,忽地有火光亮起,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了兩輛馬車,馬車旁邊,各自站著一個風塵仆仆的馬夫。
才下了船,馬上又要坐車,看來這河灣鎮距離並不近,不過這一次,白紙燈籠並沒有被掛在馬車前,而是直接熄滅收入車中,看來這一路沒有什麽風險了。
兩輛馬車,九個人,肚腩中年,小胡子自然而然地跳上了老仆所乘坐的馬車,禿頂男人和中年大媽也趁勢擠了上去,其餘幾人隻好上了另外一輛。
而那小胡子男人,在上車之前,終歸走過來,提醒了他們一句。
“多看多聽,少說少做,先過去看看情形,一切讓我們來應對。”
幾個人點了點頭,於是也上車了。
一路沉悶無話,車行了一段,顧離將旁邊遮擋的簾子挑開一角,遠遠地,看到前方的黑暗中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燈火。
馬車離開了荒僻陰冷的蘆葦蕩,漸漸走入一座街鎮之中。
這或許就是老仆之前提到的河灣鎮。
沿途燈火逐漸密集,街道上談話聲,馬蹄聲,笑聲逐漸入耳,隨著車馬走得近了,街道兩旁的景況也愈發地清晰。街邊亮著燈籠的,多是些酒樓、客棧、茶肆一類的建築,而在燈火映照不到的陰暗角落,依稀可見不少或坐或臥的人影,大多衣衫襤褸,麵容枯槁,便如同幽暗中的鬼魅一般。
又走了大約十來分鍾,前麵燈火逐漸稀疏,道路卻開闊起來,隨著馬蹄漸緩,外麵突然有人開口:“到地方了。”
顧離掀開車簾,隻見外麵露出一塊寬敞的地麵,由青石板鋪成,石板路麵的盡頭處,矗立著一座深宅大院,深黑色的油漆,暗紅色的大門,門梁上懸掛著兩個大大的燈籠,也是白紙糊成,上麵各有一個大大的奠字。
這家人府上正在辦理白事!
顧離正在驚詫,馬車卻沒有停下,而是繞開大門沿著圍牆繼續前行,又走了幾十米,才在一處巷道停住。
清冷的夜風中,隻見旁邊的高牆上虛掩著一扇黑色小門,此刻房門從裏麵打開,一個提著燈籠的護院站在門口迎候。
這條巷道應該是白府的偏門,老仆雖然稱唿他們客人,但卻並沒有從正門進入,可見骨子裏是瞧不上的。
“都隨我進來吧。”老仆低聲說了一句,從護院手中接過燈籠,帶著大家從側門進入,剛一邁進院子,眾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跳。
這裏院不算小,四合製式,兩端都有屋子,而北麵的正屋前,此刻已然掛滿了白色的幔布與白幡,屋門的兩端,吊著兩個白紙燈籠,周圍是大吊的紙錢,地麵上也灑滿了紙錢,儼然布置成一處靈堂!
隻是這偌大的裏院,竟然看不到絲毫人蹤,就任憑紙錢和燈籠在空蕩蕩的靈堂之中飄搖擺動,顧離心中,頓時大感驚疑,這裏的布置確實是靈堂不假,但處處卻透著不合常理的詭異。
雖然心中疑問連連,前麵引路的老仆卻並沒有停留,而是帶著他們穿過院子,來到南麵一個稍大的房間,老仆引著眾人坐下,說了句“請諸位稍事等待”便離開了房間。
和院內其他地方一樣,前廳內也是燭火搖曳,幽幽暗暗,窗外又有風聲刮過,唿唿作響,老仆走後,整個房間頓時顯得無比安靜,就連燭火下的人影,也變得如同鬼影一般。
正當大家感到不安,捉摸不透的時候,透過紙糊的窗戶,從走廊上再次傳來腳步聲,這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來到門口,緊接著,一隻佩戴著碧綠鐲子的手推開了對開的木門,邁步進來。
這次進來的有三個人,除了之前那名老仆之外,還有一男一女。女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媽子,另外一個人穿著頗為講究,但卻麵相陰鷙,吊眼薄唇,一見麵就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老仆看了一眼眾人,慢聲開口,“這位是王媽,這位是劉管家,府裏大小事務,都是由他們打理,之後的事情,你們都要聽著他們安排。”
中年婦女瞧得稀奇,忍不住壓低聲音,“他這是在做什麽?”
小胡子聞言略微思忖了片刻,“我也不知道,但應該是某種鎮壓邪祟,護佑平安的法門。”
“這河裏……不太平啊。”
不消他說,其實顧離也早有感覺,在這嗚嗚唿號的河麵陰風之中,從一開始,似乎就被他聽出了一些雜糅在其中的,別樣的東西,竟似有什麽人低聲嗚咽一般,久久不息。
從船篷中向外望去,煙波浩渺的河麵,不知何時,霧氣竟然漸漸地再次合攏,即便陰風獵獵,竟然也無法將其吹散,反而有著愈來愈濃的趨勢。
而原本坐在船頭的老仆,此刻也下意識地站起身來,給這本來詭譎的氣氛,又增添了幾許不安。
船依舊在走。
白紙燈籠被吹得唿啦作響,但始終沒有熄滅,引著小船穿行在霧氣之中,而那黑暗中一點忽明忽暗的紅香,則似乎驅散了周圍的陰冷,令其無法近身。
船外風浪詭譎,船身卻還是穩穩當當,隻是微光之下,映照出許多張或是不安,或是猶疑,或是深思的麵孔。
有好幾次,禿頂男人仿佛有些按捺不住,想要起身說話,都被小胡子拿眼色阻住,示意他不要輕舉妄動。
白紙燈籠,紅香明滅,在這詭譎的河麵上,撐船人和老仆不過是故事的引路人,等到了那個所謂的白府,真正的任務提示恐怕才會出現。
一路搖搖擺擺,也不知道船行了多長時間,直至透過船篷,再次看到成片的蘆葦出現,眾人這才意識到,小船終於快要靠岸。
劃船人換槳為竿,點著水底,再次將烏篷船調轉方向,以便客人上下,不待小船完全調頭,早就按捺不住的禿頂男人已經站起身來,在搖晃的船身中朝著船尾走去。
就在他剛剛跨出船艙的一刻,臉色卻是忽地一僵,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仿佛看見了,不遠處的水浪之中,似乎有什麽東西一隱一現,快速地消失在黑色的水麵。
“你在看什麽?”小胡子也走了過去,看到禿頂男人定定地注視著水麵,似乎臉色有些不太好。
“沒什麽。”禿頂男人搖了搖頭,沒有迴答他的問題。
剛才看到的是什麽,他並不確定,浪花翻湧,也許隻是自己看錯而已。
這片刻時間,船家已經鋪好了跳板,這時顧離注意到,船頭的一柱紅香也剛好燃盡,老仆取下白紙燈籠,再次在前麵引路,帶著眾人下船上岸。
周圍的蘆葦蕩中,忽地有火光亮起,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了兩輛馬車,馬車旁邊,各自站著一個風塵仆仆的馬夫。
才下了船,馬上又要坐車,看來這河灣鎮距離並不近,不過這一次,白紙燈籠並沒有被掛在馬車前,而是直接熄滅收入車中,看來這一路沒有什麽風險了。
兩輛馬車,九個人,肚腩中年,小胡子自然而然地跳上了老仆所乘坐的馬車,禿頂男人和中年大媽也趁勢擠了上去,其餘幾人隻好上了另外一輛。
而那小胡子男人,在上車之前,終歸走過來,提醒了他們一句。
“多看多聽,少說少做,先過去看看情形,一切讓我們來應對。”
幾個人點了點頭,於是也上車了。
一路沉悶無話,車行了一段,顧離將旁邊遮擋的簾子挑開一角,遠遠地,看到前方的黑暗中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燈火。
馬車離開了荒僻陰冷的蘆葦蕩,漸漸走入一座街鎮之中。
這或許就是老仆之前提到的河灣鎮。
沿途燈火逐漸密集,街道上談話聲,馬蹄聲,笑聲逐漸入耳,隨著車馬走得近了,街道兩旁的景況也愈發地清晰。街邊亮著燈籠的,多是些酒樓、客棧、茶肆一類的建築,而在燈火映照不到的陰暗角落,依稀可見不少或坐或臥的人影,大多衣衫襤褸,麵容枯槁,便如同幽暗中的鬼魅一般。
又走了大約十來分鍾,前麵燈火逐漸稀疏,道路卻開闊起來,隨著馬蹄漸緩,外麵突然有人開口:“到地方了。”
顧離掀開車簾,隻見外麵露出一塊寬敞的地麵,由青石板鋪成,石板路麵的盡頭處,矗立著一座深宅大院,深黑色的油漆,暗紅色的大門,門梁上懸掛著兩個大大的燈籠,也是白紙糊成,上麵各有一個大大的奠字。
這家人府上正在辦理白事!
顧離正在驚詫,馬車卻沒有停下,而是繞開大門沿著圍牆繼續前行,又走了幾十米,才在一處巷道停住。
清冷的夜風中,隻見旁邊的高牆上虛掩著一扇黑色小門,此刻房門從裏麵打開,一個提著燈籠的護院站在門口迎候。
這條巷道應該是白府的偏門,老仆雖然稱唿他們客人,但卻並沒有從正門進入,可見骨子裏是瞧不上的。
“都隨我進來吧。”老仆低聲說了一句,從護院手中接過燈籠,帶著大家從側門進入,剛一邁進院子,眾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跳。
這裏院不算小,四合製式,兩端都有屋子,而北麵的正屋前,此刻已然掛滿了白色的幔布與白幡,屋門的兩端,吊著兩個白紙燈籠,周圍是大吊的紙錢,地麵上也灑滿了紙錢,儼然布置成一處靈堂!
隻是這偌大的裏院,竟然看不到絲毫人蹤,就任憑紙錢和燈籠在空蕩蕩的靈堂之中飄搖擺動,顧離心中,頓時大感驚疑,這裏的布置確實是靈堂不假,但處處卻透著不合常理的詭異。
雖然心中疑問連連,前麵引路的老仆卻並沒有停留,而是帶著他們穿過院子,來到南麵一個稍大的房間,老仆引著眾人坐下,說了句“請諸位稍事等待”便離開了房間。
和院內其他地方一樣,前廳內也是燭火搖曳,幽幽暗暗,窗外又有風聲刮過,唿唿作響,老仆走後,整個房間頓時顯得無比安靜,就連燭火下的人影,也變得如同鬼影一般。
正當大家感到不安,捉摸不透的時候,透過紙糊的窗戶,從走廊上再次傳來腳步聲,這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來到門口,緊接著,一隻佩戴著碧綠鐲子的手推開了對開的木門,邁步進來。
這次進來的有三個人,除了之前那名老仆之外,還有一男一女。女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媽子,另外一個人穿著頗為講究,但卻麵相陰鷙,吊眼薄唇,一見麵就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老仆看了一眼眾人,慢聲開口,“這位是王媽,這位是劉管家,府裏大小事務,都是由他們打理,之後的事情,你們都要聽著他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