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臉紅著接過了那張紙站起來,朝楊二田、秦先生還有他的爹娘,行了個大禮,“阿爺!爹娘!先生!大海給你們磕頭!”
說完,規規矩矩下跪,磕了頭。
楊二田幾乎要老淚縱橫了!秦先生則是一臉欣慰,還慢悠悠捋著胡子。
楊平順扶起兒子,拍拍肩膀,父子倆一對視,都明白對方的意思,誰也沒有多話。
梁文元擦了下眼角,“好孩子!娘為你忙活,跑斷腿都高興!”
胖芳跟雙胞胎相互看了看,胖芳小小聲,“我也要磕頭嗎?”
“急什麽?有你磕頭的那天!”東子掩飾似的抹了把臉,笑著對家人說道,“也不早了,做飯吧?明天開始就要忙活起來了!”
一家人紛紛附和,氣氛又一次活躍了起來,第二天便開始各自忙活起來。
楊平順跟東子,先是去了磨坊,磨麵粉、舂稻米,大海背了五十斤花生去油坊榨花生油,接著把庫房收拾了一番,雙胞胎將陳糧、新糧做了記號後,才算是完成了秋收。
楊平順這天去縣城賣茶葉蛋,正好遇上了山民賣蜂蜜,花了幾百文買了四斤百花蜜,兩斤棗花蜜,兩斤槐花蜜;一塊蜂蜜巢,聽山民說能泡在酒裏;還有一斤蜂花粉,據說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雖然把一上午賣茶葉掙的錢全部花光了,但楊平順很高興,連帶著跟他出來的公牛都高興,山民還笑著說,沒準這頭牛也喜歡吃蜂蜜呢?逗著楊平順給公牛喂一勺。
楊平順哪裏舍得?
急忙檢查了所有蜂蜜罐子的口是不是封好了,專門找了從還有綠意的草,拔迴來給公牛打打牙祭……
公牛也不嫌棄,哞了兩聲,痛快得吃了,反正它沒嚐過蜂蜜啥滋味,就當這把草甜滋滋吧!
梁文元跟六妹先去了銀樓,因為栗巧鶯的名字裏有個鶯字,梁文元就想著買隻仙鳥樣式的銀簪子,但店家隻有蝴蝶樣式,梁文元有些失望,早知道上半年大海去府城……
梁文元又打住了自己發散的思維,那會的大海還沒開竅呢吧?
在六妹的建議下,買了隻祥雲樣式的銀簪子,花了一兩半銀子。
兩人又去了布坊,先是精心挑選,也是最貴的做嫁衣的五丈紅綢布後,再挑選做被褥的布料,梁文元狠狠心,幾種不同顏色的被褥布料一共買了一匹,又給秦先生選了幾丈赭色布做長衫,接著又給大海搭配了胭脂紅與杏黃色的布。
至於家裏其他人,為了節省,梁文元給大人選了五丈鴉青色、五丈靛青色、五丈雪青色的布,給孩子們選了五丈蔥綠色,再搭配點杏黃色的布。
布坊掌櫃一看來了一筆大生意啊!笑眯眯得又送了梁文元十斤碎布頭,開開心心收了十兩銀子後,讓店裏的夥計幫著把布料搬上了牛車。
那邊楊平順給嚼著草的公牛刷著毛,看到滿滿當當的布料,心生感慨,自己這輩子終於要經曆一迴正兒八經的婚事了!
把這些東西運迴家後,梁文元帶著做鞋的布料與三十個雞蛋,來到了劉十一家,“知道你手藝好,這迴請你出山,幫我繡兩雙繡花鞋,一雙帶蓮花的,另一雙你看著來!”
劉十一痛快應下,記好尺寸,收好布料,“雞蛋你拎迴去,瞧得上我手藝就行,不用雞蛋!”
“那可不行!本來該我動手的,結果讓你操勞了,再不讓我出點雞蛋,我到時候不好跟親家交差!”梁文元笑了下,“咋樣?你家大小子說了哪家閨女啊?”
“四嬸給找的是大樹村的老劉家,你可能不知道這家,他家兒子多,有三個閨女,我大兒子說的是最小的閨女,這不跟著他爹非要去看一眼人家姑娘……”
劉十一無奈的搖頭,就沒這麽倔的,還非要自己去看!
“對了,何蓮葉給你送信了嗎?她兒子好像也相看了。”劉十一端過一盤紅棗給梁文元,“嚐嚐!這是昭武那邊過來的小棗,說是好品種,我連棗核都留著呢,一會拿倆迴去,種一種。”
“何蓮葉相中誰家了?”梁文元拿起棗吃了起來。
“聽四嬸說,有兩家,一家是百裏村的杜家,就是跟你們一起去集市賣包子的那家;一家是山上村的張家,這家人會打獵,何蓮葉覺得經常上山下山,身子骨好,很中意張家!但又覺得杜家離得近,百裏村也挺富裕,就猶豫著呢!”
“哎!現在的大姑娘是真的多了起來,還有這麽多選擇……”
“可不是,前幾天還跟章小麥說呢,陶花的大閨女定親後,直抱怨,說要是早十年,二兩聘銀就想打發了?做夢!”劉十一直翻白眼。
“二兩聘銀還不夠?還想多少啊?”梁文元覺得嘴裏的棗都不香了!
“陶花還折騰呢!大閨女還沒嫁出門呢,已經急慌慌得要給二閨女定人家了!老鐵嬸氣夠嗆,昨天還來我家跟我婆婆倒苦水呢。”
“幸好,她就仨閨女,要是五六個,可真成楊家村一景了!”梁文元也跟著翻白眼。
“現在已經是了!咱這附近幾個村啊,一提楊鐵壺的孫女,人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楊老三跟陶花的閨女!你說,老鐵嬸家七八個還沒嫁的孫女,人家咋就想不到?”
梁文元一愣,果然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那要這麽說,袁棉花家真是不錯啊!這樣的親家,人家還願意出二兩聘銀。”梁文元對袁棉花家的印象是直線上升。
“那可不,也就是人家沒其他兒子了,不然我都想說給我閨女。”劉十一也對袁棉花家的印象極好,可惜人家沒有合適的孩子,跟她做親了。
“對了,陶花要給二閨女找人家,是看上誰家了嗎?”梁文元問道。
“哪有這麽快?她這樣的名聲,我四嬸還不好好找一找?人家袁棉花家可是老鐵嬸找來的,我四嬸隻是跑了跑腿。”劉十一搖搖頭,又道,
“不提這些了,你做好新郎官的吉服,大海也定下了婚期,告訴我一聲,我去你家繡幾針,也算是我的心意。”
“那敢情好!這十裏八村的小夥子,哪裏穿過帶繡樣的吉服?我家大海真有福氣。”梁文元高興極了。
“能不有福氣嗎?能文能武,又娶的是縣城裏的閨女,我去沾沾喜氣,也好讓我家孩子有點福氣。”劉十一也跟著高興。
大概是因為劉十一的繡活賺了些錢,今年以來甚至相鄰的村子都有人打聽過來,找她繡東西,劉十一少了拈酸吃醋,也能大大方方得說幾句好話,在家裏很有話語權,連一向不對付的婆婆,看著銀子的份上,也很少跟她吵架了……
劉十一很是揚眉吐氣,別說,她的兩個女兒在繡活方麵還挺有天賦,劉十一很欣慰,教女兒很是用心。
她的幾個妯娌見狀,也想讓自己的女兒跟著學一學,哪怕就會繡鞋麵也行啊!於是紛紛都帶著巴結來找劉十一,這更讓劉十一高興了……
劉十一甚至想,過幾年,她都可以像秦先生那樣,收幾個女娃教繡活,也能賺點束修了!
何蓮葉看著劉十一的紅火,也動了心思,她是從江南過來的,在家時就會養蠶織布,雖然在這沒有見過桑樹,但織布應該沒問題吧?她要去布坊問問,看看是否有織布機,也不知道織布機貴不貴。
這麽多年沒摸過織布機了,還能知出好布嗎?何蓮葉看著自己的雙手,有些粗糙,但沒有繭子,手指也沒有變形,練一練,應該能行吧?
這不梁文元剛從劉十一家迴來,何蓮葉就上門了。
“快坐,三炮台行嗎?”梁文元招唿道。
何蓮葉都愣了,“好家夥,你這日子過得……三炮台不行,還有什麽行?”
“等著啊。”梁文元笑了。
“我聽說你給強生找媳婦了?定了嗎?”梁文元也給自己沏了碗三炮台。
“沒呢,我家那口子想去張家看看後再說,你聽說了吧?張家在山上村,挺遠的。”何蓮葉喝了幾口,讚道,“滋味不錯,也就你這麽舍得放桂圓!”
桂圓是從南邊過來的,價格較高,不少人家都隻是買一點,留著過年時待客吃,或者泡茶喝,平日裏都不太舍得。
“這不是你來了嗎?”梁文元狀似嫌棄得搖搖頭,“這我要是拿涼水,你是不是又該說我沒禮數了?”
“哪敢啊!”何蓮葉噗嗤笑了,“是這樣,我有事想麻煩大海。”
“你找他啥事?”梁文元一愣,“那我把他叫來?”
“你先把大海叫來!”何蓮葉神神秘秘。梁文元走到門口喊來大海,才對何蓮葉說:“快說!”
何蓮葉放下茶碗,直接說了今天來楊家的目的,“大海,下迴你若是去府城就幫姨打聽下,問問哪裏有賣織布機?價格多少?什麽樣式?若是有織段子的機子,也問問。咱們這小地方,我怕沒有織布機。你迴來後,去姨家裏說一聲。”
說完,規規矩矩下跪,磕了頭。
楊二田幾乎要老淚縱橫了!秦先生則是一臉欣慰,還慢悠悠捋著胡子。
楊平順扶起兒子,拍拍肩膀,父子倆一對視,都明白對方的意思,誰也沒有多話。
梁文元擦了下眼角,“好孩子!娘為你忙活,跑斷腿都高興!”
胖芳跟雙胞胎相互看了看,胖芳小小聲,“我也要磕頭嗎?”
“急什麽?有你磕頭的那天!”東子掩飾似的抹了把臉,笑著對家人說道,“也不早了,做飯吧?明天開始就要忙活起來了!”
一家人紛紛附和,氣氛又一次活躍了起來,第二天便開始各自忙活起來。
楊平順跟東子,先是去了磨坊,磨麵粉、舂稻米,大海背了五十斤花生去油坊榨花生油,接著把庫房收拾了一番,雙胞胎將陳糧、新糧做了記號後,才算是完成了秋收。
楊平順這天去縣城賣茶葉蛋,正好遇上了山民賣蜂蜜,花了幾百文買了四斤百花蜜,兩斤棗花蜜,兩斤槐花蜜;一塊蜂蜜巢,聽山民說能泡在酒裏;還有一斤蜂花粉,據說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雖然把一上午賣茶葉掙的錢全部花光了,但楊平順很高興,連帶著跟他出來的公牛都高興,山民還笑著說,沒準這頭牛也喜歡吃蜂蜜呢?逗著楊平順給公牛喂一勺。
楊平順哪裏舍得?
急忙檢查了所有蜂蜜罐子的口是不是封好了,專門找了從還有綠意的草,拔迴來給公牛打打牙祭……
公牛也不嫌棄,哞了兩聲,痛快得吃了,反正它沒嚐過蜂蜜啥滋味,就當這把草甜滋滋吧!
梁文元跟六妹先去了銀樓,因為栗巧鶯的名字裏有個鶯字,梁文元就想著買隻仙鳥樣式的銀簪子,但店家隻有蝴蝶樣式,梁文元有些失望,早知道上半年大海去府城……
梁文元又打住了自己發散的思維,那會的大海還沒開竅呢吧?
在六妹的建議下,買了隻祥雲樣式的銀簪子,花了一兩半銀子。
兩人又去了布坊,先是精心挑選,也是最貴的做嫁衣的五丈紅綢布後,再挑選做被褥的布料,梁文元狠狠心,幾種不同顏色的被褥布料一共買了一匹,又給秦先生選了幾丈赭色布做長衫,接著又給大海搭配了胭脂紅與杏黃色的布。
至於家裏其他人,為了節省,梁文元給大人選了五丈鴉青色、五丈靛青色、五丈雪青色的布,給孩子們選了五丈蔥綠色,再搭配點杏黃色的布。
布坊掌櫃一看來了一筆大生意啊!笑眯眯得又送了梁文元十斤碎布頭,開開心心收了十兩銀子後,讓店裏的夥計幫著把布料搬上了牛車。
那邊楊平順給嚼著草的公牛刷著毛,看到滿滿當當的布料,心生感慨,自己這輩子終於要經曆一迴正兒八經的婚事了!
把這些東西運迴家後,梁文元帶著做鞋的布料與三十個雞蛋,來到了劉十一家,“知道你手藝好,這迴請你出山,幫我繡兩雙繡花鞋,一雙帶蓮花的,另一雙你看著來!”
劉十一痛快應下,記好尺寸,收好布料,“雞蛋你拎迴去,瞧得上我手藝就行,不用雞蛋!”
“那可不行!本來該我動手的,結果讓你操勞了,再不讓我出點雞蛋,我到時候不好跟親家交差!”梁文元笑了下,“咋樣?你家大小子說了哪家閨女啊?”
“四嬸給找的是大樹村的老劉家,你可能不知道這家,他家兒子多,有三個閨女,我大兒子說的是最小的閨女,這不跟著他爹非要去看一眼人家姑娘……”
劉十一無奈的搖頭,就沒這麽倔的,還非要自己去看!
“對了,何蓮葉給你送信了嗎?她兒子好像也相看了。”劉十一端過一盤紅棗給梁文元,“嚐嚐!這是昭武那邊過來的小棗,說是好品種,我連棗核都留著呢,一會拿倆迴去,種一種。”
“何蓮葉相中誰家了?”梁文元拿起棗吃了起來。
“聽四嬸說,有兩家,一家是百裏村的杜家,就是跟你們一起去集市賣包子的那家;一家是山上村的張家,這家人會打獵,何蓮葉覺得經常上山下山,身子骨好,很中意張家!但又覺得杜家離得近,百裏村也挺富裕,就猶豫著呢!”
“哎!現在的大姑娘是真的多了起來,還有這麽多選擇……”
“可不是,前幾天還跟章小麥說呢,陶花的大閨女定親後,直抱怨,說要是早十年,二兩聘銀就想打發了?做夢!”劉十一直翻白眼。
“二兩聘銀還不夠?還想多少啊?”梁文元覺得嘴裏的棗都不香了!
“陶花還折騰呢!大閨女還沒嫁出門呢,已經急慌慌得要給二閨女定人家了!老鐵嬸氣夠嗆,昨天還來我家跟我婆婆倒苦水呢。”
“幸好,她就仨閨女,要是五六個,可真成楊家村一景了!”梁文元也跟著翻白眼。
“現在已經是了!咱這附近幾個村啊,一提楊鐵壺的孫女,人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楊老三跟陶花的閨女!你說,老鐵嬸家七八個還沒嫁的孫女,人家咋就想不到?”
梁文元一愣,果然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那要這麽說,袁棉花家真是不錯啊!這樣的親家,人家還願意出二兩聘銀。”梁文元對袁棉花家的印象是直線上升。
“那可不,也就是人家沒其他兒子了,不然我都想說給我閨女。”劉十一也對袁棉花家的印象極好,可惜人家沒有合適的孩子,跟她做親了。
“對了,陶花要給二閨女找人家,是看上誰家了嗎?”梁文元問道。
“哪有這麽快?她這樣的名聲,我四嬸還不好好找一找?人家袁棉花家可是老鐵嬸找來的,我四嬸隻是跑了跑腿。”劉十一搖搖頭,又道,
“不提這些了,你做好新郎官的吉服,大海也定下了婚期,告訴我一聲,我去你家繡幾針,也算是我的心意。”
“那敢情好!這十裏八村的小夥子,哪裏穿過帶繡樣的吉服?我家大海真有福氣。”梁文元高興極了。
“能不有福氣嗎?能文能武,又娶的是縣城裏的閨女,我去沾沾喜氣,也好讓我家孩子有點福氣。”劉十一也跟著高興。
大概是因為劉十一的繡活賺了些錢,今年以來甚至相鄰的村子都有人打聽過來,找她繡東西,劉十一少了拈酸吃醋,也能大大方方得說幾句好話,在家裏很有話語權,連一向不對付的婆婆,看著銀子的份上,也很少跟她吵架了……
劉十一很是揚眉吐氣,別說,她的兩個女兒在繡活方麵還挺有天賦,劉十一很欣慰,教女兒很是用心。
她的幾個妯娌見狀,也想讓自己的女兒跟著學一學,哪怕就會繡鞋麵也行啊!於是紛紛都帶著巴結來找劉十一,這更讓劉十一高興了……
劉十一甚至想,過幾年,她都可以像秦先生那樣,收幾個女娃教繡活,也能賺點束修了!
何蓮葉看著劉十一的紅火,也動了心思,她是從江南過來的,在家時就會養蠶織布,雖然在這沒有見過桑樹,但織布應該沒問題吧?她要去布坊問問,看看是否有織布機,也不知道織布機貴不貴。
這麽多年沒摸過織布機了,還能知出好布嗎?何蓮葉看著自己的雙手,有些粗糙,但沒有繭子,手指也沒有變形,練一練,應該能行吧?
這不梁文元剛從劉十一家迴來,何蓮葉就上門了。
“快坐,三炮台行嗎?”梁文元招唿道。
何蓮葉都愣了,“好家夥,你這日子過得……三炮台不行,還有什麽行?”
“等著啊。”梁文元笑了。
“我聽說你給強生找媳婦了?定了嗎?”梁文元也給自己沏了碗三炮台。
“沒呢,我家那口子想去張家看看後再說,你聽說了吧?張家在山上村,挺遠的。”何蓮葉喝了幾口,讚道,“滋味不錯,也就你這麽舍得放桂圓!”
桂圓是從南邊過來的,價格較高,不少人家都隻是買一點,留著過年時待客吃,或者泡茶喝,平日裏都不太舍得。
“這不是你來了嗎?”梁文元狀似嫌棄得搖搖頭,“這我要是拿涼水,你是不是又該說我沒禮數了?”
“哪敢啊!”何蓮葉噗嗤笑了,“是這樣,我有事想麻煩大海。”
“你找他啥事?”梁文元一愣,“那我把他叫來?”
“你先把大海叫來!”何蓮葉神神秘秘。梁文元走到門口喊來大海,才對何蓮葉說:“快說!”
何蓮葉放下茶碗,直接說了今天來楊家的目的,“大海,下迴你若是去府城就幫姨打聽下,問問哪裏有賣織布機?價格多少?什麽樣式?若是有織段子的機子,也問問。咱們這小地方,我怕沒有織布機。你迴來後,去姨家裏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