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妹笑了笑,“你們放心,到了府城,找個客棧或是住的地方,讓他們自己找門路去,你們走你們的商隊,不敢耽誤商隊的事情。”


    “一起走吧,路上也正好有個照應。”秦先生點點頭。


    “那要是能行,我這就去給我爹說說。”六妹興奮了起來。


    這幾年,不少人家嫁閨女的時候都想要個頭飾匣子,亦或者錢匣子,但六叔跟六子的手藝有限,打出來的類似匣子差強人意,他們又沒有什麽機會去其他地方看一看,學一學。


    這樣去府城的機會簡直是千載難逢,所以六妹一說,六叔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甚至覺得要帶上滿倉。


    滿倉是六叔的長孫,往後木匠這門手藝,少不得也要靠滿倉支撐起來,再者說,帶著孩子去長長見識,總是好事啊!


    滿糧也想去,但六叔拒絕了,一方麵滿糧還小,六叔擔心走長途容易生病,再者滿糧還沒開始接觸做木匠活,帶著去了用處不大。


    “你跟著秦先生好好讀書,聽到沒有?往後哪怕你自己去府城也使得啊!”六叔摸著滿糧的小腦瓜囑咐道。


    難得滿糧乖乖點頭,老實了下來。


    梅子終於鬆口氣,這兩皮猴子,在楊家村都快占山為王了,再不正經找點事情做,他倆遲早還會闖禍。


    隔天便是楊平順去縣城賣茶葉蛋,栗巧鶯為了方便跟著去,也把婆婆梁文元拉上了騾車,“娘,咱倆一起去看看小芳。”


    “你倆去,我自己一人去東市就行。”楊平順笑嗬嗬點點頭。


    “行,這天越來越熱了。”梁文元感慨道。


    “熱了才好,咱的西瓜才賣得更好!”楊平順就差哈哈大笑了。


    “爹,今年的甜瓜,咱們多留點行嗎?去年大海帶去鏢局的幾個,我都沒吃夠!”栗巧鶯連忙道。


    “行,往後你們從府城帶迴來的其他瓜,咱們都先吃個夠!”楊平順沒二話,其實去年的甜瓜他也沒吃夠,哪怕沒人說,他也會多留幾個。


    “對了,我還要去布坊買點碎布頭,給雙胞胎拚兩件短打還有褲衩,大夏天的,他們穿衣裳太費了。”


    “行,一早上的功夫呢,就算你挑布料都夠用。”楊平順點點頭。


    說著話就到了縣城,三個人先去了胡家飯莊,采芳聽著聲音,就笑眯眯得迎了出來,“爹娘,嫂子也來了啊?”


    采芳看到栗巧鶯有些驚訝。


    “我來,是有事情跟你商量。”栗巧鶯上前挽住了采芳。


    “芳兒,這幾天的西瓜賣的怎麽樣嗎?”楊平順準備搬西瓜。


    “挺好,這幾天太熱了,西瓜汁可受歡迎了。”采芳迴頭喊,“雲升!出來搬西瓜了!”


    “來,咱們一人兩個,一趟搬完算了。”梁文元抱起了兩個。


    栗巧鶯、采芳也沒閑著,連忙一人抱了兩個,楊平順抱了兩個,胡雲升急吼吼衝了出來,也抱了兩個大西瓜。


    “哎呦,怎麽還勞動親家抱西瓜了?”胡百味擦著手也走了過來。


    “就這幾步路,不礙事。”幾個人輕輕放好西瓜,胡大嫂已經端來了綠豆湯,“喝兩口吧。”


    梁文元笑著點點頭,找了張桌子坐下來,“胡嫂子這幾天生意可好?”


    “挺好,這幾天我們的涼麵賣的最好,大部分人來都是一碗涼麵,一碗西瓜汁。”胡大嫂笑眯眯地點點頭。


    “芳兒曾經還在家裏倒騰過桃子汁、石榴汁、蘋果汁呢!”梁文元看采芳跟栗巧鶯已經說上了話,便把女子商隊的事情說給胡大嫂聽。


    結果胡大嫂直接點頭答應了,這反而讓梁文元出乎意料,她本以為胡大嫂應該不太同意的,最起碼不會這麽痛快得答應。


    胡大嫂看梁文元發愣,笑了起來,“親家這是怕我不同意?想著來勸我?”


    “啊……”梁文元還沒反應過來。


    “如果我跟他爹一直在胡家村種地,那可能真的不會同意。”胡大嫂還是笑嗬嗬得,“可跟著他爹做這麽多年的生意,又開了這家飯莊,我要是敢不同意,那爺倆敢天天輪流給我當先生,一直念叨到我同意為止!”


    梁文元終於迴神,也笑了起來。


    胡大嫂笑著搖搖頭,“與其讓他們給我上課,我再同意,倒不如我直接同意!這樣都省心了。”


    梁文元點點頭,她有些佩服胡大嫂了。


    看來還是要多出來走動,多長長見識,隻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收成再好,也沒多少長進啊。


    搞定了這些事情後,栗巧鶯一身輕鬆,就美滋滋等著大海歸家,帶她去女子商隊應征了。


    可沒把大海盼迴家,倒是先盼來了宋千戶。


    這迴宋千戶倒是真的來公幹的,他要選拔幾個巡檢,用來巡邏檢查官道以及各路商隊經常走的地方。


    本來宋千戶最看好大海,但大海出去走鏢沒在家,宋千戶跟桃源縣令打了招唿,凡是本縣人士,學過武,認字均可前往縣衙應征。


    告示貼了,宋千戶覺得還不夠,帶著敲鑼的官差往各個村子都走了一圈,也算是提前了解下情況,但出乎宋千戶意料的是,來應征的人寥寥無幾。


    這讓宋千戶有些不理解,連忙找了人打聽情況,一問才知道,桃源縣認字的人不多,學過千字文的人就更少了。


    宋千戶明白了過來,再考慮要不要把這條放寬呢?


    “千戶不可,告示上白紙黑字已經張貼公布,若是朝令夕改……”


    宋千戶點點頭,“罷了,咱們再等等,有人來問,記得說一下,每個月有一兩銀子的俸祿。”


    這法子好使,一兩銀子的俸祿傳開,桃源縣的縣衙終於熱鬧了起來。


    宋千戶忙活了五六天,終於選出了三個人,其實他想給大海有個名額,在他看來拿著官府的俸祿,總比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走鏢更好。


    選拔巡檢的事情,迅速得在各個村子傳開了。


    尤其楊家村,因為楊家村認字的人最多,那三個應征上的人,有兩個就是楊家村的人。


    “沒想到啊,咱們村還有人能拿到官府的俸祿呢!”


    “可不是啊,這下子咱們跟官府也能說得上話了吧?”


    “跟官府說話幹嘛?往後給孩子們說媳婦,嫁閨女,不就更順利了嗎?”


    “說的是啊!”


    不論是大娘嬸子,還是大爺大叔,都對這次楊家村出了兩個巡檢振奮不已。


    “嘁!要不是我年齡小,肯定也有我!”得祿不屑。


    “肯定也有我!”得福附和道。


    “得福啊,改明就帶著你去縣城醫館問問吧?眼下插秧也結束了,家裏的活計不多,怎麽樣?”楊二田坐在門口,問得福。


    “行啊,阿爺!”得福連連點頭,他就等著這天呢!


    “那就明天吧,趁熱打鐵。”秦先生說道。


    全家都沒意見。


    雙胞胎十三四,正是學本事的好時候,而且得福也念叨了很久,也該去問問了。


    這年的夏天炎熱異常,就連陰涼地都恨不得冒熱氣,楊家的西瓜、甜瓜迎來了大爆發。


    西瓜甚至還出現了不夠賣的情況,有時候到了縣城,不到一個時辰西瓜就能賣得幹幹淨淨,哪怕甜瓜價高,多一個時辰也能全部賣完。


    這讓楊二田高興不已,尤其楊平順,恨不能把褶子笑出來!


    但這一夏天,也讓全家曬黑了三層,楊平順簡直黑的發亮,梁文元說晚上要是不點油燈,根本找不到人……


    “瞧你家忙活的!”劉十一端著一碗毛豆來串門了。


    “坐,切個甜瓜吃吧?”梁文元招唿著。


    “行,我也沾光嚐嚐甜瓜。”劉十一點點頭,吃了口甜瓜後,才道,“往前八月份,再來趟我家吧!”


    “怎麽?”


    “是我二兒子,相中了廣村的嶽家閨女,八月份要去下聘了!”劉十一笑眯眯說道。


    “這麽快?”梁文元有些驚訝,“過年的時候不還沒有消息呢嗎?”


    “哎,也是緣分,趕集的時候,正好那家閨女搶最後一塊烙餅,我家那小子就惦記上了,托四嬸打聽了一下,兩家情況倒是般配,就這麽定下來吧!”


    梁文元點點頭,“你這利索勁,可真是痛快啊!”


    “我啊,聽了何蓮葉的話,她說有她那慘痛經曆在前,到底要讓兒子自己去相看,往後好壞,也是兒子自己選的,省的因為這事跟兒子鬧不愉快!”


    劉十一笑了笑,“我大兒子不就是了?一開始不想要趙家,結果呢?去看了眼,那是死活要娶趙家閨女啊!”


    “沒錯,到底是小兩口自己過日子啊!”梁文元點點頭。


    “那就說定了啊,八月份。”劉十一用手比劃了個八。


    “行,肯定去。”梁文元笑了起來,“這迴打算給新媳婦鏽點什麽?”


    “跟老大一樣,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劉十一說道,“我家那兩個,跟你家情況不同,到底是年齡差得遠,大海好歹會讓一讓,我家那兩……”


    劉十一搖搖頭,從小打到大,但凡大人有點偏心,打的更狠!這往後兩個兒媳了,總不能讓兒媳看笑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心安即吾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眼皮跳啊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眼皮跳啊跳並收藏吾心安即吾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