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實在看不過眼了,強拉著東子坐到小馬紮上,扭臉一看,他老爹六叔站起來到處看了……


    六子:……


    楊二田被這幾人晃得眼暈,索性坐到灶房裏看著熱水,他煮剪刀、布巾等家夥什,讓胖芳去睡覺。


    沒多久,楊平順也進了灶房,直歎氣,對院子裏的三個大男人很是無奈。


    果然,誰家的閨女誰心疼啊!


    一直到天光放亮,公雞的打鳴聲此此彼伏時,終於有一聲啼哭傳來。


    楊二田跟楊平順終於鬆口氣,連忙往最熱鬧的屋裏跑去,胖芳跟雙胞胎也睡眼惺忪得跑來了。


    “生了個男娃!九雲嫂說一會讓咱們稱稱,她還沒掂過這麽胖的娃,說不好幾斤重。”梁文元笑嗬嗬得抱著一個小繈褓,給院子裏的男人們挨個看了一眼。


    東子腿一軟,差點跪在地上,梁文元看向楊平順,楊平順扶著東子,看東子站穩後,連忙找出稱豬肉的大秤與秤砣,倒了點熱水,仔細擦了一遍後,拿去東子那屋。


    “進來吧,六妹那邊掛了簾子,不怕風。”六嬸笑嗬嗬抱著外孫,看到楊平順拿著秤,立馬明白了,讓東子找了件幹淨的破舊衣裳,包在繈褓外麵,輕輕得放進了大秤裏。


    幾個男人紛紛圍了過來。


    “沒稱錯吧?八斤?”楊二田瞪大了眼睛,“你會不會用秤?”


    “我來我來!我會稱!”六叔本來雙手虛虛托抱著小繈褓,聽到這個數字嚇一跳,連忙讓六子虛抱著,他來稱。


    楊平順愣愣地把秤杆遞了過去,八斤的娃!他哪見過啊?當年他的大海被時婆子掂量著,說有七斤,他都覺得不得了!


    “沒錯沒錯!是八斤!”六叔很是激動,胡子都在抖。


    這時候秦先生也擠進了屋裏,“啥八斤?這娃八斤?”


    九雲嬸收拾好六妹,也洗幹淨了手,連忙過來,“多少?八斤啊?”


    “哎呦呦……我就說我六妹生的怎麽那麽艱難,這又不是頭一胎!”六嬸連忙抱起外孫,親了親,“這可真是胖娃娃哦!”


    幾個男人迴了神,都笑了起來,好啊!家裏剛剛完成春播大事,懂事的胖娃娃沒有添亂,順順利利來到了人世。


    東子連忙接過來抱了抱,努力了半天,嘴角也沒合上……


    “行了!你這當爹的,快想個名字!”梁文元催促著。


    “要不就叫八斤?”六叔覺得這個體重很有紀念意義,能成為楊家村最重的新生兒!


    “不好,爹,咱小月的名字多文雅?到了你外孫這,哢嚓一下子成了八斤?不好聽……”六子很嫌棄這個名字,自打他湊了兩個好字後,對兒女的名字很是挑剔。


    “我覺得八斤挺好,往後一叫,誰都知道,這是梁家的胖娃!”楊二田站在六叔這邊。


    “還是別叫八斤了吧?這村裏已經不少五斤、六斤,還有個十斤!咋?這是賣豬肉啊?”楊平順直搖頭,五六斤也就罷了,十斤是為了湊個十全十美之意,其實那家的娃也就五斤。


    東子等幾個男人都不吭聲了,才說話,“要不叫小光?哭的時候正好天光大亮。”


    “嗯!不錯!”秦先生看了看新生兒,直點頭,“這父親叫東子,是日出東方,兒子叫小光,日出東方,才能天光大亮,不錯!”


    六子聽得也直點頭,小光好!還跟小雪、小雨、小月連上了,比八斤好。


    六叔咂摸片刻,也小光小光得叫上了。


    唯獨楊二田還挺遺憾,下一個八斤,還不定啥時候才遇得上呢!


    三天後,六妹恢複了精氣神,被包裹嚴實,讓東子抱著去了娘家坐月子,楊家要蓋新房了!


    這成了楊家村大事!


    都忙活完了春播,幾乎全村老少爺們都來看光景了!


    依舊是秦先生出山,仔細看了風水以及好日子好時辰後,帶著楊家人給土地爺上了供饗,燒香磕頭後,才開始忙活起來。


    有牛車、有驢車、有騾車,一車車的磚塊與瓦片逐漸運到了楊家院子裏,先是把東子、雙胞胎與胖芳的土房子扒掉,東子跟雙胞胎,暫時都擠在楊二田的炕上睡,胖芳則去了爹娘那屋湊合。


    現在要蓋的也是東子的那間大瓦房,老師傅問清楚了人口幾何,以及丈量了宅基地後,便指揮著自己帶來的三四個漢子,以及楊平順找來幫忙的十來個漢子,開始忙活了起來。


    楊二田則帶著雙胞胎去了大樹村,拉迴來了自己選好的房梁木材。


    東子跟六妹商量過後,隻留下五兩銀子壓箱底,剩下的二十一兩,都拿了出來蓋磚瓦房,如果不夠,剩下的今年秋收後賣了糧食補齊,並且跟楊二田、楊平順說好,自己的這間磚瓦房不論花費多少,都要自己出錢。


    楊平順本來不想要,但楊二田卻點頭,還對楊平順說,既然要讓東子挑大梁單過,那就徹底放手,反正他們都在跟前,即使東子真的遇到困難,他們也能看顧一二。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出了全部銀子,自然會更珍惜磚瓦房,更會去想如何把日子過得更好!現在又添了個兒子,東子的擔子慢慢重了起來,更要讓他經曆一些事情,才好真的頂立門戶。


    楊平順被老爹的話勸服。


    很快,也就是十來天的功夫,一間嶄新的磚瓦房在東子原來房子以及更往東的地方,拔地而起。


    東子這間磚瓦房連帶著堂屋,一共有五個屋子,帶炕睡人的三個,最後一個是庫房,用來放糧食,灶房還沒蓋,東子跟六妹決定,還是要跟楊家一起吃飯。


    等到房子能住人了,楊家老小紛紛擠到新房裏,矗立在院子裏幾十年的老房子被扒掉了……


    楊二田還抹了淚,他在老房子裏過了大半輩子啊!


    但楊平順卻興奮異常,他盼了一輩子的磚瓦房終於要蓋起來了!


    快要奔四的楊平順,被磚瓦房煥發了新的生機,不但每天第一個起炕,最後一個睡覺,就連吃飯都比別人快,雖然累的要脫皮,但架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


    梁文元都感覺楊平順年輕了好幾歲了!


    就這麽喜歡磚瓦房啊?


    這次要說誰最忙,那無疑是梁文元了,每天不是在灶房,就是去灶房的路上,如今又搬到了六嬸的灶房裏忙活。


    二十來個老爺們的飯量,大到驚人,梁文元每天都在蒸饅頭,這種時候,也就饅頭相對來說最省事了吧?


    還好,她有先見之明,菜窖裏放的蘿卜、土豆,通通都用上了,以及提前發了滿滿二十筐豆芽菜,又把家裏三十多個木筐種滿了韭菜、蒜苗,把早先從山上挖的蘑菇,也都拿來用上了。


    楊家卡著日子宰了一頭豬,這迴倒是沒叫王屠戶,有這麽多漢子,按住吱哇亂叫的豬,捅一刀也就是了。


    好了!蓋房子的葷素搭配都到位,接下來就看梁文元的了!


    先是殺豬菜,這個村長媳婦最有經驗,梁文元特意請來掌勺,順帶著來看熱鬧的人群也混了口……


    把下水、肉塊、豬頭、大骨頭、豬蹄等分配好後,將所有肉塊分別吊在六嬸家、劉十一家、楊四嬸家的井裏。


    接著豬血要消滅,於是梁文元便安排了大蔥炒豬血、青椒炒豬血等,就著大饅頭,用紅火火的豬血,開始了蓋房子的新氣象!


    緊跟著梁文元決定做一頓紅燒肉,讓這些漢子們好好的吃一頓,也把新房蓋得漂漂亮亮!


    還不能放鬆,抓來楊平順把大骨頭用斧頭剁成小塊,熬了幾鍋骨頭湯,蒸饅頭、和麵、蒸飯都能用,她還用蘿卜就著骨湯做成臊子,配著麵葉、麵條、大饅頭,吃了幾頓。


    處理完大骨頭後,梁文元馬不停蹄,將一些下水還有肉塊,還有攢的三十幾個雞蛋,鹵了兩大鍋。


    同時楊平順處理幹淨豬頭,劈開後,片下肉,一個將近三十斤的豬頭,也就兩頓被這二十來個漢子們的幹幹淨淨。


    與此同時,東子的大瓦房也蓋好了!


    接下來幾天,剩下的豬下水被端上了餐桌,都消滅殆盡後,梁文元看了看剩下的肉塊,終於鬆口氣,覺得不用太擔心肉會放壞的這個問題了。


    但一刻不敢停,從劉十一家井裏拿出全部肉塊,分別做了豬肉韭菜、豬肉大蔥、豬肉蘿卜、豬肉菌菇、豬肉白菜餡的包子。


    最後六嬸家井裏剩下的肉塊,胖芳建議,加土豆、豆芽、蘿卜、豆腐、粉條等直接燉著吃。


    於是包子、鹵肉、燉肉,饅頭、米飯輪流上,在梁文元發愁菜跟不上的時候,三間大瓦房終於完成了最後一片瓦上房的活計。


    這期間,楊平順和東子還忙裏偷閑,跑去東子那邊的菜園子種上了西瓜與鄯善瓜,也就是甜瓜。


    因為甜瓜沒經驗,楊平順擔心種不成功,隻撒了五顆種子,剩下的十來顆又好好得收了起來。


    而西瓜則是種了一大片,楊平順數了數,足有十壟!數完楊平順就咧嘴笑了起來,今年的西瓜收入也會不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心安即吾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眼皮跳啊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眼皮跳啊跳並收藏吾心安即吾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