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有你這迴的答應,六嬸哪怕把自己累死,也高興!”楊平順難得的開了玩笑,
“瞧你這嘴......趕緊呸呸呸!人六嬸忙活成那樣了!”梁文元佯裝惱了,“當心被六嬸知道了!”
“不會不會!六嬸才不會生氣的!六子的婚事是六叔六嬸的心頭大事,你真要給六子找了個好媳婦,六嬸做夢都能笑醒!”但楊平順呸了幾聲,又逗媳婦笑了幾迴,兩人逐漸犯困,叨叨了幾句前言不搭後語,就都迅速睡著了......
第二天,梁文元安排了白菜豆腐粉條炒豬肉片,再每人一顆鹹鴨蛋,昨天的饅頭終於端上了餐桌,晚飯則是蒸南瓜餅,一人一碗骨頭疙瘩湯;
第三天,梁文元安排了骨頭湯打底,加了豆腐丁、蘿卜丁、豬肉丁等各類顏色的小丁塊的鹵子,每人兩大碗打鹵麵,晚飯則是第一天剩下以及當天新蒸的豬肉菌菇餡的包子;
第四天,梁文元安排了素炒豆芽、西紅柿炒雞蛋、蒜泥蒸茄子,每人兩個大饅頭,晚飯則是豬肉白菜餡的餃子;
第五天,梁文元安排了骨湯臊子麵,晚飯則是蛋炒飯加香煎豆腐;
第六天,楊家施工基本結束,楊平順做主,把剩下吊在井裏的包子、餃子全都熱一熱,再來碗疙瘩湯,就差不多結束了,剩下的一些雜活與收拾,楊二田、楊平順父子倆包了。
梁文元與六嬸終於鬆口氣,還不到十歲的六妹都拍拍胸脯說,終於結束了!不然天天琢磨用什麽菜真的費腦子!怪不得大家都願意夏天蓋房子呢,至少各種菜是真的不缺啊!這幾天的飯菜雖然量不算太大,但天天琢磨新花樣真是夠累的了!還好,漢子們都不挑,有點葷腥大家都很滿意......
新灶房,加了兩個灶眼,其中一個跟楊二田那屋的火炕相連,楊二田要全家人在這個灶眼上燒水,少點燒柴,一直別歇火;另一個則是備用,時不時燒一下,別堵住就行,等著豬真的多了,或者農忙時再用;最後的老灶眼,則依舊是梁文元做飯用的,這下子灶房寬敞很多,全家都決定,以後都在灶房裏吃飯了!冬天這麽暖和......至於夏天?夏天熱了再說吧!
為了這新灶眼,楊平順還特意跑去鐵匠鋪,買了一口明晃晃的新鐵鍋,把舊鐵鍋放在新灶眼上,新鐵鍋放到老灶眼上......實在是舍不得買兩口啊!畢竟一口鐵鍋齁老貴!足足花了一兩銀子!都能當聘禮用了!隻能去抱了個大陶罐放在另一個新灶眼上了。
隔了幾天,梁文元特意蒸了幾鍋花饃,讓楊二田爺孫仨給來家裏幹活的幾家裏送去,也算是慶祝這次的破土動工圓滿結束!
楊二田、楊平順歇了幾天,在家盤算了一下賬本,連帶著擴建灶房、火炕與豬圈,各類材料費、人工費,再加上一口鐵鍋、一口陶罐,其他七七八八的費用算起來,竟花了三兩銀子!算完賬,楊二田就把目光放在了豬身上......琢磨著怎麽著也得從剩下的四頭豬身上賺迴來這三兩銀子啊!
楊平順很是感慨,他終於知道了為啥農戶家蓋房子是大事了!想他家蓋房子用的還不是青磚瓦呢!更不是紅磚瓦,還僅僅是擴建一下,就花了三兩......若是以後真的蓋上了瓦房,那豈不是得五六十兩?
捂了捂心口,又覺得這三兩銀子花的值!畢竟三分之一是那口新鐵鍋!一口重達二十斤的鐵鍋啊!後來又聽媳婦念叨才知道,江南那片人多熱鬧地方,鐵鍋沒這麽貴,完全用不了一兩銀子,西北之所以貴,可能就是人少鐵貴?媳婦不是念叨她老家那口鐵鍋花了七八百文錢嗎?
但貴有貴的道理啊!楊平順就是覺得新鐵鍋炒菜更好吃......
梁文元倒是對那口陶罐產生了興趣,試用了幾迴,她覺得她還是別折騰這新物件了!除了蒸饅頭,她還是繼續使用鐵鍋吧!再便宜也是花錢買來的!
天還沒完全冷,楊二田又跑了一趟胡家村,找胡村長幫兒媳打聽了一下茶葉情況,又去了胡牛倌那裏請教了一下母牛的產後護理,畢竟他家母牛新年期間就要生牛犢了!還從胡村長家買了點茶葉拿迴家,先鹵了三十個茶葉蛋,初五這天,父子倆趕著牛車去了縣東邊的大集,讓茶葉蛋試試水,順便讓麻嬸打聽一下合適的姑娘,好給六子說媳婦,
梁文元等了一上午,連午飯都做不了,好不容易聽到牛車的聲音,恨不能飛過去看看情況,見公爹一臉笑容的進了門,梁文元終於踏實了!
“一個茶葉蛋三文錢,呐!這是八十八文錢,數數吧!缺的兩文是攤位費。”楊平順遞過來個錢袋子,“還得是縣東邊的大集啊!烏泱泱的全是人,根本不愁賣!我跟爹商量了,這一冬天,都想去大集賣!”
“這麽冷?受得了嗎?”梁文元沒去數錢,一聽這爺倆還要去,有些擔心,“再者說大冬天的逛集市的人也不多吧?沒準大家夥都想好了,趁著不冷去集市該買的都買了,再冷的時候就不出來了呢!”
“我也是這麽想的!爹說,他打聽了,初五的大集肯定人多,實在不行,還能趕著牛車去縣城裏賣呢!”
“丫頭啊!別心疼冷不冷熱不熱的!這能掙到錢,管他冷不冷啊!就是這大冬天,雞們不愛下蛋,收了村裏的雞蛋,過不了幾天,人家就知道咋迴事了......”楊二田很擔心這個問題,
“算了吧!爹,這雞蛋不夠,還這麽冷,別遭這個罪了!咱也說好了,這趟就是試試,這麽好賣,心裏有了數,等開春暖和了,雞蛋也多起來了,咱們再去!”梁文元勸道,這幾年她習慣了冬天家裏時時刻刻有人,今天冷不丁突然剩她一個,怪不適應的,要不是還有大海跟小狗搗搗亂,她都想跑去集市看看了!
“那行吧!”楊二田勉強打消了念頭,要不給雞窩那邊加個火炕?暖和了總該下蛋了吧?
折騰完這些,今年的第一場雪落下了,冬天正式開始,梁文元又拿起了針線,開始給家裏四口人,每人做一套冬衣,又有新的碎布頭,給大海湊了幾件夏衣,孩子太過調皮,穿土布他的嫩皮肉又受不了,隻能用便宜的碎布頭拚了,別說有時候顏色搭配合適,拚湊出來的小衣裳,還挺好看,起碼梁文元很滿意......
楊平順日日檢查豬圈與牛棚,尤其是牛棚,不但加了稻草保暖,還把牛棚重新整理了一番,天天掃的幹幹淨淨,給母牛提供了舒適的待產環境,搞得母牛一見了楊平順就親熱的直哞哞......
連帶大海帶小狗都跟母牛混熟了,看來讓初五和大集牧牛指日可待了!
楊二田是最忙的一個,不但往胡牛倌那裏跑了幾趟,還聽了兒子兒媳的話,去縣城打聽了個豬倌,請豬倌到家裏看看自家的豬圈,以及養豬的好辦法,硬生生管了豬倌三天飯,跟人嘮叨了三天,最後豬倌真的是飛逃出了楊家,楊二田追到村口才放過了他......
但他不識字不能記錄,又怕自己記不住或是記差了,拉著兒子念叨幾遍,還不放心,日日捂著大棉襖,跑去跟村裏比自己歲數還大,有過養豬經驗的人家念叨,冬天還沒過完,這些人家都煩透了楊二田,甚至還有跑來給梁文元告狀的!
楊平順夫妻倆哭笑不得,好歹把熊一樣的老爹請迴了家,讓老爹專門給大海上課,反正這娃也能鬧騰,倒不如真給找點事情做!也是奇了!這爺孫倆居然非常的和諧,老的敢講,小的敢聽......楊二田終於過足了癮,新年也到了。
梁文元肚子大了起來,都快七個月了,身體有些笨重,除了炒炒菜,做做衣裳鞋之外,她什麽都不管,用家裏另外兩個人的話,她隻要好好的,就立了大功!所以今年新年,楊二田父子倆又成了陀螺......
楊二田當仁不讓請來了屠戶,賣掉完整的兩頭豬,宰殺了一頭豬,留下那頭最壯實母豬生豬仔......給家裏留夠了新年要吃的豬肉後,楊二田充當臨時掌櫃,用了一上午賣完了所剩豬肉,便琢磨著要把豬圈也好好清理一遍,豬倌說來著,豬圈幹淨些,豬不容易生病,體格更健康,才容易上膘!
楊平順完全沒有插手賣豬之事,他忙活著把早先商量好的四隻公雞換成母雞,留著給媳婦坐月子吃,又把多餘的兩隻公雞宰殺準備吃肉,留下的最精神花尾巴大公雞縮著脖子在雞窩裏不露頭......又去磨坊磨了幾百斤麵粉,舂了幾十斤稻米,還給家裏榨了十斤豆油,買了五斤鹽迴來。
還在媳婦的指揮下,把家裏的幾間土磚房進行了大掃除,連房頂也沒放過,裏外裏掃了一遍,又把床單被罩等清洗幹淨。
“瞧你這嘴......趕緊呸呸呸!人六嬸忙活成那樣了!”梁文元佯裝惱了,“當心被六嬸知道了!”
“不會不會!六嬸才不會生氣的!六子的婚事是六叔六嬸的心頭大事,你真要給六子找了個好媳婦,六嬸做夢都能笑醒!”但楊平順呸了幾聲,又逗媳婦笑了幾迴,兩人逐漸犯困,叨叨了幾句前言不搭後語,就都迅速睡著了......
第二天,梁文元安排了白菜豆腐粉條炒豬肉片,再每人一顆鹹鴨蛋,昨天的饅頭終於端上了餐桌,晚飯則是蒸南瓜餅,一人一碗骨頭疙瘩湯;
第三天,梁文元安排了骨頭湯打底,加了豆腐丁、蘿卜丁、豬肉丁等各類顏色的小丁塊的鹵子,每人兩大碗打鹵麵,晚飯則是第一天剩下以及當天新蒸的豬肉菌菇餡的包子;
第四天,梁文元安排了素炒豆芽、西紅柿炒雞蛋、蒜泥蒸茄子,每人兩個大饅頭,晚飯則是豬肉白菜餡的餃子;
第五天,梁文元安排了骨湯臊子麵,晚飯則是蛋炒飯加香煎豆腐;
第六天,楊家施工基本結束,楊平順做主,把剩下吊在井裏的包子、餃子全都熱一熱,再來碗疙瘩湯,就差不多結束了,剩下的一些雜活與收拾,楊二田、楊平順父子倆包了。
梁文元與六嬸終於鬆口氣,還不到十歲的六妹都拍拍胸脯說,終於結束了!不然天天琢磨用什麽菜真的費腦子!怪不得大家都願意夏天蓋房子呢,至少各種菜是真的不缺啊!這幾天的飯菜雖然量不算太大,但天天琢磨新花樣真是夠累的了!還好,漢子們都不挑,有點葷腥大家都很滿意......
新灶房,加了兩個灶眼,其中一個跟楊二田那屋的火炕相連,楊二田要全家人在這個灶眼上燒水,少點燒柴,一直別歇火;另一個則是備用,時不時燒一下,別堵住就行,等著豬真的多了,或者農忙時再用;最後的老灶眼,則依舊是梁文元做飯用的,這下子灶房寬敞很多,全家都決定,以後都在灶房裏吃飯了!冬天這麽暖和......至於夏天?夏天熱了再說吧!
為了這新灶眼,楊平順還特意跑去鐵匠鋪,買了一口明晃晃的新鐵鍋,把舊鐵鍋放在新灶眼上,新鐵鍋放到老灶眼上......實在是舍不得買兩口啊!畢竟一口鐵鍋齁老貴!足足花了一兩銀子!都能當聘禮用了!隻能去抱了個大陶罐放在另一個新灶眼上了。
隔了幾天,梁文元特意蒸了幾鍋花饃,讓楊二田爺孫仨給來家裏幹活的幾家裏送去,也算是慶祝這次的破土動工圓滿結束!
楊二田、楊平順歇了幾天,在家盤算了一下賬本,連帶著擴建灶房、火炕與豬圈,各類材料費、人工費,再加上一口鐵鍋、一口陶罐,其他七七八八的費用算起來,竟花了三兩銀子!算完賬,楊二田就把目光放在了豬身上......琢磨著怎麽著也得從剩下的四頭豬身上賺迴來這三兩銀子啊!
楊平順很是感慨,他終於知道了為啥農戶家蓋房子是大事了!想他家蓋房子用的還不是青磚瓦呢!更不是紅磚瓦,還僅僅是擴建一下,就花了三兩......若是以後真的蓋上了瓦房,那豈不是得五六十兩?
捂了捂心口,又覺得這三兩銀子花的值!畢竟三分之一是那口新鐵鍋!一口重達二十斤的鐵鍋啊!後來又聽媳婦念叨才知道,江南那片人多熱鬧地方,鐵鍋沒這麽貴,完全用不了一兩銀子,西北之所以貴,可能就是人少鐵貴?媳婦不是念叨她老家那口鐵鍋花了七八百文錢嗎?
但貴有貴的道理啊!楊平順就是覺得新鐵鍋炒菜更好吃......
梁文元倒是對那口陶罐產生了興趣,試用了幾迴,她覺得她還是別折騰這新物件了!除了蒸饅頭,她還是繼續使用鐵鍋吧!再便宜也是花錢買來的!
天還沒完全冷,楊二田又跑了一趟胡家村,找胡村長幫兒媳打聽了一下茶葉情況,又去了胡牛倌那裏請教了一下母牛的產後護理,畢竟他家母牛新年期間就要生牛犢了!還從胡村長家買了點茶葉拿迴家,先鹵了三十個茶葉蛋,初五這天,父子倆趕著牛車去了縣東邊的大集,讓茶葉蛋試試水,順便讓麻嬸打聽一下合適的姑娘,好給六子說媳婦,
梁文元等了一上午,連午飯都做不了,好不容易聽到牛車的聲音,恨不能飛過去看看情況,見公爹一臉笑容的進了門,梁文元終於踏實了!
“一個茶葉蛋三文錢,呐!這是八十八文錢,數數吧!缺的兩文是攤位費。”楊平順遞過來個錢袋子,“還得是縣東邊的大集啊!烏泱泱的全是人,根本不愁賣!我跟爹商量了,這一冬天,都想去大集賣!”
“這麽冷?受得了嗎?”梁文元沒去數錢,一聽這爺倆還要去,有些擔心,“再者說大冬天的逛集市的人也不多吧?沒準大家夥都想好了,趁著不冷去集市該買的都買了,再冷的時候就不出來了呢!”
“我也是這麽想的!爹說,他打聽了,初五的大集肯定人多,實在不行,還能趕著牛車去縣城裏賣呢!”
“丫頭啊!別心疼冷不冷熱不熱的!這能掙到錢,管他冷不冷啊!就是這大冬天,雞們不愛下蛋,收了村裏的雞蛋,過不了幾天,人家就知道咋迴事了......”楊二田很擔心這個問題,
“算了吧!爹,這雞蛋不夠,還這麽冷,別遭這個罪了!咱也說好了,這趟就是試試,這麽好賣,心裏有了數,等開春暖和了,雞蛋也多起來了,咱們再去!”梁文元勸道,這幾年她習慣了冬天家裏時時刻刻有人,今天冷不丁突然剩她一個,怪不適應的,要不是還有大海跟小狗搗搗亂,她都想跑去集市看看了!
“那行吧!”楊二田勉強打消了念頭,要不給雞窩那邊加個火炕?暖和了總該下蛋了吧?
折騰完這些,今年的第一場雪落下了,冬天正式開始,梁文元又拿起了針線,開始給家裏四口人,每人做一套冬衣,又有新的碎布頭,給大海湊了幾件夏衣,孩子太過調皮,穿土布他的嫩皮肉又受不了,隻能用便宜的碎布頭拚了,別說有時候顏色搭配合適,拚湊出來的小衣裳,還挺好看,起碼梁文元很滿意......
楊平順日日檢查豬圈與牛棚,尤其是牛棚,不但加了稻草保暖,還把牛棚重新整理了一番,天天掃的幹幹淨淨,給母牛提供了舒適的待產環境,搞得母牛一見了楊平順就親熱的直哞哞......
連帶大海帶小狗都跟母牛混熟了,看來讓初五和大集牧牛指日可待了!
楊二田是最忙的一個,不但往胡牛倌那裏跑了幾趟,還聽了兒子兒媳的話,去縣城打聽了個豬倌,請豬倌到家裏看看自家的豬圈,以及養豬的好辦法,硬生生管了豬倌三天飯,跟人嘮叨了三天,最後豬倌真的是飛逃出了楊家,楊二田追到村口才放過了他......
但他不識字不能記錄,又怕自己記不住或是記差了,拉著兒子念叨幾遍,還不放心,日日捂著大棉襖,跑去跟村裏比自己歲數還大,有過養豬經驗的人家念叨,冬天還沒過完,這些人家都煩透了楊二田,甚至還有跑來給梁文元告狀的!
楊平順夫妻倆哭笑不得,好歹把熊一樣的老爹請迴了家,讓老爹專門給大海上課,反正這娃也能鬧騰,倒不如真給找點事情做!也是奇了!這爺孫倆居然非常的和諧,老的敢講,小的敢聽......楊二田終於過足了癮,新年也到了。
梁文元肚子大了起來,都快七個月了,身體有些笨重,除了炒炒菜,做做衣裳鞋之外,她什麽都不管,用家裏另外兩個人的話,她隻要好好的,就立了大功!所以今年新年,楊二田父子倆又成了陀螺......
楊二田當仁不讓請來了屠戶,賣掉完整的兩頭豬,宰殺了一頭豬,留下那頭最壯實母豬生豬仔......給家裏留夠了新年要吃的豬肉後,楊二田充當臨時掌櫃,用了一上午賣完了所剩豬肉,便琢磨著要把豬圈也好好清理一遍,豬倌說來著,豬圈幹淨些,豬不容易生病,體格更健康,才容易上膘!
楊平順完全沒有插手賣豬之事,他忙活著把早先商量好的四隻公雞換成母雞,留著給媳婦坐月子吃,又把多餘的兩隻公雞宰殺準備吃肉,留下的最精神花尾巴大公雞縮著脖子在雞窩裏不露頭......又去磨坊磨了幾百斤麵粉,舂了幾十斤稻米,還給家裏榨了十斤豆油,買了五斤鹽迴來。
還在媳婦的指揮下,把家裏的幾間土磚房進行了大掃除,連房頂也沒放過,裏外裏掃了一遍,又把床單被罩等清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