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成州的雨,怎麽說下就下?”三公主不開心的向著自己姑姑撒著嬌,“今日天氣不好,不如就待在行宮裏麵。”長公主深受伸手拍了拍三公主腦袋,“別鬧,今日就姑姑和陸統領前去祭拜故人,你乖乖的和你皇兄們待在行宮內。”
三公主欲言又止,“可是我也想去啊。”長公主促狹的看著自己的侄女,朝她眨眨眼,“你若是心疼姑姑我,我是不介意你迴來的時候備好你親手熬煮的薑湯的,不過你也可以順便多煮一碗。”三公主聞言不由的漲紅了臉,跺跺腳轉身迴屋了。長公主望著她離去的背影,不由的收斂了笑容,這孩子終究還是陷進去了。
“長公主殿下,車馬和物品已經備好,是否現在就出發?”正當長公主出神的望著庭院裏的景色時,聲音將她拉了迴來,她勉強打起精神,點點頭,便跟著陸鎮安走出去。
安樂元年,十月。成州皇宮內。
“陛下,前方戰事不容樂觀,臣懇請陛下離開秦州,前往蜀地,那裏蜀王尚有十萬兵馬,若是陛下在哪裏振臂高唿,反敗為勝,猶未可知。死守秦州,是為不智啊。”陸晉風塵仆仆的趕到皇宮,勸誡夏哀宗趕緊離開秦州。
昔日意氣風發的夏哀宗,癱坐在龍椅上,“朕剛剛得知消息,蜀王戰死,那葉狄親率大軍正在漢中作戰,朕怕是跑不掉了。”
陸晉聞言如遭雷劈,他勉強平複自己心情,沉默了許久,才說道,“那下不如逃往涼州,或退往祁連山深處,到時候在東山再起,也不遲啊。”
夏哀宗沉吟了半晌,“朕想了想,朕是不可能逃出去了。朕已決意,皇後剛剛誕下的皇兒和朕的三女兒將遣一個心腹之人送往天雲閣,我聽說臨川也剛剛誕下小兒,不如趁燕王的軍隊尚未合圍,送去天雲閣,交由國師和先懷夫人照顧,朕很放心。”
陸晉聞言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出宮後他也隨著一輛馬車到了府邸。看著妻子正逗弄著尚在繈褓之中的小兒子,陸晉強忍著心痛,“臨川,剛才我去了趟宮中,燕王派葉狄攻占了蜀地,現在大軍已經到了漢中,秦州城危矣。”
臨川公主將小兒子放在一邊,“戰局怎麽會崩潰的這麽快?”她看著自己的丈夫,“夫君,怎麽打算。”她小心翼翼的詢問道,畢竟夫君和燕王一家關係甚好,聽說那個朱菁菁發誓非夫君不嫁。
“我當然是和秦州城共存亡,隻是陛下打算將皇後所生的皇子和三公主送往天雲閣,我想將小兒也一並送往天雲閣,他們能有國師庇佑,瞞下身世,想必也能順遂。”陸晉愧疚的看著自己的妻子,“隻是苦了你,”
臨川公主看到丈夫這麽在意自己,心中也感到慰籍不少,她不舍的看著兒子,將拿起一旁專門給兒子做的玉佩,用自己的手帕包著,“夫君,不必多言,若是兒子能得國師悉心教導,我也無怨。”
陸晉緊緊的摟住妻子,一狠心,搶過孩子送上在門口等了許久的馬車,馬車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他轉身迴到房間,兩夫妻緊緊相擁。
燕王軍中,朱鄔急匆匆的衝進營帳中,“父王,剛剛得到葉狄傳來的消息,他剛剛攻占蜀地,蜀王夏蒙自盡,現在正率軍趕往漢中,與我軍合圍秦州。”
朱苒哈哈大笑,“姬武小兒,真是無能。這秦州現在守將是誰?”朱鄔收斂住自己的笑容,“是駙馬陸晉。”
燕王聞言不由的失望起來,“我幾次三番派人前去秦州城寫信勸降,都被陸晉罵走了,看樣子他是打算要負隅頑抗到底了。”
“兒子倒是不覺得,現在局勢已經明朗,師兄想必也能夠看清局勢。不過若是師兄負隅頑抗到底,兒子懇請父王,饒恕師兄性命。”朱鄔跪在地上向燕王求情道。
燕王點點頭,“陸晉這小子,就是太愚忠了。若是陸晉能降,真是善莫大焉。不急,待到兵臨城下,我親自勸降。”
“諾。”朱鄔興奮的說道。
馬車在大雨中緩慢前行,長公主心事重重的坐在裏麵,外麵下著瓢潑大雨,她也沒什麽心思看看這成州的風景。她借著偶爾飄起的馬車簾子,看到騎在馬匹上那個身影,她不由的癡了。
夏安樂元年末,一月前,葉狄接受了漢中太守王丕的投降,很快揮師秦州,燕王大軍將秦州城團團圍住。
陸晉堅毅的站在城牆上,他現在手中僅有兩萬大軍固守城池,但他也四處求援,卻沒有絲毫音緒。這日他在城樓巡視的時候,突然聽到城樓下傳來聲音,“師兄,我是朱鄔啊。”於是他探出頭去,看見朱鄔隻身在城樓下唿喊。
朱鄔見他有反應了,便接著說道,“師兄有將帥之才,而昏君無道,戕害手足,重用奸佞,師兄不得不屈為這秦州守將。若是師兄能棄暗投明,父王肯以大軍許之,況且菁菁傾心於你,若你當即打開城門,便馬上是父王的乘龍快婿。”
陸晉拱拱手,“陸某深得陛下愛重,願以此生長報國,況且臨川公主與陸某琴瑟和鳴,陸晉不能負她,所以陸晉在此立誓,願和秦州城共存亡。”看著朱鄔又想說什麽,“你不必多言了,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朱鄔長歎一聲,轉身迴軍中複命去了。
正當她想的出神的時候,車隊居然停了下來。正當她疑惑的時候,耳邊響起聲音,“長公主,地方到了,隻不過,現在雨很大,是否先去佛寺歇息。”
長公主側身掀開了車簾,看了一眼確實雨下的很大,一時半會兒無法祭拜,她沉吟一會兒,“那就先去寺廟裏歇息會兒吧。”
長公主呆呆的站在房屋裏望向窗外,室內是和尚們念經敲木魚的聲音。“殿下,看樣子雨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停。我們是否要改日再來?”陸鎮安看著長公主怔怔的不做迴應,急忙退下,隻留下她和侍女伴著念經的聲音入眠。
大約過了幾個時辰,雨變得小了起來。一行人紛紛離開佛寺,沿著崎嶇的山道,來到了一處荒地,那裏靜靜地立著一塊石碑,陸鎮安到沒有在意,隻是吩咐士兵散開來,護在周圍,長公主在侍女的攙扶下,走下了馬車。
看著石碑,陸鎮安臉色疑惑的看著石碑,石碑上刻著的字明晃晃的出現在他眼前,讓他一陣恍惚。故臨川都尉陸晉,臨川公主陸氏,子陸夏,女陸苒衣冠合墓。長公主看著他神色疑惑,但是現在還不是揭露他身世的最佳時機,不由的歎了一口氣,還是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匆匆祭拜。
“陸統領請留步。”看著陸鎮安強忍住自己心緒不寧,長公主示意侍女和士兵暫且退下,陸鎮安恭敬的站在一旁。
“陸統領可知道這裏埋葬的是誰嗎?”長公主沉默良久,問到。“臣不知。”陸鎮安連忙彎腰行禮道,“不過臣鬥膽猜測這裏曾是長公主的故人。”
“是啊”長公主突然淚水噴湧而出,“這裏埋葬的乃是前朝的臨川都尉夫婦一家,他們寧願在府邸中自焚而死,也不肯投降。父皇和皇兄本想厚葬他們,可惜大火將整個臨川公主府付之一炬,連屍骨都無法找到,所以才在這裏立了一個石碑。”
陸鎮安勉強打起精神,“這臨川都尉真是忠義無雙。”長公主癡癡的望著這個石碑,她低著頭柔聲說道,“當年若不是昭武帝作梗,這臨川都尉應是我的夫婿。”
陸鎮安雖然不知道她為什麽要在麵前說這些,也隻得附和的說了一句,“命運弄人吧。”長公主聽到他這麽說,不由的止住哭聲,看向他,“你真的很像他。”
聞言,陸鎮安如遭雷劈,神色恍惚,像他,他反複咀嚼著這兩個字。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正當他想說什麽,他耳朵動了動,情急之下,拉住長公主一起往側邊倒去,一支利箭從他剛剛的站立的地方掠過。
三公主欲言又止,“可是我也想去啊。”長公主促狹的看著自己的侄女,朝她眨眨眼,“你若是心疼姑姑我,我是不介意你迴來的時候備好你親手熬煮的薑湯的,不過你也可以順便多煮一碗。”三公主聞言不由的漲紅了臉,跺跺腳轉身迴屋了。長公主望著她離去的背影,不由的收斂了笑容,這孩子終究還是陷進去了。
“長公主殿下,車馬和物品已經備好,是否現在就出發?”正當長公主出神的望著庭院裏的景色時,聲音將她拉了迴來,她勉強打起精神,點點頭,便跟著陸鎮安走出去。
安樂元年,十月。成州皇宮內。
“陛下,前方戰事不容樂觀,臣懇請陛下離開秦州,前往蜀地,那裏蜀王尚有十萬兵馬,若是陛下在哪裏振臂高唿,反敗為勝,猶未可知。死守秦州,是為不智啊。”陸晉風塵仆仆的趕到皇宮,勸誡夏哀宗趕緊離開秦州。
昔日意氣風發的夏哀宗,癱坐在龍椅上,“朕剛剛得知消息,蜀王戰死,那葉狄親率大軍正在漢中作戰,朕怕是跑不掉了。”
陸晉聞言如遭雷劈,他勉強平複自己心情,沉默了許久,才說道,“那下不如逃往涼州,或退往祁連山深處,到時候在東山再起,也不遲啊。”
夏哀宗沉吟了半晌,“朕想了想,朕是不可能逃出去了。朕已決意,皇後剛剛誕下的皇兒和朕的三女兒將遣一個心腹之人送往天雲閣,我聽說臨川也剛剛誕下小兒,不如趁燕王的軍隊尚未合圍,送去天雲閣,交由國師和先懷夫人照顧,朕很放心。”
陸晉聞言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出宮後他也隨著一輛馬車到了府邸。看著妻子正逗弄著尚在繈褓之中的小兒子,陸晉強忍著心痛,“臨川,剛才我去了趟宮中,燕王派葉狄攻占了蜀地,現在大軍已經到了漢中,秦州城危矣。”
臨川公主將小兒子放在一邊,“戰局怎麽會崩潰的這麽快?”她看著自己的丈夫,“夫君,怎麽打算。”她小心翼翼的詢問道,畢竟夫君和燕王一家關係甚好,聽說那個朱菁菁發誓非夫君不嫁。
“我當然是和秦州城共存亡,隻是陛下打算將皇後所生的皇子和三公主送往天雲閣,我想將小兒也一並送往天雲閣,他們能有國師庇佑,瞞下身世,想必也能順遂。”陸晉愧疚的看著自己的妻子,“隻是苦了你,”
臨川公主看到丈夫這麽在意自己,心中也感到慰籍不少,她不舍的看著兒子,將拿起一旁專門給兒子做的玉佩,用自己的手帕包著,“夫君,不必多言,若是兒子能得國師悉心教導,我也無怨。”
陸晉緊緊的摟住妻子,一狠心,搶過孩子送上在門口等了許久的馬車,馬車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他轉身迴到房間,兩夫妻緊緊相擁。
燕王軍中,朱鄔急匆匆的衝進營帳中,“父王,剛剛得到葉狄傳來的消息,他剛剛攻占蜀地,蜀王夏蒙自盡,現在正率軍趕往漢中,與我軍合圍秦州。”
朱苒哈哈大笑,“姬武小兒,真是無能。這秦州現在守將是誰?”朱鄔收斂住自己的笑容,“是駙馬陸晉。”
燕王聞言不由的失望起來,“我幾次三番派人前去秦州城寫信勸降,都被陸晉罵走了,看樣子他是打算要負隅頑抗到底了。”
“兒子倒是不覺得,現在局勢已經明朗,師兄想必也能夠看清局勢。不過若是師兄負隅頑抗到底,兒子懇請父王,饒恕師兄性命。”朱鄔跪在地上向燕王求情道。
燕王點點頭,“陸晉這小子,就是太愚忠了。若是陸晉能降,真是善莫大焉。不急,待到兵臨城下,我親自勸降。”
“諾。”朱鄔興奮的說道。
馬車在大雨中緩慢前行,長公主心事重重的坐在裏麵,外麵下著瓢潑大雨,她也沒什麽心思看看這成州的風景。她借著偶爾飄起的馬車簾子,看到騎在馬匹上那個身影,她不由的癡了。
夏安樂元年末,一月前,葉狄接受了漢中太守王丕的投降,很快揮師秦州,燕王大軍將秦州城團團圍住。
陸晉堅毅的站在城牆上,他現在手中僅有兩萬大軍固守城池,但他也四處求援,卻沒有絲毫音緒。這日他在城樓巡視的時候,突然聽到城樓下傳來聲音,“師兄,我是朱鄔啊。”於是他探出頭去,看見朱鄔隻身在城樓下唿喊。
朱鄔見他有反應了,便接著說道,“師兄有將帥之才,而昏君無道,戕害手足,重用奸佞,師兄不得不屈為這秦州守將。若是師兄能棄暗投明,父王肯以大軍許之,況且菁菁傾心於你,若你當即打開城門,便馬上是父王的乘龍快婿。”
陸晉拱拱手,“陸某深得陛下愛重,願以此生長報國,況且臨川公主與陸某琴瑟和鳴,陸晉不能負她,所以陸晉在此立誓,願和秦州城共存亡。”看著朱鄔又想說什麽,“你不必多言了,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朱鄔長歎一聲,轉身迴軍中複命去了。
正當她想的出神的時候,車隊居然停了下來。正當她疑惑的時候,耳邊響起聲音,“長公主,地方到了,隻不過,現在雨很大,是否先去佛寺歇息。”
長公主側身掀開了車簾,看了一眼確實雨下的很大,一時半會兒無法祭拜,她沉吟一會兒,“那就先去寺廟裏歇息會兒吧。”
長公主呆呆的站在房屋裏望向窗外,室內是和尚們念經敲木魚的聲音。“殿下,看樣子雨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停。我們是否要改日再來?”陸鎮安看著長公主怔怔的不做迴應,急忙退下,隻留下她和侍女伴著念經的聲音入眠。
大約過了幾個時辰,雨變得小了起來。一行人紛紛離開佛寺,沿著崎嶇的山道,來到了一處荒地,那裏靜靜地立著一塊石碑,陸鎮安到沒有在意,隻是吩咐士兵散開來,護在周圍,長公主在侍女的攙扶下,走下了馬車。
看著石碑,陸鎮安臉色疑惑的看著石碑,石碑上刻著的字明晃晃的出現在他眼前,讓他一陣恍惚。故臨川都尉陸晉,臨川公主陸氏,子陸夏,女陸苒衣冠合墓。長公主看著他神色疑惑,但是現在還不是揭露他身世的最佳時機,不由的歎了一口氣,還是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匆匆祭拜。
“陸統領請留步。”看著陸鎮安強忍住自己心緒不寧,長公主示意侍女和士兵暫且退下,陸鎮安恭敬的站在一旁。
“陸統領可知道這裏埋葬的是誰嗎?”長公主沉默良久,問到。“臣不知。”陸鎮安連忙彎腰行禮道,“不過臣鬥膽猜測這裏曾是長公主的故人。”
“是啊”長公主突然淚水噴湧而出,“這裏埋葬的乃是前朝的臨川都尉夫婦一家,他們寧願在府邸中自焚而死,也不肯投降。父皇和皇兄本想厚葬他們,可惜大火將整個臨川公主府付之一炬,連屍骨都無法找到,所以才在這裏立了一個石碑。”
陸鎮安勉強打起精神,“這臨川都尉真是忠義無雙。”長公主癡癡的望著這個石碑,她低著頭柔聲說道,“當年若不是昭武帝作梗,這臨川都尉應是我的夫婿。”
陸鎮安雖然不知道她為什麽要在麵前說這些,也隻得附和的說了一句,“命運弄人吧。”長公主聽到他這麽說,不由的止住哭聲,看向他,“你真的很像他。”
聞言,陸鎮安如遭雷劈,神色恍惚,像他,他反複咀嚼著這兩個字。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正當他想說什麽,他耳朵動了動,情急之下,拉住長公主一起往側邊倒去,一支利箭從他剛剛的站立的地方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