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三人便抵達了項燕的營帳前。屈信率先走上前去,恭敬地拱起雙手,對著帳內低聲道:“柱國大人,李園軟弱,意圖與秦議和,此乃亡國之道。”


    項燕眉頭緊皺:“三位族長前來,為此事?”


    景風見狀,趕忙上前一步,急切地說道:“項柱國,秦國殘暴,所到之處士族盡滅。楚國士族眾多,豈能坐視不管?”


    項燕緊緊地握住劍柄,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此事重大,恐牽一發而動全身。”


    站在一旁的昭上聽聞此言,立刻向前邁出一步,拱手作揖道:


    “項柱國,熊猶無能,聽信李園之言。但楚國上下,皆不願降秦。將軍若能出麵,廢熊尤,誅李園,扶負芻公子上位,楚國定能重振士氣對抗強秦。”


    項燕聽後,臉上露出驚恐之色,連連搖頭道:“這可是弑君篡位之大罪。”


    這時,屈信也趕忙上前勸解道:“柱國,熊猶血脈存疑且生性懦弱,李園無能,此時不動,更待何時?楚國危矣,百姓將生靈塗炭。”


    項燕聽著兩人的勸說,心中猶如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


    他開始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腳步顯得有些沉重。一方麵,他清楚地知道三人所言不無道理;可另一方麵,若是真的按照他們說的去做,自己必然會背上千古罵名,成為不忠不義之人。


    這種抉擇讓他倍感痛苦和糾結。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整個房間裏彌漫著緊張的氣氛。終於,經過長時間的內心掙紮之後,項燕停下了腳步。隻見他抬起頭來,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沉聲道:


    “三位族長所言雖險,但為了楚國大業,燕願一試。隻是此事需謀劃周全,切不可泄露風聲。”


    聽到項燕這番話,三位族長相互對視一眼,隨即不約而同地微微一笑,齊聲應道:“一切都聽從柱國大人的安排。


    於是乎,這幾個人湊到一起,開始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地精心謀劃著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終於,在數日之後,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安排得妥妥當當,可謂萬無一失了。


    這天,項燕親自率領著三位德高望重的族長,氣勢洶洶地朝著負芻的住所進發。他們一行人個個神色凝重,仿佛背負著整個楚國的命運。


    當來到負芻住所處時,門口的守衛們一見到來者竟是項燕等人,心中不禁一驚,哪裏還敢有半分阻攔之意,趕忙畢恭畢敬地讓開道路,匆忙放行。


    就這樣,項燕一行四人順利地走進了屋內。此時的負芻正專心致誌地坐在書桌前讀著一本古籍,突然聽到一陣腳步聲傳來,他抬起頭,一眼就看到了魚貫而入的眾人。


    負芻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放下手中的書卷,滿臉疑惑地問道:“柱國大人和諸位族長今日一同前來,不知所為何事啊?”


    話音未落,隻見項燕等人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動作整齊劃一,顯得極為恭敬。項燕麵色陰沉,聲音低沉而有力地說道:“公子!如今楚王非我羋姓血脈,偏信李園,楚國麵臨滅頂之災。公子乃我羋姓正朔,我等願輔佐公子登上王位,帶領楚國抵禦強秦。”


    聞聽此言,負芻頓時大驚失色,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瞪大了雙眼,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可是謀逆篡位的大逆不道之事啊!萬萬不可如此行事!”


    一旁的屈信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急切地解釋道:“公子,您切莫驚慌失措。此乃救國之舉。秦王殘暴,楚國士族不甘被屠戮,唯有公子登位,方可振奮人心。”


    負芻聽後,臉上依舊露出猶豫不決之色,他低頭沉思片刻,似乎內心正在激烈地掙紮著。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景風也開口勸說道:““公子心懷大義,定不會眼睜睜看著楚國落入秦人之手吧。”


    負芻靜靜地坐在那裏,麵無表情地聆聽著眾人激昂慷慨的話語。然而,他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事實上,對於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王座,他一直都懷有覬覦之心,隻是未曾有合適的時機表露出來罷了。


    而此刻,這些人的到來恰似一把熊熊燃燒的烈火,瞬間點燃了他心底壓抑已久的欲望。


    他暗自思忖道:那熊猶性格怯懦、優柔寡斷且碌碌無為;至於李園,更是一個隻知諂媚討好、毫無真才實學之徒。如此二人執掌楚國大權,楚國遲早會走向衰敗與覆滅之路。


    更何況,就連熊猶是否為先王真正的子嗣這一點都尚存疑慮。


    倘若由自己登上王位,不僅能夠力挽狂瀾,拯救楚國於水深火熱之中,同時亦可實現個人的勃勃野心,成就一番宏圖偉業。


    想到此處,負芻故意裝作沉思狀,稍作遲疑後,方才緩緩張開嘴巴說道:“諸君之意,本公子明白。然此舉幹係重大,一旦失敗,諸君性命不保,楚國也將陷入更大的混亂。”


    就在這時,隻見項燕挺身而出,神色堅毅地迴應道:“公子不必擔憂,我等已有周全計劃,隻需公子點頭。”


    聞得此言,負芻霍然起身,開始在廳內來迴踱步。他的步伐時而沉重緩慢,時而急促有力,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和抉擇。


    終於,經過幾番思索權衡之後,他穩穩地站住身形,目光如炬,其中透露出一股義無反顧的決絕之意:“既為楚國,為萬千子民,本公子答應你們。”


    項燕聞言頓時喜形於色,不禁高聲讚道:“公子英明!!!”


    眾人麵露喜色,當下商定具體行動步驟。


    隨後,幾個人圍坐在一起,開始詳細地商討著奪權的計劃。他們認真分析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計劃成功的因素。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調兵遣將以有效地控製王宮。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由項燕親自率領他的心腹將士們悄悄包圍王宮,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不給楚王絲毫喘息的機會。


    接著,他們又探討了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反抗力量。畢竟,這次行動事關重大,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好各種突發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屈信、景風和昭上分頭行事,各自帶領自己家族中的甲士去牢牢把控住各個宮門要道,確保沒有漏網之魚能夠逃脫。


    當所有的計劃都製定得近乎完美之後,眾人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滿滿的都是鬥誌和決心。他們深知此次任務艱巨,但為了拯救楚國於水深火熱之中,哪怕前方道路崎嶇險阻,也毫不退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九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九千並收藏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