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安置流民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之後,姬昊坐在案前,提筆寫下詳細的戰報。他將這場激烈的戰事經過一一記錄下來。
同時,對於如何妥善對待這些流離失所的流民,他也在戰報中作了詳盡闡述,並懇請國內能多多支援糧食,以確保大軍和賑濟流民所需。
秦國,鹹陽章台宮
姬昊的戰報很快就出現在嬴政的手中,嬴政看到戰報上寫的內容,心情大好。
立即召見了江川,共同商討如何能夠更好地安置這批數量眾多的流民,以及怎樣借助這次機會徹底收服趙國人民的心,從而實現滅趙。
江川輕輕放下手中姬昊傳來的戰報,緩緩開口:“大王,如今民心已動,臣以為趙國流民眾多,若集中於一處,恐將來生變,臣以為可將流民打散,以百人為單位引至我秦國境內,妥善安置!”
“再選拔一些師者前往六國流民集中之所,教導六國流民的孩童,部分聰慧孩童,送入大秦學府學習我大秦文化,優秀者入我大秦為官,如此以來一兩代人便可收六國之民心,化六國之人為我秦人!”
“另可派遣官員前往撩楊城,鼓勵我秦人前往撩楊開墾荒地,許以未來安居樂業之所。”
嬴政聽了江川的話,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讚賞:“此計甚好。然寡人亦有所慮,這大批流民引入秦國,安置之處與所需物資亦是難題。”
江川恭敬地迴道:“大王,大渠已成,我大秦可選之地甚多,安置百萬之民不成問題,至於物資,可令各地官府征集一部分,再從國庫存糧撥調適量補充。”
嬴政手撫胡須,沉思片刻後道:“準奏。不過還要叮囑下去,務必保證流民途中安全與到達後的溫飽。”江川應諾。
嬴政接著又道:“教化流民子弟之事,川,你可有合適人選擔為師者?”
江川略作思考:“大王,此事理當由育部負責,現任育部尚書張蒼,荀子之高徒,集法儒兩家之大成,且張蒼善新學,猶善數術,才學淵博,由他主持選派人員之事最為妥當。”
嬴政眼睛一亮:“嗯,張蒼的確合適。傳寡人旨意,就照此施行。”
江川再拜:“大王聖明,如此一來,趙國乃至其他五國之人定會對大秦感恩戴德,屆時大秦攬六國子民入懷,六國之王不攻自破矣!”
江川得到旨意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直往張蒼的府邸前。
門房見來人是江川,趕忙進去通報。不一會兒,張蒼便親自迎了出來。
兩人見麵後,江川麵色凝重,向張蒼轉達了嬴政的旨意。張蒼聽完,臉色一變,隨即跪地叩頭,高聲說道:“大王聖明!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王所托!”
江川上前一步,伸手輕輕拍了拍張蒼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張尚書,此事意義重大,乃是收服六國人心的關鍵之舉,萬萬不可出現差錯。大王對此事極為重視,這不單單關係到那些流民子弟的前途命運,更關乎我大秦未來的根基穩固與否。”
張蒼緩緩站起身來,抬起頭直視著江川,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朗聲道:
“丞相大人請放心,自從吾師從恩師以來,從未曾中斷過對學問的研習。我深知教育感化之力無窮無盡,這些六國的流民子弟就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一般,隻要悉心教導、精心培育,日後必定能夠成為我大秦的棟梁之才!”
江川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不過,這選派師者一事也非同小可,不知張尚書可有合適的人選?另外,您打算何時著手開展此項工作呢?””
張蒼略作思索:“迴丞相大人,明日下官即召集各方賢達之士商議,選出品德高尚、學識淵博者前往流民之所。”
“至於副手,下官擬選用毛亨與浮丘伯,不知丞相大人以為如何。”
江川笑道:“哈哈,二人皆與你一樣為荀子高徒,如此甚好。張尚書辦事,果然雷厲風行。”說罷,江川轉身離去。
張蒼望著江川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這是大秦統一天下的長遠之計,我定不負大王與丞相所托。”隨後,張蒼匆匆走出書房,到育部大堂找兩位師兄弟商議此事。
撩楊那邊,秦國支援的大批糧草迅速湧進了撩楊城。姬昊接到旨意後,不敢有片刻耽擱,立刻心急火燎地找到了趙佗。
隻見姬昊一臉嚴肅,目光緊緊鎖定著趙佗,鄭重其事地說道:“趙佗,大王的旨意已經下達下來了,我們現在需要把那些流民打散,並引導他們進入我國境內妥善安置。”
“而且,還要專門派遣人員去教導這些流民的孩子們讀書識字、明理懂事。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必須慎之又慎!”
趙佗聽聞此言,心中也是一凜,他深知此事責任重大。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雙手抱拳,挺直身子,聲音洪亮地迴應道:“上將軍請放心,末將必定會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定會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姬昊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若有所思地開口問道:“此次前來的流民數量眾多,如果想要將他們有條不紊地打散並送往全國各地”
“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精準地統計出具體的人數。這件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差錯,不知道你對此有沒有什麽好的計策或者想法呢?”
趙佗略微思索了一番,隨即胸有成竹地迴答道:“上將軍所言極是,人數統計確實是重中之重。依末將之見,我們可以從各個營地當中挑選一些做事精細的人出來,組成若幹小隊。”
“讓這些小隊挨家挨戶地進行詳細清點。仔細記錄下每戶人家的人口以及他們原籍。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確保人數準確性,也有利於後續對流民們進行有效的安置。”
姬昊讚同:“嗯,此計甚好。還有,這流民遷移途中,衣食住行皆需保障,不可讓他們受凍挨餓。”
“先前分糧之事,你辦的就不錯,此次還是你和白泊負責此事,切莫大意!”
趙佗迴道:“將軍放心,末將定會安排妥當,幹糧飲水也會充足供應。”
姬昊拍了拍趙佗的肩膀:“好,即刻行動,莫負大王厚望。”
說完,二人各自忙碌開來,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事務。
流民們得知可以擁有土地耕種,更是對大秦充滿感激,不少已經孤身一人的流民不願返秦種地,反倒是強烈要求加入秦軍,紛紛嚎叫著要活捉趙王!
隨著流民安置事務有序進行,趙佗和白泊帶著幹糧飲水等物資,引領著流民們踏上前往秦國的路途。一路上雖艱辛,但因為準備充分,並未出現太大波折。
同時,對於如何妥善對待這些流離失所的流民,他也在戰報中作了詳盡闡述,並懇請國內能多多支援糧食,以確保大軍和賑濟流民所需。
秦國,鹹陽章台宮
姬昊的戰報很快就出現在嬴政的手中,嬴政看到戰報上寫的內容,心情大好。
立即召見了江川,共同商討如何能夠更好地安置這批數量眾多的流民,以及怎樣借助這次機會徹底收服趙國人民的心,從而實現滅趙。
江川輕輕放下手中姬昊傳來的戰報,緩緩開口:“大王,如今民心已動,臣以為趙國流民眾多,若集中於一處,恐將來生變,臣以為可將流民打散,以百人為單位引至我秦國境內,妥善安置!”
“再選拔一些師者前往六國流民集中之所,教導六國流民的孩童,部分聰慧孩童,送入大秦學府學習我大秦文化,優秀者入我大秦為官,如此以來一兩代人便可收六國之民心,化六國之人為我秦人!”
“另可派遣官員前往撩楊城,鼓勵我秦人前往撩楊開墾荒地,許以未來安居樂業之所。”
嬴政聽了江川的話,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讚賞:“此計甚好。然寡人亦有所慮,這大批流民引入秦國,安置之處與所需物資亦是難題。”
江川恭敬地迴道:“大王,大渠已成,我大秦可選之地甚多,安置百萬之民不成問題,至於物資,可令各地官府征集一部分,再從國庫存糧撥調適量補充。”
嬴政手撫胡須,沉思片刻後道:“準奏。不過還要叮囑下去,務必保證流民途中安全與到達後的溫飽。”江川應諾。
嬴政接著又道:“教化流民子弟之事,川,你可有合適人選擔為師者?”
江川略作思考:“大王,此事理當由育部負責,現任育部尚書張蒼,荀子之高徒,集法儒兩家之大成,且張蒼善新學,猶善數術,才學淵博,由他主持選派人員之事最為妥當。”
嬴政眼睛一亮:“嗯,張蒼的確合適。傳寡人旨意,就照此施行。”
江川再拜:“大王聖明,如此一來,趙國乃至其他五國之人定會對大秦感恩戴德,屆時大秦攬六國子民入懷,六國之王不攻自破矣!”
江川得到旨意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直往張蒼的府邸前。
門房見來人是江川,趕忙進去通報。不一會兒,張蒼便親自迎了出來。
兩人見麵後,江川麵色凝重,向張蒼轉達了嬴政的旨意。張蒼聽完,臉色一變,隨即跪地叩頭,高聲說道:“大王聖明!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王所托!”
江川上前一步,伸手輕輕拍了拍張蒼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張尚書,此事意義重大,乃是收服六國人心的關鍵之舉,萬萬不可出現差錯。大王對此事極為重視,這不單單關係到那些流民子弟的前途命運,更關乎我大秦未來的根基穩固與否。”
張蒼緩緩站起身來,抬起頭直視著江川,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朗聲道:
“丞相大人請放心,自從吾師從恩師以來,從未曾中斷過對學問的研習。我深知教育感化之力無窮無盡,這些六國的流民子弟就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一般,隻要悉心教導、精心培育,日後必定能夠成為我大秦的棟梁之才!”
江川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不過,這選派師者一事也非同小可,不知張尚書可有合適的人選?另外,您打算何時著手開展此項工作呢?””
張蒼略作思索:“迴丞相大人,明日下官即召集各方賢達之士商議,選出品德高尚、學識淵博者前往流民之所。”
“至於副手,下官擬選用毛亨與浮丘伯,不知丞相大人以為如何。”
江川笑道:“哈哈,二人皆與你一樣為荀子高徒,如此甚好。張尚書辦事,果然雷厲風行。”說罷,江川轉身離去。
張蒼望著江川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這是大秦統一天下的長遠之計,我定不負大王與丞相所托。”隨後,張蒼匆匆走出書房,到育部大堂找兩位師兄弟商議此事。
撩楊那邊,秦國支援的大批糧草迅速湧進了撩楊城。姬昊接到旨意後,不敢有片刻耽擱,立刻心急火燎地找到了趙佗。
隻見姬昊一臉嚴肅,目光緊緊鎖定著趙佗,鄭重其事地說道:“趙佗,大王的旨意已經下達下來了,我們現在需要把那些流民打散,並引導他們進入我國境內妥善安置。”
“而且,還要專門派遣人員去教導這些流民的孩子們讀書識字、明理懂事。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必須慎之又慎!”
趙佗聽聞此言,心中也是一凜,他深知此事責任重大。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雙手抱拳,挺直身子,聲音洪亮地迴應道:“上將軍請放心,末將必定會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定會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姬昊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若有所思地開口問道:“此次前來的流民數量眾多,如果想要將他們有條不紊地打散並送往全國各地”
“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精準地統計出具體的人數。這件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差錯,不知道你對此有沒有什麽好的計策或者想法呢?”
趙佗略微思索了一番,隨即胸有成竹地迴答道:“上將軍所言極是,人數統計確實是重中之重。依末將之見,我們可以從各個營地當中挑選一些做事精細的人出來,組成若幹小隊。”
“讓這些小隊挨家挨戶地進行詳細清點。仔細記錄下每戶人家的人口以及他們原籍。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確保人數準確性,也有利於後續對流民們進行有效的安置。”
姬昊讚同:“嗯,此計甚好。還有,這流民遷移途中,衣食住行皆需保障,不可讓他們受凍挨餓。”
“先前分糧之事,你辦的就不錯,此次還是你和白泊負責此事,切莫大意!”
趙佗迴道:“將軍放心,末將定會安排妥當,幹糧飲水也會充足供應。”
姬昊拍了拍趙佗的肩膀:“好,即刻行動,莫負大王厚望。”
說完,二人各自忙碌開來,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事務。
流民們得知可以擁有土地耕種,更是對大秦充滿感激,不少已經孤身一人的流民不願返秦種地,反倒是強烈要求加入秦軍,紛紛嚎叫著要活捉趙王!
隨著流民安置事務有序進行,趙佗和白泊帶著幹糧飲水等物資,引領著流民們踏上前往秦國的路途。一路上雖艱辛,但因為準備充分,並未出現太大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