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到達潁川郡後,內史騰便立即展開行動。


    他首先將韓地昔日的那些貴族們召集到一起,進行統一管理,並展開全麵而細致的審查工作。對於那些被查出罪行嚴重之人,毫不手軟地公開行刑。


    一時間,新鄭城的南門外血流成河,人頭滾滾,場景令人觸目驚心。然而,此舉卻極大地震懾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安撫了受這些人迫害的民心,使得潁川郡的社會秩序迅速得到穩定。


    另一方麵,則派遣手下的士卒們四處搜索並收繳貴族們所囤積的大量糧食。這些糧食全部用於救濟那些深受戰亂折磨、生活困苦不堪的平民百姓。


    隨著一係列政策的實施,早已沸騰的民怨終於在秦國一係列的安撫下,和韓國官員以及士族無數鮮血的澆灌下平息了。


    這一係列雷厲風行的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迅速滋潤了這片飽經戰火摧殘的土地。新占領地區原本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有效的控製與穩定。


    韓國的舊民們無不對嬴政和秦國感恩戴德。許多年輕力壯的人紛紛踴躍報名參軍,希望能夠加入到大秦的軍隊當中,為秦國效力,爭得一份功名!


    韓國的覆滅猶如讖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趙國。這一事實,毫無疑問成為了趙佗此前在趙國境內四處散播有關秦國天命論的最強有力證據。


    刹那間,流言蜚語化身為預言迅速蔓延開來,整個趙國的局勢瞬間沸騰了起來,不安地情緒的貌似平靜的水麵下滾動。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大臣們圍繞著如何應對當前危機而激烈爭辯著,很快便分裂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


    一方力主張吸取韓國的教訓,對國內各級官員和士人大加清查,同時不惜一切代價搜刮民間糧食儲備用以賑濟遭受天災人禍的百姓,以期通過此舉來安撫民心、平息民眾日益高漲的憤怒情緒。他們堅信隻有采取這種雷霆手段才能穩定住國內局勢,避免社會進一步動蕩。


    然而另一方卻對此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憂心忡忡地指出,當務之急應是傾盡全力加強本國邊境防禦工事建設,確保國家安全無虞。


    若此時貿然嚴查國內官員和士人,必將引發內部動蕩,人心惶惶之下趙國恐會自亂陣腳。一旦秦軍趁虛而入發起突襲,那麽趙國屆時必將麵臨滅頂之災,後果不堪設想!


    在朝堂之上,氣氛緊張而凝重,主張清查國內官員和士人的一派中,一位名叫趙啟的大臣站了出來,慷慨激昂地說:


    “我等身為朝廷重臣,如果不能自我反省、徹查自身的問題,又如何能夠坦然直麵洶湧澎湃的民意?!倘若民心渙散、分崩離析,縱使我們擁有強大的兵力鎮守邊疆,那又能起到什麽作用?!”


    另一邊,力主加強邊防司馬尚將軍毫不示弱地反駁道:“你隻見韓國舊地一時安定,卻不見秦國虎狼之心。現若內亂,秦軍轉瞬即至。”


    趙王坐在王座上,聽著兩邊大臣的爭論,眉頭緊皺。他深知無論選擇哪一方的提議都風險重重。正在猶豫之際,一直未曾發言的李牧站了出來。


    “大王,臣以為兩者需兼顧。”李牧沉穩地說道,


    “大王,末將以為可二者兼顧。一方麵,可以對官員進行清查工作;另一方麵,則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邊防力量。清查一事,可以交由值得信賴的人去秘密執行;邊防一事,末將親自督辦。如此一來,既能整頓朝綱,又可確保邊境安全無虞。””


    一直在旁邊聽著眾臣們吵架的郭開聽到李牧諫言,腦門狂跳,李牧話音剛落便立馬跳了出來反對:


    “武安君常年在外帶兵,怎知朝中複雜,清查之事怎能秘密進行?怕是未開始就已泄露風聲。”


    龐煖已逝,現在趙國朝堂幾乎隻有李牧和郭開的聲音,恰恰兩人又互相看不上眼,這使得趙國朝堂常常陷入爭論。


    李牧怒視郭開,“丞相大人莫不是心中有鬼?若按你意隻加固邊防,國內矛盾激化,到時秦軍壓境,百姓豈會齊心抗敵?”


    郭開怒不可遏,他那原本就肥胖的臉龐此刻更是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活像一隻被煮熟了的大蝦。隻見他伸出短粗的手指,直直地指向李牧,口中唾沫橫飛,破口大罵道:


    “李牧!你這不知好歹之人,休要在此血口噴人!本相所做一切皆是為了我大趙的繁榮昌盛,豈容你如此汙蔑?”


    趙王眼見著兩人又要爭吵不休,連忙起身擺手製止,大聲喝道:“都給我住口!”


    隨著趙王這一聲嗬斥,整個大殿瞬間變得鴉雀無聲,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此時此刻,唯一能夠聽到的聲音便是在場眾人那因緊張而略顯急促的唿吸之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仿佛過去了一個世紀那麽漫長。終於,趙王緩緩開口說道:“武安君所言不無道理,此次之事便依照將軍所獻計策行事吧。隻是……”


    說到此處,趙王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站在一旁的郭開,接著繼續說道:


    “寡人命丞相負責監督清查相關事宜,務必確保整個過程公正公平,不得有絲毫徇私舞弊之舉。若有違者,定當嚴懲不貸!”


    李牧雖然心中對趙王讓郭開參與此事略有不滿,但王命難違,身為臣子也隻得抱拳應聲道:“末將領旨!”


    然而,就在李牧領旨之時,站在對麵的郭開卻暗自咬緊牙關,一雙三角眼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他心中暗想:


    好你個李牧,竟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與本相對著幹,待尋到合適時機,必定要給你狠狠地使些絆子,叫你知道我的厲害!”


    這邊廂,李牧在接到王命之後,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且緊急萬分,絲毫不敢有半分拖延。他迅速集結起一隊精銳的親兵,日夜兼程地向著邊城疾馳而去。


    經過數日奔波,李牧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他顧不上片刻歇息,便立刻投身於繁忙緊張的邊防事務當中。


    他身著有些破舊的戰袍,穿梭於各個軍營之間。每到一處,他都會親自監督士兵們的日常訓練情況,並對那些稍有懈怠者嚴加斥責。


    他用自己言行舉止激勵著士兵們堅守崗位,盡忠報國。


    除了關注士兵們的訓練狀況外,李牧對於邊境防線的鞏固也同樣重視有加。他仔細地巡查著城牆,一旦發現有任何破損之處,便立刻下令組織展開修繕加固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九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九千並收藏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最新章節